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养条件与家蚕茧层转换效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藜 陈小平 +1 位作者 孙杰 严欲民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影响家蚕(Bombyx mori)茧层转换效率的因素很多,因蚕品种、龄期、性别、饲料组成及饲育条件等而有所不同.笔者在不同蚕品种消化率茧层转换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了同一蚕品种在不同饲育条件下的茧层转换效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家蚕 茧层转换效率 饲育条件 饲料 食下量 消化率 茧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属几个种及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大彦 冯文和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桑属植物的7个种、3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桑属内共同特征酶带的表达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呈规律性的一致倾向,但在表型上有差异;桑属内各种、品种间的酶谱有显著差异.每个种都有不同的特...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桑属植物的7个种、3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桑属内共同特征酶带的表达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呈规律性的一致倾向,但在表型上有差异;桑属内各种、品种间的酶谱有显著差异.每个种都有不同的特征酶谱;用排序法研究同工酶可达到定量比较水平,对各桑种、品种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可作出直观.定量、准确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桑属植物的分群、分类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属 品种 过氧化物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茧的激光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永瑜 夏庆友 +1 位作者 刘学英 王成琼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用普通紫外灯作激发光源,以肉眼作直接观察是人们长期以来研究蚕茧荧光色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方便而迅速,但因裸眼的判断较为粗糙甚至因人而异,结果难以比较。藤本等(1960)利用分配层析对茧的色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几种荧光性物质,... 用普通紫外灯作激发光源,以肉眼作直接观察是人们长期以来研究蚕茧荧光色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方便而迅速,但因裸眼的判断较为粗糙甚至因人而异,结果难以比较。藤本等(1960)利用分配层析对茧的色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几种荧光性物质,但这种研究法必须使荧光性物质脱离原来的状态进入新的环境,且用常规浸提法也很难得到一粒茧的全部荧光物质,使其在反映茧荧光真实情况上亦存在局限。周志康、伍永瑜等(1987)测定了家蚕茧的激光荧光光谱,对光谱的有关参数和遗传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进一步对家蚕激光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报道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色素 激光荧光光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桑螟越冬幼虫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俊凤 《四川蚕业》 1993年第1期7-9,共3页
温度是影响变温动物种群行为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在湿度大致恒定、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判定变温动物越冬机理是休眠还是滞育的手段,主要是进行温度处理。本试验即是通过温度对越冬桑螟幼虫的处理,经过试验观察与分析,初步得知:桑螟未代... 温度是影响变温动物种群行为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在湿度大致恒定、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判定变温动物越冬机理是休眠还是滞育的手段,主要是进行温度处理。本试验即是通过温度对越冬桑螟幼虫的处理,经过试验观察与分析,初步得知:桑螟未代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在20~30℃的温区范围内,桑螟越冬幼虫均能解除休眠,正常生长发育,尤以25℃为最适发育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螟 越冬机理 温度 老熟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断梢病流行的BOX-JENKINS模型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赵萍 夏庆友 谈廷桂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4-18,共5页
利用Box-Jenkins模型,对桑树白椹和断梢病的流行发生分别进行了摸拟,得到两个回报准确率为100%,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1.49%和82.77%的数学模型。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原理,从寄主、病原物和环境条件方面讨论了Box-Jenkins模型在蚕桑病虫... 利用Box-Jenkins模型,对桑树白椹和断梢病的流行发生分别进行了摸拟,得到两个回报准确率为100%,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1.49%和82.77%的数学模型。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原理,从寄主、病原物和环境条件方面讨论了Box-Jenkins模型在蚕桑病虫害流行研究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断梢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茧丝质量与蚕业科研结构调整雏议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家集 《四川蚕业》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茧丝绸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也是我国唯一能主导国际市场的商品。我国蚕茧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生产产量占世界的60%,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的90%。1993年全国丝绸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农村养蚕茧款收入15.2亿元,茧丝绸是利国富民的... 茧丝绸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也是我国唯一能主导国际市场的商品。我国蚕茧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生产产量占世界的60%,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的90%。1993年全国丝绸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农村养蚕茧款收入15.2亿元,茧丝绸是利国富民的支柱产业。 四川产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产茧量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但茧丝增长不同步,后加工力量弱,出口创汇及江苏或浙江的一半。究其原因:蚕茧质量已成为目前四川蚕业和丝绸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现谈点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发展 蚕茧产量 蚕茧质量 出口创汇 茧丝绸 产茧量 支柱产业 丝绸服装 蚕丝业 发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改革蚕蛹铺垫材料及方法
