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四川省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何明江 黑儿平 +8 位作者 晋雷雨 陈志民 秦鱼生 上官宇先 周子军 陈琨 曾祥忠 喻华 郭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51,共10页
【目的】酸碱性(pH)是重要的土壤化学指标,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状况。研究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研究数据包括1979—1985年(1980s)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5—2014年(2010s)测土配方施... 【目的】酸碱性(pH)是重要的土壤化学指标,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状况。研究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研究数据包括1979—1985年(1980s)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5—2014年(2010s)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期间四川省土壤pH的调查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Spatial Analyst”模块和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方法对土壤pH进行空间插值,获得土壤pH空间分布图;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栅格计算器获得两个时期的土壤pH变化状况,并统计分析不同土壤pH分级空间和面积变化。【结果】四川省土壤pH平均值由1980s的7.0降低至2010s的6.54。1980s时期四川省土壤pH在强酸性(pH≤4.5)、酸性(4.5<pH≤5.5)、弱酸性(5.5<pH≤6.5)、中性(6.5<pH≤7.5)、弱碱性(7.5<pH≤8.5)和碱性(8.5<pH≤9.0)的面积占比分别为0.09%、14.58%、53.17%、12.57%、19.58%和0.01%。2010s时期,以上7个土壤pH分级的面积占比分别为0.06%、4.45%、30.41%、48.65%、16.40%和0.04%。从1980s到2010s期间,四川省土壤pH值升高的面积比例为49.63%,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地区,土壤pH值降低的面积比例为20.13%,主要分布在川中丘陵区。成都平原区各分级pH土壤面积变化较少,弱酸性土壤面积略增加,碱性土壤面积略减少。川中丘陵区酸性土壤面积占比增加,碱性土壤面积减少。盆周山区酸性和碱性土壤面积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加;川西南山地区各土壤pH分级面积变化比例较小,其酸性面积比例略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加;川西北高原山地区酸性、弱酸性土壤面积分别降低了9.00%、23.67%,中性土壤面积增加29.96%,碱性土壤面积略增加。【结论】从1980s到2010s的近30年间,四川省酸性土壤面积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大,然而在川中丘陵区有一定比例的土壤酸化,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土壤PH 时空变化 测土配方施肥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耕地高效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定辉 侯淑华 +5 位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郑盛华 万柯均 敖玉琴 杨泽鹏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9-21,共3页
耕地持续高效利用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持续生产力和高效生产并重,突破重大瓶颈技术的农作制度创新。面向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和时代需求,在耕地地力提升与高效持续利用模式方面,四川耕作制度创新研究不足,技术装备支撑弱等问题凸显。包括3大方... 耕地持续高效利用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持续生产力和高效生产并重,突破重大瓶颈技术的农作制度创新。面向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和时代需求,在耕地地力提升与高效持续利用模式方面,四川耕作制度创新研究不足,技术装备支撑弱等问题凸显。包括3大方面:一是与机械化发展大方向不相适应;二是缺乏养分周年平衡的研究与关键技术;三是机械化背景下的茬口相互挤压,生产能力降低。立足粮食安全,持续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维护土壤健康,藏粮于地,文章提出3个方面的技术对策与建议:一是构建基于机械化的新型间套作高效利用模式;二是开展周年养分调控的研究和技术集成;三是突破育插苗(秧)重大技术与装备,优化茬口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持续 高效 农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建义 胡容平 +3 位作者 徐湘婷 范中菡 陈松 陈庆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41-244,共4页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经济价值较高,在中国广泛种植,但其生长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危害,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对花椒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从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4个方面对花椒病虫害绿色防...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经济价值较高,在中国广泛种植,但其生长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危害,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对花椒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从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4个方面对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上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彭山葡萄产区土壤营养状况研究
4
作者 刘晓 郭松 陈建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71-74,共4页
