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瑞 陈其兵 +1 位作者 孙宇心 宋国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川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研究旅游公路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明确了川西旅游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脆弱、景观变化过程不可逆、旅游公路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等几个问题后,提出了规划设... 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川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研究旅游公路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明确了川西旅游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脆弱、景观变化过程不可逆、旅游公路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等几个问题后,提出了规划设计原则。以川九路为例进一步探讨川西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选线、线形景观设计、“形”与“势”在旅游公路点线设计中的运用、沿线景观利用及公路设施景观化及生态系统恢复景观序列化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路景观 规划设计 川西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RU评价方法的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蒋雅君 陶双江 +2 位作者 杨露 邓刚 陈鹏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39-1245,共7页
基于DERU评定方法建立改进的DES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定期检查的技术状况评定。根据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要求,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隧道构件的D结构劣化破损程度、... 基于DERU评定方法建立改进的DES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定期检查的技术状况评定。根据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要求,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隧道构件的D结构劣化破损程度、E劣化范围与S安全程度为指标层评价指标,并提出对应的判定标准和指标权重。按照隧道分段、分幅、整体的次序,建立相应步骤的评价方法,分别采用状况指标、优选指标、安全程度折算长度等指标,在隧道定期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隧道土建结构的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评定结果的分析方法和等级划分界限值。该方法能对运营公路隧道的管理、检测、养护等工作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公路隧道 土建结构 技术状况 综合评价技术 DERU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SVR的城市快速路多源交通信息融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宏飞 秦政 +1 位作者 刘博 李演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6-270,共5页
针对单一检测器所得到的交通数据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的交通状态,提出一种基于AF-SVR模型的城市快速路多源交通信息融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将相同路段中不同检测器的速度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输入到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 针对单一检测器所得到的交通数据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的交通状态,提出一种基于AF-SVR模型的城市快速路多源交通信息融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将相同路段中不同检测器的速度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输入到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中进行训练。然后利用鱼群算法(Artificial Fish,AF)对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的信息融合模型,用于多源交通信息的融合,输出为能准确反映真实交通状态的速度数据,并用人工采集的速度数据作为真值进行验证。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成都市三环快速路路段上的多源交通信息融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交通信息 信息融合 支持向量机回归 城市快速路 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海子大桥钢管混凝土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孝军 牟廷敏 +1 位作者 丁庆军 范碧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8-1111,1116,共5页
根据干海子大桥冬期混凝土施工要求和现场原材料特性,采用亚硝酸钠与乙二醇形成有机、无机协同防冻,设计制备出流动性好、包裹性佳、自密实的抗冻钢管混凝土。并通过现场实验,结合SEM观测,研究了其在低温浇筑与养护、后期升温后强度的... 根据干海子大桥冬期混凝土施工要求和现场原材料特性,采用亚硝酸钠与乙二醇形成有机、无机协同防冻,设计制备出流动性好、包裹性佳、自密实的抗冻钢管混凝土。并通过现场实验,结合SEM观测,研究了其在低温浇筑与养护、后期升温后强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条件成型的钢管混凝土短柱与核心混凝土试件,早期强度发展较好,后期温度回升后强度能稳定增长。设计制备的钢管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低温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抗冻性能优越,能满足依托工程冬季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抗冻性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期突发事件路网协同救援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建平 吕勇衡 +1 位作者 张人文 刘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的现状,基于协同思想并结合应急管理技术,提出"点-层"辐射的多级响应、逐级控制应急救援模式;以应急物资准备时间、应急救援响应延误时间和应急救援行程时间3个子目标最小为目标函数...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的现状,基于协同思想并结合应急管理技术,提出"点-层"辐射的多级响应、逐级控制应急救援模式;以应急物资准备时间、应急救援响应延误时间和应急救援行程时间3个子目标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协同应急救援模型;应用格林希尔茨公式动态求解路网中各路段权值参数,得出"节点-节点"路径权值矩阵,并结合Dijkstra算法求解时间最短救援路径,以求得各子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并最终确定最优应急救援方案。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施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得出其最短救援时间为16.25 min,比原应急预案标准提出的30 min救援时间节省约14 min,表明该研究成果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 建设事件 应急救援 非线性最优 协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放样公路中线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范洪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11,共5页
本文就利用GPS进行公路中线放样测量这一技术,提出了放样测量的基本思路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尤其对于现场任意加桩作业时的数据处理,考虑了模拟“人”的思维作为引导条件,并由此对进一步实现GPS自动放线技术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GPS 公路 放样 中线技术 放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不同乡土灌木建植模式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妮 陈其兵 谭昌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621-1623,1864,共4页
