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凉山州高二半山彝区适推猪种研究
1
作者 孙艳 黄卫平 +3 位作者 王强 黄剑锋 曾国茂 周国燕 《养猪》 2020年第5期61-62,共2页
凉山是四川第二大农产区,光热资源条件优越,物种及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畜牧业占农业增收的一半。根据全州统计数据显示养猪生产是凉山畜牧业的核心内容。但凉山养猪生产发展极不平衡,虽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品种... 凉山是四川第二大农产区,光热资源条件优越,物种及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畜牧业占农业增收的一半。根据全州统计数据显示养猪生产是凉山畜牧业的核心内容。但凉山养猪生产发展极不平衡,虽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我州的养猪生产得到极大提高,安宁河沿线地区养猪水平比较发达,基本实现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然而笔者调研发现在凉山高二半山彝区养猪生产发展滞后,品种改良步伐落后,规模化程度低,养殖环境也不乐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凉山州 光热资源 良种化 养殖环境 支柱产业 规模化程度 品种改良 统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州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孙艳 张涛 +1 位作者 杨世忠 吉色曲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65-67,共3页
为了解四川省凉山州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先后实地调研了凉山州西昌市、会东县、盐源县、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金阳县、普格县、冕宁县、越西县和喜德县等11县市的乡村牛羊养殖场、饲养牛羊品种、数量分布、养殖规模以及疾病防控等情况... 为了解四川省凉山州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先后实地调研了凉山州西昌市、会东县、盐源县、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金阳县、普格县、冕宁县、越西县和喜德县等11县市的乡村牛羊养殖场、饲养牛羊品种、数量分布、养殖规模以及疾病防控等情况,并针对凉山州牛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凉山州 疾病防控 布拖县 会东县 昭觉县 普格县 金阳县 雷波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雀麦在凉山州的适应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刚 周潇 +1 位作者 王同军 陈燕 《畜禽业》 2012年第12期36-37,共2页
扁穗雀麦为禾本科雀麦属一年或短期多年生牧草,通过气候条件、在凉山州生长状况及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发现,扁穗雀麦在凉山生长良好,产量高,是弥补凉山州家畜冬春两季青饲料短缺的最好牧草之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扁穗雀麦 适应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雀麦在凉山州的适应性研究初探
4
作者 陈刚 周潇 +1 位作者 王同军 陈燕 《畜禽业》 2011年第10期24-25,共2页
扁穗雀麦为禾本科雀麦属一年或短期多年生牧草,通过气候条件、在凉山州生长状况及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发现,扁穗雀麦在凉山生长良好,产量高,是弥补凉山州家畜冬春两季青饲料短缺的最好牧草之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扁穗雀麦 适应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多花黑麦草在凉山州种植的产草量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波 何春 +2 位作者 何子拉 卢寰宗 陈刚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21-22,25,共3页
为了探究适宜凉山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本试验对引进的11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产草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1个多花黑麦草年鲜草产量在97 968.75~124 427.08 kg/hm^2之间,年干草产量在23 708.33~28 145.83 kg/hm^2之间,除"... 为了探究适宜凉山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本试验对引进的11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产草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1个多花黑麦草年鲜草产量在97 968.75~124 427.08 kg/hm^2之间,年干草产量在23 708.33~28 145.83 kg/hm^2之间,除"先锋"外品种的,其他各品种在凉山地区均具有较好表现;各品种年刈割5次,其中前3次刈割的产草量占全年总产量的80%以上,因此在冬春季充分利用前3次干、鲜草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鲜草产量 干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系猪在凉山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王强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4期28-29,32,共3页
把新加系大约克、杜洛克种猪引入低纬度、高海拔的南亚热带生态区有一个适应周围生态环境、饲养管理的过程,本文就对凉山州引进的新加系大约克、杜洛克种猪的各项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各项繁殖性能初产后均逐步提升,至第... 把新加系大约克、杜洛克种猪引入低纬度、高海拔的南亚热带生态区有一个适应周围生态环境、饲养管理的过程,本文就对凉山州引进的新加系大约克、杜洛克种猪的各项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各项繁殖性能初产后均逐步提升,至第3胎后达到一个较高且稳定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生态区 新加系猪 生产性能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凉山州奶牛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健宁 张明国 +4 位作者 武志英 陈彬 吴长江 秦超 张涛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19-21,共3页
