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萝卜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作者 王洪明 《植物医生》 2016年第8期24-24,共1页
近日,四川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萝卜雄性不育系创制、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科研成果获得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单位和个人排名第一).四川省... 近日,四川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萝卜雄性不育系创制、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科研成果获得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单位和个人排名第一).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以冉茂林副研究员为首的萝卜科研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在萝卜雄性不育系创制、加工萝卜品种选育、萝卜耐热性研究等到方面获得突破.先后育成不同类型萝卜不育系4个,培育适合不同季节栽培的杂交萝卜新品种6个,获得授权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1个,发表科研论文29篇,萝卜新品种示范应用19.88万公顷,新增纯收益7.8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二等奖 杂交萝卜 四川省 农科院 高粱 水稻 新品种选育 雄性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专家建言献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商希坤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30-30,共1页
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栽培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水稻栽培专家熊洪和徐富贤两位研究员共同撰写的"关于冬水(闲)田区大力发展水稻直播技术的建议"获得省委常委李昌平同志"请... 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栽培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水稻栽培专家熊洪和徐富贤两位研究员共同撰写的"关于冬水(闲)田区大力发展水稻直播技术的建议"获得省委常委李昌平同志"请科技厅、农业厅研究"的批示。两位专家在建议中分析了发展直播稻技术的生产背景,介绍了人工直播技术研究进展与示范成效,分析了直播稻在冬水(闲)田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直播技术 水稻栽培 直播稻 冬水 水稻专家 四川省农业厅 产业技术体系 徐富 四川省农科院 李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超 庞艳梅 +1 位作者 徐富贤 郭晓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4-193,共10页
水稻是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干旱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四川省春旱、夏旱和伏旱灾害频发,常导致水稻减产。本研究基于气象资料、水稻灾情史料和生育期资料,选取湿润指数距平率作为水稻干旱指标,构建了四川水稻干旱等级,并利用灾... 水稻是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干旱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四川省春旱、夏旱和伏旱灾害频发,常导致水稻减产。本研究基于气象资料、水稻灾情史料和生育期资料,选取湿润指数距平率作为水稻干旱指标,构建了四川水稻干旱等级,并利用灾情样本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61-2015年四川水稻不同种植区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风险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近55年来,水稻移栽~孕穗期干旱总站数平均每10年增多0.56个,其中轻旱和重旱平均每10年分别增多0.20个和0.41个,而中旱基本不变;孕穗~开花期干旱总站数平均每10年减少0.49个,其中中旱和重旱平均每10年均减少0.22个,而轻旱基本不变;开花~成熟期干旱总站数平均每10年增多0.54个,其中轻旱和重旱平均每10年分别增多0.23个和0.55个,而中旱基本不变。干旱频率的分布特征为:移栽~孕穗期的干旱频率呈现中部高、西南部和东北部低的特征,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绵阳-南部的宜宾一线(36%~58.2%);孕穗~开花期的干旱频率由西向东递增,高发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和东北部(36%~61.9%);开花~成熟期的干旱频率呈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高发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部和盆南的局部地区(30%~47.3%)。水稻干旱风险分布为:移栽~孕穗期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德阳、资阳和宜宾等地;孕穗~开花期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在盆地中部和东北部;开花~成熟期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在盆地东北部和盆南的局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旱灾 湿润指数距平率 风险评估 分布特征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酿酒高粱生产现状与发展方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国祥 赵甘霖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09年第3期3-4,共2页
白酒业是四川省食品工业的优势产业。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风格展现了我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高粱是主要的酿酒原料,在种植业中占有不可代替的位置。加强科研投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立酿酒高粱基地对促进我省酿酒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酿酒 高粱 生产现状 发展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四川省杂交稻抗瘟性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冯代贵 彭国亮 +1 位作者 罗庆明 黄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5,共2页
本文根据1986-1990年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杂交稻抗瘟性变化,并进行初步分析。(1)近年来经测定川东南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7群42个,其中ZB群出现频率59.38%,为优势种群,ZC群和ZA群分别为17.99%、16.20%,其余种群在3%以下... 本文根据1986-1990年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杂交稻抗瘟性变化,并进行初步分析。(1)近年来经测定川东南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7群42个,其中ZB群出现频率59.38%,为优势种群,ZC群和ZA群分别为17.99%、16.20%,其余种群在3%以下;(2)优势种群ZB群出现频率逐年下降,由1986年的72.17%下降为1990年的47.85%;(3)对我省主栽品种汕优63致病力较强的ZA群和ZB_(13)小种明显上升,汕优63分离菌株回接致病率逐年上升,而抗谱逐年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四川高粱生产的科学栽培
