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亨廷顿病家系临床特点、基因诊断与家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彬 罗永杰 +1 位作者 罗芸 汪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同时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至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亨廷顿病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详细临床资料,并进行I...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同时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至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亨廷顿病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详细临床资料,并进行IT15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的检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对参与者的认知、情绪及日常生活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个家系中共有24例参加基因测序,基因确诊患者8例, CAG重复次数在41~54(46.75±4.03)次,发现症状前患者7例,CAG重复次数在43~58(50.00±6.40)次,共有4例有婚育需要。正常CAG重复次数在12~24,以17、20最常见。相关分析发现CAG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967,P<0.01);ADL评分与病程(r=0.842, P<0.01)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r=-0.930, P<0.01)、MoCA评分(r=-0.932, P<0.01)呈负相关。结论基因检测对亨廷顿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家族史阴性的患者。家系在传代过程中存在CAG重复次数的扩增,且有遗传早现现象。CAG重复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发病年龄的早晚。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对避免患儿的出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家系 临床特点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2
作者 雷蕾 胡韵 +2 位作者 张笛 黄鑫宇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部血管斑块 心脏代谢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和血栓素B_(2)水平与老年心房颤动左心耳血栓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媛媛 程标 +3 位作者 陶雪飞 陈晓涵 高洁 付明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变化与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月...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变化与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152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耳血栓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46例和非血栓组106例。测定患者MHR、TXB_(2)水平,分析MHR、TXB_(2)水平对左心耳血栓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老年心房颤动伴左心耳血栓组年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单核细胞计数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低于非血栓组(P<0.05,P<0.01),血栓组MHR、TXB_(2)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4,95%CI:1.022~1.466,P=0.02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290,95%CI:4.573~187.610,P=0.000)、LAD(OR=1.502,95%CI:1.203~1.876,P=0.000)、MHR(OR=1.115,95%CI:1.055~1.178,P=0.000)、TXB_(2)(OR=1.064,95%CI:1.031~1.097,P=0.000)是影响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的危险因素,LVEF(OR=0.813,95%CI:0.707~0.935,P=0.004)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MHR、TXB_(2)水平变化评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和0.829。结论MHR、TXB_(2)在老年心房颤动伴左心耳血栓患者中异常升高,是影响患者左心耳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左心耳血栓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血栓烷B2 左心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切除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495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于帅霞 黄瑶 +6 位作者 胡晓 傅静 孙华君 唐白杰 唐倩 胥颖 杨旭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7-903,共7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切除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 495例患者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3岁)。肿瘤主要位于胃(58.8%)和食管(36.8%),镜下形态以... 目的 探讨经内镜切除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 495例患者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3岁)。肿瘤主要位于胃(58.8%)和食管(36.8%),镜下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肿瘤,部分可见纤维胶原样、黏液样等间质。免疫表型:平滑肌瘤表达α-SMA(98.8%)、desmin(99.3%),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表达CD117(99.4%)、DOG1(97.6%)、CD34(97.0%),神经鞘瘤表达S-100(93.7%)。肿瘤类型以平滑肌瘤(54.1%)与GIST(33.7%)为主,仅12.2%为其他肿瘤。因肿瘤所在解剖学层次不同,多种内镜切除方式皆有应用,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40.5%)、经黏膜下层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17.1%)、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16.5%)、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TR)(13.9%)、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ESE)(12.0%),层次浅的肿瘤多采用EMR及ESD,肿瘤较深时常用STER、EFTR及ESE。GIST(72.2%)等边界不清的肿瘤切缘阴性率低于平滑肌瘤(92.6%)等边界清楚的肿瘤。结论 经内镜切除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以平滑肌瘤和GIST为主,内镜切除方式多样。病理诊断应以HE形态为核心,同时内镜术式、临床切缘与免疫表型及必要的分子检测等均能发挥重要的鉴别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内镜下切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基层医院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的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红 杨树 郭富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586-590,共5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是一个系统工程。AIS诊疗指南可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各基层医院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对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包括AIS的急诊评估和转运、影像评估、溶栓和抗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是一个系统工程。AIS诊疗指南可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各基层医院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对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包括AIS的急诊评估和转运、影像评估、溶栓和抗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等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指南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7的结直肠息肉检测算法
6
作者 薛钦原 胡珊珊 +1 位作者 胡新军 严松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1,共9页
