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内质网应激和神经炎症的研究
1
作者 杨乐 周怡 +1 位作者 王钶韵 赖娅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4,共8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3×Tg-AD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C57BL/6J小鼠)、AD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组(3×Tg-AD小...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3×Tg-AD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C57BL/6J小鼠)、AD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大黄素50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50 mg/kg)、大黄素100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100 mg/kg)和多奈哌齐组(3×Tg-AD小鼠+多奈哌齐3 mg/kg)。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kDa,GRP78)和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p38、p-p3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小鼠认知能力下降,GFAP表达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增多,GRP78和IRE1α表达升高,NF-κB p65、p38磷酸化表达升高。与AD组相比,大黄素改善AD小鼠的认知能力障碍,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和神经炎症,并降低脑组织GRP78、IRE1α、磷酸化NF-κB p65和磷酸化p38的表达。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改善AD小鼠认知能力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大黄素 神经炎症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亨廷顿病家系临床特点、基因诊断与家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彬 罗永杰 +1 位作者 罗芸 汪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同时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至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亨廷顿病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详细临床资料,并进行I...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同时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至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亨廷顿病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详细临床资料,并进行IT15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的检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对参与者的认知、情绪及日常生活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个家系中共有24例参加基因测序,基因确诊患者8例, CAG重复次数在41~54(46.75±4.03)次,发现症状前患者7例,CAG重复次数在43~58(50.00±6.40)次,共有4例有婚育需要。正常CAG重复次数在12~24,以17、20最常见。相关分析发现CAG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967,P<0.01);ADL评分与病程(r=0.842, P<0.01)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r=-0.930, P<0.01)、MoCA评分(r=-0.932, P<0.01)呈负相关。结论基因检测对亨廷顿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家族史阴性的患者。家系在传代过程中存在CAG重复次数的扩增,且有遗传早现现象。CAG重复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发病年龄的早晚。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对避免患儿的出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家系 临床特点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通过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
3
作者 肖志强 杨柳 +3 位作者 黄睿 黄斌 李晓佳 王晓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通过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且构建靶向S1PR2的干扰序列用于干预细胞中S1PR2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发现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S1PR2干预后模型组内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0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PP、Tau、p-Tau和PSD95的表达,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降低模型组细胞内APP、Tau和p-Tau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PSD95的表达,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P<0.001)。另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以分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中ATP的产生,增加了ROS含量,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P<0.001)。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ATP的产生,降低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P<0.001)。最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促进了p-AKT/AKT及p-mTOR/mTOR的表达,S1PR2干预后显著抑制AKT/mTOR通路的激活(P<0.001)。总而言之,S1PR2可能通过促进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β淀粉样蛋白_(25-35) 阿尔兹海默症 线粒体功能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素萍 谢彦 +3 位作者 许飞 梁益 何保明 孙红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首次发生AIS患者45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3例作... 目的探讨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首次发生AIS患者45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浆中CTRP1的表达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6个月神经功能缺陷和CTRP1的关系。