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朗川公路若尔盖湿地段人工移栽草皮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蓓 孙辉 +2 位作者 秦纪洪 马睿 蹇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通过对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道213郎川段的回覆草皮进行植物群落人工恢复的野外定位试验和调查,对人工切割不同规格草皮植物群落及其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切割草皮试验样地物种丰富度S、Simpson和Shannon-Wiene... 通过对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道213郎川段的回覆草皮进行植物群落人工恢复的野外定位试验和调查,对人工切割不同规格草皮植物群落及其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切割草皮试验样地物种丰富度S、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背景值;优势度指数高于背景值,优势种和建群种以禾本科、莎草科等为主,切割草皮上优势种的基本指标均高于背景样方;切割面积为30 cm×30 cm时厚度的增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增加,面积为50 cm×50 cm、厚度为20 cm样地会保持较为稳定的多样性指标,且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地下生物量密度和地上生物量。草皮切割面积Sq与物种丰富度S和Ma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湿地 草地植物群落 群落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公路水土保持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运移的若尔盖湿地SPAC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焱 刘国东 +2 位作者 秦远清 孙辉 蹇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正确评价与合理利用若尔盖湿地水资源,对湿地SPAC系统的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分别研究土壤-植物-大气各子系统及其界面的基础上,输入模型计算所需参数数据,建立湿地SPAC耦合模型。采用实测的参数验证模型,并取一定幅度变动主要参... 为正确评价与合理利用若尔盖湿地水资源,对湿地SPAC系统的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分别研究土壤-植物-大气各子系统及其界面的基础上,输入模型计算所需参数数据,建立湿地SPAC耦合模型。采用实测的参数验证模型,并取一定幅度变动主要参数来运算,判别模型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并得到湿地植物生长的“理想”的地下水埋深(60-100 cm)和“适宜”的地下水埋深(0-60 cm和100-2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湿地 SPAC系统 水分运移 地下水埋深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的联合仿真在车桥耦合振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崔圣爱 祝兵 黄志堂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581-4584,共4页
为了实现车桥耦合振动精细化仿真研究,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完整的车辆空间模型,采用空间杆系和板壳混合单元有限元方法建立桥梁的动力分析模型;然后将车辆和桥梁两个子系统在轮轨接触面离散的信息点上进行数据交换,实现... 为了实现车桥耦合振动精细化仿真研究,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完整的车辆空间模型,采用空间杆系和板壳混合单元有限元方法建立桥梁的动力分析模型;然后将车辆和桥梁两个子系统在轮轨接触面离散的信息点上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车桥耦合振动联合仿真分析。以高速铁路上的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结合的联合仿真技术,计算了弹性轮轨接触时动车组列车以不同车速通过桥梁的空间耦合振动响应,证明了该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仿真 多体系统动力学 有限元法 车桥耦合振动 单边弹簧阻尼 轮轨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川公路附近湿地地下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焱 刘国东 +3 位作者 蹇依 向雪梅 吴媛 李光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9-31,共3页
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通过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公路建设会对湿地地下水流动产生阻隔作用,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掌握公路附近湿地的地下水文特征。为此,在公路两侧500 m范围内,通过打抽水井和布置观测孔的方式,收... 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通过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公路建设会对湿地地下水流动产生阻隔作用,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掌握公路附近湿地的地下水文特征。为此,在公路两侧500 m范围内,通过打抽水井和布置观测孔的方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并进行分析。通过在典型地区进行抽水试验获取公路附近湿地地下水文特征资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湿地 地下水 若尔盖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区的PDSI和SPI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才 王振亚 +2 位作者 程媛华 刘晓帆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778-2780,2856,共4页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老哈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域内及其周边15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长序列日观测资料,计算逐月的帕默尔干旱指标(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和不同时间尺度(1、3、6及12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标(Standard Precip...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老哈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域内及其周边15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长序列日观测资料,计算逐月的帕默尔干旱指标(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和不同时间尺度(1、3、6及12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标(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结果表明,52年间分别有6段主要的湿润期和干旱期,持续时间都在1年以上,说明老哈河流域旱涝持续性较强。将不同时间尺度的SPI与PDSI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SPI对干旱持续性的表现能力增强,12个月时间尺度的SPI与PDSI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SPI PDSI 北方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启示 被引量:173
6
作者 高波 王峥峥 +1 位作者 袁松 申玉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41,374,共7页
