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向运佳 李洪浩 +1 位作者 李其勇 杨晓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62-63,68,共3页
科技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本文就近年来,植保所在全省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阐述,并对下一步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扶贫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扶贫 主要成效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现状、问题和管理对策
2
作者 唐海涛 张雄 +4 位作者 周小刚 陈德西 陈晓娟 李建伟 潘海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59-63,共5页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我国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严重影响定殖地区生态环境,损害当地农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四川省是全国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重点防控区域,目前已发现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超过300种,其中确认发现的列入《重点管...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我国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严重影响定殖地区生态环境,损害当地农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四川省是全国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重点防控区域,目前已发现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超过300种,其中确认发现的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有32种,占整个名录的54.24%。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马铃薯晚疫病、美洲斑潜蝇等外来入侵重点防控物种都有发现,对四川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但四川省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中存在法规体系不完善、专门管理机构不健全、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和预警体系未有效运行等问题。切实加强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预警和监控、完善省级法规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提升防治水平,强化高新技术在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公众宣传引导等,是当前应对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安全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茶园蜡蚧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建议
3
作者 张海婷 符慧娟 +2 位作者 曾铄程 易军 李星月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四川作为我国茶产业大省,茶叶生产规模、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经成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蜡蚧作为四川省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以刺吸食汁危害茶树叶及枝条,严重影响茶树产... 四川作为我国茶产业大省,茶叶生产规模、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经成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蜡蚧作为四川省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以刺吸食汁危害茶树叶及枝条,严重影响茶树产量、品质以及生长,轻者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针对近期茶园相继发生蜡蚧危害,综合阐述角蜡蚧和日本龟蜡蚧的分布范围及危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提出综合防治建议及对策,为茶园蜡蚧类害虫的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角蜡蚧 日本龟蜡蚧 危害特征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4
作者 刘月悦 雷应华 +5 位作者 陈松 陈庆东 王燕平 易春燕 文刚 刘虹伶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9-63,共5页
采用培养皿将8种植物(玉米、高粱、水稻、黑麦草4种寄主植物,辣椒、红薯、柑橘、豇豆4种非寄主植物)顶尖嫩叶分区,在温度27±1℃、湿度 75%的暗箱内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以铺设滤纸区为对照(CK),于虫卵孵化开始后10 min、20 min... 采用培养皿将8种植物(玉米、高粱、水稻、黑麦草4种寄主植物,辣椒、红薯、柑橘、豇豆4种非寄主植物)顶尖嫩叶分区,在温度27±1℃、湿度 75%的暗箱内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以铺设滤纸区为对照(CK),于虫卵孵化开始后10 min、20 min、30 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120 min、12h、24h观察记录各植物喂养区及CK区幼虫数量,分析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参试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开始至10 min(孵化率55%左右)的刚孵化的幼虫具有一定的取食偏好性,最喜欢寄主植物玉米(幼虫分布占比28.69%)、非寄主植物辣椒(26.45%),对寄主植物黑麦、水稻和非寄主植物豇豆、红薯嫩叶取食偏好性一般(7.95%~11.37%),最不喜欢的为寄主植物高粱(0.62%)、非寄主植物柑橘(0.38%);随着虫卵完全孵化(100 min),选食红薯嫩叶的幼虫数不断增加,占比(22.85%)与玉米(21.82%)、辣椒(21.31%)的相当,初孵及开始生长的幼虫,对玉米、红薯、辣椒具有较高的选食偏好性;初孵幼虫随生长时间的延长(100 min~24 h),表现出不同的取食偏好性,24 h取食玉米嫩叶的幼虫占比(28.13%)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取食寄主植物的幼虫占比增加,取食非寄主植物红薯的幼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取食非寄主植物辣椒的幼虫量快速下降至与取食豇豆、柑橘的幼虫量相当的较低水平;供试植物中玉米为初孵幼虫和生长阶段幼虫的首选食物;初孵幼虫与生长阶段的幼虫取食偏好性存在差异,生长初期对非寄主植物红薯表现出较高的偏好性,随着生长时间延长,更偏向于取食寄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初孵幼虫 取食偏好性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猕猴桃贮藏期炭疽病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容平 石军 +5 位作者 陈晓娟 杨东升 叶慧丽 范中菡 陈松 陈庆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通过明确四川省猕猴桃主要产区果实采后炭疽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及条件,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指导。选取不同温度、光照、湿度、pH、碳源、氮源等条件确定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选取50%多菌灵... 通过明确四川省猕猴桃主要产区果实采后炭疽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及条件,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指导。选取不同温度、光照、湿度、pH、碳源、氮源等条件确定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选取50%多菌灵、65%代森锌、50%乙烯菌核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800倍液、1000倍液,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药剂不同浓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炭疽病最适宜菌丝生长温度为25℃,最适宜菌丝生长湿度为30%和70%,最适pH6时菌落直径最大,菌丝生长相对最快,病原菌对光照条件不敏感,猕猴桃炭疽病菌在以麦芽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快,以乳糖为碳源时生长最慢;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最快,在硫酸铵上生长最慢,且菌落畸形。高效低毒试验表明50%多菌灵、65%代森锌、50%乙烯菌核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种杀菌剂对炭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中间致死浓度差异显著,代森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炭疽病菌分生孢子效果最好的是65%代森锌1000倍液,EC50为2.9u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炭疽病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薯小象甲发生为害现状及综合防控对策
