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1
作者 《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 +20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 居旻杰 罗亮 雷鸣 阿曼古丽·莫明 陈颖 段开亮 李柳村 李悦 刘凯 刘盼 刘萍 罗嘉文 罗竞超 钱易婍 王缓 王叙锦 王振 亚夏尔江·穆合塔尔 张诗敏 朱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193-2204,共12页
语音阀是一种通过单向阀门恢复生理气流路径的辅助装置,能够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发声、吞咽、气道廓清以及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脱机与拔管进程。然而,目前国内语音阀应用尚不规范,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中... 语音阀是一种通过单向阀门恢复生理气流路径的辅助装置,能够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发声、吞咽、气道廓清以及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脱机与拔管进程。然而,目前国内语音阀应用尚不规范,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共有19条建议,全面覆盖语音阀的适用人群、设备种类、使用流程、不良事件管理以及多学科团队培训等方面内容。本共识强调规范化评估和操作、及时监测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期望推动语音阀在气管切开术患者康复中的安全和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语音阀 发声 吞咽 气道廓清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
2
作者 李欣 杨涛 +6 位作者 张毅 罗勤 赵青 曾绮娴 章思铖 赵智慧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类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机化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伴随非阻塞部位的小血管病变,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CTEPH患者的根治性手术,但约40%的患者不能接受PEA或术后残留肺动脉...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类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机化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伴随非阻塞部位的小血管病变,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CTEPH患者的根治性手术,但约40%的患者不能接受PEA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对于这些患者,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运动耐力和预后。随着BPA证据的积累,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发布的肺动脉高压指南推荐将其作为不适合PEA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替代治疗。但不同类型CTEPH病变的特征存在差异,相应的BPA治疗策略和器械有所不同,BPA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也较大。本文旨在总结当前不同类型CTEPH病变的BPA治疗策略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预测模型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伟 常秀君 +1 位作者 曾帆 兰蕴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1-1896,共6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且以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和短期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内科综合治疗下病死率高达50%~90%。开发简单快捷、准确性高的ACLF预后预...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且以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和短期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内科综合治疗下病死率高达50%~90%。开发简单快捷、准确性高的ACLF预后预测模型,能帮助临床医师早期准确判断ACLF患者预后,识别预后不良患者,从而实施早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有助于降低病死率。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数据处理能力愈发强大,人工智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预测等多方面均有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常见的ACLF预后模型和机器学习预后预测模型进行综述,总结最新研究进展,为ACLF预后预测模型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兰蕴平 吴娅秋 +3 位作者 黎嘉嘉 刘蓉安 罗小秀 黄晓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拔管后3 d,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实测值)和FEV_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t>3.590,P<0.01),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824,P<0.001);两组FEV_1(实测值)、FEV_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_1/FVC均较术前降低(F>1.044,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38,P=0.037)。两组术后1 d PaO_2水平均较术前及拔管后3 d高(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器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进而改善氧合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手术 低氧血症 呼吸训练器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雷雨 黎嘉嘉 +3 位作者 刘蓉安 曾帆 李贵森 兰蕴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9年8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SICU收治的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139例,分为存活组(n=62)和死亡组(n=77)。... 目的观察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9年8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SICU收治的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139例,分为存活组(n=62)和死亡组(n=77)。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以及感染部位;记录5个时间点TBil、DBil、IBil、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ST、ALT、WBC、中性粒细胞(NEU)、降钙素原(PCT)、乳酸(Lac)数值;同时记录TBil、DBil、IBil峰值,以及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人工肝血浆置换次数、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Child-Pugh分级、黄疸分级。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病死率55.4%。存活组TBil、DBil以及IBil在14 d、21 d、28 d以及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TBil:Z值分别为-3.230、-8.197、-9.281,t=-5.371;DBil:Z值分别为-4.708、-8.633、-9.579、-8.238;IBil:Z值分别为-2.402、-6.522、-8.113、-5.300,P值均<0.01);存活组中度黄疸比例高,而死亡组重度黄疸比例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3,P<0.01);存活组PT和INR在所有时点(诊断时、7 d、14 d、21 d、28 d)均低于死亡组(PT:Z值分别为-3.173、-3.467、-2.660、-2.261、-3.120;INR:Z值分别为-3.141、-2.754、-3.230、-2.560、-3.229,P值均<0.05);AST在7 d、14 d、21 d及28 d明显低于死亡组(Z值分别为-2.484、-3.200、-3.298、-4.277,P值均<0.05);ALT在14 d、21 d及28 d明显低于死亡组(Z值分别为-2.635、-2.667、-4.656,P值均<0.01);存活组WBC、NEU在7 d、14 d、21 d均显著低于死亡组(WBC:Z值分别为-3.229、-2.987、-4.537;NEU:t=-3.332、Z=-3.107、Z=-4.485,P值均<0.01);存活组PCT诊断时、14 d、21 d和28 d明显低于死亡组(Z值分别为-4.844、-2.215、-2.869、-7.442,P值均<0.05);Lac在所有时点(诊断时、7 d、14 d、21 d、28 d)均明显低于死亡组(Z值分别为-4.316、-2.913、-3.068、-8.578、-9.341,P值均<0.01);存活组血管活性药物(Z=-6.421)、机械通气时间(Z=-2.005)、人工肝时间(Z=-4.822)和ICU住院时间(t=-3.005)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值均<0.05)。TBil(OR=0.959,95%CI:0.929~0.991)、DBil(OR=1.056,95%CI:1.009~1.105)、IBil(OR=1.071,95%CI:1.006~1.140),WBC 7 d(OR=31.365,95%CI:2.878~41.761)、14 d(OR=5.859,95%CI:1.073~31.999),NEU 7 d(OR=0.007,95%CI:0.003~0.409)、14 d(OR=0.132,95%CI:0.023~0.765),PCT诊断时(OR=1.062,95%CI:1.017~1.110)、7 d(OR=0.920,95%CI:0.855~0.990)、28 d(OR=12.711,95%CI:3.532~45.745),血管活性药物时间(OR=1.657,95%CI:1.337~2.053),机械通气时间(OR=0.783,95%CI:0.634~0.967)以及人工肝持续时间(OR=1.534,95%CI:1.065~2.208)是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病死率高。与死亡患者相比,存活患者胆红素及其峰值水平在疾病的中后期更低,中度黄疸比例居多,而死亡患者重度黄疸比例居多。存活患者凝血障碍更轻,肝酶学AST、ALT更低,感染指标WBC、NEU及PCT更低,灌注指标Lac更低。存活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人工肝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死亡患者。胆红素水平,感染指标WBC、NEU及PCT,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时间和人工肝持续时间是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胆汁淤积 胆红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