[目的]优化和筛选出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益的乡土植物以供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所选用。[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 [目的]优化和筛选出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益的乡土植物以供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所选用。[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 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水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 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 ml和60.71 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 ml和84.02 g。[结论]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川中丘陵区乡土植物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边坡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乡土灌木 产流 产沙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设计参数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宋恒扬 胡俊 彭元诚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研究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以某主跨290m的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结构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空腹段梁底曲线幂次、下弦梁高以及根部梁高等设计参数取值对结构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研究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以某主跨290m的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结构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空腹段梁底曲线幂次、下弦梁高以及根部梁高等设计参数取值对结构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腹段梁底曲线幂次对结构经济性影响显著,且根部梁高取主跨跨径的1/8、梁底曲线幂次取2.75、下弦梁高取主跨跨径的1/50为最优的结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 正交试验 结构设计参数 梁底曲线 梁高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建造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0
9
作者 郑皆连 王建军 +3 位作者 牟廷敏 冯智 韩玉 秦大燕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7,共5页
以500 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和成套施工技术为基础,对700 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总体设计和施工方案,较为详细地研究了拱肋制造和安装、管内混凝土灌注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建造700 m级的钢管... 以500 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和成套施工技术为基础,对700 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总体设计和施工方案,较为详细地研究了拱肋制造和安装、管内混凝土灌注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建造700 m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已不存在技术门槛,综合考虑经济、安全等因素,是该跨径级别的强力竞争桥型之一,应尽早进行工程实践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700 m跨径级别 钢管混凝土拱桥 设计 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锚索抗滑桩工作性能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10
作者 连静 丁选明 +2 位作者 温浩 马洪生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3,共8页
为解决地震频发下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难题,设计新型支挡结构-空间锚索抗滑桩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的同源地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从受力传递机制、坡面变形、桩身位移及锚索内力四个方面对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解决地震频发下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难题,设计新型支挡结构-空间锚索抗滑桩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的同源地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从受力传递机制、坡面变形、桩身位移及锚索内力四个方面对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锚索抗滑桩结构的锚固体横向布置,利用围岩强度提供抗滑力,单根锚固体可为多根抗滑桩提供抗力。在地震和重力的作用下,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破坏模式为覆盖层向下滑动、桩身变形→横向锚固体挤压围岩、基岩强度发挥→锚固体围岩损伤加剧、桩身变形增大→围岩突发破坏、锚索抗滑桩系统失效,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系统存在差异。普通/空间锚索抗滑桩所允许的坡面后缘开裂临界地震动强度为0.4g/0.6g、坡面前缘开裂的临界地震动强度为0.8g/1.0g,而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锚索总长度较普通锚索抗滑桩系统则减少了30%,充分说明空间锚索抗滑桩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锚索抗滑桩,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边坡 空间锚索抗滑桩 工作性能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掌子面稳定性室内试验与三维离散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俊 王闯 +2 位作者 何川 胡雄玉 江英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38-3046,3054,共10页
采用Φ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 采用Φ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发展到地表后,沉降曲面呈上大下小逐步收缩的沙漏状,影响范围小于砂土地层。考虑盾构动态掘进过程后,卵石颗粒接触关系变化十分剧烈,掌子面稳定性被削弱,极限支护压力随之增大。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随隧道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极限支护压力与初始支护压力之比则随埋深增大而减小。掌子面失稳机制可根据隧道埋深划分为3种模式。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可为确保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土压盾构 掌子面失稳 室内试验 三维离散元 动态掘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俊 何川 +2 位作者 王闯 陈子全 唐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土压平衡盾构在自稳性较差的砂土地层施工时若仓内支护压力过小可能诱发掌子面失稳,应引起高度重视。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分析了砂土地层土压盾构掘进与停机状态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建立了较为精细的土压盾构机模型并引入盾构动态施... 土压平衡盾构在自稳性较差的砂土地层施工时若仓内支护压力过小可能诱发掌子面失稳,应引起高度重视。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分析了砂土地层土压盾构掘进与停机状态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建立了较为精细的土压盾构机模型并引入盾构动态施工过程,充分考虑了刀盘旋转切削土体与面板支撑对掌子面的影响,探讨了刀盘型式、隧道埋深以及刀盘转速等因素对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与失稳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角度解释了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机理。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考虑了土压盾构动态施工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研究成果可为确保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盾构隧道 掌子面稳定性 砂土地层 三维离散元 施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区土体加固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康志军 谭勇 +1 位作者 邓刚 卫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被动区土体加固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上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坑底加... 被动区土体加固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上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坑底加固措施使得基坑变形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增大土体加固的深度能显著地减小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而过度地增大加固土体的割线模量E_(50)^(ref)对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甚微;在同等条件下,满堂加固控制基坑变形的能力明显优于裙边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深基坑 被动区土体加固 基坑变形 割线模量 满堂加固 裙边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中江气田沙溪庙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对比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玲辉 赵虎 +2 位作者 沈忠民 袁东山 田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探讨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的成因和气源,为找气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等地球化学资料对该区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根据轻烃的气、源配对参数和碳同位素参数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 探讨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的成因和气源,为找气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等地球化学资料对该区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根据轻烃的气、源配对参数和碳同位素参数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了追踪。