6
作者 文刚 尹廷柱 +7 位作者 陈庆东 刘虹伶 王毛 李晓丽 杨涛 刘雪梅 周艳 税静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95-97,共3页
四川省是我国甘薯种植大省,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重要害虫,薯块受害后其品质与产量显著降低,近年来甘薯小象甲在四川南部甘薯种植区严重发生,并呈扩散蔓延趋势,严重危及当地甘薯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初步弄... 四川省是我国甘薯种植大省,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重要害虫,薯块受害后其品质与产量显著降低,近年来甘薯小象甲在四川南部甘薯种植区严重发生,并呈扩散蔓延趋势,严重危及当地甘薯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初步弄清了甘薯小象甲在省内甘薯种植区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其田间发生为害特点与消长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对策,旨在为有效控制甘薯小象甲在四川的扩散蔓延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四川省甘薯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危害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水稻重大有害生物螟虫和福寿螺防治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娟 王显报 +1 位作者 王剑 卢代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2-23,共2页
螟虫和福寿螺是我省水稻上两类重大有害生物。螟虫防治需要结合准确的性诱法预测,采用安装杀虫灯、性诱剂和合理使用农药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治。福寿螺防治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各部门大面积联动,具体方法以进水口纱网拦螺、稻田干湿交替... 螟虫和福寿螺是我省水稻上两类重大有害生物。螟虫防治需要结合准确的性诱法预测,采用安装杀虫灯、性诱剂和合理使用农药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治。福寿螺防治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各部门大面积联动,具体方法以进水口纱网拦螺、稻田干湿交替抑螺、人工拣卵拾螺、稻田放鸭啄螺等人工或生物防治法为主,重发区适时适量施用杀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虫 福寿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现状与综合防控技术对策
8
作者 文刚 杨阳 +7 位作者 易春燕 陶道波 雷应华 杨超 蒋鑫 肖连康 伍敏 张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67-70,共4页
柑橘木虱是芸香科植物新梢期的主要害虫,更是号称“柑橘癌症”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若虫和成虫均可为害柑橘,特别是传播柑橘黄龙病并造成暴发流行,导致大量死树并毁园。文章介绍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四川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现状、... 柑橘木虱是芸香科植物新梢期的主要害虫,更是号称“柑橘癌症”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若虫和成虫均可为害柑橘,特别是传播柑橘黄龙病并造成暴发流行,导致大量死树并毁园。文章介绍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四川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现状、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田间普查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柑橘木虱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四川省已发生柑橘木虱的种植区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确保四川乃至长江上游优质柑橘产业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柑橘木虱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炭疽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燕平 刘旭 +2 位作者 陈松 刘虹伶 张翠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4期50-53,共4页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果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的侵害。其中,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及采后储藏期的一种重要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能侵染芒果的多个部位,以对果实的危害最严重,严重制约了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从...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果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的侵害。其中,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及采后储藏期的一种重要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能侵染芒果的多个部位,以对果实的危害最严重,严重制约了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从病原菌种类、发病症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侵染规律和致病机理方面对芒果炭疽病进行了概述,并针对我国芒果炭疽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总结,着重对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芒果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病原菌 症状 侵染规律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星月 易军 +4 位作者 李其勇 李小林 符慧娟 黄润 张鸿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82-8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种类、特点、危害特征,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以期为四川省羊肚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蛞蝓 种类 特点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措施
11
作者 雷应华 张蓉 +7 位作者 龙忠翔 伍敏 周艳 黄玉华 杨超 陶道波 光辉 王毛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36-39,43,共5页
