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胶囊耐缺血缺氧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帅 王果 +4 位作者 汪林 沈晓飞 钟振东 李军晖 刘韵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0-593,603,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缺血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按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普萘洛尔)、桂枝茯苓胶囊大剂量组(0.93g/kg)、桂枝茯苓胶囊小剂量组(0.465g/kg),连续给药7d,采用密闭缺氧实验、断头致脑缺氧实...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缺血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按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普萘洛尔)、桂枝茯苓胶囊大剂量组(0.93g/kg)、桂枝茯苓胶囊小剂量组(0.465g/kg),连续给药7d,采用密闭缺氧实验、断头致脑缺氧实验、亚硝酸钠致脑缺氧实验以及异丙肾上腺素致脑缺氧实验,记录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建立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模型,并以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探讨其对缺血缺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剂量桂枝茯苓胶囊对密闭导致的缺氧存活时间和大、小剂量桂枝茯苓胶囊对断头致脑缺氧存活时间有延长趋势(P>0.05);小剂量桂枝茯苓胶囊对亚硝酸钠导致的缺氧存活时间、大剂量桂枝茯苓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缺氧存活时间具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桂枝茯苓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坏死面积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心肌缺氧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6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凌娟 李军晖 +2 位作者 罗建波 周小玉 曾涛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18期8-14,共7页
维生素B_6(VB_6)常以盐酸吡哆醇的形式作为酶的辅基参与代谢反应,特别参与和蛋白质、氨基酸代谢有关的反应,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缺乏VB_6会导致免疫器官发育受阻,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发挥也会受到抑制,影响肿瘤的生长,同时... 维生素B_6(VB_6)常以盐酸吡哆醇的形式作为酶的辅基参与代谢反应,特别参与和蛋白质、氨基酸代谢有关的反应,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缺乏VB_6会导致免疫器官发育受阻,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发挥也会受到抑制,影响肿瘤的生长,同时还会影响机体免疫稳定功能,而高剂量VB_6对动物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基于此,研究针对VB_6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免疫应答 免疫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盐炙前后对肾阳虚多尿大鼠肾脏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文兵 胡昌江 +3 位作者 吴珊珊 高源 龙兰艳 钟振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67-1769,共3页
目的比较益智仁盐炙前后对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脏器指数和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智仁温肾缩尿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大鼠肾阳虚多尿模型,比较益智仁盐炙前后石油醚部位对大鼠尿量,肾上腺、肾脏、脾脏、胸腺指数及肾脏病理变化... 目的比较益智仁盐炙前后对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脏器指数和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智仁温肾缩尿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大鼠肾阳虚多尿模型,比较益智仁盐炙前后石油醚部位对大鼠尿量,肾上腺、肾脏、脾脏、胸腺指数及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生品和盐炙品组有显著缩尿作用(P<0.05);脏器指数除肾上腺外,各给药组肾、脾、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改善作用(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肾小球萎缩、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有萎缩变小或扩张等病理改变,给药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益智仁盐炙前后对腺嘌呤所致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肾脏指数和病理变化均具较好改善作用,但盐炙后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盐炙 肾阳虚多尿 脏器指数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夏祺悦 刘燕萍 +3 位作者 杨润芳 刘强强 卓衍蔷 李宏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45-150,154,共7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遗传毒性,为有毒中药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了Ames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 目的:研究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遗传毒性,为有毒中药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了Ames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分别设5个剂量组:0.000 5、0.005、0.05、0.5、5mg/皿;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剂量分别为0.005 mg/mL、0.05/mL和0.5 mg/mL,受试药物与CHL细胞接触时间分别为4 h和24 h;吴茱萸醇提物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吴茱萸醇提物0.88、3.52、10.55 g(生药)/kg 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给药4 d,每天给药1次。结果: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各剂量组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CHL试验中,吴茱萸碱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吴茱萸次碱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略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苦素4 h和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都略有增加,0.05 mg/mL、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0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试验中,吴茱萸醇提物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综合以上3个试验结果,认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吴茱萸醇提物无遗传毒性。