6
作者 熊启先 《四川农业科技》 1989年第2期14-14,共1页
四川高粱多属糯性。特点是:总淀粉含量高,特别是支链淀粉含量极高(一般均在95%左右),低蛋白(一般在8%以下),单宁含量适中(一般都在1—2%)酿酒品质极好。近年来四川高梁种植面积虽有扩大,单产和总产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 四川高粱多属糯性。特点是:总淀粉含量高,特别是支链淀粉含量极高(一般均在95%左右),低蛋白(一般在8%以下),单宁含量适中(一般都在1—2%)酿酒品质极好。近年来四川高梁种植面积虽有扩大,单产和总产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酿酒业的速猛发展,随之带来酿酒原料缺口很大。且对高粱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四川高粱生产发展,在科学栽培上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栽培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丧失规律 被引量:9
7
作者 潘学贤 程开禄 +2 位作者 黄富 刘成元 刘兴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通过对川东南稻区汕优63,冈优22等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十余年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分析,探明了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对品种抗性丧失预警和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瘟性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配合力糯质高粱不育系45A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倪先林 赵甘霖 +5 位作者 刘天朋 胡炯凌 李元 陈国民 汪小楷 丁国祥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11期11-14,共4页
从介绍糯高粱三系不育系45A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出发,阐述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前景及生产应用进行讨论,以期对高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优质 高配合力 糯高粱 不育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麦与高粱的酿酒性能对比 被引量:7
9
作者 姚万春 唐玉明 +3 位作者 任道群 刘茂柯 田新惠 刘颖 《酿酒科技》 2018年第11期35-39,共5页
采用理化分析、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分析了3个品种大麦和2个品种高粱的蒸煮品质及其酿造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结果显示,相对于高粱,大麦吸水速度快,蒸煮时间短,膨化率高,黏稠度适中,出酒率较高。结果表明,大麦酿造小曲清香型白... 采用理化分析、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分析了3个品种大麦和2个品种高粱的蒸煮品质及其酿造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结果显示,相对于高粱,大麦吸水速度快,蒸煮时间短,膨化率高,黏稠度适中,出酒率较高。结果表明,大麦酿造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酿造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高粱 小曲酒 蒸煮品质 酿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建设酿酒高粱集中产区势在必行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国祥 赵甘霖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酿酒高粱 泸州 产区 浓香型白酒 糯高粱 酿酒业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粟穗螟为主的高粱穗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明 潘学贤 +3 位作者 程开禄 汪远宏 黄富 刘兴义 《四川农业科技》 1990年第5期18-19,共2页
高粱是我省酿酒业的主要原料。随着酿酒业的蓬勃发展,我省高粱常年种植面积为150万亩左右,亩产一般为200—250公斤。我省现有高粱穗部害虫30种之多。约占高梁害虫总数的40%,常年造成减产5—20%,是影响高粱优质、高产和稳产的主要因素... 高粱是我省酿酒业的主要原料。随着酿酒业的蓬勃发展,我省高粱常年种植面积为150万亩左右,亩产一般为200—250公斤。我省现有高粱穗部害虫30种之多。约占高梁害虫总数的40%,常年造成减产5—20%,是影响高粱优质、高产和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各高粱主产区田间调查,高粱穗部害虫中发生和危害最重的是粟穗。螟。因此,研究以粟穗螟为主的高粱穗部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于提高我省高粱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粟穗螟 害虫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高粱一种两收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国祥 赵甘霖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8-19,共2页
一、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筛选、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要求。目前,推荐选用泸糯8号、泸糯12号、泸杂4号等杂交品种。
关键词 杂交高粱 一种两收 技术 栽培 品种选择 高粱品种 种子质量 作物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高粱品种介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甘霖 丁国祥 《四川农业科技》 2002年第8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泸糯3号品种 泸杂四号品种 品种特性 酿酒高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酿酒糯高粱杂交种泸糯9号 通过国家高梁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审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国祥 赵甘霖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 品种鉴定 糯高粱 委员会 突破性 审定 酿酒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熟高产水稻品种选育取得突破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富贤 《植物医生》 2017年第9期21-21,共1页