计算机辅助诊断对提高息肉诊断准确率和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至关重要,但息肉形态各异,息肉类似物和肠内的复杂环境导致目前的方法存在较多的误诊和漏诊。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结直肠息肉检测算法(YOLOv7-IDH),使用含隐式知识的高... 计算机辅助诊断对提高息肉诊断准确率和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至关重要,但息肉形态各异,息肉类似物和肠内的复杂环境导致目前的方法存在较多的误诊和漏诊。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结直肠息肉检测算法(YOLOv7-IDH),使用含隐式知识的高效解耦头,充分利用隐含信息并防止分类和回归任务之间相互干扰;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浅层特征的提取能力;对SPPCSPC模块进行优化,减少模型参数和提高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组合数据集上的F1分数和mAP@0.5分别达到了94.8%和97.1%,可以满足息肉自动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检测 深度学习 计算机辅助诊断 解耦头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内质网应激和神经炎症的研究
7
作者 杨乐 周怡 +1 位作者 王钶韵 赖娅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4,共8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3×Tg-AD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C57BL/6J小鼠)、AD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组(3×Tg-AD小...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3×Tg-AD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C57BL/6J小鼠)、AD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25 mg/kg)、大黄素50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50 mg/kg)、大黄素100 mg/kg组(3×Tg-AD小鼠+大黄素100 mg/kg)和多奈哌齐组(3×Tg-AD小鼠+多奈哌齐3 mg/kg)。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kDa,GRP78)和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p38、p-p3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小鼠认知能力下降,GFAP表达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增多,GRP78和IRE1α表达升高,NF-κB p65、p38磷酸化表达升高。与AD组相比,大黄素改善AD小鼠的认知能力障碍,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和神经炎症,并降低脑组织GRP78、IRE1α、磷酸化NF-κB p65和磷酸化p38的表达。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改善AD小鼠认知能力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大黄素 神经炎症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8
作者 张静 刘跃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莫西沙星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本院接诊的11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 目的观察研究莫西沙星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本院接诊的11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痰培养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10/56),对照组为33.93%(19/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预后痰培养转阴结果明显多于对照组,且阳性结果明显减少,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可靠,预后良好,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丙卡特罗 医院获得性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晓霞 曹学华 +4 位作者 李艳 熊浪宇 胡婉琴 向凤 贾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34-2544,共11页
背景 慢性肾脏疾病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我国肾病患病率为全球最高。约有89.5%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衰弱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我国MHD患者... 背景 慢性肾脏疾病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我国肾病患病率为全球最高。约有89.5%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衰弱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我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数据库中有关中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32篇文献,包括6 746例患者,其中衰弱患者2 566例,涉及影响因素3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7.4%(95%CI=30.3%~44.5%)。年龄(OR=1.09,95%CI=1.06~1.13)、年龄>60岁(OR=3.81,95%CI=2.31~6.30)、女性(OR=2.13,95%CI=1.47~3.08)、独居(OR=2.42,95%CI=1.22~4.80)、睡眠(OR=1.28,95%CI=1.08~1.50)、抑郁(OR=1.97,95%CI=1.26~3.08)、透析龄(OR=3.25,95%CI=1.82~5.79)、社会支持(低水平)(OR=1.99,95%CI=1.39~2.86)、合并并发症(OR=1.79,95%CI=1.40~2.30)、营养不良(OR=1.17,95%CI=1.07~1.28)、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OR=1.32,95%CI=1.01~1.71)、C反应蛋白(CRP)(OR=1.15,95%CI=1.09~1.21)、血红蛋白(Hb)<110 g/L(OR=2.70,95%CI=1.67~4.36)、合并糖尿病(OR=2.16,95%CI=1.48~3.16)、合并脑血管疾病(OR=2.66,95%CI=1.85~3.82)、合并冠心病(OR=3.50,95%CI=2.15~5.70)是MHD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高经济收入(OR=0.02,95%CI=0.01~0.14)、社会支持(高水平)(OR=0.86,95%CI=0.76~0.97)、营养良好(OR=0.47,95%CI=0.26~0.85)、日常生活能力(ADL)(OR=0.80,95%CI=0.70~0.91)、血清白蛋白(ALB)(OR=0.84,95%CI=0.77~0.91)、Hb≥110 g/L(OR=0.70,95%CI=0.54~0.90)、25-羟维生素D[25-(OH)VD](OR=0.69,95%CI=0.49~0.98)是MHD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我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年龄、女性、独居、经济收入、睡眠、抑郁、透析龄、社会支持、合并并发症、营养风险评分、ADL、CCI、CRP、ALB、Hb、25-(OH)VD、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和合并冠心病为我国MHD患者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今后需要对血液透析衰弱的患者做到早筛查、早干预,减缓或避免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衰弱 影响因素 中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ABCD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婷 王建红 +3 位作者 薛朝杨 范羽 温贤秀 杨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13例。根...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13例。根据CAS术后复查时间的先后顺序以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235例和验证组78例,建模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182例和并发症组53例。比较建模组与验证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逻辑评分法构建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验证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未遵医嘱服用、体质量指数异常、吸烟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656,95%CI:12.052~357.683,P=0.000;OR=2.298,95%CI:1.023~5.163,P=0.044;OR=5.965,95%CI:2.527~14.079,P=0.000;OR=6.290,95%CI:1.828~21.645,P=0.004)。建模组AUC为0.827,验证组AUC为0.806。结论 抗血小板药物未遵医嘱服用、体质量指数异常、吸烟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AS术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ABC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为临床早期识别和预防CAS术后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卒中 危险因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管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俊 刘婷婷 +1 位作者 辜晓惠 刘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广泛应用,在癫痫患者的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音视... 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广泛应用,在癫痫患者的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音视频、手机APP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远程咨询及诊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认为癫痫慢病管理平台、区域化多中心联合诊疗、癫痫数据库共享、癫痫患者实时监测及在线数据分析是未来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意识到,远程医疗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未来需要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升患者教育和参与度等,以确保远程医疗能够在促进医疗服务普及和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医疗质量,保护患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癫痫 慢病管理 5G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通过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