但在体外试验中,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确认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遗传毒性,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遗传毒性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断迷走神经对艾灸调控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关节滑膜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耀 刘旭光 +3 位作者 杨涵棋 杨馨 王兴丽 钟振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索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调控机制。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RA疾病模型,运用颈... 目的:探索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调控机制。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RA疾病模型,运用颈部左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作为干预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滑膜液TNF-α、IL-1、IL-6、HMGB1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RA模型组关节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RA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关节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无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治疗组比较,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显著增高(P<0.01),但艾灸治疗假手术组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艾灸能抑制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减轻RA滑膜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抗炎通路 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液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文怡 黄金燕 +1 位作者 钟振东 魏绍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寻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血瘀证及相关主要复合证型(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探讨EMT不同证型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18例不同证型(每... 目的寻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血瘀证及相关主要复合证型(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探讨EMT不同证型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18例不同证型(每组6例)EMT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6例正常妇女在位内膜组织中的MIF的表达情况。结果 MIF在EMT在位内膜各证型组间及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肾虚血瘀型组在位内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异位内膜组及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肾虚血瘀型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在EMT不同证型中的表达有差异,可能为EMT不同证型辨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并可能做为临床辨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瘀证 M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小鼠急性毒性和Beagle犬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文燕 何永亮 +4 位作者 杨锋 钟振东 万峰 吴大蓉 王红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1-878,共8页
通过小鼠单次给药急性毒性试验和Beagle犬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评价益母草注射液(YMC)的安全性。用半数致死剂量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和急性毒性症状,用Bills法计算半致死剂量(LD50)。将32只Beagle犬根据体质量、... 通过小鼠单次给药急性毒性试验和Beagle犬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评价益母草注射液(YMC)的安全性。用半数致死剂量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和急性毒性症状,用Bills法计算半致死剂量(LD50)。将32只Beagle犬根据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YMC 240.99 mg·kg^(-1)、120.50 mg·kg^(-1)、60.25 mg·kg^(-1)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每组8只。静脉滴注给药,每周给药6 d,连续180 d,停药恢复30 d。对Beagle犬进行临床症状、体质量、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清电解质、尿液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查。YMC小鼠静脉给药LD50为845.64 mg·kg^(-1),急性毒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跳跃、烦躁、嗜睡、活动减少、阵挛性抽搐、眼球突出、尿失禁。重复给药毒性试验,Beagle犬出现呈剂量反应趋势的流涎、呕吐症状,未见肝、肾毒性,其余各项检测指标也均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异常。YMC小鼠静脉给药LD50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394.6倍,YMC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对Beagle犬的安全剂量为120.50 m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56.2倍。提示YMC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 BEAGLE犬 ICR小鼠 急性毒性 重复给药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对急性湿疹瘙痒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一梅 葛一漫 +2 位作者 王华 钟振东 鄢林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17-2023,共7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马齿苋提取物对抗湿疹瘙痒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DNCB建立大鼠急性湿疹模型,然后经皮给予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提取物(20、10、5 g/kg),每天一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技术后评价各实验组大鼠湿疹严重程度,测定皮肤TEWL,免疫组... 