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省新育成中籼迟熟杂交稻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研究 |
况浩池
曾正明
罗俊涛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2
|
四川省再生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
江世华
熊洪
方文
罗文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5 |
16
|
|
3
|
基于湿润指数距平率的水稻干旱灾损评估——以四川省为例 |
庞艳梅
陈超
郭晓艺
徐富贤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四川高粱穗部害虫群落的时间格局研究 |
程开禄
潘学贤
汪远宏
黄富
赵甘霖
王志明
刘兴义
张长伟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2 |
1
|
|
5
|
四川省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初步分析 |
文绍山
况浩池
刘国民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6
|
四川省1994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
罗文质
|
《中国稻米》
|
1995 |
0 |
|
7
|
四川高粱品种资源的初步研究 |
曾富言
杨乾华
|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
6
|
|
8
|
四川再生稻的生态条件及区域适应性研究 |
方文
罗文质
张景国
熊洪
江世华
徐世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1994 |
24
|
|
9
|
四川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风险评估 |
陈超
庞艳梅
徐富贤
郭晓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10
|
水稻早恢402体细胞培养初步研究 |
李永洪
何光华
谢戎
杨正林
王洪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1
|
水稻籽粒的灌浆研究——Ⅱ、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
何光华
郑家奎
阴国大
杨正林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1995 |
9
|
|
12
|
四川冬水田区杂交稻抛秧栽培技术研究 |
熊洪
徐富贤
洪松
冉茂林
熊远俸
雷达
刘代银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3
|
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
何光华
裴炎
杨光伟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14
|
四川省优质杂交稻的外观品质现状 |
朱永川
徐富贤
郑家奎
林青松
张乃周
王贵雄
|
《中国稻米》
|
2001 |
10
|
|
15
|
长江上游地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部分株型因子及生理特征研究 |
任亮
郑家奎
蒋强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8 |
8
|
|
16
|
四川省新育成中籼迟熟杂交稻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袁国良
况浩池
曾正明
罗俊涛
陈光珍
杨扬
付均
|
《中国稻米》
|
2008 |
6
|
|
17
|
杂交水稻基因型与主要性状稳定性研究 |
谢戎
邓锡洪
罗光才
赵甘林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3 |
8
|
|
18
|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花药和体细胞培养选育研究 |
向跃武
张志雄
张安中
周贤明
谢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3 |
7
|
|
19
|
四川省“十一五”审定的宜香系列杂交稻组合品质性状分析 |
况浩池
曾正明
罗俊涛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
《中国稻米》
|
2011 |
4
|
|
20
|
四川省杂交稻品种及亲本抗稻瘟性鉴定 |
黄富
程开禄
彭国亮
罗庆明
潘学贤
刘兴义
涂建华
卿雨文
张志东
李春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