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郫县豆瓣后发酵期真菌演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红宇
徐炜桢
+3 位作者
杨国华
刘元福
岳鹏
张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1-56,共6页
为研究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其特有"日晒夜露"工艺的发酵本质,采用Mi Seq测序分析其从后发酵1周至后发酵6 a期间一共7个时间点的真菌群落演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共有3个门类群、2...
为研究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其特有"日晒夜露"工艺的发酵本质,采用Mi Seq测序分析其从后发酵1周至后发酵6 a期间一共7个时间点的真菌群落演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共有3个门类群、20个纲类群、47个目类群、77个科类群、106个属类群的真菌参与演替变化;后发酵时间对郫县豆瓣的真菌群落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后发酵的进行格孢菌科和黑霉科真菌持续减少,而酵母科、类酵母科和毕赤酵母科的真菌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大多出现在3~6个月之间,但后发酵6 a的郫县豆瓣真菌群落较其他样品呈明显偏低。该方法发现了大量的非培养真菌和未报道真菌,所得真菌多样性更接近于样品微生态,更能够全面解析自然发酵调味品郫县豆瓣的真菌多样性,为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真菌演替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郫县豆瓣后熟期理化特性与微量元素动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红宇
徐炜桢
+3 位作者
杨国华
刘元福
岳鹏
张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6,共6页
为了解郫县豆瓣在后熟过程中的感官、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变化,研究了处于5个不同后熟期郫县豆瓣的感官、理化性质及Ca、Mg、Cu、Mn、Zn、Fe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后熟期的郫县豆瓣,感官品质与理化性质均有较大差异;随着后...
为了解郫县豆瓣在后熟过程中的感官、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变化,研究了处于5个不同后熟期郫县豆瓣的感官、理化性质及Ca、Mg、Cu、Mn、Zn、Fe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后熟期的郫县豆瓣,感官品质与理化性质均有较大差异;随着后熟时间延长,郫县豆瓣中水分、辣椒红色素含量及pH值持续降低,而氨态氮及总酸含量保持升高趋势;6种微量元素含量在后熟期内持续增长,且均在后发酵2~3年后保持稳定,不再有显著增长。后发酵2~3年可能是郫县豆瓣后熟过程重要的过渡阶段。后发酵3年之后的样品,氨态氮与微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感官品质却持续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后熟期
理化性质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挥发性呈香物质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31
3
作者
罗静
赵红宇
+3 位作者
徐炜桢
杨国华
岳鹏
张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9-216,共8页
为揭示郫县豆瓣特有"味辣香醇,酱香浓郁"的产品特征与挥发性呈香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本研究以稳定发酵(6个月)至发酵末期(5 a)合计5个不同发酵阶段郫县豆瓣为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5个不同后发...
为揭示郫县豆瓣特有"味辣香醇,酱香浓郁"的产品特征与挥发性呈香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本研究以稳定发酵(6个月)至发酵末期(5 a)合计5个不同发酵阶段郫县豆瓣为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5个不同后发酵期郫县豆瓣样品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共检测出9个类别超过140种挥发性呈香物质,其中占优势的有乙酸乙酯、4-乙基愈创木酚、苯乙醇、乙醇、苯乙醛,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18.39%、10.58%、7.64%、7.16%、6.59%。随着后发酵时间延长,醛类、酯类、烃类及杂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而醇类、酚类及酮类则呈下降趋势。挥发性呈香物质在初熟期的变化程度远大于其在老熟期,后发酵3 a后,其变化已非常缓慢,再继续发酵,也不会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挥发性呈香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与呈香物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徐炜桢
赵红宇
+3 位作者
杨懿
叶玉矫
岳鹏
张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8,共7页
为揭示郫县豆瓣特有"日晒夜露"发酵工艺与"酱香浓郁"的产品特征之间的关联特性,以稳定发酵(6个月)至发酵末期(5年)合计5个不同发酵阶段郫县豆瓣为对象,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和皮尔森相关系数(PCC)分析考察其...
为揭示郫县豆瓣特有"日晒夜露"发酵工艺与"酱香浓郁"的产品特征之间的关联特性,以稳定发酵(6个月)至发酵末期(5年)合计5个不同发酵阶段郫县豆瓣为对象,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和皮尔森相关系数(PCC)分析考察其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与挥发性呈香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属水平上细菌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梭菌属(Clostridium)、梭菌科下未确认菌属(Clostridiaceae-Other)和消化链球菌科下未确认菌属(Peptostreptococcaceae-Other)可能与6种醛类和2种杂环类呈香物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肠杆菌科下未确认菌属(Enterobacteriaceae-Other)和芽孢杆菌科下未确认菌属(BacillaceaeOther)则与糠醇、4-乙基愈创木酚呈现出较强的关联;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与乙醇、糠醇、十二酸乙酯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则与乙醇、十二酸乙酯呈现出负相关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则与芳樟醇呈现出负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的代谢是影响郫县豆瓣后发酵期挥发性呈香物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细菌演替
挥发性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脂肪和脂肪酸代谢变化
被引量:
5
5
作者
冉玉琴
陈雨
+3 位作者
彭杰
董锋
杨国华
张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3-207,212,共6页
本研究以8个不同后发酵时间郫县豆瓣为研究对象,通过石油醚提取、硫酸-甲醇甲酯化,气相色谱内标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其脂肪及脂肪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为3.46%~4.29%,总脂肪酸含量为8.258~18.484 mg/g;不同后发酵期均检测出9种...
