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15年四川省儿童麻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杨英 余美文 +1 位作者 宁湧 王皓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3-616,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儿童麻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四川省儿童(≤14岁)麻风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描述和比较性分析。结果:共新发现麻风患者2900例,新发患者中儿童总数为73例,占新发病例总数2.52%;患儿主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儿童麻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四川省儿童(≤14岁)麻风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描述和比较性分析。结果:共新发现麻风患者2900例,新发患者中儿童总数为73例,占新发病例总数2.52%;患儿主要分布在高流行地区凉山州和甘孜州;患儿确诊时平均年龄(11.60±1.73)岁,平均延迟期为(1.05±1.23)年;男女比例为2.32∶1,1级畸残和2级畸残(G2D)分别为4例(5.48%)和5例(6.85%)。39例(53.42%)患儿查菌阳性,65例(89.04%)患儿采用多菌型联合化疗(MDT-MB)治疗方案;48例(65.75%)患儿传染来源于家庭内,患儿最主要的发现方式是接触者检查;临床分型以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22例(30.13%)、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18例(24.66%)和瘤型麻风(LL)15例(20.55%)为主。10例(13.70%)患儿为单个皮损,26例(35.62%)患儿有2~5处皮损,37例(50.68%)患儿有5处以上的皮损,皮损主要分布于躯干36例(49.32%),其次为下肢29例(39.73%),上肢28例(38.36%),面部14例(19.18%);外周神经受累者56例(76.71%),其中42例(57.53%)有2条以上的神经受累,14例(19.18%)单条神经受累。确诊后随访中14例(19.18%)患儿发生了麻风反应,其中10例为1型反应,4例为2型反应。结论:儿童麻风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儿童麻风临床上以多皮损和多条神经受累表现为主,应警惕儿童麻风反应和神经炎的发生。需重视家属接触者检查,促进儿童麻风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儿童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改变及含青刺果油保湿霜治疗尿毒症瘙痒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林雪 毛玉洁 +1 位作者 曹畅 李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瘙痒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改变及研究含青刺果油保湿霜对治疗尿毒症瘙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测量60例尿毒症瘙痒患者(UP+组)、60例尿毒症无瘙痒的患者(UP-组)及30名健康人(HV组)胸前V形区、季肋区、前臂屈侧及小腿... 目的:探讨尿毒症瘙痒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改变及研究含青刺果油保湿霜对治疗尿毒症瘙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测量60例尿毒症瘙痒患者(UP+组)、60例尿毒症无瘙痒的患者(UP-组)及30名健康人(HV组)胸前V形区、季肋区、前臂屈侧及小腿伸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失水率(TEWL)及酸碱度(p H)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干燥评分(XS)及尿毒症瘙痒评分(UIS)。随机将UP+组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予含青刺果油保湿霜治疗28d,对照组不给予干预。于D0、D28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于D0、D7、D14及D28对受试者进行XS、UIS及SCH、TEWL及皮肤p H值测量。结果:UP+组及UP-组测SCH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1)。UP+组胸前V形区、季肋区、小腿伸侧TEWL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5)。UP+组胸前V形区及小腿伸侧皮肤p H值高于HV组(P<0.05)。尿毒症患者发生UP与TEWL呈正相关(P<0.001)。皮肤瘙痒程度与干燥程度呈正相关(P<0.001),糖尿病加重瘙痒程度(P=0.011)。试验组受试者经含青刺果油保湿霜治疗后,季肋区及小腿伸侧SC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部位TEWL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皮肤p H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同时,治疗后XS、UIS及DLQI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01)。结论:尿毒症瘙痒患者表皮渗透屏障功能降低,可能是影响瘙痒发生的原因之一,且皮肤瘙痒程度与皮肤干燥程度平行,糖尿病也会加重UP患者瘙痒程度。应用含青刺果油保湿霜能帮助改善UP患者皮肤渗透屏障功能,减轻瘙痒及提高UP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瘙痒 青刺果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
3
作者 卢葳 沙晓伟 何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32,共2页
患者女,18岁. 主诉:左上肢红斑5个月.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诱因左上臂出现多个密集分布的针尖至粟米大暗红色至褐色斑疹,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皮损逐渐扩展至左前臂.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17年5月至我科门诊就诊. ... 患者女,18岁. 主诉:左上肢红斑5个月.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诱因左上臂出现多个密集分布的针尖至粟米大暗红色至褐色斑疹,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皮损逐渐扩展至左前臂.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17年5月至我科门诊就诊. 既往史与家族史:否认肝炎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慢性病病史,否认月经不调及服用避孕药物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及其他遗传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单侧腋窝乳房外佩吉特病1例
4
作者 邓秋 林新瑜 +3 位作者 程石 刘颖 熊梦媛 罗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9-430,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59岁。因左腋窝出现丘疹、斑块伴瘙痒7年,加重3个月于2017年6月2日至我科就诊。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腋窝出现红斑、丘疹,伴明显瘙痒,无水疱、大疱、糜烂及渗出等,无畏寒、发热、咳嗽及咳痰等,患者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 1病历摘要患者女,59岁。因左腋窝出现丘疹、斑块伴瘙痒7年,加重3个月于2017年6月2日至我科就诊。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腋窝出现红斑、丘疹,伴明显瘙痒,无水疱、大疱、糜烂及渗出等,无畏寒、发热、咳嗽及咳痰等,患者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伴感染”,予依匹斯汀口服,除湿止痒洗液等外用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无法完全缓解,仍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佩吉特病 腋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