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PU对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单性结实的诱导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显斌 夏中梅 +3 位作者 侯勇 魏敏 王兰英 敬华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4,F003,共5页
以中熟南山大白苦瓜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细胞分裂素活性物质CPPU对苦瓜单性结实的诱导作用和CPPU对苦瓜果实内源激素水平的调控,50mg L-1CPPU于花前3d处理,可引起苦瓜子房不正常开花(如花瓣绿色或边缘为绿色,花瓣小、厚、硬、粗糙;柱头干... 以中熟南山大白苦瓜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细胞分裂素活性物质CPPU对苦瓜单性结实的诱导作用和CPPU对苦瓜果实内源激素水平的调控,50mg L-1CPPU于花前3d处理,可引起苦瓜子房不正常开花(如花瓣绿色或边缘为绿色,花瓣小、厚、硬、粗糙;柱头干燥、光滑、绿色等)或盲花,使苦瓜子房不能正常受粉或受粉失败,从而形成无籽的苦瓜果实;CPPU处理提高了子房内源GA、IAA水平,是CPPU处理引起受粉失败或不能正常受粉的子房仍然能正常座果并生长发育形成无籽果实的重要原因,同时CPPU处理对内源CTK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对其机制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PU 内源激素 单性结实 苦瓜 子房 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农用抗生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强锋 朱彭玲 +3 位作者 夏中梅 王赟 曾芸 侯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3-539,共7页
为了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的真菌菌株,利用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抗生素降解真菌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耐受真菌,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以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运用高效液... 为了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的真菌菌株,利用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抗生素降解真菌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耐受真菌,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以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菌株抗生素降解能力进行检测,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筛选到4株抗生素降解真菌KS248、KS256、KS257、KS272,分别鉴定为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其中,菌株KS248、KS256、KS257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降解能力;菌株KS272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降解能力。在抗生素初始浓度1500μg·L^(-1)、30℃、150 r·min^(-1)条件下避光培养7 d后,菌株KS272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能力最强,降解率分别达到40.29%、10.59%,菌株KS256降解磺胺二甲嘧啶能力最强,降解率达到18.53%。筛选出的菌株均具有2种及以上抗生素降解能力,对抗生素的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且随着抗生素浓度增加,菌株对各抗生素降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诺氟沙星 磺胺二甲嘧啶 降解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苯隆对黄瓜果实生长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侯勇 曾显斌 +4 位作者 朱彭玲 曾芸 余桂蓉 陈强 夏中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6-1291,共6页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川翠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苯脲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噻苯隆(TDZ)对黄瓜果实生长、品质及内源激素水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TDZ处理的花后3~6d内黄瓜日均增长量增加35.71%;采收时单果鲜重、...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川翠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苯脲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噻苯隆(TDZ)对黄瓜果实生长、品质及内源激素水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TDZ处理的花后3~6d内黄瓜日均增长量增加35.71%;采收时单果鲜重、座瓜率分别增加27.09%和7.23%,畸形瓜率降低75.51%,且对黄瓜品质没有明显影响。此外,TDZ处理显著增加黄瓜花后3~6d果实内源GA、IAA和ABA含量,波动最大峰值分别较对照增加5.16%、20.24%和177.70%,并显著降低黄瓜花后0~6d内源ZT水平,其含量波动最低峰值较对照同期ZT水平低4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苯隆 黄瓜 生长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酰芸苔素内酯对3种作物产量品质及生化指标调节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夏丽娟 陈浩 赵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5期65-69,共5页
为了评价丙酰芸苔素内酯对花生、辣椒、棉花的产量品质、生化指标的效应,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生化检测。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使花生增产15.8%~24.7%,花生株分枝数增加值为9.3%~17.4%,提高了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辣椒增产率6%~... 为了评价丙酰芸苔素内酯对花生、辣椒、棉花的产量品质、生化指标的效应,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生化检测。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使花生增产15.8%~24.7%,花生株分枝数增加值为9.3%~17.4%,提高了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辣椒增产率6%~20.1%,辣椒单株座果数显著增加,辣椒Vc、可溶性固形物、辣椒红素峰值显著改善。棉花增产率4.4%~17.2%,单株棉铃数增长率最高,为1.7%~10.4%,整齐度、伸长率、断裂比强度略有提高,麦克隆值4.2左右。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提高花生、辣椒、棉花生理功能的表达强度,增加产量,改善植物脂肪、蛋白质、Vc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酰芸苔素内酯 作物 生化指标 产量品质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硅、铁对水稻Cd积累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锋 李芹 +6 位作者 侯勇 夏中梅 王海涛 陈春 杨云月 杨蕤兰 胡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411,共7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阻控剂对水稻Cd转移、积累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用有机硅和螯合铁作为叶面阻控剂,联合微生物菌剂,在田间共设置6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阻控剂对水稻Cd转移、积累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用有机硅和螯合铁作为叶面阻控剂,联合微生物菌剂,在田间共设置6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Y)、单独基施微生物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单独处理(D1、D2)、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分别基施的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D1+Y、D2+Y),水稻成熟后测定各部位Cd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处理水稻叶部Cd含量显著降低,TF_(根—秸秆)减小,根部Cd分配比例增加38.3%,叶面肥可有效阻隔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移和积累。