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小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1
作者 赖佳 盛玉珍 +7 位作者 刘勇 韦树谷 黄玲 张骞方 张银超 刘佳 李丰山 叶鹏盛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3期42-45,共4页
小白菜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可周年生产,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欢迎,具有稳定蔬菜市场供应等重要作用。从小白菜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方面规范... 小白菜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可周年生产,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欢迎,具有稳定蔬菜市场供应等重要作用。从小白菜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方面规范小白菜生产技术,以指导四川省小白菜产业提质增效,为小白菜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小白菜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黄河流域人工种植燕麦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探索
2
作者 陶珊 金媛 +7 位作者 彭芳 孙佩 钟明志 毛常清 叶霄 袁方柯 李伟 张超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51-54,共4页
本研究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开展试验,评估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对人工种植燕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施40%化肥并配施200 kg鸡粪肥的处理产量最高(842.23 kg/667m^(2)),比单施化肥提高11.75%,比对照不施肥处理提高96.64%。... 本研究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开展试验,评估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对人工种植燕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施40%化肥并配施200 kg鸡粪肥的处理产量最高(842.23 kg/667m^(2)),比单施化肥提高11.75%,比对照不施肥处理提高96.64%。单施有机肥(400 kg鸡粪肥/667m^(2))的处理在蛋白质含量(6.40 g/100g)、灰分(8.1 g/100g)、粗纤维(33.2%)、中性洗涤纤维(60%)、酸性洗涤纤维(34.5%)以及矿物质元素等品质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产量也仅次于表现最优的处理(化肥减施40%)。因此,适度减少化肥施用并结合有机肥替代技术,不仅能提升燕麦草产量和品质,还对土壤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草 化肥减施 有机肥替代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计分卡联合层次分析法研究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向冰 张俊林 +2 位作者 周军 曾静 黎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8-1896,共9页
【目的】首次联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普遍适用于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运用财务、内部运营、产出效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农... 【目的】首次联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普遍适用于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运用财务、内部运营、产出效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计分,构建判断矩阵确定相应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得分。【结果】对研究对象A单位连续4年的数据计算分析发现,A单位的财务和产出效益2个维度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47.63%和38.51%,而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2个维度所占权重较低,分别为19.15%和13.47%。权重分布显示A单位对科研经费和科研产出较为重视。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A单位2023年发展情况较好,但还需要强化经费预算执行率、科研创新平台、专利、科技服务、新品种培育等,才能更好实现科技投入的效率和质量。【结论】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相比,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不仅融入了非财务指标维度,还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能够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对目标对象开展更加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使科技投入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预算绩效 平衡计分卡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秸秆粉作为肉兔饲料的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海浪 郭志强 +5 位作者 彭芳 陶珊 毛常清 邝良德 张超 郑洁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51,共6页
研究旨在评估金荞麦秸秆作为兔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剖析金荞麦秸秆的营养成分,随后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兔对金荞麦秸秆的消化参数。结果显示:金荞麦秸秆含干物质88.40%,粗蛋白15.17%,粗脂肪2.01%,无氮浸出物40.78%,... 研究旨在评估金荞麦秸秆作为兔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剖析金荞麦秸秆的营养成分,随后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兔对金荞麦秸秆的消化参数。结果显示:金荞麦秸秆含干物质88.40%,粗蛋白15.17%,粗脂肪2.01%,无氮浸出物40.78%,粗灰分8.40%,钙0.56%,总磷0.36%,粗纤维21.50%,总消化能16.25 MJ/kg。粗纤维组成中,中性洗涤纤维37.71%,酸性洗涤纤维34.12%,酸性洗涤木质素8.80%。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为0.79%、0.10%、0.69%和0.80%。肉兔对金荞麦秸秆的能量表观消化率41.21%,即消化能为6.69 MJ/kg,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9.25%、55.36%、80.21%和63.58%,粗灰分、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6.35%、28.23%和22.3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6.58%、38.25%和36.21%。综上所述,金荞麦秸秆作为一种粗饲料资源,在肉兔饲养中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秸秆粉 肉兔 营养价值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宇龙 孙小芳 +1 位作者 黄云 赵梓俨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ZnO由于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抑制效果在植物保护领域备受关注。综述了纳米ZnO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卵菌、病毒、线虫等各类病原物的直接抑制作用,对植物的抗病性诱导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其他潜在的增益...