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的Meta分析
1
作者 樊宇 李蓉 +2 位作者 龚双英 杨小娟 李蕊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79-2185,共7页
背景产后抑郁不仅可能发生于产妇,还可能发生于产妇配偶,这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 背景产后抑郁不仅可能发生于产妇,还可能发生于产妇配偶,这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中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03-19。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文献质量评估,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篇文献,总样本量121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95%CI=12%~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产后1个月内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7%(95%CI=13%~22%),产后1个月~1年内为13%(95%CI=10%~15%);内陆地区为17%(95%CI=11%~23%),沿海地区为13%(95%CI=11%~16%);测量工具为EPDS的研究中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3%(95%CI=11%~16%),其他研究工具为18%(95%CI=10%~29%);初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5%(95%CI=11%~21%),经产妇配偶为14%(95%CI=11%~18%);发表年份2007—2016年为16%(95%CI=10%~22%),2017—2023年为14%(95%CI=12%~16%)。通过逐一剔除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合并效应量未发生明显改变,提示Meta合并结果较为稳健。漏斗图两侧各研究点分布基本对称,Egger's检验结果显示t=1.79,P=0.082,提示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中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总发生率为14%,其中产后1个月内发生率高至17%,应重视早期筛查及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抑郁 配偶 中国 发生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交界性肿瘤61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宁蔚 廖治 +1 位作者 周飞 梅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征、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66岁,67.21%的患者(41例)无明...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征、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66岁,67.21%的患者(4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癌抗原125(CA_(125))升高者占74.14%(43/58),糖链抗原19-9(CA_(19-9))升高者占38.18%(21/56),人附睾蛋白4(HE4)升高者占8.70%(2/23)。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期27例,ⅠB期8例,ⅠC期18例,ⅡB期2例,Ⅲ期6例。病理类型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S-BOT)32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肿瘤(M-BOT)27例,交界性浆黏液性卵巢肿瘤2例。M-BOT患者CA_(19-9)阳性率高于S-BOT者(60%vs 17.86%,P<0.05)。随访58例,9例复发,复发率15.52%。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与FIGO分期、肿瘤累及卵巢范围、卵巢手术方式有关(P<0.05),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因素均不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5例患者术后尝试妊娠,17例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1例正在妊娠;卵巢囊肿剥除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单侧附件切除组(87.50%vs 64.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T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肿瘤标志物,诊断时多为早期,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手术方式首选附件切除术,早期BOT患者不推荐同时行分期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术后复发风险可接受,复发后可再次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临床特征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预后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外显子测序发现CREBBP基因突变影响卵巢癌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丹 郭晓霞 +1 位作者 岳军 梅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寻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靶标,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其可能影响卵巢癌发生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8对浆液性卵巢癌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验证实验进一步对另外43个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和156位正常女性的外...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寻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靶标,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其可能影响卵巢癌发生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8对浆液性卵巢癌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验证实验进一步对另外43个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和156位正常女性的外周血标本进行目的基因测序。在体外实验中用Lipofectamine 3000做载体,将含CREBBP基因L1850fs和P1373S突变的质粒转染人浆液性卵巢癌细胞株A2780,以含CREBBP野生型的质粒和空载体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BP的L1850fs和P1373S突变对环磷腺苷效应元件(CREB)的结合蛋白(CBP)蛋白表达的影响;CCK-8检查L1850fs和P1373S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L1850fs和P1373S突变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划痕试验检测L1850fs和P1373S突变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浆液性卵巢癌的2个高频突变位点——CREBBP的L1850fs(c.5548dupC)和P1373S(c.4117C>T)。L1850f是移码突变,P1373S是非同义序列。在51例浆液性卵巢癌病例中(全外显子测序8例,目的基因测序43例),CREBBP基因的突变率为41.2%,而正常女性外周血中突变率为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P=0.00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1850fs突变能降低卵巢癌细胞中其相应CBP蛋白的表达,而P1373S突变对蛋白表达无影响。CCK-8分析表明,突变型CREBBP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试验结果显示L1850fs和P1373S突变可促进卵巢癌细胞迁移。划痕试验分析表明,CREBBP基因突变可提高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结论本实验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浆液性卵巢癌相关的两个点突变,CREBBP L1850fs和P1373S。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表明该突变可以通过影响CBP蛋白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提示CREBBP L1850fs和P1373S可能成为卵巢癌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卵巢癌 全外显子测序 CREBBP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病影响因素和临床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洪雪 夏一丹 王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5-789,共5页