文章对四川彭山产区的12个葡萄园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得到以下结果:葡萄园土壤酸化趋势比较明显,土壤中速效性N、K含量十分丰富,可交换性Ca含量偏高,Ca/Mg比例严重失调;土壤中微量元素S、Fe、Zn、Cu含量非常丰富,S的含量很高。根据研究... 文章对四川彭山产区的12个葡萄园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得到以下结果:葡萄园土壤酸化趋势比较明显,土壤中速效性N、K含量十分丰富,可交换性Ca含量偏高,Ca/Mg比例严重失调;土壤中微量元素S、Fe、Zn、Cu含量非常丰富,S的含量很高。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产区葡萄园严格控制化肥和微肥使用量,利用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同时减少石硫合剂和K_(2)SO_(4)的使用量,降低土壤中S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山产区 葡萄 土壤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有机肉类产品认证现状分析
5
作者 郭海霞 李亦可 +1 位作者 陈劲松 王谢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5期81-84,共4页
分析了四川省21个市(州)肉类产品有机认证现状,结果显示:1)有机肉类产品类别丰富,但各类型间分布极不均衡,主要为畜禽类,占有机认证总量的60%,且主要为畜禽活体产品;单类产品比较下,占比较高的则是淡水鱼类产品。2)有机肉类产品在区域... 分析了四川省21个市(州)肉类产品有机认证现状,结果显示:1)有机肉类产品类别丰富,但各类型间分布极不均衡,主要为畜禽类,占有机认证总量的60%,且主要为畜禽活体产品;单类产品比较下,占比较高的则是淡水鱼类产品。2)有机肉类产品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有机肉类认证主要来自在西部、中部的成都和东部的南充市、巴中市,而南部区域和东南区域有机肉类产品认证数量明显不足,具体到各类产品,则表现为乳制品类有机认证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畜禽动物产品类、鲜活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类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淡水鱼、猪的有机认证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肉类 产品认证 分布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郭海霞 李亦可 +1 位作者 杨长青 王谢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3期253-257,共5页
为了解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现状,为其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法,调查分析了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种类、叶色、生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木本彩叶植物共有29科43属62种,其中槭属物种数量最... 为了解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现状,为其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法,调查分析了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种类、叶色、生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木本彩叶植物共有29科43属62种,其中槭属物种数量最多;乔木树种有49种,灌木有25种,藤本仅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1种;秋色叶植物有52种,春色叶及新叶有色植物5种,春、秋叶片均会变色的植物5种;29种植物已成为常见园林植物,18种已被大量栽培,12种已引种未大量栽培,尚有3种未查询到引种信息;45种植物可用作绿化观赏,34个物种可作药用资源,28个物种可作用材树木,19个物种可用于提取油脂(精油/树胶/鞣质)。62种木本彩叶植物中,1个为近危种,3个为易危种,1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3个中国特有种。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种类丰富,观赏以落叶乔木、秋色叶为主,资源利用潜力大,在园林利用上仍存在较大开发空间。另外,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中珍稀保护物种数量较少,引种栽培后资源利用是一种有效的保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彩叶植物 观赏色 生活型 保护物种 资源利用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农田土壤增碳固碳研究进展与热点
7
作者 郑盛华 陈红琳 +3 位作者 陈尚洪 唐江云 杨泽鹏 刘定辉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96-101,共6页
为直观了解全球农田土壤增碳固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从中英文发文量TOP10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0—2022年发表的农田土壤增碳... 为直观了解全球农田土壤增碳固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从中英文发文量TOP10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0—2022年发表的农田土壤增碳固碳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农田土壤增碳固碳领域发文量持续增高。英文发文重点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美国农业部、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中文发文重点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该领域具有显著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田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固持机制、农业投入品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和土壤微生物固碳功能与机制等方面。未来在深入土壤固碳与农田系统互作机理研究基础上,还应加大对新型靶向碳基材料和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固碳 有机质 有机碳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葡萄产区土壤营养状况研究
8