本实验主要研究马齿苋提取物对抗湿疹瘙痒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DNCB建立大鼠急性湿疹模型,然后经皮给予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提取物(20、10、5 g/kg),每天一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技术后评价各实验组大鼠湿疹严重程度,测定皮肤TEWL,免疫组化法测定LTA4、SP、HT H1、IL-31、PAR2和TRPV1水平及分布,RTPCR测定皮肤Filaggrin基因表达,Western-blot测定Filaggrin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马齿苋可显著减轻大鼠湿疹病变程度;减小大鼠TEWL水平;减少湿疹大鼠皮肤LTA4、SP、HT H1、IL-31、PAR2和TRPV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大鼠皮肤细胞Filaggrin基因和蛋白表达。提示马齿苋可显著对抗大鼠皮肤湿疹病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湿疹炎症因子和瘙痒相关因子表达以及上调皮肤屏障系统中Filagg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急性湿疹 瘙痒 干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微型螺钉对骨折内固定的有效性研究
9
作者 刘晓帅 汪林 +4 位作者 钟振东 易勇 李军晖 王果 谢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4,共1页
本研究采用兔单纯股骨外踝骨折模型,植入可吸收微型螺钉进行内固定,于恢复不同时期取出螺钉进行检测以观察螺钉对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螺钉附近骨组织结构及螺钉吸收情况。研究发现,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兔行动次数增加,活动时间增多,直至... 本研究采用兔单纯股骨外踝骨折模型,植入可吸收微型螺钉进行内固定,于恢复不同时期取出螺钉进行检测以观察螺钉对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螺钉附近骨组织结构及螺钉吸收情况。研究发现,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兔行动次数增加,活动时间增多,直至活动正常。骨折愈合时或愈合后,骨细胞存在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外踝骨折 形态规则 有效性研究 骨细胞 吸收情况 骨组织结构 骨折愈合 超微结构 兔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LRP5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玉庆 朱雄 +4 位作者 李姝锦 杨业明 杨牧 赵培泉 朱献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异常和病变。由于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型可从无明显症状到眼睛完全失明。本文通过研究3个中国FEVR家系和...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异常和病变。由于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型可从无明显症状到眼睛完全失明。本文通过研究3个中国FEVR家系和1个散发型患者,探索其致病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收集家系中患者及亲属的外周血制备基因组DNA,设计引物以扩增FEVR致病基因FZD4、LRP5、NDP和TSPAN12的外显子区域并通过Sanger法进行测序。结果发现,在LRP5基因上存在3个未在db SNP数据库及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报道过的杂合突变p.M181R、p.R399S和p.G503R,以及2个已发现但未在FEVR中报道过的杂合突变p.R494Q和p.G876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5个突变位点均高度保守,为有害突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了这5个突变均不能激活Norrin/β-catenin信号通路,进一步证明了这5个突变的致病性。该研究扩充了我国FEVR疾病的遗传数据库,可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编辑猪-猴心脏、肝脏、肾脏移植临床前研究初步报道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玄 王琳 +18 位作者 张洪涛 杨诏旭 岳树强 杨雁灵 董海龙 陈敏 路志红 程亮 刘金成 俞世强 张更 秦卫军 李纪鹏 魏红江 杨璐菡 周亮 龙恩武 陶开山 窦科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目前国际上基因改造程度最大的基因编辑猪在临床前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1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敲除联合3种主要异种抗原基因敲除以及抑制补体活化、调节凝血紊乱、抗炎抗吞噬的9种人源化基因转入猪(PERV-KO/3... 目的探讨目前国际上基因改造程度最大的基因编辑猪在临床前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1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敲除联合3种主要异种抗原基因敲除以及抑制补体活化、调节凝血紊乱、抗炎抗吞噬的9种人源化基因转入猪(PERV-KO/3-KO/9-TG)作为供体,获取其心脏、肝脏和肾脏,分别移植给3只恒河猴受体,建立猪-猴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模型。观察血流重建后各移植物的功能状态并总结受体存活情况;监测移植物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各器官移植受体的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移植物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血流重建后各移植器官颜色红润、质地柔软、血流灌注状态良好。术后1 d,移植心脏、肝脏和肾脏均表现为动、静脉血流状态充盈,灌注情况良好。心脏、肝脏和肾脏移植受体的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7 d、26 d和1 d。心脏移植受体术后1 d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升高,至术后6 d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术后7 d各项指标均急剧升高。肝脏移植受体术后2 d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术后10 d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但总胆红素持续升高。术后12 d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出现升高,至术后15 d达到高峰。肾脏移植受体术后1 d出现轻微蛋白尿,后因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组织病理学显示心脏和肾脏移植物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移植肝脏表现为片状坏死,肝组织结构出现紊乱,并伴有炎症损伤、间质出血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形成。结论PERV-KO/3-KO/9-TG猪在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缓解体液性排斥反应及凝血紊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能否作为临床异种器官移植潜在供体需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猪 恒河猴 异种器官移植 心脏移植 肝脏移植 肾脏移植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长目动物TRIM5基因的进化及其抗逆转录病毒的种属差异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广 任睿 +3 位作者 王红星 岳碧松 李静 易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8-792,共5页