目的:研究复发性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RCSP)发病影响因素和临床治疗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5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8~108个月,追踪患者术后再次妊娠RCSP的发生率和治疗情况,... 目的:研究复发性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RCSP)发病影响因素和临床治疗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5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8~108个月,追踪患者术后再次妊娠RCSP的发生率和治疗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CSP的发病影响因素。结果:1150例CSP患者失访166例,失访率14.43%,术后妊娠141例,最终纳入研究分组的135例,根据再次妊娠是否发生CSP分为正常妊娠组114例和RCSP组21例,21例RCSP患者均成功清除妊娠病灶,1例术中发生大出血,失血量约1000 ml,术中结扎双侧子宫动脉,预后良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次人工流产(≥3次)为RCS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4,P<0.05),子宫切口憩室修复术是RCSP的保护性因素(OR=0.44,P<0.05)。结论:RCSP总体治疗结局较好,无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均应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对于CSP术中发现子宫切口肌层菲薄且有再生育需求的患者建议行子宫切口憩室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复发 治疗结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植入产妇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侯靓思 张恂 +1 位作者 王玉珏 吴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最佳处理方式,降低子宫切除的比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269例胎盘植入性疾病产... 目的: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最佳处理方式,降低子宫切除的比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269例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子宫切除组(研究组)和子宫未切除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产前出血情况(孕早期出血、孕中晚期出血)、胎盘植入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术前是否影像诊断胎盘植入(超声或核磁共振)、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是否急诊手术、终止孕周、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有无差异;对2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孕次、产次、既往剖宫产次数、宫腔粘连史、孕中晚期出血、前置胎盘情况、术前影像诊断胎盘植入、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腔粘连史、胎盘植入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产妇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孕中晚期出血、终止孕周是子宫切除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既往宫腔粘连、胎盘植入深度越深以及凶险性前置胎盘增加了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的危险,而孕中晚期出血、适当延长孕周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子宫切除 产前出血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 凶险性前置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49b-5p通过靶向Cyclin E2 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玲玲 王玉珏 +2 位作者 岳军 梅颉 赵晓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探讨miR-449b-5p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的20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HOSEpiC和6种人宫颈癌细胞系SKOV3、ES-2、OVCAR-3、HO8... 目的:探讨miR-449b-5p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的20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HOSEpiC和6种人宫颈癌细胞系SKOV3、ES-2、OVCAR-3、HO8910、CaOV-3和A2780,用q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miR-449b-5p与CCNE2 mRNA的表达。将miR-NC、miR-499b-5p mimic、miR-499b-5p inhibitor、pc-CCNE2质粒分别或联合转染进入SKOV3细胞,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B法检测CCNE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49b-5p与CCNE2的靶向关系。裸鼠皮下注射转染miR-499b-5p mimic的SKOV3细胞悬液构建移植瘤模型,每周检测移植瘤体积,第42天处死,电子天平称皮下肿瘤重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CNE2和Ki67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卵巢组织和上皮细胞系HOSEpiC相比,miR-499b在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SKOV3、ES-2、OVCAR-3、HO8910、CaOV-3和A2780中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Control组相比,miR-499b mimic组SKOV3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miR-499b inhibitor组SKOV3细胞增殖水平升高(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miR-499b-5p高表达明显抑制了含有野生型CCNE2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但对突变型CCNE2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与miR-499b mimic组相比,miR-499b mimic+pc-CCNE2组SKOV3细胞生长明显增加(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与miR-NC组相比,miR-499b mimic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变小(P<0.01),瘤质量明显减轻(P<0.01),CCNE2和Ki67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miR-449b-5p通过靶向Cyclin E2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49b-5p CYCLIN E2 卵巢癌 生长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应用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田恬 何智 +1 位作者 杨莹月 谢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1-765,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术前术后均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行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塞后立即剖宫产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术前术后均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行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塞后立即剖宫产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不同型号的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分为大球囊组109例,小球囊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治疗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及治疗、围产儿结局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两组孕妇在剖宫产术中手术持续时间、预估出血量、输血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术中子宫切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孕妇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小球囊组均少于大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球囊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率、手术联合抗凝治疗率均少于大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球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不增加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并有助于减少球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 导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