凉山州奶牛养殖业是四川省乳业的主要组成之一,笔者通过对奶牛养殖从业者及乳品加工行业的调查,作了如下总结,供相关部门及从业者借鉴。1凉山州奶牛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凉山州奶牛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安宁河沿线的平坝河谷区,尤其是西昌市因... 凉山州奶牛养殖业是四川省乳业的主要组成之一,笔者通过对奶牛养殖从业者及乳品加工行业的调查,作了如下总结,供相关部门及从业者借鉴。1凉山州奶牛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凉山州奶牛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安宁河沿线的平坝河谷区,尤其是西昌市因人口、经济发展条件的原因,奶牛养殖业更是异军突起,代表了凉山州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业 经济发展条件 乳品加工 河谷区 凉山州 西昌市 安宁河 从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汉代苜蓿原产地刍考
8
作者 陶雅 柳茜 +3 位作者 李峰 张晨 孙启忠 李文龙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43,共14页
自张骞开通西域后,苜蓿遂入中国,然而目前对其原产地的认识还不统一。本文以43本不同时期记载苜蓿来源的史籍为考证材料,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开展我国汉代苜蓿原产地的考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古代史籍以及近现代研究中,对汉代苜蓿原产地... 自张骞开通西域后,苜蓿遂入中国,然而目前对其原产地的认识还不统一。本文以43本不同时期记载苜蓿来源的史籍为考证材料,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开展我国汉代苜蓿原产地的考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古代史籍以及近现代研究中,对汉代苜蓿原产地的认识存在差异。总体上有六种说法:一是来自西域;二是来自大宛;三是来自罽宾;四是来自乌孙;五是来自安息;六是来自外国。东汉王逸是首个把苜蓿和西域关联起来的学者,但他与张骞、司马迁以及班固并不处于同一时代,且稍晚于班固,故将我国汉代苜蓿来源地的范围扩大到西域缺乏史料支持。苜蓿最早载于《史记·大宛列传》,在其后的史籍中多有类似记载,即我国汉代苜蓿来自大宛是确定的,是由出使西域的汉使由大宛国带入。虽然文献没有明确指出有人将罽宾苜蓿带入中原,但《汉书·西域传》有记载,不排除大宛苜蓿进入中原后,罽宾苜蓿在其后也进入中原的可能性。其余四种苜蓿来源地的说法均缺乏充分的史料支持,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原产地 大宛 西域 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柳茜 孙启忠 +2 位作者 郝虎 刘晓波 何春 《中国奶牛》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混贮、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混贮5个处理,研究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效果和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混贮处... 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混贮、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混贮5个处理,研究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效果和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混贮处理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之间,且与2组单贮的差异显著(P<0.05),其中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各混贮p H值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显著(P<0.05),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的p H值最接近全株玉米单贮;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含量均达到80%以上,无丁酸产生;混贮各处理的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紫花苜蓿单贮,高于全株玉米单贮,其中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的处理氨态氮含量最低,为8.21%。通过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评分,各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均优于紫花苜蓿单贮,以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发酵品质最佳,是攀西地区开展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全株玉米 青贮 混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地区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勇刚 肖璐 +12 位作者 魏勇 康润敏 于吉锋 张涛 叶建强 曹冶 谢晶 李兴玉 潘梦 林毅 孙文平 戴卓建 廖党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为掌握四川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病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廖氏法对四川6个市州的13个半舍饲羊场共计289份新鲜羊粪,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鉴定,随后对19只粪检阳性羊进行蠕虫剖检和成虫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扩增测序。结果表明... 为掌握四川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病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廖氏法对四川6个市州的13个半舍饲羊场共计289份新鲜羊粪,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鉴定,随后对19只粪检阳性羊进行蠕虫剖检和成虫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扩增测序。