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
作者 吴瑕玉 褚红春 +2 位作者 陈进 王利 陈燕英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2期31-33,36,共4页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机械既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省为切入点,立足于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利用2010~2021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机械既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省为切入点,立足于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利用2010~2021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测算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四川省各城市间的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和聚集效应,四川省各城市间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果,并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邻近市区的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再生稻机械化收获装备发展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王浩 林川尧 +2 位作者 杨巧玉 邓佳 周小波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18-22,共5页
再生稻作为四川省重要农作物,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再生稻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四川省再生稻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当前面临问... 再生稻作为四川省重要农作物,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再生稻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四川省再生稻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当前面临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受到地形和种植模式的影响,同时现有的收获机械适应性差、缺乏关键核心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通过优化结构、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力度及耕种管收各环节配套的农机装备研发,促进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机械化收获 水稻 全程机械化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研究进展与热点比较
3
作者 何俊儒 周小波 +2 位作者 王利 吴瑕玉 王浩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5-13,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以相关文献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时空分布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研究自2010年左右开始兴起,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外研...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以相关文献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时空分布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研究自2010年左右开始兴起,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外研究人员合作程度较为密切,相关的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土壤胁迫、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效率等关键词为主线,热点内容大致分为农业机械创新、自然环境、农业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机械评估5个方面;研究热点逐渐呈现多学科交叉态势,研究领域广泛且分散,研究视角以绿色发展为主,分析方法多为案例研究、定量研究的特点。国内研究以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设计、精细农业、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路径跟踪、智慧农业和深度学习发展模式等关键词为主线,分为起步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深入发展时期,研究方法逐步由定性研究向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转移,研究内容也逐步向绿色智能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创新体系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养蚕机械化研究现状
4
作者 张巍 赵帮泰 +3 位作者 晏晓天 杨昌敏 王义鹏 陈苗苗 《四川蚕业》 2024年第4期12-14,25,共4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养蚕机械化成为四川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四川省养蚕机械化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机械化养蚕技术在提高蚕茧产量、质量以及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养蚕机械化成为四川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四川省养蚕机械化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机械化养蚕技术在提高蚕茧产量、质量以及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技术推广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挑战,在深入分析四川省养蚕机械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蚕桑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养蚕机械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优化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5
作者 付红英 陈锐 +3 位作者 曹丹 黎苹 马倩 邓依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2-79,共8页
随着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农业科研单位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费管理挑战。为解决当前农业科研经费管理流程标准化不足、部门联动性欠缺和信息孤岛等难题,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协同治理体系缺失对科研经费... 随着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农业科研单位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费管理挑战。为解决当前农业科研经费管理流程标准化不足、部门联动性欠缺和信息孤岛等难题,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协同治理体系缺失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项打通科研项目管理各系统的连接通道,构建贯穿农业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治理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科研经费管理效能。实施路径包括更新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主体责任、促进业务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建立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够解决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有效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经费 协同治理 优化管理服务 S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6
作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3期9-9,63,共2页
四川省大力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农机大户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公司为骨干,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示范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补齐四川农业机... 四川省大力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农机大户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公司为骨干,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示范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补齐四川农业机械化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业机械化 农机合作社 作业服务 全程机械化 新业态 农机大户 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白芷机械化收获现状与发展建议
7
作者 谭杰 随顺涛 +7 位作者 蒋辉霞 高新 姚金霞 万先起 蒋金巧 张浩田 魏鼎才 张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白芷为四川道地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针对目前四川白芷以人工采挖为主,存在“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现状,从客观条件、收获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分析了白芷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提出宜机化改造、机艺融合和装备研发等方... 白芷为四川道地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针对目前四川白芷以人工采挖为主,存在“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现状,从客观条件、收获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分析了白芷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提出宜机化改造、机艺融合和装备研发等方面的发展建议,旨在促进白芷机械化收获技术和装备的提升,提高市场占有率,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机械化 收获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草机械化收获切割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柯婷 李光辉 +2 位作者 何清燕 谭杰 汪小珊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4期6-9,共4页