在对都汶(都江堰—汶川)公路高速路段18座隧道进行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隧道的各种震害形式,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并对隧道震后修复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震害表明:地震引起隧道破坏的外因,除地震动外,还有坡面失稳和断层错动... 在对都汶(都江堰—汶川)公路高速路段18座隧道进行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隧道的各种震害形式,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并对隧道震后修复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震害表明:地震引起隧道破坏的外因,除地震动外,还有坡面失稳和断层错动引起的灾害.研究结果可供隧道抗震设计、灾后恢复重建和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公路隧道 隧道震害 震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老哈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江善虎 任立良 +2 位作者 雍斌 杨肖丽 刘晓帆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1-4,15,共5页
通过趋势及突变检验将径流序列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期",依据径流对降水及潜在蒸发的敏感性,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老哈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64年以来,老哈河流域径流呈显... 通过趋势及突变检验将径流序列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期",依据径流对降水及潜在蒸发的敏感性,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老哈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64年以来,老哈河流域径流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47 mm/a;流域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起减少作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2000—2008年人类活动对径流深的减少量分别为10.9 mm、6.3 mm及17.9 mm;气候变化对径流在80年代和2000—2008年起减少作用,减少量分别为10.0mm和8.5 mm,而90年代气候变化对径流起增加作用,增加量为12.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 老哈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源蒸散和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以辽河老哈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帆 任立良 +1 位作者 徐静 袁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的辽河老哈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离散化方法进行水文模拟单元划分,利用具有物理基础的双源蒸散发能力估算模型,计算每个栅格单元的截留蒸发、植被蒸腾能力和土壤蒸发能力,并取代蒸发皿资料作为混合产流模型的蒸散...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的辽河老哈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离散化方法进行水文模拟单元划分,利用具有物理基础的双源蒸散发能力估算模型,计算每个栅格单元的截留蒸发、植被蒸腾能力和土壤蒸发能力,并取代蒸发皿资料作为混合产流模型的蒸散发能力输入,从而构建基于双源蒸散与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对老哈河流域1970-1979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双源蒸散发能力计算模型能够考虑植被类型及其生理、物候特性对蒸散发能力的影响,将其与混合产流模型进行嵌套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能较合理地揭示研究区域的产汇流规律,适用于该地区的水文过程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混合产流 植被覆盖 半干旱区 老哈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沥青混合料SAC-13级配空隙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卫东 黄明 +1 位作者 郑茂 李彦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5-690,共6页
在普通沥青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设计的基础上,以空隙率为研究变量,采用固定油石比,再微调级配的方式,深入对比了SAC-13级配变化的普通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于普通SAC-1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每增加0.5%,... 在普通沥青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设计的基础上,以空隙率为研究变量,采用固定油石比,再微调级配的方式,深入对比了SAC-13级配变化的普通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于普通SAC-1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每增加0.5%,空隙率减小1%~1.5%,随着9.5~13.2mm粗集料含量增多,4.75~9.5mm粗集料含量减少,混合料粗集料间隙率呈递减之势;对SAC橡胶沥青混合料,建议9.5mm以上集料用量范围限定在30%~45%之间,4.75~9.5mm集料用量范围限定在20%~40%之间,且4.75mm以上粗集料总用量应达到60%以上,2.36~4.75mm集料含量不宜高于10%,且不宜使用过多矿粉;同样目标空隙率下,S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掺量应略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S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中当2.36~4.75mm集料含量达到8%以后,随着该档料用量的增加,空隙率增幅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需严格控制此档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 橡胶沥青 级配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拌沥青混合料低温施工机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建康 董瑞琨 游宏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9,111,共5页
选用不同含量的添加剂ADZ、ADW、ADS分别加入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中,测试其在110℃、120℃、135℃下的粘度和软化点。测定粘度,是为了探索低温施工的机理,不同含量添加剂的加入使沥青的粘度降低,从而实现沥青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的施... 选用不同含量的添加剂ADZ、ADW、ADS分别加入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中,测试其在110℃、120℃、135℃下的粘度和软化点。测定粘度,是为了探索低温施工的机理,不同含量添加剂的加入使沥青的粘度降低,从而实现沥青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的施工。测定软化点,主要是评估添加剂的加入在实现降低摊铺或碾压温度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其路用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粘度。其中,在温度较低(120℃和110℃)时,ADW和ADS对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的降粘效果较ADZ明显。