②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基施对水稻Cd的积累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基施水稻各部位Cd含量降低,Cd分配比例变幅较小;路德维希肠杆菌基施水稻叶部Cd含量降低,茎部、籽粒Cd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的2.06、1.17倍,整株Cd积累量增加9.8%。③基施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植株Cd积累量减少,且明显改变植株各部位Cd的分布。基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TF秸秆—籽粒增大,籽粒Cd分配比例是对照的1.68倍,根部Cd分配比例是对照的63.5%,解淀粉芽孢杆菌联合叶面肥处理可增加Cd向地上部的转移。基施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TF_(根—秸秆)比对照降低64.5%,根部Cd含量是对照的1.57倍,根部Cd分配比例增加57.7%,路德维希肠杆菌联合叶面肥处理可增加根部Cd的滞留,阻隔Cd向地上部转移。【结论】基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联合叶面喷施有机硅、螯合铁可降低水稻根部Cd积累,增加Cd向地上部转移;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与叶面肥联合使用可有效降低水稻地上部Cd的积累,是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螯合铁 微生物 水稻 Cd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效力测定的研究
6
作者 卢代华 刘旭 +6 位作者 姚革 夏先全 石万成 龚正烈 龚葆红 曾显斌 侯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86-1091,共6页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幼虫毒力测定结果:比单剂1.8%阿维菌素EC和40%硫酸烟碱EC的毒力都高,得出了毒力回归方程式,共毒系数值大干常数值100,表明纳米18%阿维·烟碱AS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配伍纳米18%阿维.烟...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幼虫毒力测定结果:比单剂1.8%阿维菌素EC和40%硫酸烟碱EC的毒力都高,得出了毒力回归方程式,共毒系数值大干常数值100,表明纳米18%阿维·烟碱AS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配伍纳米18%阿维.烟碱AS在室内测出了对菜粉蝶效力最强的最佳使用剂量梯度(每公顷用药量),研究表明:用375~750mL/hm^2,有效成份a.i.g/hm^2(67.5~135g)对水750L,对菜粉蝶的防效高、速效性和持效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18%阿维·烟碱AS 菜粉蝶 相对毒力指数 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长和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丽娟 李靖 +1 位作者 梁竟宇 陈浩 《植物医学》 2022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了评价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对小麦、烟草、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生化检测发现,施用不同剂量0.001%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06,0.0075,0.012 mg/kg)分别使小麦... 为了评价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对小麦、烟草、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生化检测发现,施用不同剂量0.001%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06,0.0075,0.012 mg/kg)分别使小麦有效穗增加率2.8%~10.9%,增产率6.8%~19.8%,含糖量增加;施用药剂分别使烟草株高增加率为-0.9%~2.1%,叶面积增加率3.2%~21.3%,增产率8.5%~22.5%,钾/氯比有所改善、蛋白质含量略有降低、总糖含量增加;施用药剂分别使玉米穗位增加率为3.6%~7.0%,株高增加率为2.4%~3.6%,茎粗增加率为5.0%~8.6%,增产率为4.4%~11.8%,蛋白质、淀粉含量均提高.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可提高小麦、烟草、玉米生理功能的表达强度,增加产量,尤其是最高剂量(有效成分为0.012mg/kg),显著改善植物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品质.本研究为作物栽培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 小麦 烟草 玉米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黄耀蓉 王强锋 +3 位作者 朱彭玲 张亮 夏中梅 侯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37-1640,共4页
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生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测定,探讨了土壤改良剂不同施用量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各处理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5.34%~27.48%之间,pH提升幅度为7.2%~22.7%,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施用改良剂... 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生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测定,探讨了土壤改良剂不同施用量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各处理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5.34%~27.48%之间,pH提升幅度为7.2%~22.7%,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施用改良剂能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的繁殖,增强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施用改良剂200 g·m-2能有效改良土壤,显著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酸性土壤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生化性质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芙蓉花期不同阶段主要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朱章顺 王强锋 +6 位作者 李芹 马娇 夏中梅 侯勇 王海涛 胡凤科 徐远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3,共8页
为探索非自然方式调控木芙蓉花期的机理,以木芙蓉品种‘锦绣紫’为试验材料,在木芙蓉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后期、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盛花末期、二次盛花期和末花期采集对应的叶片、花蕾、盛开花和衰败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 为探索非自然方式调控木芙蓉花期的机理,以木芙蓉品种‘锦绣紫’为试验材料,在木芙蓉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后期、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盛花末期、二次盛花期和末花期采集对应的叶片、花蕾、盛开花和衰败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谱法检测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和乙烯(ETH)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谱法检测条件可靠,能够准确检测木芙蓉叶、花中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CTK含量最高,GA_(3)、ABA含量较高,IAA含量最低;花芽分化后期,叶片中GA_(3)、CTK和ABA含量快速降低。