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息分析技术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魏睦新
汤一新
+2 位作者
陈德珍
贝叔英
管学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388-390,共3页
运用信息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量化的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体系。将脾胃阴虚证出现的 13项主要症状、体征的出现频率用信息论原理 ,求出熵、信息传递系数和对诊断的贡献率 ,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建立鉴别诊断体系。并回到临...
运用信息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量化的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体系。将脾胃阴虚证出现的 13项主要症状、体征的出现频率用信息论原理 ,求出熵、信息传递系数和对诊断的贡献率 ,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建立鉴别诊断体系。并回到临床进行考核。结果 ,腹胀、嘈杂、呃逆嗳气、大便不调、胃脘不适、消瘦、善饥等症状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单项贡献率 >10 % )。而烦热、乏力、纳差、渴饮、脉象改变在鉴别诊断中意义相对较小(单项贡献率 <10 % )。证候的熵为 0 2 935 ,13项症状引入后传递信息量的总和为 0 2 70 8,其对鉴别诊断总贡献率为 92 %。提示鉴别的把握度较高。脾胃阴虚证各 2 5例的考核结果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了 90 %。初步建立了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的鉴别诊断的体系 ,对中医鉴别诊断的客观化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证
胃阴虚证
鉴别诊断
计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分析技术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魏睦新
汤一新
陈德珍
贝叔英
管学忠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中医
科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
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388-39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部分内容 (No .3 9170 0 2 )
文摘
运用信息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量化的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体系。将脾胃阴虚证出现的 13项主要症状、体征的出现频率用信息论原理 ,求出熵、信息传递系数和对诊断的贡献率 ,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建立鉴别诊断体系。并回到临床进行考核。结果 ,腹胀、嘈杂、呃逆嗳气、大便不调、胃脘不适、消瘦、善饥等症状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单项贡献率 >10 % )。而烦热、乏力、纳差、渴饮、脉象改变在鉴别诊断中意义相对较小(单项贡献率 <10 % )。证候的熵为 0 2 935 ,13项症状引入后传递信息量的总和为 0 2 70 8,其对鉴别诊断总贡献率为 92 %。提示鉴别的把握度较高。脾胃阴虚证各 2 5例的考核结果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了 90 %。初步建立了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的鉴别诊断的体系 ,对中医鉴别诊断的客观化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脾阴虚证
胃阴虚证
鉴别诊断
计量诊断
Keywords
yin deficiency in stomach
yin deficiency in splee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iagnosis
分类号
R256.30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息分析技术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魏睦新
汤一新
陈德珍
贝叔英
管学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