沙溪庙组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为腐植型干酪根裂解成因的煤型气;对碳同位素和轻烃的研究均表明,天然气为有机成因的煤型气。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须五段烃源岩为沙溪庙组煤型气的主要来源。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为次生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沙溪庙组 成因类型 气源对比 碳同位素 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钢管排桩支挡结构原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向波 马建林 +1 位作者 何云勇 周立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31-2138,共8页
由于微型钢管排桩缺乏系统试验研究,严重制约了该新型结构的推广应用。通过3组不同组合的钢管排桩原型结构堆载试验,获取了加载至极限破坏过程的桩土变形、桩身应变、土压力等实测数据,总结了该支挡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了钢管桩排... 由于微型钢管排桩缺乏系统试验研究,严重制约了该新型结构的推广应用。通过3组不同组合的钢管排桩原型结构堆载试验,获取了加载至极限破坏过程的桩土变形、桩身应变、土压力等实测数据,总结了该支挡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了钢管桩排数、排距、间距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特征,得到了推力作用下各排桩承受土压力比值。试验成果为微型钢管排桩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提供了较系统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管排桩 原型试验 变形 弯矩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岩质边坡静力开挖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马洪生 庄卫林 +2 位作者 刘阳 范刚 田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3,58,共8页
利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开展了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静力开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角度的增大,边坡完成开挖卸荷松弛的时间大幅缩短。开挖角度为47°时,边坡位移稳定时间为214.56 h;开挖角度为60°和72°时,边坡... 利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开展了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静力开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角度的增大,边坡完成开挖卸荷松弛的时间大幅缩短。开挖角度为47°时,边坡位移稳定时间为214.56 h;开挖角度为60°和72°时,边坡位移稳定时间缩减为107.28 h。随着开挖角度增大,坡面位移稳定值逐渐增大,且位移稳定值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布设于坡体内部的位移传感器可以获得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内及坡面的位移场,分析不同高程水平参考线处坡体位移分布曲线,并结合位移限制值可以得到边坡开挖位移松弛区范围。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开挖松弛区范围随着开挖角度的增大不断向坡脚和坡顶延伸,开挖松弛区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静力开挖 卸荷松弛 位移松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堆积体边坡基-覆界面及坡面动态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梁敬轩 胡卸文 +3 位作者 叶正晖 罗刚 刁仁辉 马洪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49-2260,共12页
地震动力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水平向振动荷载作用下包含不同倾角的基-覆界面和坡面的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试验结... 地震动力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水平向振动荷载作用下包含不同倾角的基-覆界面和坡面的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堆积体边坡的破坏模式由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共同控制,当基-覆界面倾角在一定范围内(<15°)时边坡只发生浅表部局部滑塌破坏,不会发生沿基-覆界面的整体下滑;随着基-覆界面倾角的增大,边坡破坏形式由局部滑塌逐渐转变为以整体下滑为主;坡面坡度控制着边坡局部滑塌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边坡 地震 动力响应 变形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乡土灌木建植模式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妮 陈其兵 谭昌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目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生态防护模式。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柏木、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目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生态防护模式。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柏木、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多表现为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ml和60.71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ml和84.02g。可见,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乡土灌木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乡土灌木 产流 产沙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丫髻沙大桥转体施工工艺设计 被引量:25
19
作者 庄卫林 黄道全 +1 位作者 谢邦珠 张联燕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1,50,共6页
丫髻沙大桥是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介绍其最终实施的转体施工工艺设计 ,并对竖转体系、平转体系、合龙段构造及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系杆拱桥 施工工艺 转体法架桥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改性沥青与卵碎石集料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海朋 张蓉 +2 位作者 何兆益 张晓华 何平芝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89-2694,共6页
为了改善酸性卵碎石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沥青进行改性。采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偶联剂掺量对沥青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沥青-卵碎石粉交互作用能力测试、低温黏结性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 为了改善酸性卵碎石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沥青进行改性。采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偶联剂掺量对沥青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沥青-卵碎石粉交互作用能力测试、低温黏结性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偶联剂对沥青与卵碎石集料的界面作用。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处理的卵碎石粉末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的CH_2吸收带,证明了在偶联剂作用下卵碎石表面生成了聚硅氧烷。沥青的软化点随偶联剂掺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延度和针入度随偶联剂掺量的增多先减小后增大。偶联剂掺量为0.6%时,沥青-卵碎石粉体系的车辙因子G~*/sinδ与交互作用系数B值最高。在该掺量下,卵碎石低温脱石量降低了50.7%;相对未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验后偶联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劈裂强度比提高了7.9%。硅烷偶联剂显著提高了卵碎石与沥青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卵碎石 沥青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