基质沥青的软化点随着3种添加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添加剂含量较低时,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反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粘度 热拌 软化点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哈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对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帆 任立良 +1 位作者 徐静 袁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在原有的帕尔默旱度模式中嵌套双源蒸散发能力计算模型和混合产流模型,采用老哈河流域内及周边的15个气象站资料修正模型参数,构建可用于变化环境下植被-干旱响应关系分析并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机理性旱度模式,计算研究区域各栅格逐月... 在原有的帕尔默旱度模式中嵌套双源蒸散发能力计算模型和混合产流模型,采用老哈河流域内及周边的15个气象站资料修正模型参数,构建可用于变化环境下植被-干旱响应关系分析并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机理性旱度模式,计算研究区域各栅格逐月的帕尔默干旱指标,通过分析和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帕尔默干旱指标的关系来定量评价老哈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a)在植被生长期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干旱对植被的影响较小;在植被生长期的中间月份,干旱对植被影响较大,其中6月份是研究流域植被的水分敏感期.(b)不同的植被类型受干旱影响的程度不同,干旱对灌丛和草地的影响大于对林地的影响.(c)带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季节性的影响,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因此在考虑季节影响的情况下归一化植被指数可以用于干旱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旱度模式 归一化植被指数 蒸散发 地表植被 老哈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川公路附近湿地地下水文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焱 刘国东 +2 位作者 蹇依 向雪梅 吴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通过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公路建设会对湿地地下水流动产生阻隔作用,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掌握公路附近湿地的地下水文特征。为此,在郎川公路和若尔盖湿地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在... 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通过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公路建设会对湿地地下水流动产生阻隔作用,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掌握公路附近湿地的地下水文特征。为此,在郎川公路和若尔盖湿地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在典型地区进行抽水试验获得实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研究,应用有限差分法,求得地下水含水层参数,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地下水 若尔盖高原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 郎川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人工智能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朱林 申禄坤 《隧道建设》 2007年第1期26-28,40,共4页
目前,传统隧道的相关技术主要依靠经验类比和少量的数值分析,其局限性将会大大限制隧道技术的发展。因此,将人工智能引入到隧道工程中显得尤为必要。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并分别从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方面论述了人工智能在隧... 目前,传统隧道的相关技术主要依靠经验类比和少量的数值分析,其局限性将会大大限制隧道技术的发展。因此,将人工智能引入到隧道工程中显得尤为必要。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并分别从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方面论述了人工智能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隧道工程的人工智能化,将使隧道工程的相关技术得到优化,从而大大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高效性、舒适及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典型类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的数值化测试(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成 张肖宁 +2 位作者 王邵怀 吴文亮 吴志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0期2362-2367,共6页
为对混合料的数值化试样进行间接拉伸数值化测试,采用X-CT(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扫描混合料试件,分别计算出集料、沥青、空隙的体积组成,建立了试样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采用自行编写的程序,实现了由三维可视化模型向三维数值化... 为对混合料的数值化试样进行间接拉伸数值化测试,采用X-CT(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扫描混合料试件,分别计算出集料、沥青、空隙的体积组成,建立了试样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采用自行编写的程序,实现了由三维可视化模型向三维数值化模型的转化,建立了基于实际试样真实内部微细观分布的数值化试样,并对其进行间接拉伸测试模拟。引入应力集中因子指标对各种应力状态进行评价,实际应力分布结果与弹性理论解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反映试样的三维分布状态,由于集料和空隙分布的随机性和不均匀性,实际试样的最大应力分布不再服从弹性理论解的分布状态,空隙的存在同样对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起着非常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间接拉伸 三维重建 数值化试样 数值化测试 沥青混合料 计算机X射线层析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州河大桥桥区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战博 曾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研究拟建州河大桥对桥区河段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非恒定流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建桥后桥区河段的水流条件并分析了建桥前后桥区河段流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建桥后桥区河段水流流场变化较小,水流条件较为理想。
关键词 州河大桥 非恒定流 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振动引发地层位移响应分析
16
作者 戴林发宝 王广地 +1 位作者 高波 张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0,共3页
通过FLAC3D软件对列车荷载引发的盾构隧道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盾构管片以及地层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列列车经过左侧隧道时,竖向位移分布呈不对称状态,两列列车交会经过时,位移等值线基本呈对称分布... 通过FLAC3D软件对列车荷载引发的盾构隧道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盾构管片以及地层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列列车经过左侧隧道时,竖向位移分布呈不对称状态,两列列车交会经过时,位移等值线基本呈对称分布,地表位移峰值出现在两隧道轴线附近;地下水对振动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盾构隧道 列车振动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