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体制改革与行为模式转换
1
作者 解洪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一) 在改革的进程中,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和政府行为横式的转换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家始终是作为上层建筑的主体,同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经济职能,究其实质只是... (一) 在改革的进程中,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和政府行为横式的转换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家始终是作为上层建筑的主体,同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经济职能,究其实质只是代行社会的经济职能。以社会的名义对经济实行宏观控制和管理。因而断不可将国家经济职能片面化、凝固化。在现代经济技术社会条件下,面对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必然趋势。过去在决策上国家集权太多、管理上对企业限制太死、手段上行政干预太强的宏观微观大一统的直接控制型机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各方面的矛盾日趋尖锐,必然要进行根本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经济职能 模式转换 客观要求 企业行为 政府行为模式 经济技术 行政干预 根本改革 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模式体系
2
作者 刘西荣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6期40-43,共4页
一一提到按劳分配,就自然使我们首先注意到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作出公允的评判,是我们探索现实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模式体系的基本前提。我认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可以区分为按劳分配的基本规定性和按劳分配... 一一提到按劳分配,就自然使我们首先注意到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作出公允的评判,是我们探索现实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模式体系的基本前提。我认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可以区分为按劳分配的基本规定性和按劳分配模式两个部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在他分析和考察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其基本规定性是: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自己的劳动成果紧密联系。第二,按劳分配个人消费品,实现等量劳动的交换。第三,在同一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分配尺度,实现劳动者的平等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劳动者 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 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所有制 个人消费品 劳动报酬 按劳分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汪涤世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7-22,共6页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着重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继续发展横向经济联合,适当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进...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着重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继续发展横向经济联合,适当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生产资料市场,逐步改革和完善企业劳动工资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并积极为下一步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做好必要的准备。”目前,深化企业改革的工作已在全国广泛开展,出现了多种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方案。本文仅就深化企业改革实践中提出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者 全民所有制企业 所有权 配套改革 金融改革 劳动工资制度 经营权 经济体制改革 经营机制改革 自负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设想
4
作者 汪涤世 龙虎 +1 位作者 胡珩 何枫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6期3-8,共6页
宏观经济管理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效化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政策的合理和有效,不仅从宏观上影响投资、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直接表现为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正确引导。因此,建立、... 宏观经济管理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效化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政策的合理和有效,不仅从宏观上影响投资、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直接表现为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正确引导。因此,建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不同的经济模式具有不同的调控体系。适应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健全 宏观经济管理 企业 重要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经济杠杆 微观经济活动 合理化 宏观调控政策 投资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机构改革的深化与困扰
5
作者 沈天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19,共3页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已是一个各方面都格外关注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成败,直接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程。因此。深入地从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中着眼,寻求解决的方法,构...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已是一个各方面都格外关注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成败,直接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程。因此。深入地从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中着眼,寻求解决的方法,构成本文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历史条件 政府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政策性业务的界定和管理
6
作者 刘伟林 《西南金融》 1991年第6期10-11,共2页
明确界定和加强管理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已是目前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先行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专业银行面临经营行为的两难抉择以及政策性银行未建立而且短期内难以建立的前提下,完成这一步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有利于专业银行... 明确界定和加强管理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已是目前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先行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专业银行面临经营行为的两难抉择以及政策性银行未建立而且短期内难以建立的前提下,完成这一步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有利于专业银行企业化之路,为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创造条件,甚至可以推动金融外部环境的某些配套改革得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业务 利息补贴 信贷活动 优惠利率 利率档次 开发性贷款 外部环境 贷放 体制改革 利息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