12
作者 肖志强 杨柳 +3 位作者 黄睿 黄斌 李晓佳 王晓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通过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且构建靶向S1PR2的干扰序列用于干预细胞中S1PR2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发现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S1PR2干预后模型组内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0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PP、Tau、p-Tau和PSD95的表达,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降低模型组细胞内APP、Tau和p-Tau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PSD95的表达,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P<0.001)。另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以分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中ATP的产生,增加了ROS含量,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P<0.001)。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ATP的产生,降低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P<0.001)。最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促进了p-AKT/AKT及p-mTOR/mTOR的表达,S1PR2干预后显著抑制AKT/mTOR通路的激活(P<0.001)。总而言之,S1PR2可能通过促进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β淀粉样蛋白_(25-35) 阿尔兹海默症 线粒体功能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管理专家共识
13
作者 吕子彦 何丽娟 +4 位作者 黄慧 边原 蔡林璇 李晋奇 陈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1536,共6页
目的提高医疗机构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的服务水平,改进和优化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管理。方法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临床问题,通过系统检索,收集整理相关问题和已有的循证证据。采用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证据分级和推荐... 目的提高医疗机构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的服务水平,改进和优化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管理。方法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临床问题,通过系统检索,收集整理相关问题和已有的循证证据。采用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完成证据分级,对38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结果最终遴选出11个临床问题作为本共识条目。根据临床问题,经过证据检索、综合与分级确定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意见,最终形成《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管理专家共识》。结论专家共识为临床肿瘤心脏病医药联合门诊的药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实现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诊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脏病学 医药联合门诊 药学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吴佳霏 王珺 +5 位作者 王依景 郑博月 王宇 江川艳 董丹丹 李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13-2118,共6页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用于老年不适合用强化治疗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MDS患者中应用数据较少。Bcl-2在MDS患者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缺少研究报道。目的通过分析Bcl-2蛋白在MDS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是否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71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性别、年龄、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学、染色体核型、髓系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突变、MDS-EB分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依据修正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将患者分为极低危(0例)、低危(1例)、中危(7例)、高危(40例)和极高危(23例)5个危险度。将患者骨髓Bcl-2阳性率≥10%定义为Bcl-2阳性,<10%为Bcl-2阴性。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38)和阴性组(n=33)。在63例高危与极高危MDS患者中,有38例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其中28例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VA联合方案)治疗,10例接受低甲基化药物(HMA,包括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12-30。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阳性组患者融合基因突变、髓系核磷蛋白1(NPM1)基因突变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接受HMA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Bcl-2阴性,9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其中4例(40.0%)患者获得复合完全缓解(CR/mCR);28例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中有12例Bcl-2阴性,16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20例(71.4%)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获得CR/mCR。两种治疗方案患者获得CR/mCR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VA联合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6.9个月,其中Bcl-2阴性患者mOS为2.9个月,Bcl-2阳性患者mOS为7.4个月。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5,P=0.150)。接受HMA单药方案Bcl-2阳性患者的mOS为4.3个月,与接受VA联合方案Bcl-2阳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364)。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cl-2蛋白表达、突变基因数量、染色体核型、MDS-EB分型、IPSS-R危险度、疗效不是接受VA联合方案治疗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cl-2蛋白促使MDS融合基因突变和髓系基因突变;Bcl-2阳性表达与MDS患者生存情况无关;接受VA联合方案的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细胞淋巴瘤2 维奈克拉 预后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钙素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蔡桂英 葛雪琳 +4 位作者 魏玲 杨霞 杨秀川 王莉 李金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骨钙素(Osteocalcin)又名骨谷氨酸蛋白(Boneglaprotein,BGP),为骨组织的特异性蛋白,由成骨细胞生成,分泌入血。