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挂帮矿回采顺序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余业清 张千俊 熊力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达到挂帮矿安全回收的目的,以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开采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通过高强度充填体保证边坡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分区回...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达到挂帮矿安全回收的目的,以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开采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通过高强度充填体保证边坡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分区回采顺序下的边坡变形位移程度,优化挂帮矿回采顺序,并对回采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露天边坡的安全系数由1.293降低至1.256,但仍在安全范围内,边坡不会发生大规模失稳;相较于其他回采顺序,方案2(区域2→区域1→区域3)发生的位移变形最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弱;回采分步验证出现集中塑性区域,但面积较小,不会发生大面积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挂帮矿安全回采提供一定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法 挂帮矿 数值模拟 回采顺序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石灰岩矿露天台阶爆破设计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业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194,共9页
为了提高石灰岩矿开采效率,确保爆破安全,以四川省某石灰岩矿为研究背景,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经验,确定了台阶爆破方案,并对台阶爆破孔网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以爆破振动、爆破飞石、爆破冲击波和爆破噪音的安全允许距离为指标,对爆破... 为了提高石灰岩矿开采效率,确保爆破安全,以四川省某石灰岩矿为研究背景,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经验,确定了台阶爆破方案,并对台阶爆破孔网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以爆破振动、爆破飞石、爆破冲击波和爆破噪音的安全允许距离为指标,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20mm的炮孔,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为30.0m;爆破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约为193m,爆破噪音安全允许距离约为196.9m。相比于齐发起爆,毫秒延时起爆可以有效减少爆破飞石的产生,为防止某些炮孔由于与其临近炮孔之间的延时时间差过大而导致飞石加剧,并考虑到岩石的挤压破碎效果,计算确定40ms作为各炮孔间的延期时间。此外,预裂爆破可大幅降低爆破振动对露天矿边坡的危害。设计了预裂爆破方案及参数,预裂孔起爆时间早于主爆孔150ms起爆。爆破台阶自由面法向应背离公路和民房方向,或者与公路和村庄走向平行,能够有效保护附近构筑物;非爆破开采应该滞后于爆破开采,为爆破开采提供安全遮挡。研究成果为台阶爆破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石灰岩矿 爆破振动 预裂爆破 安全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广元某超贫磁铁矿石高效利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利勤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8期154-156,共3页
四川广元某超贫磁铁矿石铁品位为10.05%,磁性铁占有率为52.78%,其矿区围岩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建筑砂石骨料的质量标准要求。为高效开发利用该资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研究表明,矿山采用矿岩分采,然后分别加工的工... 四川广元某超贫磁铁矿石铁品位为10.05%,磁性铁占有率为52.78%,其矿区围岩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建筑砂石骨料的质量标准要求。为高效开发利用该资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研究表明,矿山采用矿岩分采,然后分别加工的工艺流程每年处理200万t矿石、750万t围岩,最终每年可获得铁品位为63%的铁精矿18.92万t,砂石456.30万t,骨料412.50万t,微粉62.28万t;达产后年利润总额为29282万元,项目税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7.41%,投资回收期为4.04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废石 砂石骨料 综合利用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场中锂辉石晶型转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冀成庆 沈明伟 +6 位作者 朱昌洛 赵朝辉 蔡旺 赖杨 冉登高 周雄 张贻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2,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典型锂辉石精矿微波场中晶型转化工艺,对微波焙烧过程中温度及时间对渣中锂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与常规炉窑加热的相变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相变条件基本一致,但采用微波加热相变的浸... 本试验研究了典型锂辉石精矿微波场中晶型转化工艺,对微波焙烧过程中温度及时间对渣中锂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与常规炉窑加热的相变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相变条件基本一致,但采用微波加热相变的浸出残渣含锂(Li2O)降低至0.2%内,大幅提高锂的冶金回收率10%以上。微波场辅助相变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晶型转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微波加热 晶型转化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7
5
作者 班明霞 冀鸿飞 +2 位作者 苏刊 严志忠 张玲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6,共6页