作者 郭松 刘晓 陈建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通过对西昌产区20个葡萄园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葡萄园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中速效性N、K变幅大,有效性P、Ca含量偏高,Ca/Mg比例失调。土壤微量元素当中,S、Fe、Cu、Zn、B含量偏高。建议西昌葡萄产区... 通过对西昌产区20个葡萄园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葡萄园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中速效性N、K变幅大,有效性P、Ca含量偏高,Ca/Mg比例失调。土壤微量元素当中,S、Fe、Cu、Zn、B含量偏高。建议西昌葡萄产区大量增施有机肥,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提高葡萄园土壤pH值,适当减少P、Ca、Zn和B肥施用量,减少石硫合剂使用量,降低土壤中S残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 葡萄 土壤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油菜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杰刚 杨泽鹏 陈尚洪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笔者以2002-2021年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种植情况变化动态以及生产成本和收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分别增长了65.64%、137.27%和43.24%,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比例增加了8.11个百... 笔者以2002-2021年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种植情况变化动态以及生产成本和收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分别增长了65.64%、137.27%和43.24%,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比例增加了8.11个百分点,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单产水平较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的增幅均增加了近11个百分点。油菜生产总成本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2001-2020年全省平均单位面积总成本为10740.75元/hm^(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0.02%,不同年份间均以人工成本占比最大为49.13%~70.65%,均以土地成本占比最小为6.72%~13.11%。2001-2020年总生产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增加164.93元/hm^(2)和1805.68元/hm^(2),增幅6.30%和35.03%,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幅和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油菜籽平均总产值9812.54元/hm^(2),较全国平均水平增加了20.63%,但平均净利润为-928.21元/hm^(2),较全国平均水平减少13.99%,而平均现金收益6867.89元/hm^(2),较全国平均现金收益高出30.20%,从2002年开始现金收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幅2.75%~61.32%。因此,为提高四川油菜种植效益,从加大油菜生产农业科技投入、通过减少投入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宏观调控、通过价格稳定提高油菜生产比较效益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油菜 成本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8个大蒜品种蒜薹采后品质分析与评价
10
作者 罗静红 李志 +7 位作者 罗芳耀 肖仁杰 唐月明 常伟 李菊 苗明军 杨亮 高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3,共8页
【目的】明确四川大蒜(Allium sativum)地方品种蒜薹采后外观、营养品质特性,辅助筛选优异品种。【方法】对集中种植的8个大蒜品种峨边大蒜、二季早、雷波蒜、盐葶蒜、灰叶子、正月早、腊月早、硬叶子的蒜薹进行了采后品质指标(单薹质... 【目的】明确四川大蒜(Allium sativum)地方品种蒜薹采后外观、营养品质特性,辅助筛选优异品种。【方法】对集中种植的8个大蒜品种峨边大蒜、二季早、雷波蒜、盐葶蒜、灰叶子、正月早、腊月早、硬叶子的蒜薹进行了采后品质指标(单薹质量、薹长、薹梢长、薹粗、薹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蒜氨酸、粗纤维)测试分析。【结果】8项测试指标在大蒜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在6.54%~19.16%之间,其中单薹质量、薹梢长、蒜氨酸和粗纤维4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地方品种雷波蒜和农家自留种盐亭蒜的单薹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达29.69 g和27.03 g;灰叶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3.16%;盐亭蒜蒜氨酸含量最高,达8.01 mg/g;薹长、薹梢长、薹粗均与单薹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品质性状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品种根据外观、营养、风味口感等指标可分为2大类;对蒜薹5项主要品质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峨边红蒜、盐亭蒜和正月早3个品种综合品质表现较突出。【结论】明确了四川地区8个大蒜品种蒜薹的采后品质特性,其中峨边红蒜、盐亭蒜和正月早3个品种可作为优势种质资源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品种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水稻利用率试验浅析
11
作者 蔡恺 蔡红梅 +6 位作者 郭俊 徐静 张奇 王宏 吴月颖 姚莉 林超文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以水稻为材料,在四川资中县开展不同类型肥料对水稻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根据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的情况下,氮肥利用率为31.2%,磷肥利用率为18.8%,钾肥利用率为33.0%,水稻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产量为8760k... 以水稻为材料,在四川资中县开展不同类型肥料对水稻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根据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的情况下,氮肥利用率为31.2%,磷肥利用率为18.8%,钾肥利用率为33.0%,水稻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产量为8760kg/hm^(2)。根据综合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等表现,科学配方施肥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稳产增产,在经济效益增加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利用率 资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污染物威胁下的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12