柑橘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在促进果农增收、农业产业高质量等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是严重制约柑橘产量和品质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之一,粉虱类害虫在柑橘园以若虫群集柑橘叶背面吸汁危害,分泌的蜜露还诱发... 柑橘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在促进果农增收、农业产业高质量等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是严重制约柑橘产量和品质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之一,粉虱类害虫在柑橘园以若虫群集柑橘叶背面吸汁危害,分泌的蜜露还诱发煤烟病,危害较重。本文主要介绍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识别特征、发生为害情况,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基层果农柑橘植保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粉虱 黑刺粉虱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科技服务平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永亮 陈德西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成都市郫都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的“起好示范、走在前列”重要指示,与多家省内外院校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院校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资源,建立“专家大院”“科技联合体”“专家服务团”等专家科技服务平台与... 成都市郫都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的“起好示范、走在前列”重要指示,与多家省内外院校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院校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资源,建立“专家大院”“科技联合体”“专家服务团”等专家科技服务平台与“1+N”协调服务机制,构建农业科技示范站点和多层次人才队伍,帮扶多个示范村,推动新技术新品种的广泛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破解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探索完善出“实体化合作、制度化运行和无缝化对接”科技引领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和服务机制的创新,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科技服务 平台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茄果类蔬菜秸秆对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刘琴 孙国超 +4 位作者 聂晓霞 陈松 胡容平 林立金 范中菡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研究蔬菜秸秆对果树生长的影响,以毛桃幼苗为材料,研究茄果类蔬菜(茄子、番茄、马铃薯和辣椒)秸秆对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茄子秸秆提高了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其... 为研究蔬菜秸秆对果树生长的影响,以毛桃幼苗为材料,研究茄果类蔬菜(茄子、番茄、马铃薯和辣椒)秸秆对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茄子秸秆提高了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其中,茎杆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93%和17.57%,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15%、7.10%、8.63%和10.32%,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12%、5.41%、7.83%和13.99%。施用番茄、马铃薯和辣椒秸秆对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或有降低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毛桃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茄子秸秆能促进毛桃幼苗生长,而施用番茄、马铃薯和辣椒秸秆对毛桃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秸秆 毛桃幼苗 生物量 光合色素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和壳聚糖对毛桃幼苗镉积累的影响
14
作者 肖云英 李婉芝 +5 位作者 孙国超 周珂萱 金鑫 范中菡 林立金 胡容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及壳聚糖对果树镉积累的影响,为镉污染区果树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毛桃幼苗为材料,研究在镉胁迫下微生物菌剂和壳聚糖对毛桃幼苗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L镉处理降低了毛桃幼苗的株高和生物量,但提高了超氧化...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及壳聚糖对果树镉积累的影响,为镉污染区果树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毛桃幼苗为材料,研究在镉胁迫下微生物菌剂和壳聚糖对毛桃幼苗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L镉处理降低了毛桃幼苗的株高和生物量,但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说明0.1 mg/L镉处理对毛桃幼苗产生了胁迫。在镉胁迫下,微生物菌剂、壳聚糖和微生物菌剂+壳聚糖均提高了毛桃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降低了SOD和POD活性,也降低了毛桃幼苗各器官镉含量。在镉胁迫下,壳聚糖处理的毛桃幼苗株高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最大,分别较镉处理提高了3.89%和28.25%;SOD活性、POD活性和地上部分镉含量最低,分别较镉处理降低了31.45%、14.61%和26.20%;微生物菌剂+壳聚糖处理根系镉含量最低,较镉处理降低了30.00%。因此,微生物菌剂和壳聚糖均能促进毛桃生长,并降低毛桃镉积累,但两者组合使用不能降低毛桃镉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刺激素 植物生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昌县响滩镇东岳村重点人群收入分析
15
作者 杨阳 陈诚 章振羽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为了做好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咨询问询等方式,了解东岳村的整体概况,对脱贫户和监测户2024年度的总体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东岳村务工收入占比过重、... 为了做好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咨询问询等方式,了解东岳村的整体概况,对脱贫户和监测户2024年度的总体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东岳村务工收入占比过重、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转移性收入增长乏力、生产经营性收入对维持经济支出支撑弱、缺乏特色产业等问题,立足村情提出促进农业经营提质增效、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重点人群的关注保障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推动东岳村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岳村 收入 巩固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柑橘实蝇类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与综合防控对策
16
作者 张蓉 许和平 +5 位作者 陶道波 杨超 马丽 龙忠翔 伍敏 易春燕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5-47,共3页