灵长目动物TRIM5基因能编码TRIM5α蛋白,它在逆转录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早期阶段抑制病毒复制。同时科学家也在灵长目动物中发现了TRIM5基因的另外一种融合蛋白基因型——TRIMCyp,由于发生的剪接机制不同,新、旧大陆猴分别形成了不同的... 灵长目动物TRIM5基因能编码TRIM5α蛋白,它在逆转录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早期阶段抑制病毒复制。同时科学家也在灵长目动物中发现了TRIM5基因的另外一种融合蛋白基因型——TRIMCyp,由于发生的剪接机制不同,新、旧大陆猴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融合蛋白,从而导致它们抗病毒活性的广泛差异。TRIM5基因在灵长目动物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突变位点,这些突变位点也使灵长目动物抗逆转录病毒的活性存在种属差异。本文简述了TRIM5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结构,从自然选择的角度阐述了灵长目动物TRIM5基因的进化,揭示了由TRIM5基因多样性所造成的抗病毒种属差异,从而为研究灵长目动物的进化以及人猴共患疾病模式生物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5 TRIMCyp 进化 抗病毒种属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藏酋猴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研究
13
作者 凌娟 姚方 钟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36-40,共5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实验藏酋猴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幼年实验藏酋猴的蛋白营养需要量。方法选用15只幼年实验藏酋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1.1%、16.1%、20.5%、24.5%和2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实验藏酋猴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幼年实验藏酋猴的蛋白营养需要量。方法选用15只幼年实验藏酋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1.1%、16.1%、20.5%、24.5%和29.8%的日粮,试验期90 d。结果随着日粮中蛋白水平的提高,实验藏酋猴的增重、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素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γ-谷氨酰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无显著差异。应用折线法确定幼年实验藏酋猴的蛋白营养需要量为23.69%。结论日粮蛋白水平对实验藏酋猴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从生物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虑,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成年实验藏酋猴日粮蛋白水平以23.69%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藏酋猴 蛋白质 营养需要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一梅 艾儒棣 +1 位作者 钟振东 朱晓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4是参与皮肤屏障的重要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1-3])。它们在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皮肤损伤及某些屏障受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皮炎 接触性 皮肤屏障系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 丝象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级、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锋 王红星 +2 位作者 何永亮 余晓君 苏立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测定清洁级、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了解不同环境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利用法国产BASIC半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意大利产HS-18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不同环境SD大鼠10项血液生化值和18项血液常规值... 目的测定清洁级、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了解不同环境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利用法国产BASIC半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意大利产HS-18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不同环境SD大鼠10项血液生化值和18项血液常规值进行测定。结果清洁级、SPF级SD大鼠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红细胞(RBC)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红细胞比积(HCT)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环境对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血液生理 血液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兔脊髓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振宇 钟振东 +3 位作者 杨小霖 李兰洋 任江 宋仕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选择硬膜外置管成功后的健康家兔25只,雌雄不拘,重2.0-3.0kg,随机均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1.5ml;B组:0.75%布比卡因1 ml+生理盐水0.5 ml;D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选择硬膜外置管成功后的健康家兔25只,雌雄不拘,重2.0-3.0kg,随机均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1.5ml;B组:0.75%布比卡因1 ml+生理盐水0.5 ml;D1、D2、D3组0.75%布比卡因1ml+右美托咪定0.1、0.2、0.4μg/kg。硬膜外连续给药3d,继续观察至第7天处死家兔,作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电镜下各组兔脊髓均未见破坏性病变。光镜下D2组有1只,D3组有2只兔的脊髓病变较严重,灰质和白质分界不清,脊髓灰质坏死,神经细胞减少。