血清骨钙素(S-BGP)是评估骨转换率及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本文为研究S-BG... 骨钙素(Osteocalcin)又名骨谷氨酸蛋白(Boneglaprotein,BGP),为骨组织的特异性蛋白,由成骨细胞生成,分泌入血。血清骨钙素(S-BGP)是评估骨转换率及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本文为研究S-BGP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趋势,采用ELISA法观察了122例不同年龄段(0.5~80岁,平均年龄为34.1±18.9,每隔10岁为一年龄段)正常人,4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66例代谢性骨病患者的S-BGP水平。结果显示:(1)正常人S-BGP水平为6.2±4.9ng/ml,其中男性为6.9±5.7ng/ml(n=60),女性为5.8±4.3ng/ml(n=62),S-BGP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452,P<0.001);(2)4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2~88岁,平均年龄为61.3±10.1岁)的S-BGP水平,按不同年龄段统计,其值分别为12.3±5.5ng/ml(40~49岁,n=5)、10.9±6.4ng/ml(50~59岁,n=17)及10.7±6.9ng/ml(60~88岁,n=24),各项数值分别与正常人相应年龄段S-BGP水平相比都呈显著性差异(P<0.0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BGP 平均年龄 血清骨钙素 患者 不同年龄段 观察 代谢性骨病 骨转换 特异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和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舒燕 姜荣建 +1 位作者 孔洪 李其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CHF组,并按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6例、Ⅱ级38例、Ⅲ级40例、Ⅳ级2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BNP...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CHF组,并按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6例、Ⅱ级38例、Ⅲ级40例、Ⅳ级2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BN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入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和血尿酸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19±206.00)ng/L vs(41.25±15.34)ng/L,(405.24±90.16)μmol/L vs(286.43±78.68)μmol/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F时,BNP与心功能分级、血尿酸、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76、0.33、0.2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5);尿酸与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r=0.41、0.2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尿酸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贺涛 唐艺加 +2 位作者 李刚 陶剑虹 刘明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了解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14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s,ACS)组73例,稳定性... 目的了解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14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s,ACS)组73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41例;另选择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的相互关系。结果 ACS组和SAP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3.5)mg/L vs(1.6±4.1)mg/L vs(0.7±2.9)mg/L,P<0.01].且ACS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Gcnsini积分≥30分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0分患者[(2.6±2.7)mg/L vs(1.8±5.2)mg/L,P<0.01]。3支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紊C水平和Gensini积分较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明显增高[(2.8±1.8)mg/L vs(1.9±3.4)mg/L vs(2.1±4.1)mg/L;(49±16)分v5(17±9)分vs(28±1 8)分,P<0.05,P<0.01];双支病变患者Gensin积分较单支病变患者明显增高(P<0.01);而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显著相关,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姜荣建 覃数 +5 位作者 孔洪 舒燕 程标 李英 赖金川 唐英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12月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含出院后随访),随机分为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20 mg/d)20例。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12月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含出院后随访),随机分为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20 mg/d)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常规酶法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TC、LDL-C、TG),血清TNF-α、MMP-9、CRP及MD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能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平 黄斌 +2 位作者 马帅 黄睿 李晓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将制备...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将制备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吗替麦考酚酯高剂量组(0.8 g/kg)、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0.4 g/kg)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0.5 g/kg)。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吗替麦考酚酯高剂量组、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给予对应药物灌胃处理,所有大鼠连续给药4周,检测所有大鼠的识别指数、水迷宫实验、小脑Tunel染色及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海马组织的Beclin-1与LC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识别指数和穿环次数明显降低(均P<0.05),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的识别指数和穿环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降低(均P<0.05)。镜下显示,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呈棕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的Beclin-1和LC3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eclin-1和LC3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且吗替麦考酚酯组中,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减少及Beclin-1和LC3表达增高均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噬水平和提高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吗替麦考酚酯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自噬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能伟 杨友松 +1 位作者 郭富强 肖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合并其他脑部发育畸形,如脑裂、透明隔缺如,其临床表现为反复频繁的癫痫...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合并其他脑部发育畸形,如脑裂、透明隔缺如,其临床表现为反复频繁的癫痫发作且呈迟发性难治性癫痫、智力低下及运动系统受损,CT及MRI特征性表现为左额、颞、顶灰质团块突入大脑半卵圆区及侧脑室旁的白质内,并见脑裂畸形;右侧大脑半球中央沟明显加深,其周围灰质伸入白质区域,并部分突向右侧侧脑室体部,透明隔部分缺如。抗癫痫药物可作为对症治疗,γ-刀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癫痫发作。结论必须提高对大脑灰质异位症的认识,熟悉其CT及MRI表现及其与难治性癫痫的关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灰质异位症 临床表现 诊断 影像学特征 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