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ZnO由于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抑制效果在植物保护领域备受关注。综述了纳米ZnO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卵菌、病毒、线虫等各类病原物的直接抑制作用,对植物的抗病性诱导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其他潜在的增益效果等,讨论了纳米ZnO复合材料、掺杂型纳米ZnO及纳米ZnO绿色合成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未来纳米ZnO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可聚焦于拓展其对多种病原物效果的评估及其作用机制解析、优化纳米ZnO材料的性能以提升其应用效果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植物病害防控 抑菌机制 抗性诱导 生长促进 复合材料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苓种质量分级研究
6
作者 杨鹃 张超 +10 位作者 徐皖菁 孔艺娟 刘利 陈松 钟明志 吴宇 毛常清 陶珊 廖海浪 徐正君 彭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4,共8页
为了建立川芎苓种质量分级标准,以66份川芎坝苓种和山苓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川芎芽体个数、芽体形态、节盘直径、苓秆直径和苓子系数等5项关键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核心指标,结合K-均值聚类法建立分级模型。通过方差分析证实芽体个... 为了建立川芎苓种质量分级标准,以66份川芎坝苓种和山苓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川芎芽体个数、芽体形态、节盘直径、苓秆直径和苓子系数等5项关键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核心指标,结合K-均值聚类法建立分级模型。通过方差分析证实芽体个数与苓子系数对质量分级的贡献度极显著,确定为分级核心指标。最终将两类苓种划分为四级,一级:芽体2~4个,苓子系数≥2.3;二级:芽体1个,苓子系数≥2.3;三级:芽体2~4个,1.2≤苓子系数<2.3;四级:芽体1个,1.2≤苓子系数<2.3。该标准首次实现川芎坝苓种量化分级,并优化了已有的山苓种分级系统,可为川芎苓种的规范化生产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坝苓种 山苓种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省决战脱贫攻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雄 刘永红 +4 位作者 周评平 刘强 胡建军 谢红江 岳福良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5-7,共3页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阶段,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科学分析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扶贫工作,对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双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民工外出务工受挫、农业生产成...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阶段,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科学分析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扶贫工作,对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双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民工外出务工受挫、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运销受阻等3个方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挑战,站在科技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四川省 脱贫攻坚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花生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爽 杨溢 +5 位作者 张小红 朱勋路 李佳 徐永菊 侯睿 张小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为加快四川省花生从人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合理转型,本文作者在概述四川省花生生产及其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省花生机械化发展的多项制约因子逐一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土地改造、机械引进与改进、农机化主体建设、模式创新... 为加快四川省花生从人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合理转型,本文作者在概述四川省花生生产及其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省花生机械化发展的多项制约因子逐一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土地改造、机械引进与改进、农机化主体建设、模式创新等角度提出四川省花生机械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机械化生产 生产现状 制约因子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衣新品系川雪2号全国多点试验研究
9
作者 何正川 刘勇 +9 位作者 阳苇丽 韦树谷 杜卫民 王要君 肖洁 盛玉珍 尹宏博 何炼 魏建均 代顺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2-26,共5页
为雪茄烟茄衣新品系川雪2号的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川雪2号及其他8份雪茄烟品系为试验材料,2021年在全国9个主要雪茄烟产区、2022年在全国8个主要雪茄烟产区开展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川雪2号田间整齐、长势强,大田生育期88 d... 为雪茄烟茄衣新品系川雪2号的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川雪2号及其他8份雪茄烟品系为试验材料,2021年在全国9个主要雪茄烟产区、2022年在全国8个主要雪茄烟产区开展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川雪2号田间整齐、长势强,大田生育期88 d、免疫TMV、抗根黑腐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田间自然发病率整体较轻;平均产量为1533.30 kg/hm^(2),平均产值为83234.70元/hm^(2),中上等烟比例为74.98%,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评吸总分等在9个参试品系中排名靠前。川雪2号总体表现较好,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种植并开展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衣 品系 川雪2号 多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山地果园间作豆类栽培技术研究
10
作者 代顺冬 肖淑芸 +6 位作者 叶鹏盛 党亚 曾华兰 康秀芳 余宏 冉茂升 余芳凤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9-23,共5页