7
作者 章孟夫 王宏 +2 位作者 刘俊凤 朱洪顺 侯光琳 《四川蚕业》 1993年第1期46-50,共5页
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角度出发,改革蚕种制造中蚕蛹的铺垫材料及方法,经试验证明使用卫生纸代替稻草作铺垫材料,不影响发蛾率。配合使用塑料编织蚕网、塑料折簇引蛾、贮蛾,方便易行工效高。同时提高了蚕具的使用率,环境清洁卫生,有利消... 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角度出发,改革蚕种制造中蚕蛹的铺垫材料及方法,经试验证明使用卫生纸代替稻草作铺垫材料,不影响发蛾率。配合使用塑料编织蚕网、塑料折簇引蛾、贮蛾,方便易行工效高。同时提高了蚕具的使用率,环境清洁卫生,有利消毒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铺垫 卫生纸 编织塑料网 塑料折簇 引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家蚕育种现状及发展雏议
8
作者 伍永瑜 《四川蚕业》 1993年第2期44-47,共4页
一、四川家蚕育种简史四川家蚕育种,只有在解放后才得以真正进行和发展。并且,其发展速度相当快,几乎每1个年代上1个台阶,可以此划成1个发展阶段。 1.起始阶段:即50年代初、中期。从育种方法讲,是单纯采用单蛾育的纯系分离的阶段。其育... 一、四川家蚕育种简史四川家蚕育种,只有在解放后才得以真正进行和发展。并且,其发展速度相当快,几乎每1个年代上1个台阶,可以此划成1个发展阶段。 1.起始阶段:即50年代初、中期。从育种方法讲,是单纯采用单蛾育的纯系分离的阶段。其育种单位,是于1953年建立的各选种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育种 单蛾育 育种方法 限性品种 育种单位 发展阶段 育种素材 多丝量品种 多元杂交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蚕桑生产在发展中 被引量:1
9
作者 秦雯 《四川蚕业》 1991年第3期51-51,36,共2页
海南是我国宝岛之一。地处东经108°37′—111°3′,北纬18°10′—20°10′与毗邻的蚕丝生产国—印度的重点蚕区克塔克纬度一致,与我国珠江流域蚕区广东省隔海相望。
关键词 蚕桑生产 蚕区 种桑 蚕业试验场 蚕业生产 蚕桑基地 养蚕计划 蚕桑丝绸 发展蚕桑 塔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发展蚕桑生产优势及技术普及情况调查
10
作者 吴仁儒 《四川蚕业》 1992年第1期51-52,62,共3页
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区包括我省的汉源、石棉、越西、冕宁、西昌、德昌至南缘的攀枝花、仁和、盐边、米易、会理、会东、宁南、普格等县(市)和云南省北缘的丽江、昭通、楚雄地区大部及贵州省西缘的威宁、水城等县共3万余平方公里,相当... 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区包括我省的汉源、石棉、越西、冕宁、西昌、德昌至南缘的攀枝花、仁和、盐边、米易、会理、会东、宁南、普格等县(市)和云南省北缘的丽江、昭通、楚雄地区大部及贵州省西缘的威宁、水城等县共3万余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省面积,人口约100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蚕桑 生产优势 金沙江流域 蚕桑生产 宁南县 干热河谷地区 栽桑 米易 普格 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小平 谈廷桂 +3 位作者 李藜 严欲民 贾利群 孙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5-56,共2页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陈小平,谈廷桂,李藜,严欲民,贾利群,孙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为减轻和防止农药对家蚕的危害,我们做了常用农药对家蚕的影响试验。现将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的试验报道如下:1材...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陈小平,谈廷桂,李藜,严欲民,贾利群,孙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为减轻和防止农药对家蚕的危害,我们做了常用农药对家蚕的影响试验。现将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的试验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农药市售40%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 水胺硫磷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蚕品种消化率和茧层转换效率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藜 李泗贤 +2 位作者 陈小平 邓卫 孙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7-60,共4页
蚕业生产上迫切期望选育出在相同给桑和饲养条件下,产茧丝量多的蚕品种,这是个蚕对桑叶的利用率问题,而利用率的高低,一般可由幼虫期的吐丝量与取食桑叶量的比例来评价。吉武成美(1982)报道,日本目前的家蚕新品种主要靠多吃桑叶结大茧... 蚕业生产上迫切期望选育出在相同给桑和饲养条件下,产茧丝量多的蚕品种,这是个蚕对桑叶的利用率问题,而利用率的高低,一般可由幼虫期的吐丝量与取食桑叶量的比例来评价。吉武成美(1982)报道,日本目前的家蚕新品种主要靠多吃桑叶结大茧。庄大桓等(1986)研究分析了我国近20—30年来蚕品种的变迁,主要经济指标都有很大增长,而饲料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笔者1987年秋季对家蚕的茧层转换效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简报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茧层转换效率 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饲料效率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藜 夏庆友 +4 位作者 伍永瑜 肖金树 赵萍 孙杰 彭嵘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家蚕 饲料效率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人工饲料防腐剂DF效果试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勇 严欲民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用DF作为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试验其防腐效果。结果表明,DF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中对家蚕人工饲料中的霉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山梨酸和丙酸等防腐剂,添加2000ppm剂量,即可使饲料30天不生霉菌。