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重复荷载作用下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航 郝培文 +2 位作者 凌天清 王学武 何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7-994,共8页
为研究高温重复荷载作用对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加速加载试验,对掺加三种复合纤维和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CT扫描试验,对加速加载前后各组沥青混合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和粗集料水平倾角的... 为研究高温重复荷载作用对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加速加载试验,对掺加三种复合纤维和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CT扫描试验,对加速加载前后各组沥青混合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和粗集料水平倾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掺加复合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显著提升,其中掺加复合纤维Ⅲ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减少了61%;掺加三种复合纤维后,沥青混合料平均空隙体积有所降低,粗集料水平倾角有所增加,在高温重复荷载作用下,复合纤维能够显著减缓沥青混合料平均空隙体积的增加幅度,增幅在13%以内,同时减缓粗集料水平倾角的降低幅度,降低值在6.6°以内;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与加速加载前平均空隙体积、粗集料倾角变化均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纤维 加速加载试验 CT扫描试验 平均空隙体积 粗集料水平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融循环条件下复合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航 凌天清 王学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96,139,共10页
通过模拟盐冻融循环条件,采用OT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以荷载损失率、疲劳寿命次数分析不同复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并研究荷载损失率与疲劳寿命、累计耗散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盐冻融循环次数增大,5种沥青混合... 通过模拟盐冻融循环条件,采用OT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以荷载损失率、疲劳寿命次数分析不同复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并研究荷载损失率与疲劳寿命、累计耗散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盐冻融循环次数增大,5种沥青混合料荷载损失率逐渐升高,疲劳寿命及累计耗散能则呈下降趋势;相较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经过盐冻融循环后复合纤维C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荷载损失率显著降低,疲劳寿命与累计耗散能大幅提高,而复合纤维B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大体相当;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盐冻融循环次数下,其荷载损失率与疲劳寿命、累计耗散能之间呈线性相关,且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OT试验与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均能够有效评价盐冻融循环前后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复合纤维 盐冻融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南巴区块泥石流发育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杰 左雅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通南巴区块为中石化川北矿区一大主力区块,日产天然气约30万m3,后期开采空间巨大。通过前期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限制,目前区块内钻井及采气场地多处于盆谷地带,井场在钻井及后期采气过程中经常遭遇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井场的... 通南巴区块为中石化川北矿区一大主力区块,日产天然气约30万m3,后期开采空间巨大。通过前期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限制,目前区块内钻井及采气场地多处于盆谷地带,井场在钻井及后期采气过程中经常遭遇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井场的安全运营,为彻底查清山洪泥石流对井场的危害程度及其发育特征,本次研究选取2010—2012年区块内6口井井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明井场所处沟谷基本特征,统计泥石流受灾情况,在总结各沟谷基本特征参数的前提下,总结了区内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后期爆发频率及规模;同时从定量角度计算了区块内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尤其是泥石流峰值流量等参数值,为后期井场选址建设及防治泥石流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南巴 泥石流 沟谷基本特征 成因机制 峰值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