为促进川西北山地果园提档升级及豆类粮食增产增收,针对果园间作豆类模式开展大豆、绿豆播期、密度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樱桃园间作大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大豆干籽粒及鲜荚产量排序均为:4月20日播种>4月30日播种>5月24日播... 为促进川西北山地果园提档升级及豆类粮食增产增收,针对果园间作豆类模式开展大豆、绿豆播期、密度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樱桃园间作大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大豆干籽粒及鲜荚产量排序均为:4月20日播种>4月30日播种>5月24日播种>4月10日播种>6月20日播种。李子园间作绿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绿豆产量排序为:4月30日播种>6月20日播种>5月24日播种>4月20日播种。樱桃园间作大豆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行距40cm,株距25cm,留苗数为3株,产量最高。李子园间作绿豆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行距40cm,株距20cm,留苗数为2株,产量最高。川西北海拔1631m以下樱桃园间作大豆宜在4月20日—5月24日播种,行距40cm,株距25cm,每穴留3株。川西北海拔1616m以下李子园间作绿豆宜在4月20日—6月20日播种,行距40cm,株距20cm,每穴留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果园 大豆 绿豆 播期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菜用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四维 钟文娟 +6 位作者 廖蕤 戢沛城 顾刚 闫琴 毛庭德 余明军 牟方生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8-13,共6页
经过十多年发展,四川菜用大豆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生产区域以成都为中心,扩大到德阳、绵阳、内江、自贡、宜宾等生产力和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四川菜用大豆具有上市早、持续供应时间长、产量高的鲜明特点,其中80%外销,为国内消费者提... 经过十多年发展,四川菜用大豆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生产区域以成都为中心,扩大到德阳、绵阳、内江、自贡、宜宾等生产力和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四川菜用大豆具有上市早、持续供应时间长、产量高的鲜明特点,其中80%外销,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优质高蛋白蔬菜,也是川内菜农的重要收入来源,菜农种植积极性高。通过对四川菜用大豆的产业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剖析了产业链中存在的品种单一、重茬连作严重、栽培技术不规范、采摘困难、保鲜期短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种植区域、加大品种选育力度、采摘机械化、保鲜技术研发、产品多元化开发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菜用大豆 产业现状 发展趋势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毛豆荚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艺雯 郭美 +4 位作者 罗静红 钟文娟 唐月明 罗芳耀 高佳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明确四川成都地区毛豆品种的速冻加工适宜性及工艺参数,以“大冬豆”和“川鲜豆6号”为原料,比较2个毛豆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和鲜食感官评价,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解冻速率、色泽、质构硬度和熟后感官... 为明确四川成都地区毛豆品种的速冻加工适宜性及工艺参数,以“大冬豆”和“川鲜豆6号”为原料,比较2个毛豆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和鲜食感官评价,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解冻速率、色泽、质构硬度和熟后感官评价,进一步优化毛豆速冻加工过程中的烫漂和食用解冻两个关键环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川鲜豆6号”的品质等级更高,更适宜作为鲜食和速冻加工品种,其速冻产品解冻后食用口感与鲜样差异不大。2个品种毛豆速冻加工和解冻的最优工艺为:新鲜毛豆清洗后,采用沸水烫漂120s,冷却并沥水后,-40℃快速冻结15min,包装后于-18℃冷冻保存,食用时可采用室温冷水解冻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速冻加工 烫漂方式 解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1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3
作者 龚举武 袁有禄 +9 位作者 商海红 朱明慧 李俊文 潘境涛 陈四维 石玉真 巩万奎 葛群 闫浩亮 刘爱英 《中国棉花》 2025年第7期50-52,F0002,共4页
中棉所156是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棉花品种。在2020年和2021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其表现为生育期127 d,单株结铃24.1个,铃重6.4 g,衣分40.9%,籽指11.7 g;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和... 中棉所156是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棉花品种。在2020年和2021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其表现为生育期127 d,单株结铃24.1个,铃重6.4 g,衣分40.9%,籽指11.7 g;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20.7 kg和90.0 kg。基于中棉所156在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中棉所156 特征特性 抗病性 栽培技术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麦冬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策略
14
作者 曾华兰 孙小芳 +6 位作者 何爱坪 蒋秋平 何炼 魏太阳 况再银 代顺冬 叶鹏盛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76-78,共3页
麦冬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也是四川省的著名道地大宗药材,在四川具有悠久的栽种历史。麦冬的种植效益高,以连作为主,导致连作障碍凸显。通过产区调查,明确了川麦冬的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和蛴螬,并研究了主要... 麦冬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也是四川省的著名道地大宗药材,在四川具有悠久的栽种历史。麦冬的种植效益高,以连作为主,导致连作障碍凸显。通过产区调查,明确了川麦冬的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和蛴螬,并研究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建立了以土壤处理和种苗处理为基础,理化诱控为保障,生物防治为核心和化学药剂应急的绿色防控策略,推进农药的减量增效,提高川麦冬产品的安全性,促进“川药”提质增效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蓝莓汁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茂雯 韩琛 +6 位作者 刘玮 李艳琳 陈昌琳 袁怀瑜 周艳 李可 李华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73,共15页
