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面部4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铮 沈志浩 +1 位作者 尹明平 费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ML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中男性的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B-NHL的发病明显多于T-NHL,B-NHL中高恶性占58%,低恶性占42%,而T-NHL全部为高恶性。... 目的:探讨颌面部ML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中男性的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B-NHL的发病明显多于T-NHL,B-NHL中高恶性占58%,低恶性占42%,而T-NHL全部为高恶性。舌根部及咽淋巴环的病变以中高恶性为多。治疗方法采用以COP和CHOP化疗方案为主的,包括手术、放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方法。近期缓解率依其分期的和化疗疗程多少而不同,CR占36.3%,PR占59.0%,其中以手术切除+化疗的效果最好。结论:对于颌面颈部的肿块和溃疡不能以炎症解释,抗结核无效,应及时活检,并注意切取标本的方法。以COP和CHOP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口腔颌面部结核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铮 沈志浩 +1 位作者 廖楚航 费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结核 临床分析 面颈部结核 病理学检查 疫情回升 临床表现 纳入标准 诊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患者的护理
3
作者 赵素华 白桦 甘萍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0期37-38,共2页
对5例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及皮瓣移植术,结果除1例组织缺损严重,患者Ⅰ期手术植皮区瘢痕愈合而行Ⅱ期整复外,其余4例均为Ⅰ期愈合。提出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预防供受区感染;以及加强术后皮瓣护理,细... 对5例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及皮瓣移植术,结果除1例组织缺损严重,患者Ⅰ期手术植皮区瘢痕愈合而行Ⅱ期整复外,其余4例均为Ⅰ期愈合。提出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预防供受区感染;以及加强术后皮瓣护理,细心观察皮瓣血液循环,防止皮瓣区受压,预防皮瓣感染等措施是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护理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动物 抓咬伤 皮瓣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费伟 杨小民 +3 位作者 李铮 尹明平 沈志浩 廖楚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Co膜。术后1、2、4、6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拔出实验)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骨成熟时间早,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以期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愈合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 即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W6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费伟 王大章 +1 位作者 郑虎 翁玲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OVX +CFT组和OVX +XW6 30组 ,每组 3只。取左侧股骨作三点弯曲力学强度测试 ,左侧胫骨作骨小...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OVX +CFT组和OVX +XW6 30组 ,每组 3只。取左侧股骨作三点弯曲力学强度测试 ,左侧胫骨作骨小梁结构参数测定。结果 整个观察期内 ,OVX组股骨三点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 ,与Saham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个治疗组骨强度则呈上升趋势 ,与OVX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胫骨骨小梁结构参数测定结果显示 ,OVX组骨形成参数 (Vv、Tb .Th、Tb .N)逐渐下降 ,而骨吸收参数 (Tb .Sp)逐渐增加 ,呈骨量丢失状态 ,而两个治疗组骨形成参数逐渐增加 ,骨吸收参数逐渐下降 ,与OVX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两个治疗组同期各项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XW6 30能有效地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的成骨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W603 骨组织 力学性能 骨小梁结构参数 骨质疏松症 骨质量 OP 抗骨质疏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2和Smad3在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中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沈庆冉 周昊 +2 位作者 陈建伟 刘钧 邹淑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Smad2和Smad3在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方法:建立大鼠颅骨矢状缝扩张培养模型,运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观察Smad2和Smad3 mRNA与蛋白在受力骨缝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牵张力的作用下,Smad2与Smad... 目的:观察Smad2和Smad3在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方法:建立大鼠颅骨矢状缝扩张培养模型,运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观察Smad2和Smad3 mRNA与蛋白在受力骨缝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牵张力的作用下,Smad2与Smad3的基因表达在20 min左右达到高水平,随后下降。骨缝受力后Smad2与Smad3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其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骨缝边缘区域。结论:Sma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骨缝细胞力学信号向生物化学信号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缝牵张 SMAD2 SMAD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Smad信号通路在大鼠间充质干细胞机械牵张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晓文 周昊 +2 位作者 戚孟春 赵闯 邹淑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04-706,709,共4页
目的:了解TGF-β/Smad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加载牵张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60min)。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GF-β... 目的:了解TGF-β/Smad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加载牵张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60min)。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4的表达,同时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标志物ALP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张应力的作用下,TGF-β,Smad4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MSCs的增殖、ALP活性也在加力后增强(P<0.01)。结论: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与细胞受张应力刺激密切相关,并与MSCs增殖与骨向分化趋势一致。表明TGF-β/Smad通路参与了细胞力学信号向生物化学信号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机械牵张 TGF-Β 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W630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费伟 王大章 +1 位作者 郑虎 翁玲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在去势大鼠骨组织成骨中的作用。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4组 ,即Sham组、OVX组、OVX加雌酚酮组和OVX加XW6 30组 ,每组 3只。术后 30、6 0、90d各处死 1组动物 ,取两侧胫骨作HE和SEM组织...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在去势大鼠骨组织成骨中的作用。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4组 ,即Sham组、OVX组、OVX加雌酚酮组和OVX加XW6 30组 ,每组 3只。术后 30、6 0、90d各处死 1组动物 ,取两侧胫骨作HE和SEM组织学观察 ,取 1侧股骨作三点弯曲力学强度测试。结果 :HE和SEM观察发现 ,OVX组胫骨干骺端术后 30d即呈骨丢失状态 ,并持续至整个观察期。应用雌酚酮和XW6 30治疗后 ,干骺端骨小梁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修复现象 ,整个观察期内XW6 30组成骨活动明显较雌酚酮治疗组活跃。整个观察期内 ,OVX组股骨三点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 ,与Sham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个治疗组骨强度则呈上升趋势 ,与OVX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XW6 30能有效地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的成骨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抗骨质疏松药 成骨作用 骨质量 去势大鼠 XW6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多发性血管瘤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宇华 刘碧英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71-72,共2页
平阳霉素治疗多发性血管瘤118例,发生发热8例、口腔炎28例、皮肤反应6例。认为加强口腔炎的预防与护理,术前、术后严密监测体温,及时对发热进行处理,对皮肤反应预防性用药等是减轻平阳霉素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 多发性血管瘤 不良反应 素治疗 观察与护理 皮肤反应 预防性用药 护理措施 平阳霉素 口腔炎 测体温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W630对大鼠成骨细胞TGF-β_1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10
作者 费伟 王大章 +2 位作者 郑虎 翁玲玲 邓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3-391,共9页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促进成骨作用的机理。方法 :提取并标记制备TGF_β1和ColⅠ基因的cDNA探针 ,将 3种不同药物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 2 4、72h后 ,提取细胞总RNA ,并与TGF_β1和ColⅠ基因的cDNA探针进行狭缝杂交。结果 :XW6 3...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促进成骨作用的机理。方法 :提取并标记制备TGF_β1和ColⅠ基因的cDNA探针 ,将 3种不同药物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 2 4、72h后 ,提取细胞总RNA ,并与TGF_β1和ColⅠ基因的cDNA探针进行狭缝杂交。结果 :XW6 30具有促进大鼠成骨细胞中TGF_β1和ColⅠmRNA表达的作用 ,在相同浓度 (10 -6mol/L)下 ,其作用优于四环素加哌嗪雌酮和单纯雌酚酮 (P <0 0 5 )。结论 :XW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I型胶原 基因表达 抗骨质疏松药 XW630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