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曾宪平研究员主持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1727"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届八次会议审定。近年来,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顺应农业生产形势的改变,设置了水稻平丘早熟组区域试验... 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曾宪平研究员主持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1727"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届八次会议审定。近年来,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顺应农业生产形势的改变,设置了水稻平丘早熟组区域试验。川优1727是该组试验设置后第一个通过试验和审定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高产 品种选育 高产水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优质 水稻新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糯质酿酒高粱泸糯9号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甘霖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11期22-22,共1页
“泸糯9号”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糯质、抗病、散穗耐虫的酿酒高粱杂交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国家高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酿酒高粱 优质高产 品种审定委员会 研究所 农科院 四川省 新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穗部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变动分析
17
作者 王志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27,共2页
高粱是四川酿酒的主要原料,80年代以来,随着名优酒的发展,急待提高高粱的品质和产量,高粱穗部害虫已成为生产上受到重视的问题。在高粱主产区,粟穗螟(Mampava bipunctella Ragonot)和桃蛀野螟(Dichocrocis Punetiferalis Guenée)... 高粱是四川酿酒的主要原料,80年代以来,随着名优酒的发展,急待提高高粱的品质和产量,高粱穗部害虫已成为生产上受到重视的问题。在高粱主产区,粟穗螟(Mampava bipunctella Ragonot)和桃蛀野螟(Dichocrocis Punetiferalis Guenée)是高粱穗部害虫的主要虫种,其次有高粱花翅小卷蛾(Lobesia aeoiopa Meyrick)、柑桔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 Meyrick)等。为进一步提高测报水平,正确地指导防治,作者分析了高粱穗部主要害虫的种群变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害虫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单双株栽培条件下的经济性状初步分析
18
作者 罗俊涛 况浩池 +4 位作者 曾正明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61-62,共2页
本试验对5个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在单双株栽培方式下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除3号组合外,其余组合双株栽插均比单株栽插的株高矮;有效穗方面,CK在两种栽插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1号组合双株栽插比单株栽插低6.34%,其余组合... 本试验对5个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在单双株栽培方式下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除3号组合外,其余组合双株栽插均比单株栽插的株高矮;有效穗方面,CK在两种栽插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1号组合双株栽插比单株栽插低6.34%,其余组合双株栽插均比单株栽插高;千粒重方面,1号组合与CK双株栽插比单株栽插略高,其余组合则表现相反;从理论产量上看,除CK表现不明显外,其余组合双株栽插比单株栽插的理论产量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栽培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震灾害后应对四川洪水危害的建议
19
作者 熊洪 徐富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0-11,共2页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特别是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使人们再次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残酷。2008年4月14日,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水利厅在今年第一次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上分析,今年汛期四川省将出现近10年来的较大洪水,以局...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特别是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使人们再次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残酷。2008年4月14日,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水利厅在今年第一次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上分析,今年汛期四川省将出现近10年来的较大洪水,以局部洪水为主,岷江、青衣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四川省水利厅 杂交中稻 青衣江 地震灾害 每穗实粒数 稻桩 再生力 茎鞘 汶川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杂交水稻施用复混肥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20
作者 洪松 曾祥政 《四川农业科技》 1991年第2期12-13,共2页
杂交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多种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但在生产上,长期来一直存在“重氮、轻磷、不用钾”,甚至只施氮的不良习惯.这种不合理的施肥,不仅氮肥利用率低,而且制约了杂交水稻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投入增... 杂交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多种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但在生产上,长期来一直存在“重氮、轻磷、不用钾”,甚至只施氮的不良习惯.这种不合理的施肥,不仅氮肥利用率低,而且制约了杂交水稻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投入增大,效益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杂交水稻的需肥特点,结合我省主要水稻土壤的肥力状况设计方案、泸天化厂生产,在隆昌、内江、富顺等地进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稻 施肥 复混肥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