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蚕业科技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策 |
周安莲
|
《蚕学通讯》
|
2002 |
0 |
|
2
|
家蚕K_(100) E_(23)肠道微生物初探 |
张剑飞
王林玲
周泽扬
|
《四川蚕业》
|
2002 |
28
|
|
3
|
“养蚕欢”消毒剂对家蚕NPB、Nb、曲霉菌孢子消毒灭活作用的显微观察 |
万永继
谢静
陈积义
陈健
|
《四川蚕业》
|
1991 |
2
|
|
4
|
家蚕幼虫及茧丝质诸性状的性别差异及利用 |
刘俊凤
杜周和
|
《广西蚕业》
|
1998 |
2
|
|
5
|
我省部分地区蚕茧大战爆发引起的思考 |
周安莲
张友洪
肖金树
|
《蚕学通讯》
|
2005 |
0 |
|
6
|
中蚕过渡室饲育试验初报 |
白胜
黄世群
|
《蚕学通讯》
|
1994 |
0 |
|
7
|
高温催青中湿度和时间对家蚕性别控制的调查 |
郭琼
郑尚永
|
《四川蚕业》
|
2000 |
0 |
|
8
|
桑激光育种研究初报 |
任作英
志康(摘)
|
《四川激光》
|
1981 |
0 |
|
9
|
家蚕微粒子病(问答)(续) |
夏儒山
|
《蚕学通讯》
|
1990 |
0 |
|
10
|
桑树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
周安莲
余茂德
|
《四川蚕业》
|
2001 |
3
|
|
11
|
优质、高产桑品种7681简介 |
刘刚
|
《蚕学通讯》
|
2002 |
7
|
|
12
|
新桑品种“育7431”性状简介 |
任作瑛
|
《四川蚕业》
|
2001 |
3
|
|
13
|
几种常见桑树树型养成方法及特点简介 |
刘刚
杜周和
王晓芬
|
《蚕学通讯》
|
2003 |
0 |
|
14
|
第四代桑螟发生期预测技术探讨 |
刘刚
任作瑛
|
《四川蚕业》
|
1999 |
0 |
|
15
|
开展防微工程之我见 |
白胜
|
《蚕学通讯》
|
1990 |
0 |
|
16
|
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公司十业主”模式 |
王晓芬
陈义安
|
《蚕学通讯》
|
2001 |
0 |
|
17
|
环境中微粒子病原的调查及其防止 |
雷龙炳
|
《蚕桑茶叶通讯》
|
1991 |
1
|
|
18
|
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初探 |
毛业炀
刘刚
时冬莲
|
《四川蚕业》
|
2014 |
3
|
|
19
|
川丝对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奉献(上) |
万家集
|
《四川蚕业》
|
2015 |
1
|
|
20
|
川丝对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奉献(下) |
万家集
|
《四川蚕业》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