为了解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蓝莓汁在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新鲜巴尔德温为原料,利用植物乳酸菌b-1发酵蓝莓汁,研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活菌数的变化,并利用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 为了解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蓝莓汁在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新鲜巴尔德温为原料,利用植物乳酸菌b-1发酵蓝莓汁,研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活菌数的变化,并利用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测定蓝莓汁的有机酸和风味代谢物,分析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风味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酵24 h的蓝莓汁中的活菌数达到了108 CFU/mL;储藏28 d后活菌数为6.4×107 CFU/mL。蓝莓汁发酵期间理化性质变化较大,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逐渐增加,而pH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在蓝莓汁发酵和贮藏过程中,共检测到6种有机酸,其中乳酸是发酵后的产物。贮藏过程中发酵蓝莓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布为醇类>酮类>酯类>醛类>烷类>烯类。基于PCoA和OPLS-DA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蓝莓果汁在发酵期和贮藏期的风味代谢物差异较大,分别检测到14种、9种差异代谢物,且发酵阶段发酵蓝莓汁中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相对含量有所上升,增强了果汁的柑橘香、花香和玫瑰香气。该研究为植物乳杆菌在蓝莓发酵果汁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汁 植物乳杆菌 GC-MS PCoA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Trichoerma harzianum)T23生防菌筛选及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琼芳 曾华兰 +2 位作者 叶鹏盛 何炼 谭永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研究表明,引起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种群是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为了有效防治中药材根腐病,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不同生态区的土样采集,采取病原菌诱饵法及稀释平扳法分离菌株,经筛选、纯化得到... 研究表明,引起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种群是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为了有效防治中药材根腐病,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不同生态区的土样采集,采取病原菌诱饵法及稀释平扳法分离菌株,经筛选、纯化得到抑菌拮抗效果达80%以上的哈茨木霉生防菌T23;不同剂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T23生物制剂7.5kg/hm^2效果最佳,田间防治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效果达70%以上,显著优于50%多菌灵粉剂,比对照增产14.2%~24.5%.大面积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防病增产效果与田间小区试验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中药材 根腐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华兰 何炼 +2 位作者 叶鹏盛 李琼芳 韦树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67-870,共4页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棉枯萎病 棉黄萎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8
作者 徐皖菁 赵豆豆 +10 位作者 张超 罗姣姣 杨鹃 孔艺娟 刘利 吴宇 毛常清 廖海浪 陶珊 徐正君 彭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以川芎为材料,通过建立适用于川芎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方法,探究不同浓度(0、1、3、6、10 mg/kg)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镉浓度下川芎大多数挥发性成分含量呈增长趋势,镉浓度... 以川芎为材料,通过建立适用于川芎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方法,探究不同浓度(0、1、3、6、10 mg/kg)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镉浓度下川芎大多数挥发性成分含量呈增长趋势,镉浓度为3 mg/kg和10 mg/kg时,川芎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差异显著。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川芎挥发性成分共33种,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53.36%、55.55%、52.66%、48.72%、48.10%;特有成分分别为7、7、11、4、17个。其中,桧烯、反式-β-金合欢烯、γ-松油烯在1 mg/kg镉胁迫下浓度增加,在3 mg/kg镉胁迫后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镉胁迫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丹参、川芎根腐病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琼芳 曾华兰 +3 位作者 叶鹏盛 何炼 杨红宣 何尊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310-1312,共3页
调查表明,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一般发病株率为15.2%-67.5%,重病地高达80%以上。通过采取染病植株进行室内分离、纯化鉴定,3种中药材根腐病的病原,属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利用筛选出的哈茨木霉T23生物制剂,... 调查表明,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一般发病株率为15.2%-67.5%,重病地高达80%以上。通过采取染病植株进行室内分离、纯化鉴定,3种中药材根腐病的病原,属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利用筛选出的哈茨木霉T23生物制剂,对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防治试验,结果以每公顷施用7.5kg的剂量最佳,防治效果分别为74.5%、71.2%及70.9%,显著优于多菌灵粉剂农药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14.2%~24.5%。大面积防治示范,防病增产效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中药材 防治根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多抗病性育种的抗性诱导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永久 叶鹏盛 +2 位作者 李琼芳 曾华兰 韦树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4-268,共5页
采用强致病力菌株,制备成棉子菌粉载菌体和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和致病温度,诱导棉花苗期抗枯、黄萎病性的育种新技术.通过4种接种剂量梯度试验表明,棉花苗期诱导抗性的最佳接菌量是90 g·m-2棉子菌粉载菌体,播种... 采用强致病力菌株,制备成棉子菌粉载菌体和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和致病温度,诱导棉花苗期抗枯、黄萎病性的育种新技术.通过4种接种剂量梯度试验表明,棉花苗期诱导抗性的最佳接菌量是90 g·m-2棉子菌粉载菌体,播种前土壤接菌,棉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最佳接菌浓度是2×107孢子·ml-1,2片真叶时伤根接菌10 ml,薄膜拱盖提温,20~25℃是诱导发病的最适温度,接菌15~20 d后,淘汰棉枯萎病发病8%以上和棉黄萎病12%以上的品种群体材料,并淘汰抗病群体材料中的感病个体,构建既抗棉枯萎病、又抗棉黄萎病性的多抗病性育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病育种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