柑橘大实蝇和柑橘小实蝇是常见的柑橘类主要虫害之一,目前已成为四川省柑橘主产区的重要害虫。实蝇类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近年来,柑橘大、小实蝇在柑橘园危害程度呈逐渐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四川省柑橘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对... 柑橘大实蝇和柑橘小实蝇是常见的柑橘类主要虫害之一,目前已成为四川省柑橘主产区的重要害虫。实蝇类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近年来,柑橘大、小实蝇在柑橘园危害程度呈逐渐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四川省柑橘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实蝇类害虫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四川省实蝇类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蝇类害虫发生为害规律针对性的提出了实蝇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全省柑橘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为推动“川果”金子招牌作出努力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大实蝇 小实蝇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猕猴桃软腐病防治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容平 石军 +3 位作者 林立金 叶慧丽 姚琳 周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6-370,共5页
本试验以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为生防筛选材料,针对猕猴桃软腐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通过对峙培养、难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拮抗试验以及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为猕猴桃软腐病生物、化学防治提供参考的理论依... 本试验以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为生防筛选材料,针对猕猴桃软腐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通过对峙培养、难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拮抗试验以及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为猕猴桃软腐病生物、化学防治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株T156-37对葡萄座腔菌的拮抗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66.11%。木霉菌株T163-8的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到63.26%。25%咪鲜胺在室内生测试验效果显著,其次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50(μg/m L)分别是0.3825和10.2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软腐病 木霉 生物防治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稻区稻飞虱及引起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梁燕 吴建祥 +5 位作者 齐会会 白玉路 许存宾 周雪平 胡培松 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66-1471,共6页
2010-2012年5-8月在西南稻区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对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植株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西南地区分布最广,且在各个调查均有发现;褐飞虱主要分布在西南稻区的东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未... 2010-2012年5-8月在西南稻区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对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植株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西南地区分布最广,且在各个调查均有发现;褐飞虱主要分布在西南稻区的东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未见;而灰飞虱则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滇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北部甚至更北的西南稻区,并在飞虱危害较轻的2011年成为田间优势种群;除滇西高原外,西南稻区各地水稻生长季节部分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在2.5%~10.0%之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西南稻区水稻当前最主要病毒病,历年在贵州东南部发生危害,部分田块矮化株带毒率达到100.0%,但在滇西高原和四川盆地未见其危害;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锯齿矮缩病毒能复合侵染水稻;而在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混合发生地区的云南保山发现有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四川新都则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条纹叶枯病毒 水稻锯齿矮缩病毒 西南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攀西烟田杂草种类、危害及出苗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建义 李斌 +4 位作者 曾庆宾 张瑞平 曾宗良 王勇 周小刚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采用倒置“W”9 点取样法和七级目测法,调查了攀西烟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状况;同时采用田间定点调查法研究了烟田杂草的出苗规律.结果表明,攀西烟田杂草共有30 科75 属115 种,根据相对多度和综合危害指数,最主要的杂草有尼泊尔蓼、... 采用倒置“W”9 点取样法和七级目测法,调查了攀西烟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状况;同时采用田间定点调查法研究了烟田杂草的出苗规律.结果表明,攀西烟田杂草共有30 科75 属115 种,根据相对多度和综合危害指数,最主要的杂草有尼泊尔蓼、马唐、酸模叶蓼、辣子草、光头稗、藜等;烟田杂草有2 个出苗高峰,一个在烟草移栽后20~30 d,另一个在烟草揭膜培土后1~10 d,其中以第1 个出苗高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 烟田 杂草 种类 危害 出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西平原一季中稻最佳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鸿 秦鱼生 +1 位作者 向运佳 杨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8-254,共7页
通过两个供试地点的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研究了四川盆西平原一季中稻最佳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均衡施用氮、磷、钾肥以及锌肥(NPKZn)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30%有机肥+70%化肥)能促进水稻增产;同时,这2种施肥方式有利... 通过两个供试地点的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研究了四川盆西平原一季中稻最佳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均衡施用氮、磷、钾肥以及锌肥(NPKZn)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30%有机肥+70%化肥)能促进水稻增产;同时,这2种施肥方式有利于水稻产量结构的优化。从农学效应看,两地无论地块肥力高低,Zn的农学效应最高,而N肥增产率最高。从单一元素看,不论试验地点和田块肥力高低,缺N处理显著降低水稻产量,说明施用N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中稻 肥料效应 农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