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与研究,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及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结构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抑制剂在低碱度铅锌硫分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有成 赵礼兵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1期23-29,46,共8页
四川某铜铅锌矿属于易选难分离多金属硫化矿,矿物中的伴生银在选矿过程中主要随铅一起富集于铅精矿而得以回收利用。由于矿石中存在大量黄铁矿,在磨矿过程中受到次生硫化铜矿产生的铜离子的活化作用而变得易浮,使得铅锌硫难分离。针对... 四川某铜铅锌矿属于易选难分离多金属硫化矿,矿物中的伴生银在选矿过程中主要随铅一起富集于铅精矿而得以回收利用。由于矿石中存在大量黄铁矿,在磨矿过程中受到次生硫化铜矿产生的铜离子的活化作用而变得易浮,使得铅锌硫难分离。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从无机抑制剂的选择入手,通过试验室对比试验、小型闭路试验及工业试验,最终找到一种对黄铁矿抑制能力较好的无机组合抑制剂———ZnSO4+YD,并对该无机组合抑制剂的浮选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抑制剂 低碱度 铜铅锌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堆积坝排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静 《河南科技》 2021年第15期114-116,共3页
对于尾矿坝而言,浸润线至关重要。随着尾矿堆积坝的升高,其排渗设施的有效性成为浸润线控制的关键。因此,尾矿库研究人员对尾矿坝排渗方式和浸润线的控制极其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尾矿堆积坝排渗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并介绍了几... 对于尾矿坝而言,浸润线至关重要。随着尾矿堆积坝的升高,其排渗设施的有效性成为浸润线控制的关键。因此,尾矿库研究人员对尾矿坝排渗方式和浸润线的控制极其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尾矿堆积坝排渗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并介绍了几种高效的尾矿堆积坝排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坝 浸润线 排渗技术 尾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式枢纽工程闸前导水墙体形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晶 刁明军 +2 位作者 赵静 刘斌 孙浩淼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闸坝式枢纽工程边界条件在库区到闸室段突然收缩,闸室过流单宽流量大、水头高,闸前进水口处易出现水流流态差和间歇性吸气漩涡等问题。为研究并选用合理的导水墙体形,分析闸前进水口处水流流态、流线分布、表面流速、漩涡分布及横向水... 闸坝式枢纽工程边界条件在库区到闸室段突然收缩,闸室过流单宽流量大、水头高,闸前进水口处易出现水流流态差和间歇性吸气漩涡等问题。为研究并选用合理的导水墙体形,分析闸前进水口处水流流态、流线分布、表面流速、漩涡分布及横向水位差等水力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某闸坝式枢纽工程闸前导水墙体型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并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闸前近坝区束窄河床的导水墙体形布置,可有效改善进水口水流流态,减小闸前水流横向流速,并消除了间歇性吸气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式枢纽 导水墙优化 导水墙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露天采区矿石品位分布规律研究
9
作者 母昌平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6期64-65,共2页
准确掌握矿石品位分布对于急倾斜薄矿脉而言意义重大。以某金矿为工程背景,结合地质统计学理论进行品位估值,并利用Surpac软件进行矿体块体品位建模,可为矿山实现精细化采矿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品位分布 块体模型 急倾斜薄矿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库消防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川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1期152-152,共1页
在成品油库建设中,消防非常重要,本文就油库消防设计中油罐消防冷却水强度的调节措施,立管补偿器的选用,泡沫混合液管道上排气设施,油罐抗风圈(加强圈)处消防冷却水导流设施的设计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目的是加强同设计同行... 在成品油库建设中,消防非常重要,本文就油库消防设计中油罐消防冷却水强度的调节措施,立管补偿器的选用,泡沫混合液管道上排气设施,油罐抗风圈(加强圈)处消防冷却水导流设施的设计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目的是加强同设计同行的交流,更好的完善油库消防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库 消防设计 冷却水强度 调节设施 补偿器 排气设施 抗风圈 导流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铬铁矿还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4期112-113,共2页
文中阐述了添加剂在强化铬铁球团矿预还原效果上的作用;研究了在不同配碳、不同预还原温度、不同用量以及各种添加剂共同作用情况下,不同添加剂对铬铁矿预还原铁金属化率的影响程度;为工业生产提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添加剂 铬铁 球团矿 预还原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理网络模拟和岩体分形理论的块度预测研究
12
作者 刘泉 母昌平 段峻峰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3期1-4,11,共5页
以某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矿岩体可崩性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节理裂隙调查结果,统计其空间分布特征参数,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生成的节理网络,结合岩体分形理论,推导出块度预测模型,进行矿岩体初始块度的预测和分析。当特征尺寸定为1.... 以某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矿岩体可崩性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节理裂隙调查结果,统计其空间分布特征参数,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生成的节理网络,结合岩体分形理论,推导出块度预测模型,进行矿岩体初始块度的预测和分析。当特征尺寸定为1.2 m时,针对1 570 m中段调查的4个区域,节理网络模拟结果为:初始块度均存在大块,其大块率分别为8.8%、20%、14.83%和6.51%,平均大块率12.54%;岩体分形理论预测结果没有大块出现。预测结果为自然崩落法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分形理论 初始块度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排洪弯道结构参数的研究