在初花期,各器官中IAA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内源激素均处于较低水平。随花期推进,花蕾、盛开花、衰败花中内源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ABA含量高于其余激素;在二次盛花期以后,叶片与花的内源激素变化趋于一致,亦表现出ABA含量最高。木芙蓉‘锦绣紫’有二次盛花的特性,各器官内源激素水平随花期波动变化,ABA含量变幅最大,ETH含量较为稳定。可得结论,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较高含量的CTK、GA_(3)和ABA可促进花芽分化;初花期以后,叶片和花中较高含量的GA_(3)、ABA、ETH可促进木芙蓉开花,加速花的衰败。本研究结果可为非自然方式调控花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 内源激素 花期 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酸和噻苯隆复配的室内活性测定及葡萄田间试验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丽娟 陈浩 侯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探讨赤霉酸和噻苯隆不同摩尔浓度配比对葡萄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采用Gowing法测定赤霉酸、噻苯隆9种浓度配比对葡萄生长的联合作用;制备3.4%噻苯隆·赤霉酸可溶液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对葡萄果纵径、果横径等品质的影响.噻苯... 探讨赤霉酸和噻苯隆不同摩尔浓度配比对葡萄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采用Gowing法测定赤霉酸、噻苯隆9种浓度配比对葡萄生长的联合作用;制备3.4%噻苯隆·赤霉酸可溶液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对葡萄果纵径、果横径等品质的影响.噻苯隆与赤霉酸的摩尔浓度比在1∶2~1∶3时实测单果重增长率与理论单果重增长率的差值为10.79%~11.41%,增效明显.当第1次施用浓度+第2次施用浓度为5.7 mg·L^-1+11.3 mg·L^-1,8.5 mg·L^-1+17.0 mg·L^-1,11.3 mg·L^-1+22.5 mg·L^-1,17.0 mg·L^-1+34.0 mg·L^-1时,对夏黑葡萄果纵径调节率为16.2%~21.8%,果横径调节率为10.6%~15.2%,增产率为65.8%~120.5%;对巨峰葡萄果纵径调节率为2.5%~6.2%,果横径调节率为12.0%~17.0%,增产率为21.5%~35.1%.在品质方面,葡萄中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略降低,但未达显著性差异.噻苯隆与赤霉酸摩尔浓度比为1∶2~1∶3复配,在葡萄谢花后生理落果初期和谢花后15 d浸泡果穗2次,使用3.4%噻苯隆·赤霉酸可溶液剂摩尔浓度5.7~8.5 mg·L^-1和11.3~17.0 mg·L^-1可有效调节葡萄生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酸 噻苯隆 葡萄 室内活性测定 调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酸和氯吡脲复配对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海涛 王强锋 +3 位作者 侯勇 夏中梅 陈春 杨云月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20-24,共5页
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对葡萄果实的调节作用及适宜用量,为农业生产上应用其提质增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清水、赤霉酸、氯吡脲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浸果,研究葡萄坐果率、果形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探讨赤霉·... 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对葡萄果实的调节作用及适宜用量,为农业生产上应用其提质增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清水、赤霉酸、氯吡脲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浸果,研究葡萄坐果率、果形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在葡萄生长调节上的适宜用量。结果(1)赤霉酸、氯吡脲单独浸果可显著提高葡萄坐果率,增加果穗长度,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产量,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2)氯吡脲浸果对葡萄坐果率、产量和品质的促进作用小于赤霉酸处理。(3)赤霉·氯吡脲浸果处理,葡萄坐果率提高24.4%~29.7%,果实横径、纵径增大,小区产量提高10.1%~22.2%。(4)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7.2%~10.9%,含糖量增加8.6%~15.3%,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1.3%~16.9%,可明显改善葡萄品质。(5)赤霉酸和氯吡脲复配对葡萄果实的增产、提质作用优于二者单独处理,中等浓度复配效果较优。表明赤霉酸与氯吡脲复配有利于促进葡萄坐果,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农业生产中,推荐使用1.2%赤霉·氯吡脲复配制剂,葡萄谢花后生理落果初期浸果浓度为40mg/L,间隔7~10d第2次浸果,浓度120mg/L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酸 氯吡脲 葡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祥宇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8期6-7,共2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科技成果,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其研究和生产应用都非常重视,这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志。介绍了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种类,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应...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科技成果,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其研究和生产应用都非常重视,这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志。介绍了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种类,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上所具有的优势,并从使用剂量、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上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农业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粮食及水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国正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95-96,共2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提升粮食作物及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变等有显著的作用,使用不规范会导致粮食及水果中有大量药剂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为此,在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效果后,规范其使用方法,可以实现提升水果品质的同时降低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提升粮食作物及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变等有显著的作用,使用不规范会导致粮食及水果中有大量药剂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为此,在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效果后,规范其使用方法,可以实现提升水果品质的同时降低药物残留的目的,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最安全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粮食 水果 影响 规范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收在无核白葡萄上的试验初报
14
作者 曹锦贤 张新华 +1 位作者 蒋富军 刘俊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栽培试验 果穗 果粒 生长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 高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