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神经系统疾病人群甲状腺抗体升高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永华 李亚琴 +5 位作者 刘旭 李辰 龚雪 陈敏 周东 洪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7-611,共5页
目的调查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无神经系统疾病人群中的升高情况,探讨桥本脑病(HE)作为一种独立疾病的合理性。方法分析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体检中心、门诊和住院部收集的甲状腺... 目的调查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无神经系统疾病人群中的升高情况,探讨桥本脑病(HE)作为一种独立疾病的合理性。方法分析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体检中心、门诊和住院部收集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无神经系统疾病人群的血清TGAb、TPOAb资料并予以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71人,男922例,女2049例。甲状腺抗体升高人数占调查人群的25.2%。TGAb、TPOAb升高的人数(分别为511、610)分别占总人数的17.2%、20.5%。TGAb、TPOAb任一种抗体升高8倍(480U/ml)以上者分别占其升高人群的21.7%、58.2%。女性人群总的甲状腺抗体升高者比例、单项TGAb或TPOAb升高者比例以及TGAb、TPOAb两者共同升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男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GAb、TPOAb升高在无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中有较高的比例,无法作为诊断HE的特异性指标,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抗甲状腺抗体升高伴随的脑病,而并非一种独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球过氧化物酶抗体 桥本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玉兰 李作孝 叶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防治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粗制碱性髓鞘蛋白(coarsemyelin basic protein,CMBP)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的方法建...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防治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粗制碱性髓鞘蛋白(coarsemyelin basic protein,CMBP)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EAE模型。将50只豚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EAE低剂量治疗组、EAE中剂量治疗组和EAE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造模前3d正常对照组和EAE对照组每天灌喂0.4ml花生油,EAE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在造模前3d开始灌喂含1,25-二羟维生素D30.5μg·kg-1.d-1,1.25μg·kg-1.d-1,2.5μg·kg-1.d-1的花生油0.4ml,至实验结束。流式细胞仪法测定高峰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EAE对照组外周血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外周血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较EAE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AE豚鼠外周血CD4+、CD8+含量下降、CD4+/CD8+比值升高,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2)1,25-二羟维生素D3能提高外周血CD4+和CD8+含量、降低CD4+/CD8+比值,具有调节T细胞亚群失衡和纠正CD4+/CD8+比值倒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叶玉兰 李作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K)能力的影响,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防治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粗制碱性髓鞘蛋白(MBP)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EAE模型。...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K)能力的影响,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防治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粗制碱性髓鞘蛋白(MBP)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EAE模型。将50只豚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EAE低剂量治疗组、EAE中剂量治疗组和EAE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造模前3d正常对照组和EAE对照组每天灌喂0·4ml花生油,EAE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分别在造模前3d开始灌喂含1,25-二羟维生素D30·5μg·kg-1·d-1、1·25μg·kg-1·d-1、2·5μg·kg-1·d-1的花生油0·4ml,直至整个实验结束。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EAE模型组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0、TNF-α的水平。结果EAE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L-10的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EAE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L-10的能力较EAE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EAE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TNF-α的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EAE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TNF-α的能力较EAE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EAE存在明显免疫功能紊乱,1,25-二羟维生素D3防治EAE的免疫机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FN-γ、TNF-α产生及促进IL-4、IL-10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白介素-4 白介素-10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