13
作者 肖艳 刘毅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12期210-212,共3页
针对不同弯道半径、底坡、弯道转角的单曲线矩形弯道,采用引入VOF法的RNG k-ε紊流模型,进行了尾矿紊流三维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径宽比、底坡、弯道转角与弯道第一波峰位置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验证对比吻合良... 针对不同弯道半径、底坡、弯道转角的单曲线矩形弯道,采用引入VOF法的RNG k-ε紊流模型,进行了尾矿紊流三维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径宽比、底坡、弯道转角与弯道第一波峰位置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验证对比吻合良好,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对弯道急流水力学研究是可行和可信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物理模型试验,对弯道急流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弯道水流 径宽比 底坡 弯道转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卡锂辉石矿露天边坡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段峻峰 刘娜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10期164-169,172,共7页
针对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东南西北4个方位形成的高度不等的露天边坡的安全稳定问题,在开展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对边坡工程地质进行岩组划分、分区和对各个分区的破坏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针对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东南西北4个方位形成的高度不等的露天边坡的安全稳定问题,在开展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对边坡工程地质进行岩组划分、分区和对各个分区的破坏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及强度折减法对设计情况下露天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2个分析剖面、3个边坡稳定性分区在3种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得出,边坡整体安全系数均大于许用安全系数1.20、1.15和1.10,并运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强度折减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分析法的结果相近,边坡的滑动模式与极限平衡分析采用的边坡滑动模式一致,证明极限平衡分析的结果具有可靠性。最后得出在现有设计情况下甲基卡锂辉石矿露天采场最终境界边坡整体是稳定的,现有台阶坡角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极限平衡分析法 数值模拟 强度折减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复杂框架高层厂房的抗震设计
15
作者 李宗富 周福林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10期29-30,共2页
复杂框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建设高层厂房的结构类型,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对这种高层厂房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复杂钢支撑-框架高层厂房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在复杂钢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融入抗震理念,以加强高层厂... 复杂框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建设高层厂房的结构类型,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对这种高层厂房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复杂钢支撑-框架高层厂房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在复杂钢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融入抗震理念,以加强高层厂房的抗震性能,满足其功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框架 高层厂房 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力响应下某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泉 王晨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地震引起的边坡动力响应是诱发排土场失稳的主要诱因之一。以某矿山排土场边坡为背景,采用Geostudio软件模拟分析了Ⅷ级地震作用下某排土场边坡质点位移时程曲线、质点应变时程曲线以及安全系数时程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力作... 地震引起的边坡动力响应是诱发排土场失稳的主要诱因之一。以某矿山排土场边坡为背景,采用Geostudio软件模拟分析了Ⅷ级地震作用下某排土场边坡质点位移时程曲线、质点应变时程曲线以及安全系数时程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力作用时间段内,该矿山排土场边坡最大质点位移、最大质点应变仅为8 cm与0.002 5,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65,大于规定的许用安全系数1.10,表明该排土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力响应 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质点位移 质点应变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体质量的井筒保安矿柱优化与应用
17
