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热作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和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平 余爽 +5 位作者 陈建雄 刘大章 铁万祝 雷茂民 刘志英 郑朝东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
四川是我国最北缘的热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晚熟芒果、晚熟龙眼和晚熟荔枝的重要生产基地。本文介绍四川热作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概况和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热作病虫害 监测 防控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发展 振兴四川奶业
2
作者 马继良 《中国奶牛》 1999年第2期5-7,共3页
奶业是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其发展速度的快慢、质量的优劣,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作为我省奶业主体的国有农垦奶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有何成绩、存在什么... 奶业是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其发展速度的快慢、质量的优劣,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作为我省奶业主体的国有农垦奶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有何成绩、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怎样发展,本文将就此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 农村经济 成效显著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四川地区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措施
3
作者 李华荣 《中国奶牛》 1998年第2期39-41,共3页
提高四川地区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措施○四川省农业厅农场局(成都市610004)李华荣奶牛繁殖率是奶牛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奶牛其它繁殖指标的综合反映,繁殖率的高低对牛群发展、品种改良、牛奶产量、经济效益等有直接影响。因... 提高四川地区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措施○四川省农业厅农场局(成都市610004)李华荣奶牛繁殖率是奶牛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奶牛其它繁殖指标的综合反映,繁殖率的高低对牛群发展、品种改良、牛奶产量、经济效益等有直接影响。因此,各级奶业主管部门、奶牛协会和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繁殖率 饲养管理 四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农场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4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60-60,共1页
2007年,我省有24个农场实施了“农场示范工程”。通过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农场基本生产条件.促进了农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项目场实现经济效益171万元:职工户均增收1856元;建立各种基地面积2... 2007年,我省有24个农场实施了“农场示范工程”。通过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农场基本生产条件.促进了农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项目场实现经济效益171万元:职工户均增收1856元;建立各种基地面积20万亩,带动农户46616户,户均增收123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工程 农场 成效显著 项目建设 生产条件 优化调整 农业结构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农场经济连续7年实现盈利
5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61-61,共1页
2006年,我省农场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场,增强农场示范带动功能这个主题,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农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18825万元,比上年增加18818万... 2006年,我省农场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场,增强农场示范带动功能这个主题,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农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18825万元,比上年增加18818万元,增长18.25%;实现主营业收入373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3%.实现生产总值1902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场经济 盈利 科学发展观 农场系统 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 资产总额 营业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消费 牵动奶业发展──加快四川奶业发展的再思考
6
作者 邹道荣 《农牧产品开发》 2001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四川 奶业 奶品消费 消费知识普及 学生奶计划 乳制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狠抓扭亏增盈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7
作者 马继良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四川 农场 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 经济体制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改革 职工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
8
作者 李华荣 《四川畜牧兽医》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1加强繁殖配种工作管理11实行目标管理,适时下达繁殖计划。母牛繁殖计划应于每年3月底或4月初下达第二年的计划,并把这项计划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内容,与奖惩挂钩。奶牛场把任务落实给配种员,按产犊数(或分段繁殖率)和精... 1加强繁殖配种工作管理11实行目标管理,适时下达繁殖计划。母牛繁殖计划应于每年3月底或4月初下达第二年的计划,并把这项计划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内容,与奖惩挂钩。奶牛场把任务落实给配种员,按产犊数(或分段繁殖率)和精液耗量计酬。各单位制定出完成计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 生殖器官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