结果对照组[(119.53±17.62)ng/mL]、不明原因及其他原因型脑卒中[(145.81±18.96)ng/mL]、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153.17±19.21)ng/mL]、心源型脑卒中[(156.56±20.96)ng/mL]和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169.23±22.34)ng/mL]的CTRP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119.53±17.62)ng/mL]、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组[(156.29±19.86)ng/mL]、中度组[(168.74±18.53)ng/mL]和重度组[(175.96±19.15)ng/mL]患者血清CTRP1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RP1、年龄、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IS患者出院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陷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TRP1能够有效预测AIS患者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基层医院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的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红 杨树 郭富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586-590,共5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是一个系统工程。AIS诊疗指南可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各基层医院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对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包括AIS的急诊评估和转运、影像评估、溶栓和抗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是一个系统工程。AIS诊疗指南可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各基层医院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对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包括AIS的急诊评估和转运、影像评估、溶栓和抗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等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指南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合并精神障碍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忠琼 喻良 +3 位作者 蒋宇超 Benjamin Klugah-Brown 罗程 尧德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癫痫合并精神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但目前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患者反复受到其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神经影像技术为研究脑部结构和功能等的改变提供一种独特的途径。以癫痫合并抑郁、癫痫合并焦虑、癫痫性精神分裂样... 癫痫合并精神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但目前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患者反复受到其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神经影像技术为研究脑部结构和功能等的改变提供一种独特的途径。以癫痫合并抑郁、癫痫合并焦虑、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和癫痫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为主,对目前基于神经影像学对这些精神障碍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癫痫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抑郁 焦虑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素萍 何保明 +3 位作者 梁益 谢彦 许飞 孙红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我院神经内科首次新发AIS存活患者240例,依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6例和预后不良组104例...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我院神经内科首次新发AIS存活患者240例,依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6例和预后不良组104例。随访6个月,检测患者血浆MIF水平。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心房颤动、LDL-C、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IF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61.4±9.8)岁vs(63.3±11.4)岁,P=0.017;13.2%vs 24.0%,P=0.031;(2.69±0.64)mmol/L vs(2.97±1.01)mmol/L,P=0.009;(2.12±0.71)mg/L vs(2.59±0.67)mg/L,P=0.000;16.2%vs 46.2%,P=0.000;(86.76±16.84)μg/L vs(94.23±15.38)μg/L,P=0.000],HLD-C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1.21±0.33)mmol/L vs(1.09±0.29)mmol/L,P=0.003]。不明原因型、其他原因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型、小动脉闭塞型患者血浆MIF水平分别为(78.42±17.95)μg/L、(83.75±10.27)μg/L、(90.73±14.56)μg/L、(97.13±19.96)μg/L、(103.23±20.15)μg/L,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MIF判断AIS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P<0.01),判断不良预后的最佳截点为107.8μg/L。MIF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结论 MIF可作为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早期预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颗粒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辛佳艳 黄晓 +2 位作者 乐卫东 王晓明 向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相对特异的神经元突触后蛋白,主要在大脑皮质和海马等部位表达。Ng被蛋白磷酸酶C激活后参与调控突触可塑性和突触再生,研究证实了Ng在突触可塑性中的重要性及其与认知功能表现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相对特异的神经元突触后蛋白,主要在大脑皮质和海马等部位表达。Ng被蛋白磷酸酶C激活后参与调控突触可塑性和突触再生,研究证实了Ng在突触可塑性中的重要性及其与认知功能表现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到Ng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变化,脑脊液中Ng的检测已成为早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在此综述中,我们查阅了当前已发表的有关Ng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文献,总结了Ng的临床研究现状,分析了Ng临床应用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随着各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Ng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良好的诊断手段和预后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颗粒素 中枢神经系统 生物标志物 突触功能障碍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除大网膜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9