作者 刘智权 李鹏程 +1 位作者 孙丽军 刘海林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兼顾井筒稳定和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常规的岩层移动角井筒保安矿柱圈定法基础上,采用工程类比法,将Ⅱ级岩体质量围岩部分的井筒保安矿柱尺寸优化为80m,形成上部台体下部圆柱体的保安矿柱。同时对优化后的保安矿柱周边压覆资源采... 为兼顾井筒稳定和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常规的岩层移动角井筒保安矿柱圈定法基础上,采用工程类比法,将Ⅱ级岩体质量围岩部分的井筒保安矿柱尺寸优化为80m,形成上部台体下部圆柱体的保安矿柱。同时对优化后的保安矿柱周边压覆资源采取控制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和分层充填的保护性开采措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按优化后的保安矿柱范围开采周边矿体后,地表井架、卷扬机房及井筒内壁变形量均未超过最大允许变形值,说明优化方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分级 保安矿柱 井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钼(铜)多金属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18
作者 刘智权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127-129,共3页
为了研究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以西藏天仁矿业有限公司邦铺矿区钼(铜)多金属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调研,并考虑自然工况、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三种工况,最后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中的简化Bishop法、Spencer法与Morgenstern-Pri... 为了研究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以西藏天仁矿业有限公司邦铺矿区钼(铜)多金属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调研,并考虑自然工况、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三种工况,最后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中的简化Bishop法、Spencer法与Morgenstern-Prince法对该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排土场1-1’剖面在自然工况、降雨工况及地震工况下以极限平衡法计算所得到的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据此排土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对该矿其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稳定性分析 不同工况 安全系数 极限平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采空区群环境下残矿高效回采技术
19
作者 林炳贵 龚永超 +6 位作者 欧任泽 邹文 刘勋 刘泉 傅开彬 张庆嵩 梁巨理 《采矿技术》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复杂采空区群环境下残矿资源的安全高效回采对保障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铜矿老采区开采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对残矿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矿体赋存状态设计了多种回采方案。具体而言,针对点柱的回采方案,提出了直接削采法和人工混凝... 复杂采空区群环境下残矿资源的安全高效回采对保障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铜矿老采区开采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对残矿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矿体赋存状态设计了多种回采方案。具体而言,针对点柱的回采方案,提出了直接削采法和人工混凝土矿柱置换法;条柱的回采方案则包括直接削采法、块石砂浆充填采矿法以及底部堑沟崩落采矿法;运输巷顶底柱的回采采用后退式崩落法;对于未采动矿体,推荐使用房柱法和壁式崩落法。合理的残矿回采方案为矿企带来了860.44万元的税后利润,成功实现了合理利用资源与提升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残矿资源 残矿回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转充填法采矿地表移动二维离散元程序数值模拟及其规律验证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曹帅 杜翠凤 +1 位作者 母昌平 雷远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7-1743,1751,共8页
基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现场统计对井下矿体及围岩进行了节理调查分析,利用Surpac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并进行剖分,最终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模型(UDEC),研究不同水平矿体开采时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冒落形式,记录并分... 基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现场统计对井下矿体及围岩进行了节理调查分析,利用Surpac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并进行剖分,最终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模型(UDEC),研究不同水平矿体开采时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冒落形式,记录并分析矿体开采过程中岩石移动角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法开采-430^-500 m矿体时,采空区最大位移为205.6 cm,小于崩落法的215.2 cm;对比充填法和崩落法新副井沉降值和水平位移值发现,充填法地表倾斜率为0.56 mm/m,小于崩落法的1.22 mm/m,水平变形率为1.03 mm/m,小于崩落法的1.31 mm/m,对于控制新副井沉降和地表移动具有良好效果。在崩落法开采时覆岩移动存在一定间歇性和跳跃性,冒落过程中可能形成自稳平衡拱,从而形成隐伏采空区。根据实际监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在同一水平开采时间较长时,移动角减小速率呈跳跃性非均匀变化,表现为缓慢变化-加速变化-缓慢变化-加速变化的循环过程,进一步验证了自稳平衡拱和隐伏采空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 充填法 节理调查 二维离散元程序(UDEC)模型 地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