结果表明,四川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感染阳性率为64.36%(186/289),每个养殖场至少感染2种消化道蠕虫,其中线虫感染率最高,达60.55%(175/289),其次为片形吸虫、同盘吸虫和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5.22%(44/289)、14.88%(43/289)和2.08%(6/289);线虫、片形吸虫和同盘吸虫的平均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分别为1197(56~28187)、527(51~1407)和413(63~1291);四川半舍饲肉羊流行12种消化道蠕虫,即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鹿同盘吸虫、鹿列叶吸虫、捻转血矛线虫、羊夏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羊毛首线虫、达氏背板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生产上需加大对此类寄生虫病尤其线虫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舍饲 肉羊 消化道蠕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叶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柳茜 孙启忠 +3 位作者 刘晓波 何春 陈刚 郝虎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20-22,共3页
以白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白三叶+70%全株玉米、50%白三叶+50%全株玉米、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以及白三叶单贮共5个试验组,研究白三叶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青贮效果及其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单贮发... 以白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白三叶+70%全株玉米、50%白三叶+50%全株玉米、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以及白三叶单贮共5个试验组,研究白三叶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青贮效果及其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单贮发酵品质良好,白三叶单贮发酵品质尚可;混贮中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的发酵品质良好,其余为尚可;综合比较发酵品质、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得出以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混贮发酵的品质最佳,是攀西地区开展白三叶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全株玉米 青贮 混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卫平 王强 孙燕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
本试验通过测定凉山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及肉质品质,结果发现随着杂交程度的增加,猪只的毛色、体型和肉质皆发生变化,其中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明显提高,肌肉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含黑猪血缘50%以上的杂交比例能较好地保持凉山黑猪的... 本试验通过测定凉山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及肉质品质,结果发现随着杂交程度的增加,猪只的毛色、体型和肉质皆发生变化,其中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明显提高,肌肉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含黑猪血缘50%以上的杂交比例能较好地保持凉山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在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黑猪 杂交后代 胴体品质 肉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黑猪三杂后代性能测定与选育方案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卫平 孙艳 黄剑锋 《中国猪业》 2016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对大凉山黑猪进行杂交试验,发现随着杂交程度的增加,大凉山黑猪的生产性能逐渐提高,其中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指标稳定性较好;结合毛色、体型和肉质等多项指标,综合制定大凉山黑猪杂交改良方案为:选用巴克夏做第一父本,杜洛克做第二父本... 通过对大凉山黑猪进行杂交试验,发现随着杂交程度的增加,大凉山黑猪的生产性能逐渐提高,其中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指标稳定性较好;结合毛色、体型和肉质等多项指标,综合制定大凉山黑猪杂交改良方案为:选用巴克夏做第一父本,杜洛克做第二父本,两次杂交生产。选育指标一定要按照选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项目选育工作的首先指标是腹围、胸围指标;其次是体长、十字部高指标;最佳选育测定阶段为28日龄,选育场可以在60日龄以后继续开展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黑猪 三杂黑猪 性能测定 选育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跑山猪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艳 黄卫平 +2 位作者 庞继光 黄剑峰 周国燕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11期18-20,共3页