作者 黄晓 赵嘉玲 +5 位作者 颜庭琪 苟舒 冯亚星 刘通 乐卫东 向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网膜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认知障碍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取3月龄转基因和野生型雌鼠各6只分别为转基因组和野生型组,选取6只3月龄转基因雌鼠,手术切除大网膜,建立转基因-... 目的 探讨大网膜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认知障碍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取3月龄转基因和野生型雌鼠各6只分别为转基因组和野生型组,选取6只3月龄转基因雌鼠,手术切除大网膜,建立转基因-大网膜切除(OR)组,各组小鼠9月龄时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采用6E10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刚果红染色检测脑内Aβ,采用刚果红染色检测小鼠脑淀粉样血管病(CAA)。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检测小鼠脑内微出血。采用抗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元轴突抗体(MAP2)抗体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脑内神经元与轴突。结果 转基因-OR组逃逸潜伏期和逃逸距离明显低于转基因组,但明显高于野生型组,穿越平台时间明显高于转基因组(P<0.05)。转基因-OR组刚果红和6E10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总面积、刚果红和6E10抗体染色阳性颗粒数明显低于转基因组[(0.20±0.02)%vs(0.50±0.04)%,(0.85±0.05)%vs(1.65±0.04)%,(21.65±1.52)个/mm^(2)vs(39.05±1.65)个/mm^(2),(56.75±4.21)个/mm^(2)vs(74.94±2.92)个/mm^(2),P<0.05],但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5)。转基因-OR组CAA面积和CAA计数、脑微出血计数明显低于转基因组,NeuN、MAP2抗体总面积明显高于转基因组(P<0.05)。结论 切除大网膜减轻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减少脑内Aβ负荷,抑制AD特征性病理改变,提示大网膜在AD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模型 动物 淀粉样β肽类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ABCD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婷 王建红 +3 位作者 薛朝杨 范羽 温贤秀 杨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13例。根...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13例。根据CAS术后复查时间的先后顺序以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235例和验证组78例,建模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182例和并发症组53例。比较建模组与验证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逻辑评分法构建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验证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未遵医嘱服用、体质量指数异常、吸烟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656,95%CI:12.052~357.683,P=0.000;OR=2.298,95%CI:1.023~5.163,P=0.044;OR=5.965,95%CI:2.527~14.079,P=0.000;OR=6.290,95%CI:1.828~21.645,P=0.004)。建模组AUC为0.827,验证组AUC为0.806。结论 抗血小板药物未遵医嘱服用、体质量指数异常、吸烟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ABC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为临床早期识别和预防CAS术后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卒中 危险因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管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俊 刘婷婷 +1 位作者 辜晓惠 刘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广泛应用,在癫痫患者的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音视... 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广泛应用,在癫痫患者的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音视频、手机APP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远程咨询及诊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认为癫痫慢病管理平台、区域化多中心联合诊疗、癫痫数据库共享、癫痫患者实时监测及在线数据分析是未来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意识到,远程医疗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未来需要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升患者教育和参与度等,以确保远程医疗能够在促进医疗服务普及和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医疗质量,保护患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癫痫 慢病管理 5G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郭富强 孙祥荣 +8 位作者 杨友松 徐玉川 陈隆益 董凌琳 韦永胜 黄雨兰 李晓佳 孙红斌 杨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7,I0002,共5页
背景五年来,人们已经在动物脑内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的病理改变进行了一些研究,然而很少人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病理和超微结构进行评估。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普通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对30例脑出... 背景五年来,人们已经在动物脑内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的病理改变进行了一些研究,然而很少人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病理和超微结构进行评估。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普通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对30例脑出血患者采取非功能区漏斗式入颅,在入颅路径过程必须切除的脑组织中,把远离血肿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发病12h以内),靠近血肿旁1cm脑组织作为实验组。按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实验组分为6h以内组6例,6—12h组7例,12—24h组5例,24—48h组3例,48~72h组3例,3—4d组3例,5d组2例,8d组1例。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普通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脑组织形态和结构基本正常。实验组6h以内脑组织有轻微损伤。6h以后脑组织损伤逐渐加重。