黑麦草是一种优质牧草,当前收获仍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切割技术是黑麦草机械化收获的研究重点与难点,制约了黑麦草机械化收获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基于黑麦草收获要求,对往复式、圆盘式、甩刀式和滚刀式4种切割技术的原... 黑麦草是一种优质牧草,当前收获仍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切割技术是黑麦草机械化收获的研究重点与难点,制约了黑麦草机械化收获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基于黑麦草收获要求,对往复式、圆盘式、甩刀式和滚刀式4种切割技术的原理、适用场景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并阐述国内外机械化收获切割技术研究进展。指出黑麦草机械化切割面临茎秆柔软易倒伏、多用途兼容性设计不足、切割高度控制不精准等技术瓶颈,未来需加强倒伏适应性切割、柔性扶禾、模块化多用途切割与精准化切割等技术研究,为黑麦草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切割技术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机械化收获 切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周彦君 吴建 +1 位作者 林川尧 邓佳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在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影响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茶叶加工机械的进步。茶叶加工机械主要包括萎凋、杀青、塑形、发酵和烘干等设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科研成果,综述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现状,... 在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影响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茶叶加工机械的进步。茶叶加工机械主要包括萎凋、杀青、塑形、发酵和烘干等设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科研成果,综述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现状,提出茶叶加工机械研制存在创新性不足、茶叶机械茶艺未能有效融合、缺乏与高新技术嫁接等问题,并指出研发标准化、系统化、连续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茶叶加工机械是我国茶叶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核心方向,同时也需加强新兴技术与茶叶加工机械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生产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加工机械 茶产业 茶叶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小麦机械化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新 随顺涛 +3 位作者 万先起 谭杰 蒋金巧 李光辉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生产的研究现状,针对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小麦长势动态监测等关键性环节开展了国内外现状研究,剖析了四川小麦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品种布局、促进小麦规模化种植、加大关键技术和农机具研发力度等发展建议,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四川 机械化生产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旱地多功能播种机研究
11
作者 刘波 赖镜安 +7 位作者 刘宇 谢锐 郭佳 蒋辉霞 刘李逵 任倪 温科 张焕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面临“农业大而不强”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设中国农业强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四川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现如今,以依靠人力、畜力和简单的农具进行耕作的...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面临“农业大而不强”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设中国农业强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四川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现如今,以依靠人力、畜力和简单的农具进行耕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当前,四川地区大部分土壤为旱地,多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传统的耕作方法又以铧式犁耕作为主,在进行深翻和深耕,会使土地保持松散,表面不被覆盖,长期下去,就会使土壤结构遭受破坏,进而导致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保墒能力降低,在干旱、缺水、土壤退化等情况下,土壤侵蚀更为严重。因此,本文针对四川地区旱地土质情况与农业生产种植需求,开展防堵旋耕开沟装置、旱地播种单体仿形机构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及旱地多功能大粒和小粒种子施肥播种机研究,以实现玉米、大豆、花生、油菜、小麦等不同粒径种子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区 多功能播种机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四川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陈进 吴瑕玉 +2 位作者 王浩 周小波 钟萍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阐述了无人机在四川水稻生产中播种、施肥、植保、授粉、农田监测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的优势,以及无人机在水稻生产中存在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政策法规还需完善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无人机在四川水稻生产中播种、施肥、植保、授粉、农田监测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的优势,以及无人机在水稻生产中存在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政策法规还需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与突破、加大人才培养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的建议,以期加速推进无人机在四川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推动四川水稻生产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无人机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现状、动态演进及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熊鹰 但玉玲 +2 位作者 王斌 向智敏 刘宗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6-1147,共12页
加强种植业碳排放测算,可为推进种植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种植业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基于农地利用碳排放、稻田CH4排放和农地N2O排放3类主要来源,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10—2021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从时序特征... 加强种植业碳排放测算,可为推进种植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种植业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基于农地利用碳排放、稻田CH4排放和农地N2O排放3类主要来源,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10—2021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从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揭示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剖析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动态演进趋势,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0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1)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在2010—2016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以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其碳排放强度在2010—2021年间持续降低,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以农地利用和稻田CH_(4)碳排放为主,2021年较2010年农地利用碳排放和稻田CH_(4)排放比重均略有减少,而农地N_(2)O排放比重有所上升。2)四川省各市(自治州)种植业碳排放量和强度差异明显,2021年碳排放量最高的南充市比最低的甘孜高24.69倍,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巴中市比最低的甘孜高2.8倍。3)四川省五大区域种植业碳排放动态演进呈差异化特征,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五大区域种植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各异,总体上五大区域内碳排放强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4)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预计保持稳步下降态势,估计到2025年和2030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将分别减少约68.72万t和137.84万t,碳排放强度将分别减少约0.13 t·万元^(-1)和0.26 t·万元^(-1)。基于此,四川省种植业碳减排应主要关注源于化肥投入和稻田CH4碳排放,因此需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减排措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升四川省种植业绿色低碳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碳排放测算 核密度分析 灰色预测模型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青贮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作者 段军 程方平 +3 位作者 何成奎 刘熠荣 王义鹏 郭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310,共6页