按照四川省政府研究室要求,受凉山州政府研究室委派,笔者一行赴西昌、会东、盐源、喜德、昭觉县(市)的乡(镇)、村实地调研了凉山跑山猪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就饲养品种、养殖规模、生产组织形式、经济效益及饲养猪只的市场竞争力等... 按照四川省政府研究室要求,受凉山州政府研究室委派,笔者一行赴西昌、会东、盐源、喜德、昭觉县(市)的乡(镇)、村实地调研了凉山跑山猪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就饲养品种、养殖规模、生产组织形式、经济效益及饲养猪只的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州 养猪 产业 生产组织形式 市场竞争力 饲养品种 养殖规模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黑山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潇 杨世忠 +1 位作者 陈益 林代俊 《草学》 2021年第2期73-74,82,共3页
建昌黑山羊是我国西南地区优良山羊品种,本文就建昌黑山羊的分布与形成、研究现状、研究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深入挖掘这一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并为其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建昌黑山羊 分布与形成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黑猪杜杂F1代的体尺测定与育肥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卫平 曾国茂 程晓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27-28,30,共3页
凉山黑猪肉质好、耐粗饲、抗病力强,但品种一致性差,生长速度慢,成年体重约75 kg/头。采用杜洛克种猪杂交改良大凉山黑猪,其F1代生产性能有所提高,适宜选种时机在28日龄,最好在断奶和双月龄进行二次选种。适宜选择的体尺指标为腹围、胸... 凉山黑猪肉质好、耐粗饲、抗病力强,但品种一致性差,生长速度慢,成年体重约75 kg/头。采用杜洛克种猪杂交改良大凉山黑猪,其F1代生产性能有所提高,适宜选种时机在28日龄,最好在断奶和双月龄进行二次选种。适宜选择的体尺指标为腹围、胸围和体长。但该F1代的生长性能以及稳定性还不太理想,需要合理导入第二父本参与杂交改良与利用,同时注意环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黑猪 F1代 体尺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黑猪杂交F1代育肥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剑锋 黄卫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23-25,共3页
大凉山黑猪生长速度慢,用杜洛克、巴克夏等优质公猪杂交改良后,育肥性能有了明显提高。采用生长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可以科学估算大凉山黑猪及其F1代的出栏时间,其中纯种黑猪的拐点体重为71.6 kg、出栏时间为193.4 d,杜杂黑猪为90.3 kg、... 大凉山黑猪生长速度慢,用杜洛克、巴克夏等优质公猪杂交改良后,育肥性能有了明显提高。采用生长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可以科学估算大凉山黑猪及其F1代的出栏时间,其中纯种黑猪的拐点体重为71.6 kg、出栏时间为193.4 d,杜杂黑猪为90.3 kg、200.4 d,巴杂黑猪为89.7 kg、198.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黑猪 杂交一代 育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黑猪选育技术评估及世代遗传进展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卫平 王强 黄剑锋 《中国猪业》 2020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本项目在选育方法研究中发现凉山黑猪本品种选育可以采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主选指标以产活仔数、21日龄窝重为宜;日增重、眼肌面积可作为辅选指标;3个世代测定数据显示繁殖性能遗传进展较好,建议开展凉山黑猪专门化高繁殖性... 本项目在选育方法研究中发现凉山黑猪本品种选育可以采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主选指标以产活仔数、21日龄窝重为宜;日增重、眼肌面积可作为辅选指标;3个世代测定数据显示繁殖性能遗传进展较好,建议开展凉山黑猪专门化高繁殖性能母本品系选育;生长育肥性能遗传进展不高,需导入外血杂交改良;该研究结果为凉山黑猪提纯复壮和新品系培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黑猪 选育方法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黑猪杜杂二代不同阶段屠宰测定分析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卫平 曾国茂 何春 《中国猪业》 2015年第8期64-67,共4页
采用杜洛克改良大凉山黑猪,其杂交二代各阶段猪都较好地保留了大凉山黑猪的优质肉特点;其消化功能、产肉性能与生长时间呈正比;其中4月龄杜杂二代仔猪的瘦肉率为56.64%、肌内脂肪含量为2.84%,肌肉风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80.06%... 采用杜洛克改良大凉山黑猪,其杂交二代各阶段猪都较好地保留了大凉山黑猪的优质肉特点;其消化功能、产肉性能与生长时间呈正比;其中4月龄杜杂二代仔猪的瘦肉率为56.64%、肌内脂肪含量为2.84%,肌肉风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80.06%,可以当做风味仔猪出栏,满足凉山彝族群众食用"坨坨肉"的习惯;8月龄时,该猪的瘦肉率为49.82%,肌内脂肪含量为7.96%,风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79.66%,适合当做兼用型肉猪出栏,向市场提供优质鲜肉;10月龄以上的杜杂二代肥猪,瘦肉率为44.83%,皮脂率为29.02%,比较适合于制作凉山当地的"油坛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黑猪 杜黑二杂猪 屠宰测定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卫平 王强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免疫状况良好的母猪群所产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方式,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仔猪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等,从而制定出仔猪猪瘟的最佳免疫程序。
关键词 仔猪 猪瘟抗体 制定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