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腔内超声评价希氏束起搏心脏血流动力学和解剖结构重构 被引量:6
1
作者 尹立雪 蔡力 +11 位作者 李春梅 邓燕 程力剑 李爽 王珊 Tim Laske Nancy Rakow Terrell Williams 郑昌琼 李德玉 汪天富 郑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 采用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和评价直接希氏束起搏诱导的心室激动顺序、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重构。方法 六只急性闭胸直接希氏束起搏狗模型。采用美国Medtronic导向引导鞘管和主动螺旋电极 ,在心... 目的 采用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和评价直接希氏束起搏诱导的心室激动顺序、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重构。方法 六只急性闭胸直接希氏束起搏狗模型。采用美国Medtronic导向引导鞘管和主动螺旋电极 ,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下将起搏电极分别置放于希氏束 (n =6)和右室心尖 (n =6)。所有部位的起搏频率均控制为 12 0次 /min。采用二维灰阶、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 ,分别测量和计算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各房室和相连大血管解剖结构内径和容量、心肌的激动顺序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不同起搏状态上述测量参数的配对统计比较。结果 希氏束起搏状态下 ,左心室壁内心肌的激动顺序、心脏主要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窦性心律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与右心室心尖起搏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有效地量化评价心脏起搏状态下的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重构 希氏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