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8年某肿瘤医院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梦霞 郭芷汛 +4 位作者 刘欢 田小燕 李艳 满智能 李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分析某肿瘤医院2012—2018年铂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探讨ADR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应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2018年上报的404例铂类ADR进行信息汇总,分别从患者基本情况、药品名称、原患... 目的分析某肿瘤医院2012—2018年铂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探讨ADR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应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2018年上报的404例铂类ADR进行信息汇总,分别从患者基本情况、药品名称、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ADR严重程度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ADR相关因素的关联情况。结果ADR报告中,41~50岁患者比例最高;顺铂所致ADR例数最多;含铂化疗方案最常见的ADR是骨髓抑制;51.83%的ADR发生在用药几天后。顺铂与血液系统及胃肠系统损害关联较强;洛铂与血液系统损害关联较强;ADR发生时间为2~10 d与血液系统损害关联较强;关联规则显示:1~24 h内发生的ADR与奥沙利铂所致ADR严重程度较低。结论医护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DR信息上报,总结不同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给出合理的监护建议,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类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分析某医院多西他赛不良反应数据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梦丹 刘欢 +1 位作者 郭芷汛 李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4-898,共5页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多西他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2—2018年上报的多西他赛不良反应监测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方法开展数...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多西他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2—2018年上报的多西他赛不良反应监测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方法开展数据挖掘研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原患疾病、联合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ADR严重程度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ADR发生的关联情况。结果 不联用其他化疗药物与ADR报告严重程度为一般的关联性较强;ADR发生时间为2~10 d与ADR类别为血液系统损害关联性较强。结论 不同个体使用多西他赛出现ADR的差异较大,医护人员应重视ADR监测、上报,总结ADR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有针对性避免ADR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药品不良反应 Apriori关联规则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P的医保监管体系完善:以成都市某医院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梦霞 满智能 +2 位作者 李艳 刘欢 李刚 《中国医院》 2019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制定医保管理的标准操作程序,降低拒付费用,提升医院医保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疗计费相关拒付费用数据,探讨拒付原因并建立院内医保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结果:两年内共计发生拒付1 754例,... 目的:制定医保管理的标准操作程序,降低拒付费用,提升医院医保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疗计费相关拒付费用数据,探讨拒付原因并建立院内医保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结果:两年内共计发生拒付1 754例,涉及金额47 553.01元。其中,重复收费频次占比最高,达42.42%;因治疗超限定适应症导致的扣款金额最高,占总金额18.37%。结论:诊疗计费相关拒付问题日益显著,应积极建立医保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以保障医保基金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拒付 拒付原因 医疗保险 标准操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晓丽 向梅 +3 位作者 张辉 张琪琛 徐洋 谢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323-1323,共1页
关键词 Α-2B干扰素 雾化吸入 小儿 疱疹性峡炎 上呼吸道感染 柯萨奇A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应用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田恬 何智 +1 位作者 杨莹月 谢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1-765,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术前术后均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行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塞后立即剖宫产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术前术后均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行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塞后立即剖宫产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不同型号的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分为大球囊组109例,小球囊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治疗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及治疗、围产儿结局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两组孕妇在剖宫产术中手术持续时间、预估出血量、输血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术中子宫切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孕妇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小球囊组均少于大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球囊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率、手术联合抗凝治疗率均少于大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球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不增加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并有助于减少球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 导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