24—48h损伤达高峰,光镜显示脑细胞和纤维水肿明显,细胞形态不完整,核固缩,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电镜显示神经元细胞核变空染色质聚集,线粒体肿胀,嵴变短或消失,核糖体减少,次级溶酶体增加,细胞变空,细胞膜不完整,胶质细胞核固缩。72h以后损伤逐渐好转,5d时损伤与6—12h组相似,8d时基本好转,与6h以内组基本接近。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损伤早期就有病理改变,损伤高峰在24—72h,与一般脑出血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能与血肿周围组织的继续发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周围组织 病理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标志物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于大林 明利 +4 位作者 唐贤勇 方顕文 永星 李惠英 肖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标志物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第1次住院治疗的ACI患者328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标志物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第1次住院治疗的ACI患者3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AO)组、心源性脑栓塞(CE)组、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SUE)组。另选取同期在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46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测定血浆标志物水平,对ACI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后计算神经功能好转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各组DD、Hcy、Fib、CRP和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542、18.725、6.752、32.890、35.634,P<0.05)。LAA组神经功能好转率为49.8%,Fib、CRP和ESR与神经功能好转率呈负相关(rs=-0.345、-0.352、-0.348,P<0.05);CE组神经功能好转率为32.9%,DD、Fib、CRP和ESR与神经功能好转率呈负相关(rs=-0.479、-0.487、-0.481、-0.485,P<0.05)。Logistic回归显示,Hcy〔OR=2.031,95%CI(1.O41,3.051),P<0.001〕、Fib〔OR=1.680,95%CI(1.068,2.742),P<0.001〕和CRP〔OR=1.430,95%CI(1.035,2.078),P=0.012〕是LAA的危险因素,Fib〔OR=1.390,95%CI(1.016,2.352),P=0.005〕和CRP〔OR=1.920,95%CI(1.008,2.956),P<0.001〕是CE的危险因素。LAA组mRS评分≥3分患者的Fib、CRP和ESR水平高于mRS评分<3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评分mRS≥3分患者的DD、Fib、CRP和ESR水平高于mRS<3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I患者中,高水平的Hcy、DD有助于ACI的病因学诊断,Hcy、Fib、CRP是LAA的危险因素,Fib和CRP是CE的危险因素,不同血浆标志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质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晓平 黄斌 +2 位作者 马帅 黄睿 李晓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将制备...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将制备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吗替麦考酚酯高剂量组(0.8 g/kg)、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0.4 g/kg)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0.5 g/kg)。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吗替麦考酚酯高剂量组、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给予对应药物灌胃处理,所有大鼠连续给药4周,检测所有大鼠的识别指数、水迷宫实验、小脑Tunel染色及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海马组织的Beclin-1与LC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识别指数和穿环次数明显降低(均P<0.05),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的识别指数和穿环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降低(均P<0.05)。镜下显示,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呈棕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的Beclin-1和LC3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eclin-1和LC3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且吗替麦考酚酯组中,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减少及Beclin-1和LC3表达增高均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噬水平和提高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吗替麦考酚酯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自噬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能伟 杨友松 +1 位作者 郭富强 肖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合并其他脑部发育畸形,如脑裂、透明隔缺如,其临床表现为反复频繁的癫痫...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合并其他脑部发育畸形,如脑裂、透明隔缺如,其临床表现为反复频繁的癫痫发作且呈迟发性难治性癫痫、智力低下及运动系统受损,CT及MRI特征性表现为左额、颞、顶灰质团块突入大脑半卵圆区及侧脑室旁的白质内,并见脑裂畸形;右侧大脑半球中央沟明显加深,其周围灰质伸入白质区域,并部分突向右侧侧脑室体部,透明隔部分缺如。抗癫痫药物可作为对症治疗,γ-刀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癫痫发作。结论必须提高对大脑灰质异位症的认识,熟悉其CT及MRI表现及其与难治性癫痫的关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灰质异位症 临床表现 诊断 影像学特征 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估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祥荣 郭富强 +6 位作者 陶克言 韦永胜 余能伟 李晓佳 黄雨兰 董凌琳 汪瑾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采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T确诊的幕上脑出血患者41例,于发病5h^14d行双层脑CTP检查,按发病到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12h,>12~24h,>24~48h,>48~72h,>72h^2周。采用... 目的采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T确诊的幕上脑出血患者41例,于发病5h^14d行双层脑CTP检查,按发病到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12h,>12~24h,>24~48h,>48~72h,>72h^2周。