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新品种“川红1号”“川粉红1号”通过四川省田间鉴定
1
作者 常伟 李志 苗明军 《植物医生》 2016年第8期29-29,共1页
前不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番茄课题组选育的“川红1号(T61)”“川粉红1号(T1206)”番茄新品种通过了四川省田间鉴定.川红1号番茄是用泰国引进材料和本地收集的材料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无限生长型,早熟,从播种到始收103d... 前不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番茄课题组选育的“川红1号(T61)”“川粉红1号(T1206)”番茄新品种通过了四川省田间鉴定.川红1号番茄是用泰国引进材料和本地收集的材料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无限生长型,早熟,从播种到始收103d左右,叶为普通花叶型,主茎第1花穗节位6~8节左右,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一个花穗.商品果扁圆形,光滑,红色,无绿果肩,果纵径55mm,横径72mm,单果平均重量220g左右,硬度1.76kg/cm2.风味浓郁,口感适中,商品性优.两年多点试验平均前期产量比对照齐达利(瑞士)增加15.6%,总产量增加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田间鉴定 红1号 新品种 番茄 杂交选育 平均重量 园艺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藏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正雨 李晓 +1 位作者 何鹏 鲜小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61-65,共5页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约束因素已由传统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供需双重约束,农产品供给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产品数量结构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主...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约束因素已由传统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供需双重约束,农产品供给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产品数量结构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面对农产品供需结构转变,本文选择狭义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视角,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1990-2014年四川藏区农林牧渔产值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四川藏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农业发展宏观政策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 对策建议 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冰雪冻害后蔬菜生产技术要点
3
作者 房超 刘独臣 刘小俊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22-22,共1页
1.缓慢升温蔬菜受冻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只能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让受冻组织逐步吸收因受冻而失去的水分。晴天中午前,短时打开小棚,增加幼苗的光照,通风换气,适时将通风口逐渐缩小、关闭,注意保温。
关键词 生产技术 蔬菜 冻害 冰雪 四川 棚内温度 通风换气 受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桃自然休眠与需冷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贵 邓家林 +1 位作者 张全军 钟必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7-49,共3页
以水培法测定了成都地区2008—2010年3年的桃需冷量,统计了两个完整年度的7.2℃模型、0~7.2℃模型、犹它模型3种模型秋冬季需冷量累积量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成都桃自然休眠期的结束时间差异很大,最早在12月上旬,最晚在2月下旬,大部分... 以水培法测定了成都地区2008—2010年3年的桃需冷量,统计了两个完整年度的7.2℃模型、0~7.2℃模型、犹它模型3种模型秋冬季需冷量累积量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成都桃自然休眠期的结束时间差异很大,最早在12月上旬,最晚在2月下旬,大部分桃品种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结束自然休眠。需冷量累积数据分别用3种模型统计比较,前两种模型计算不同起始时间与已报道数据的比较,发现成都地区桃需冷量的较好计算模型是以低于7.2℃温度为起始时间的0~7.2℃模型。在此模型下统计和分析了引种桃来源地需冷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休眠 需冷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留树保鲜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克玲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2期26-26,共1页
近年来,针对四川柑橘中熟品种比例过高、上市集中、中熟品种正常采收期含酸量较高、果农效益较差的生产发展瓶颈,省农科院研究出柑橘留树保鲜提质增效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实现中熟及中晚熟柑橘产期延长,品质提高,效益增加,满足了... 近年来,针对四川柑橘中熟品种比例过高、上市集中、中熟品种正常采收期含酸量较高、果农效益较差的生产发展瓶颈,省农科院研究出柑橘留树保鲜提质增效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实现中熟及中晚熟柑橘产期延长,品质提高,效益增加,满足了市场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留树保鲜技术不依赖贮藏库,不需耗能,不需药剂浸果,简便高效,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技术 留树保鲜 柑橘 中熟品种 提质增效技术 市场需求 农民收入 含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广柑桔留树保鲜提质增效技术 确保果农顺销和增收——应对蛆柑事件可能导致柑桔销售疲软的应急技术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军 陈克玲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5-5,共1页
2008年9月下旬,广元旺苍县部分柑桔园发现桔大食蝇疫情,经及时采取措施扑灭,有效防止了蔓延传播。全省部署其余柑桔产区紧急普查,未发现新的疫情和疫区。尽管如此,因蛆柑消息曾一度被恶炒,引起消费者恐慌和疑惑,导致四川和全国9... 2008年9月下旬,广元旺苍县部分柑桔园发现桔大食蝇疫情,经及时采取措施扑灭,有效防止了蔓延传播。全省部署其余柑桔产区紧急普查,未发现新的疫情和疫区。尽管如此,因蛆柑消息曾一度被恶炒,引起消费者恐慌和疑惑,导致四川和全国9月底10月初上市的早熟蜜桔价跌滞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园 提质增效技术 留树保鲜 技术对策 销售 事件 果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稀植高效栽培及间套作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 常伟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8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苦瓜 栽植密度 间种 套作技术 整地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的盆栽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兴荣 《四川农业科技》 1997年第4期43-44,共2页
西洋杜鹃的盆栽技术西洋杜鹃又叫比利时杜鹃,最早产于荷兰、比利时,是杜鹃花中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类,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时花之一。其株型矮小,树冠紧密,花繁叶茂,花期长,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现有西洋杜鹃品种200... 西洋杜鹃的盆栽技术西洋杜鹃又叫比利时杜鹃,最早产于荷兰、比利时,是杜鹃花中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类,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时花之一。其株型矮小,树冠紧密,花繁叶茂,花期长,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现有西洋杜鹃品种2000多个,常见的有开红花的“现山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西洋杜鹃 盆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新秀──六出花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兴荣 《四川农业科技》 1999年第3期13-13,共1页
六出花以花朵大、色彩丰富(有白、黄、粉、红、橙、蓝紫等色)、花期长、产量高、切花寿命长、栽培管理简单、病虫害少而倍受消费者和生产者青睐,值得在四川大力推广和发展。一、生物学特性六出花,属六出花科六出花属宿根草本,株高... 六出花以花朵大、色彩丰富(有白、黄、粉、红、橙、蓝紫等色)、花期长、产量高、切花寿命长、栽培管理简单、病虫害少而倍受消费者和生产者青睐,值得在四川大力推广和发展。一、生物学特性六出花,属六出花科六出花属宿根草本,株高06~15米,地下具肉质块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出花 栽培 管理 生物学特性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猕猴桃果园管理技术概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佐泉 雷瑞 +4 位作者 刘健 吴世权 何仕松 涂美艳 王彦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红肉猕猴桃是猕猴桃中的特色类群,在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商业价值突出,商业栽培面积快速增加,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概述了红肉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现状、果园生产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红肉猕猴桃产... 红肉猕猴桃是猕猴桃中的特色类群,在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商业价值突出,商业栽培面积快速增加,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概述了红肉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现状、果园生产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红肉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猕猴桃 气候 产业 建园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猕猴桃管理要点
11
作者 杜冲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2期25-25,共1页
猕猴桃,果形一般为椭圆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覆盖浓密茸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据气象部门预计,12月份四川省降水略少于往年,根据果树的生长特性,认真... 猕猴桃,果形一般为椭圆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覆盖浓密茸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据气象部门预计,12月份四川省降水略少于往年,根据果树的生长特性,认真抓好果树的冬季管理,为果树的安全越冬及来年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管理 猕猴桃 管理要点 营养丰富 气象部门 生长特性 安全越冬 可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