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龙县三种颜色籽粒苋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1
作者 石治强 阿石不刚 +7 位作者 邓倩 钟胜男 蒲志刚 肖俊 丁洪霞 唐怀仲 王庆鹏 蒋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63-168,共6页
分析与评价不同颜色籽粒苋的营养品质,可为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布局与采后加工及产业化提供指导意见。本文主要采用国家食品标准方法,比较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种植的3种颜色的籽粒苋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九龙县3种颜色籽粒... 分析与评价不同颜色籽粒苋的营养品质,可为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布局与采后加工及产业化提供指导意见。本文主要采用国家食品标准方法,比较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种植的3种颜色的籽粒苋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九龙县3种颜色籽粒苋均含有丰富蛋白质及赖氨酸,其淀粉也均以支链淀粉为主。黑色籽粒苋含有较高的铁元素和膳食纤维,红色籽粒苋含有较高的硒元素。两年试验结果均发现黄色籽粒苋不饱和脂肪酸较高,主要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本文试验结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及其他相似区域科学布局不同颜色籽粒苋种植以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原料选择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营养评价 氨基酸 脂肪酸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地区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勇刚 肖璐 +12 位作者 魏勇 康润敏 于吉锋 张涛 叶建强 曹冶 谢晶 李兴玉 潘梦 林毅 孙文平 戴卓建 廖党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为掌握四川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病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廖氏法对四川6个市州的13个半舍饲羊场共计289份新鲜羊粪,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鉴定,随后对19只粪检阳性羊进行蠕虫剖检和成虫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扩增测序。结果表明... 为掌握四川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病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廖氏法对四川6个市州的13个半舍饲羊场共计289份新鲜羊粪,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鉴定,随后对19只粪检阳性羊进行蠕虫剖检和成虫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扩增测序。结果表明,四川半舍饲肉羊消化道蠕虫感染阳性率为64.36%(186/289),每个养殖场至少感染2种消化道蠕虫,其中线虫感染率最高,达60.55%(175/289),其次为片形吸虫、同盘吸虫和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5.22%(44/289)、14.88%(43/289)和2.08%(6/289);线虫、片形吸虫和同盘吸虫的平均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分别为1197(56~28187)、527(51~1407)和413(63~1291);四川半舍饲肉羊流行12种消化道蠕虫,即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鹿同盘吸虫、鹿列叶吸虫、捻转血矛线虫、羊夏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羊毛首线虫、达氏背板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生产上需加大对此类寄生虫病尤其线虫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舍饲 肉羊 消化道蠕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种大理白前对高寒环境的形态适应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双龙 陈时鑫 +5 位作者 王煜 马丹炜 杨世辉 聂申明 扎西泽里 田正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9-399,共11页
高寒草甸具有辐射强、低气压、风大、昼夜温度骤变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特征,为了探讨中国特有种大理白前(Cynanchum forrestii)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川西南九龙县高寒草甸(海拔3 100~3 500 m)的大理白前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技... 高寒草甸具有辐射强、低气压、风大、昼夜温度骤变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特征,为了探讨中国特有种大理白前(Cynanchum forrestii)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川西南九龙县高寒草甸(海拔3 100~3 500 m)的大理白前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大理白前的形态解剖特征,并采用TCC法分析了花粉和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大理白前的叶、茎、花均被有丰富的单列细胞组成的表皮毛;叶片和茎的表皮角质层较厚;叶的气孔较大而下生,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茎表皮细胞小、细胞壁厚,皮层由7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细胞内储藏有丰富的物质,维管柱所占比例较大,木射线数量较多,髓部发达且储藏物质丰富;根维管组织发达,皮层细胞储藏有丰富的物质;种子和花粉活力较高、合生花冠、合蕊柱、种子具有种毛,以及种皮厚而坚硬等特征为提高繁殖效率提供了保障。上述结果表明,大理白前具有一整套适应高寒环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使其保持较高的抗辐射、抗旱和抗寒能力,为大理白前在高寒环境中成功生存和繁衍奠定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白前 高寒草甸 形态解剖特征 花粉和种子的生活力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罗非鱼引进与发展概况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明江 多楚 +13 位作者 孙文平 王宗银 邓波 陈彦昊 高鹏飞 陈叶雨 刘亚 吴晓雲 龚全 李鹏程 李飞扬 欧军 周剑 赖见生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98-101,共4页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排名靠前的经济鱼类,通过人工引种进入到我国水域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养殖品种、分布等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从罗非鱼形态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繁殖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罗非鱼引进时间顺序...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排名靠前的经济鱼类,通过人工引种进入到我国水域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养殖品种、分布等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从罗非鱼形态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繁殖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罗非鱼引进时间顺序,对常见种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罗非鱼新的养殖模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罗非鱼的生活史特征对四川省罗非鱼养殖与水生生态系统保护2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引种、生活习性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