采用非去卷积模型斜率法计算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距离水肿边缘1cm)以及远隔皮质区不同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olood flow,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达峰值时间(peak time,PT)及各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以CBF≤20ml.100g-1.min-1为脑灌注损伤。结果所有患者灌注参数图从血肿中心到正常区色差呈阶梯状分布;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及远隔皮质区的平均CBF[(2.5±1.9)、(19.8±10.1)、(42.2±9.2)、(54.8±8.8)ml.100g-1.min-1]、rCBV[(2.9±1.7)、(7.1±4.3)、(25.8±5.1)、(37.9±4.5)%]及PT[血肿中心无峰值,(9.0±1.7),(8.0±1.1),(8.0±1.3)s]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15)。②CTP灌注参数图所示的灌注损伤为(11±5)cm2,CT平扫显示的平均血肿范围为(6±3)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9,P=0.000)。③血肿≥10ml的患者26例,15例CBF≤20ml.100g-1.min-1;血肿<10ml的患者14例,2例CBF≤20ml.100g-1.min-1。水肿带CBF与血肿体积呈直线相关(r=-0.501,P=0.001)。④血肿周围以上各区的CBF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⑤脑积水患者的CBF和rCBV明显降低,而PT明显延长。结论CTP能够很好地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周边存在与血肿大小有关的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缺血 CT灌注成像 血液动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对新诊断癫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波 周东 +1 位作者 肖军 孙红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抗癫药物拉莫三嗪(LTG)和传统抗癫药物卡马西平(CBZ)对新诊断部分发作性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癫患者进行一组神经心理学和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 目的研究新型抗癫药物拉莫三嗪(LTG)和传统抗癫药物卡马西平(CBZ)对新诊断部分发作性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癫患者进行一组神经心理学和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以及头颅CT/MR、脑电图等检查,之后随机分别给予CBZ和LTG治疗。12周后复查相同检查。结果CBZ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逻辑延迟记忆下降,数字符号减少,QOLIE31中综合QOL和总体健康水平得分增加((P<0.05或0.01)),但药物影响和认知功能得分均下降(P<0.01);LTG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型、B型连线测验时间、stroop读色时间减少,逻辑记忆、逻辑延迟记忆、计算力以及数字符号增加(P<0.05或0.01),QOLIE31中情绪、总体健康水平、精力/疲乏、社会功能得分增加(P<0.05或0.01),药物影响得分下降(P<0.01),认知功能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BZ与LTG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LTG组A型连线时间减少(P<0.01),stroop读字正确数、逻辑延迟记忆、数字符号增加(P<0.05或0.01),LTG在药物影响和认知功能得分均优于CBZ组(P<0.01)。结论LTG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新诊断部分发作性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目的研究新型抗癫药物拉莫三嗪(LTG)和传统抗癫药物卡马西平(CBZ)对新诊断部分发作性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癫患者进行一组神经心理学和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以及头颅CT/MR、脑电图等检查,之后随机分别给予CBZ和LTG治疗。12周后复查相同检查。结果CBZ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逻辑延迟记忆下降,数字符号减少,QOLIE31中综合QOL和总体健康水平得分增加((P<0.05或0.01)),但药物影响和认知功能得分均下降(P<0.01);LTG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型、B型连线测验时间、stroop读色时间减少,逻辑记忆、逻辑延迟记忆、计算力以及数字符号增加(P<0.05或0.01),QOLIE31中情绪、总体健康水平、精力/疲乏、社会功能得分增加(P<0.05或0.01),药物影响得分下降(P<0.01),认知功能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BZ与LTG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LTG组A型连线时间减少(P<0.01),stroop读字正确数、逻辑延迟记忆、数字符号增加(P<0.05或0.01),LTG在药物影响和认知功能得分均优于CBZ组(P<0.01)。结论LTG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新诊断部分发作性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癫瘸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妍 谢林峻 +6 位作者 郭丽霞 黄慧娟 胡茜 毛家雪 丁蕾 李铀氢 聂新月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15,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3个区、638名居民为对象,调查其对脑卒中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通过微信、电话及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脑卒中急救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3个区、638名居民为对象,调查其对脑卒中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通过微信、电话及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脑卒中急救知识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总分(23.95±6.53)分,得分率为57.02%。是否学医/有医学背景、体检情况、月收入、文化程度是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后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显著高于教育前(P<0.01)。结论社区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亟待提高,其影响因素较多,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居民 脑卒中 急救知识 卒中预警信号 高危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雨峰 王芸 +4 位作者 吴莹 程明 黄林 徐丽 余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综合康复组(n=35)行常规康复治疗加电针疗法,普通康复组(n=35)行单纯康复治疗,对照组(n=35)无任何康复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综合康复组(n=35)行常规康复治疗加电针疗法,普通康复组(n=35)行单纯康复治疗,对照组(n=35)无任何康复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3个疗程后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后综合康复组P300潜伏期低于普通康复组,波幅高于普通康复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康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富强 黄开琼 +1 位作者 刘洁 胡开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