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红梅 朱钟麟 +2 位作者 郑家国 姜心绿 卿明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31,共5页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分蘖较多、穗大、着粒数亦高,千粒重、产量、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及叶片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出0.73、0.30和1.51G;水稻产量分别比比对照高出:158.7、99.2和109.0KG/H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9%、5.60%和12.73%;在水稻生长后期,3种新型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水肥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WUE 叶面积 种植模式 稻田生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NH_4^+、NO_3^-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谢红梅 朱波 朱钟麟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试验在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紫色土NH4+、NO3-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对NH4+、NO3-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相关性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低浓度时,NH4+、NO3-的等温吸附线斜率较大;在高浓度时,等温吸附线趋... 试验在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紫色土NH4+、NO3-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对NH4+、NO3-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相关性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低浓度时,NH4+、NO3-的等温吸附线斜率较大;在高浓度时,等温吸附线趋于平缓;土壤吸附态NH4+、NO3-的解吸曲线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度高,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Langmiur方程拟合较差;通过K吸附和K解吸值的大小比较,找出了土壤NO3-比NH4+更易于流失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NH4^+ NO3^- 吸附 解吸 土壤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无机—有机肥配施下作物生物效应及土体NO_3^-N运移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红梅 朱波 朱钟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755-759,共5页
本文研究了无机—有机肥配施下紫色土土壤NO-3 N在剖面的运移特征,同时对作物N吸收、N肥利用率及各施肥处理的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剖面NO-3 N含量分布差异显著,各处理NO-3 N向下移动量顺序为:纯化肥>鸡... 本文研究了无机—有机肥配施下紫色土土壤NO-3 N在剖面的运移特征,同时对作物N吸收、N肥利用率及各施肥处理的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剖面NO-3 N含量分布差异显著,各处理NO-3 N向下移动量顺序为:纯化肥>鸡粪+化肥>猪粪+化肥>秸秆+化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对土壤NO-3 N累积的影响则明显的反映了纯化肥处理土壤NO-3 N移动较快,鸡粪矿化强烈、释放快,猪粪释放缓慢特点,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对NO-3 N的滞留作用较为显著,证实了某些有机肥的施用对NO-3 N的淋失有一定的固持作用,阻碍了NO-3 N向下迁移;结合N肥的利用率、产量和农艺性状等特点分析,建议当地采用秸秆或猪粪的有机+无机施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NO3^--N 运移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