随着牛、羊等草食性牲畜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对青贮玉米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青贮玉米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我国耕地类型和地块面积差异较大,青贮玉米的收获需要多种类型的作业机械。为促进玉米青贮收获机械的研发和应用,从畜... 随着牛、羊等草食性牲畜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对青贮玉米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青贮玉米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我国耕地类型和地块面积差异较大,青贮玉米的收获需要多种类型的作业机械。为促进玉米青贮收获机械的研发和应用,从畜牧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需要和当前我国分段收获与直接收获并存的现实情况出发,采用分作业环节的方式,针对青贮玉米收获机械的共性关键技术:秸秆切割、秸秆切碎揉丝、玉米籽粒破碎、青贮打捆包膜等,分析青贮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中的常用结构和最新研究现状。介绍青贮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应用情况,从青贮作业环节中分析总结出存在秸秆切割与粉碎理论研究较少、各装置作业质量研究不足、整机适应性不强等共性问题。提出加强刀具与秸秆互作机理的研究、作业质量的研究、整机适应性的研究,使中小型青贮玉米收获机械在不同规模和作业需求下具有更好的作业性能、作业质量和综合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玉米秸秆 仿生切割 籽粒破碎 秸秆揉丝 全株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履带底盘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景彬 曾令坤 +3 位作者 应婧 郑航 孙群 孟宪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220,共19页
农业履带底盘具有接地比压小、爬坡越障性能好、转弯机动灵活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耕、种、管、收、运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农业履带底盘应用情况、稳定性理论及控制技术、驱动系统与转向技... 农业履带底盘具有接地比压小、爬坡越障性能好、转弯机动灵活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耕、种、管、收、运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农业履带底盘应用情况、稳定性理论及控制技术、驱动系统与转向技术、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农业履带底盘-土壤互作理论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着重归纳总结稳定调平、高效传动、平稳转向、自主驾驶等技术在农业履带底盘上应用的进展,并结合不同作业环节阐明了农业履带底盘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特点,最后根据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农业履带底盘的需求,从加强高稳定性行走系统优化、高效传动与灵便转向系统创制、自主驾驶与智能化管控技术、履-土系统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对农业履带底盘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履带底盘 稳定性 驱动转向 自主导航 智能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元芳 王娴淑 +5 位作者 何芳 吕季娟 陶磊 刘波 郭佳 项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2,共8页
为有效利用四川大豆种质资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新收集的216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43~1.59... 为有效利用四川大豆种质资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新收集的216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43~1.596之间,大豆种子粒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596),子叶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0.043)。3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分布为2.581~2.812,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81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2.85%。216份大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D值范围在0.002~0.278之间。聚类分析将216份大豆资源划分为4类,第I类群百粒重最高(31份),第Ⅱ类群株高最高(52份),第Ⅲ类群生育期最短(57份),第Ⅳ类群百粒重较小、株高适宜(76份)。本研究为四川省大豆种质创新利用和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彦君 吴建 +1 位作者 林川尧 邓佳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21-125,139,共6页
随着烟草机械化作业率逐步升高,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烟草部门和烟农的重视。为此,本文对丘陵山区烟草种植过程中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农机装备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随着烟草机械化作业率逐步升高,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烟草部门和烟农的重视。为此,本文对丘陵山区烟草种植过程中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农机装备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为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丘陵山区烟草专用机械研发平台,二是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研究,发展标准化种植,三是提升制造能力,为推动丘陵山区烟草农机装备建设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烟草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油菜耕整与播种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文娟 王勇 +7 位作者 赵一霁 罗安妮 唐玲 刘征明 万勇 彭晓琴 叶江红 张亚琼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川粮油属于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之一,是四川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四川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农业装备对油菜的支撑作用,文章梳理了油菜生产耕播环节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生产的困境,提出了选... 川粮油属于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之一,是四川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四川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农业装备对油菜的支撑作用,文章梳理了油菜生产耕播环节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生产的困境,提出了选育适宜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产高含油率品种、优化栽培模式与耕整装备、研发高效精量智能播种技术与装备等建议,从多方面综合提升油菜的产量,保障食用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耕整地 播种技术与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现状与发展
19
作者 高新 谭杰 +3 位作者 随顺涛 李光辉 万先起 蒋金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289,共7页
苦荞作为四川凉山高寒山区彝族人民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苦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凉山产业进步与民族共同繁荣。开展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对于提升苦荞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播种和收获是苦荞机械化生产的两个... 苦荞作为四川凉山高寒山区彝族人民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苦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凉山产业进步与民族共同繁荣。开展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对于提升苦荞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播种和收获是苦荞机械化生产的两个关键性环节,也是两大薄弱环节。基于此,重点介绍苦荞机播与机收的研究现状,指出苦荞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客观条件复杂、专用机具缺失、关键技术攻关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推动标准制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机具研发等发展建议,为推动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播种 收获 全程机械化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机装备发展需求与对策
20
作者 何清燕 应婧 +3 位作者 郭鹏 王春霞 吝祥根 蒋昭琼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8-343,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空心村”现象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农机装备替代人力畜力破解“谁来种地”困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以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调研数据,分析农机装备发展现实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空心村”现象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农机装备替代人力畜力破解“谁来种地”困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以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调研数据,分析农机装备发展现实水平、基础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从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机装备生产制造、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技术应用和管理、推广应用体系构建等方面明晰发展需求,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开展农机装备适宜化、绿色化、智能化研究,提升农机工业对农机装备生产制造的支撑能力,完善农机装备管理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四川特色的农机装备应用场景等促进四川省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装备 农业机械化 发展需求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