作者 王万秀 王毓 +2 位作者 陈冠陶 张建华 王谢 《中国蚕业》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蚕桑产业正面临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EPCs)的威胁。如何识别、评估并控制EPCs在蚕桑产业中的传播和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热点。针对蚕桑产业面临的EPCs问... 蚕桑产业正面临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EPCs)的威胁。如何识别、评估并控制EPCs在蚕桑产业中的传播和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热点。针对蚕桑产业面临的EPCs问题,介绍了各类EPCs的生物毒性、基因毒性和生物累积与放大效应,概述了其对桑树及家蚕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加强对蚕桑环境的检测和防护、构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加强环保意识和法规建设等综合污染防控策略,以促进蚕桑产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新型污染物 绿色防控技术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食用菌近3年产量产值分析与产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波 谭伟 +4 位作者 李小林 叶雷 彭卫红 姜邻 甘炳成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77-79,共3页
对四川省近3年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2020年食用菌总产量230.44万t,产值226.11亿元,较2019年总产量下降4.10%,总产值上涨12.90%;但较2018年总产量上升7.97%,总产值上涨高达73.53%。其中产量位居前3位的毛木耳产量... 对四川省近3年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2020年食用菌总产量230.44万t,产值226.11亿元,较2019年总产量下降4.10%,总产值上涨12.90%;但较2018年总产量上升7.97%,总产值上涨高达73.53%。其中产量位居前3位的毛木耳产量近3年呈连续下降状态,平菇和香菇产量近3年呈先升后降状态。基于产量产值统计结果,获得三点启示:一是稳步发展四川主要食用菌,二是广泛应用降本增效技术,三是加强食用菌新产品开发。以保持四川在全国的主产食用菌地位,实现生产降本增效,促进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四川 产量 产值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茶园施肥现状与措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厅 刘晓 +3 位作者 唐晓波 曾祥忠 王云 李春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39-40,共2页
本文调研了四川省茶园土壤肥力和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四川省主要茶区施肥水平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施肥措施和建议,对提升四川省茶园土壤质量,促进全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四川茶园 施肥现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主要茶区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厅 刘晓 +4 位作者 唐晓波 曾祥忠 蒲德强 王云 李春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45-50,共6页
随着四川茶产业的不断壮大,化学肥料施用与化学防治病虫害为茶叶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引起了环境污染和茶叶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调查分析了四川主要茶区茶园施肥现状和土壤养分... 随着四川茶产业的不断壮大,化学肥料施用与化学防治病虫害为茶叶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引起了环境污染和茶叶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调查分析了四川主要茶区茶园施肥现状和土壤养分状况、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采用减少化肥用量、优化施肥方式、配套改良地力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化学生态防治等技术途径,提出了四川主要茶区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以减少茶园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从源头上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助力全省“千亿茶产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茶园 化肥 农药 减施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四川茄芯雪茄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新宇 樊红柱 +5 位作者 陈勇 张潇 雷云康 李富程 陈利平 冯文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氮肥用量对茄芯雪茄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为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hm^(2),分别... 【目的】探讨氮肥用量对茄芯雪茄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为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50、N180和N240)处理下烟株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打顶期(移栽后44 d)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各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呈先快速增加,后产量缓慢增加、产值不增反降的变化趋势,施氮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N0处理显著提高11.62%~57.62%和10.11%~45.83%,其中N240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为2737.18 kg/hm^(2),而N180处理的烟叶产值最高为99834.63元/hm^(2),均高于N150处理的烟叶产量和产值,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优质的1级和2级烟叶所占比例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劣质的3级和末级烟叶所占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其中N120和N150处理的1级和2级烟叶所占比例最大,均达80%以上。雪茄烟叶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综合得分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N120处理的烟叶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协调性相对较好,烟叶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综合得分均最高,分别为8.58和7.58分。【结论】适宜施氮量能够增加雪茄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提高优质烟叶所占比例,改善烟叶的物理品质、协调化学成分。综合考虑烟叶产量、产值和质量,四川什邡茄芯雪茄烟合理的氮肥用量为120~1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四川 雪茄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美金 杨玉敏 +3 位作者 冯鸿 姜虹宇 何咨霆 邱宇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2,148,共4页