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蚕体... 用DF作为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试验其防腐效果。结果表明,DF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中对家蚕人工饲料中的霉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山梨酸和丙酸等防腐剂,添加2000ppm剂量,即可使饲料30天不生霉菌。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蚕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其成本也比较便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防腐剂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茧茧层含水率测定仪的研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祚忠 李泗贤 +2 位作者 赵廉 张绍文 黄光勋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在测试鲜茧茧层含水率与其导电电阻存在高度线性对数关系基础上,研制出鲜茧茧层含水率测定仪,实现了不削茧就能准确快速测定鲜茧茧层含水率。
关键词 鲜茧茧层含水率 测定仪 原理 蚕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对浓核病毒感染的抵抗性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聘芳 蔡平钟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近年来,四川省蚕业生产发种量逐年增加,病毒病在养蚕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加强蚕品种抗病性的资源普查和分析不同蚕品种的抗病性能与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对于蚕品种的选育和抗病机理及遗传规律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 近年来,四川省蚕业生产发种量逐年增加,病毒病在养蚕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加强蚕品种抗病性的资源普查和分析不同蚕品种的抗病性能与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对于蚕品种的选育和抗病机理及遗传规律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对四川部分蚕品种进行浓核病毒(DNV)抗性鉴定的同时,采用一代杂交种和原种为材料,研究了家蚕对浓核病毒感染的抵抗性(以下简称D抗)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浓核病毒 感染 抗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桑品种川7637育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作瑛 文明发 《四川蚕业》 1996年第2期27-29,共3页
川7637系采用人工杂交与Co^(60)r射线快照射处理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强的新桑品种。经室内多年和二年区域性鉴定,以湖32为对照平均亩桑产叶量高19.38%,平均条长长25-32%,发芽率高10.29%;养蚕试验万头收茧量... 川7637系采用人工杂交与Co^(60)r射线快照射处理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强的新桑品种。经室内多年和二年区域性鉴定,以湖32为对照平均亩桑产叶量高19.38%,平均条长长25-32%,发芽率高10.29%;养蚕试验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单蛾产正常卵量春高6.73%、7.41%和20.08%,秋高12.66%、10.45%和4.18%;茧层转化率、茧重转化率、茧层生产效率和茧重生产效率高5.62%、5.40%、4.39%和4.54%。该品种适于我国西南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品种 川7637 育种 优质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J-Ⅰ型智能评茧仪的原理及技术可靠性
18
作者 胡祚忠 沈则宏 +2 位作者 杜周和 何浩 刘铁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1,35,共3页
智能评茧仪作为鲜茧干壳量标准配套检测仪器,介绍了智能评茧仪测试原理、技术可靠性以及法定检测结果,鉴定专家组测试证实智能评茧仪符合桑蚕茧分级干壳量法标准要求。
关键词 智能评茧仪 原理 技术可靠性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料中某些组成份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勇 陆星垣 杨明观 《四川蚕业》 1990年第1期8-9,29,共3页
人工饲料的组成与蚕的摄食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蚕品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配方的人工饲料饲育,蚕的摄食性都有很大的差别。伊藤智夫(1983)对摄食性与人工饲料的组成、物理性质、饲养的生态环境以及品种等的关系作了广泛的研究。李秀艳... 人工饲料的组成与蚕的摄食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蚕品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配方的人工饲料饲育,蚕的摄食性都有很大的差别。伊藤智夫(1983)对摄食性与人工饲料的组成、物理性质、饲养的生态环境以及品种等的关系作了广泛的研究。李秀艳(1980)也对环境与蚕的摄食性作了讨论。本文就饲料中某些成份变化对低摄食性品种摄食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兹将结果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蚕品种 智夫 生态环境 摄食率 豆饼粉 环境条件 李秀 桑色素 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叶虫微孢子虫对家蚕胚种的传染
20
作者 唐聘芳 万家集 +1 位作者 起萍 韩碧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86-88,共3页
四川从兰叶虫(PhyllobroticaarmtaBaly)体内分离得到一种大型微孢子虫,(以下暂称兰叶虫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Phyllobrotica,缩写为MP)。本试验经过1991~1992年的... 四川从兰叶虫(PhyllobroticaarmtaBaly)体内分离得到一种大型微孢子虫,(以下暂称兰叶虫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Phyllobrotica,缩写为MP)。本试验经过1991~1992年的连续试验调查,兰叶虫微孢子虫(MP)可以感染家蚕,比家蚕微粒子孢子虫(Nosemabombycis)感染率低(已报导)。用感染106/ml(MP)孢子虫雌蚕蛾产下的卵,同批经即时浸酸(15蛾)、冷藏浸酸(8蛾)、越年冷藏(23蛾)后,全部饲养并调查,(包括死卵和苗尾蚁镜检),供检查12439头个体,共查出患有MP孢子虫的蚕78头,感染率在0.11~3.48%,而家蚕微粒子(N.b)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在98.73%左右。说明兰叶虫微孢子虫(MP)对家蚕子代胚种传染力极弱,显著低于家蚕微粒子病(N.b)孢子虫的肥种传染力,与健蚕对照区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叶虫微孢子虫 家蚕 胚种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