结论硬膜外给予右美托咪定对兔脊髓和脊神经存在剂量相关性损伤,但本研究剂量硬膜外注药后兔下肢运动功能可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毒性 硬膜外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酋猴外周血细胞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锋 王红星 +2 位作者 周亮 艾应先 曾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原代藏酋猴进行外周血细胞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了解不同年龄段藏酋猴的生理指标差异。方法在清醒状态下采集30只藏酋猴后肢静脉血,检测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同属灵长类动物检测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种... 目的通过对原代藏酋猴进行外周血细胞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了解不同年龄段藏酋猴的生理指标差异。方法在清醒状态下采集30只藏酋猴后肢静脉血,检测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同属灵长类动物检测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种属特点。结论藏酋猴随着体重和年龄增大,血糖有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外周血细胞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酋猴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小东 张修月 +3 位作者 王红星 王中凯 尹湧华 岳碧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藏酋猴AC重复和AAAG重复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将藏酋猴基因组DNA经Sau3AI酶切后纯化回收,连接特定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酶切片段杂交,捕获300~1000bp片段,随后将获得的片段连接... 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藏酋猴AC重复和AAAG重复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将藏酋猴基因组DNA经Sau3AI酶切后纯化回收,连接特定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酶切片段杂交,捕获300~1000bp片段,随后将获得的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上,转化至JM109中,成功构建藏酋猴微卫星富集文库。(AC)n富集文库和(AAAG)n富集文库的阳性克隆率分别为50%和10%左右。根据测序得到的48个微卫星序列成功设计了24对引物,最终筛选出6个微卫星标记,这些标记将为藏酋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圈养种群结构的分析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富集文库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三甲散对被动皮肤致敏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CD4^+CD25^+Treg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静 段渠 +1 位作者 杜艾嫒 钟振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三甲散对被动皮肤致敏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CD4+CD25+Treg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和加味三甲散高、中、低剂量组,后5组均制作被动皮肤致敏模型。造模后氯雷他定组... 目的:观察加味三甲散对被动皮肤致敏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CD4+CD25+Treg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和加味三甲散高、中、低剂量组,后5组均制作被动皮肤致敏模型。造模后氯雷他定组按10 mL/kg剂量灌胃给予氯雷他定水溶液,加味三甲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8.0、19.0、9.5 g/kg剂量灌胃给予加味三甲散提取浓缩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每天1次,连续3周。实验结束时,收集各组大鼠血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4+CD25+Treg mRNA的表达。结果:6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CD4+CD25+Treg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170,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CD4+CD25+Treg mRNA的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味三甲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CD4+CD25+Treg mRNA的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加味三甲散可上调被动皮肤致敏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异常下降的CD4+CD25+Treg mRNA的表达水平,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功能的缺陷可能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三甲散 慢性荨麻疹 CD4^+CD25^+Treg基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挥发油对辣椒素诱导瘙痒相关胞内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一梅 葛一漫 +2 位作者 王华 钟振东 鄢林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马齿苋挥发油干预辣椒素诱导角质层细胞内瘙痒模型,探究马齿苋对抗湿疹瘙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辣椒素诱导的SD大鼠角质层细胞作为胞内瘙痒模型,模型细胞分为模型组、马齿苋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另设正常角质层细胞作... 目的:本研究通过马齿苋挥发油干预辣椒素诱导角质层细胞内瘙痒模型,探究马齿苋对抗湿疹瘙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辣椒素诱导的SD大鼠角质层细胞作为胞内瘙痒模型,模型细胞分为模型组、马齿苋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另设正常角质层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角质层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内Ca2+浓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法测定白三烯、白细胞介素-31和H1羟色胺含量,RT-PCR测定角质层细胞中辣椒素受体蛋白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辣椒素受体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马齿苋挥发油干预组的阳性角质层细胞数量明显减小(P<0.05),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白三烯、白细胞介素-31和H1羟色胺含量均有明显减少(P<0.05),角质层细胞中辣椒素受体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马齿苋挥发油可能通过下调辣椒素受体蛋白表达,减少炎症继发反应而产生止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挥发油 辣椒素 瘙痒相关胞内通路 辣椒素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