为准确定量油茶籽油中三萜类物质,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油茶... 为准确定量油茶籽油中三萜类物质,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油茶籽油中总三萜提取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油茶籽油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提取测得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为(0.78±0.06)%(以齐墩果酸计)。综上,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总三萜 分光光度法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还田对四川直播油菜产量和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泽鹏 郑盛华 +6 位作者 万柯均 敖玉琴 陈尚洪 沈学善 王昌桃 刘定辉 陈红琳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8-20,共3页
四川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严重,为了探索本地区油菜杂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和高效农药施用的组合试验,研究其对四川盆地稻-油轮作两熟区直播油菜杂草发生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田冬前杂草有7科10种,黄鹌菜、... 四川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严重,为了探索本地区油菜杂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和高效农药施用的组合试验,研究其对四川盆地稻-油轮作两熟区直播油菜杂草发生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田冬前杂草有7科10种,黄鹌菜、碎米荠、繁缕、通泉草等4种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类。施农药或秸秆覆盖还田,能有效降低田间杂草鲜重44.82%~86.53%,其中禾本科、菊科、石竹科的杂草均大幅度减少。(2)施用高效农药与农户习惯处理(FP)相比,油菜产量显著提高了5.7%~18.0%;相同施药处理情况下,增加油菜秸秆覆盖还田,产量提高了2.7%~7.1%。秸秆覆盖还田配合高效农药减量25%协同施用时,杂草防效最好,且有助于提高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还田 直播油菜 杂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烟区烟叶生产综合抗旱保产技术
19
作者 李芹 杨民烽 +1 位作者 龙涛 王谢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2-25,共4页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化,干旱气候造成四川烟叶生产重大损失。为促进干旱气候下四川烟区稳步发展,文章描述了干旱气候对烟株生长和烟叶生产的影响,从温度、水分、养分、病虫害、生产环节的工作难度等方面剖析了干旱气候造成烟叶生产损失的原...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化,干旱气候造成四川烟叶生产重大损失。为促进干旱气候下四川烟区稳步发展,文章描述了干旱气候对烟株生长和烟叶生产的影响,从温度、水分、养分、病虫害、生产环节的工作难度等方面剖析了干旱气候造成烟叶生产损失的原因,提出了几个有效的抗旱保产措施。在应对干旱气候时,四川烟区可根据区域性特征选择增加水源、节水灌溉、种植抗性品种、调整农艺、化学调控、应用农机等方式保证烟叶生产,减少干旱气候下烟叶产量和质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烟草 生理响应 抗旱保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和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云川 张庆沛 +9 位作者 冯焱 淳俊 王暄 陈汉 樊红柱 袁星 李倩 杨洪 邓海艳 陈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00,共12页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大凉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14个马铃薯品种的12个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系统聚类分析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薯鲜质量、单株块茎鲜质...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大凉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14个马铃薯品种的12个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系统聚类分析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薯鲜质量、单株块茎鲜质量、单产、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超过30%;单株块茎鲜质量与单薯鲜质量、单产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薯鲜质量与VC含量、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指标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示,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040%。进一步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将14个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6个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分别为川凉薯10号、青薯9号、川芋50、川凉芋13、云薯108、川芋2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地区 马铃薯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