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何莉 江小燕 吕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病风险及窗口期,分析应用多学科(MDT)管理方法降低CLABSI的效果,为CLABSI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有中心静脉导管(CVC...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病风险及窗口期,分析应用多学科(MDT)管理方法降低CLABSI的效果,为CLABSI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的住院患者。使用2个阶段的单中心前后对照真实世界研究,第1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基线对照阶段,第2阶段(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干预阶段,项目组运用MDT管理方法持续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使用独立研发的“CLABSI吹哨系统”前瞻性监控CLABSI发病风险,并在CLABSI集束化防控策略中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增加了CVC置管后7 d内医护间交互核查(cross-checklist)的机制。结果基线期CLABSI发病率为9.16%,日发病率为10.75‰;干预期CLABSI发病率为5.99%,日发病率为6.48‰;干预前后CLABSI发病率、日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VC置管后的第7~9天是CLABSI的急性发病期,急性期后发病风险趋于平缓,项目组在置管后的7 d内通过干预,成功降低了CLABSI发病风险(χ^(2)=19.130,P<0.001)。结论CVC置管后第7~9天是降低CLABSI的机会窗口,把握住这个时期,可以有效降低CLABSI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援鄂医疗队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经验 被引量:8
2
作者 朱仕超 向钱 +10 位作者 杨翠 郑岚 程良平 张坤 张洪川 黎晓容 肖亚雄 王德明 吴学鸿 陈兰 乔甫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4-509,共6页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进行医疗救援,感染控制(感控)人员是援鄂医疗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做好感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队员被感染的风险。本文基于实践,总结援鄂医疗队中感控人员开展感控工作的经验,包...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进行医疗救援,感染控制(感控)人员是援鄂医疗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做好感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队员被感染的风险。本文基于实践,总结援鄂医疗队中感控人员开展感控工作的经验,包括成立感控小组、进行感控培训、制定驻地感控措施、感染和暴露的监测处置、优化三区布局和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督导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指导清洁消毒、制定各项疫情时期的感控制度,以及督导临床感控问题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队 感染防控 个人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感染风险管理实践 被引量:18
3
作者 向钱 肖亚雄 +6 位作者 张坤 吴学鸿 朱仕超 张洪川 黎晓容 王德明 陈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评价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感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定点医疗机构某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驰援该定点医疗机构的武汉医疗队通过风险识别寻找风险点,在线问卷工具评估队员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 目的评价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感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定点医疗机构某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驰援该定点医疗机构的武汉医疗队通过风险识别寻找风险点,在线问卷工具评估队员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结果通过梳理医疗队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流程,制定接触风险识别表。采用在线问卷评估队员风险,发现4名队员可能有接触风险。再次访谈4名队员,综合判断,排除4名队员暴露高风险并强化感染防控措施。经过14 d的观察,截至2月22日该医疗队队员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在疫情期间,开展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医疗队 感染防控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帽引起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暴发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萍 胡艳华 +7 位作者 陈岚 吴佳玉 吕宇 魏道琼 王晨 王惠 蔡敏泓 向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调查一起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暴发的原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2019年6月1日—8月17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脏疾病中心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暴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队列研究验证高危因素。对腹膜炎患者的透析产... 目的调查一起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暴发的原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2019年6月1日—8月17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脏疾病中心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暴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队列研究验证高危因素。对腹膜炎患者的透析产品进行微生物培养探索可能病原体。结果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使用“YW”牌碘伏帽是本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暴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OR为15.40,95%CI为2.93~80.95。队列研究证实,使用“YW”牌碘伏帽是本次暴发的原因,HR为6.81,95%CI为2.61~17.77。碘伏帽标本和腹膜透析液采样的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停用“YW”牌碘伏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降至以往4年的平均水平,确定本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为化学性腹膜炎。结论此次暴发是因腹膜透析患者使用“YW”牌碘伏帽引起的腹膜透析相关性化学性腹膜炎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医院感染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