本研究以8个不同后发酵时间郫县豆瓣为研究对象,通过石油醚提取、硫酸-甲醇甲酯化,气相色谱内标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其脂肪及脂肪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为3.46%~4.29%,总脂肪酸含量为8.258~18.484 mg/g;不同后发酵期均检测出9种脂肪酸,分别为:亚油酸(4.963~11.668 mg/g)、油酸(1.186~2.706 mg/g)、棕榈酸(0.751~1.649 mg/g)、亚麻酸(0.405~0.886 mg/g)、硬脂酸(0.296~0.856 mg/g)、肉豆蔻酸(0.131~0.305 mg/g)、反式油酸(0.126~0.230 mg/g)、棕榈油酸(0.056~0.142 mg/g)、月桂酸(0.030~0.113 mg/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到前两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5.09%、15.21%,累积贡献率达90.30%,可较好反映所有脂肪酸组成的基本信息,同时可将后发酵期脂肪酸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后发酵前期(1~3 M)、发酵中期(6~9 M)和发酵后期(12~36 M),且脂肪酸在后发酵前期的变化程度远远大于发酵中后期。该研究结果可为郫县豆瓣工业化生产控制产品品质与建立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后发酵
脂肪
脂肪酸
代谢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郫县豆瓣后发酵期氨基酸呈味效果评价及其ACE抑制肽动态分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彭杰
冉玉琴
+2 位作者
徐炜桢
杨国华
张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4,共7页
为研究郫县豆瓣在后发酵期氨基酸组成及变化规律,在分析氨基酸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ACE抑制肽变化的基础上,对郫县豆瓣进行呈味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郫县豆瓣共有20种氨基酸,随着后发酵时间延长,氨基酸态氮含量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
为研究郫县豆瓣在后发酵期氨基酸组成及变化规律,在分析氨基酸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ACE抑制肽变化的基础上,对郫县豆瓣进行呈味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郫县豆瓣共有20种氨基酸,随着后发酵时间延长,氨基酸态氮含量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酵各阶段含量较高(≥1.00 mg/g)的4种氨基酸分别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和脯氨酸,它们之和占总量的百分比均在45.58%及以上;后发酵9个月的郫县豆瓣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和TAV值与后发酵2年无明显差异。郫县豆瓣ACE抑制肽活性在后发酵2个月时最高(83.90%),随着后发酵时间的继续延长,整体呈降低趋势,其最低值为70.13%,这可能与豆瓣的ACE抑制肽结构及后发酵期中各类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和演替过程相关。本研究可为生产企业科学设定发酵周期,从大健康角度深入挖掘研究郫县豆瓣的生物活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后发酵
氨基酸
ACE抑制肽
呈味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郫县豆瓣后发酵期真菌演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红宇
徐炜桢
杨国华
刘元福
岳鹏
张良
机构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四川
友联味业食品
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1-56,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17)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新产品项目(2015GZX0021)
+5 种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6NZ0093)
成都市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2015-HM01-00003-SF)
成都市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001-NC)
成都市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15-NY02-00097-NC)
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项目(2015-YF04-00047-JH)
西华大学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川教2006-313)
文摘
为研究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其特有"日晒夜露"工艺的发酵本质,采用Mi Seq测序分析其从后发酵1周至后发酵6 a期间一共7个时间点的真菌群落演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共有3个门类群、20个纲类群、47个目类群、77个科类群、106个属类群的真菌参与演替变化;后发酵时间对郫县豆瓣的真菌群落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后发酵的进行格孢菌科和黑霉科真菌持续减少,而酵母科、类酵母科和毕赤酵母科的真菌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大多出现在3~6个月之间,但后发酵6 a的郫县豆瓣真菌群落较其他样品呈明显偏低。该方法发现了大量的非培养真菌和未报道真菌,所得真菌多样性更接近于样品微生态,更能够全面解析自然发酵调味品郫县豆瓣的真菌多样性,为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郫县豆瓣
真菌演替
高通量测序
Keywords
Pixian soybean paste
fungal communit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Q939.97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郫县豆瓣后熟期理化特性与微量元素动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红宇
徐炜桢
杨国华
刘元福
岳鹏
张良
机构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四川
友联味业食品
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17)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新产品项目(2015GZX0021)
+6 种基金
重点研发项目(2016NZ0093)
成都市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2015-HM01-00003-SF)
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001-NC)
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15-NY02-00097-NC)
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项目(2015-YF04-00047-JH)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2016-XT00-00031-NC)
西华大学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川教2006-313)
文摘
为了解郫县豆瓣在后熟过程中的感官、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变化,研究了处于5个不同后熟期郫县豆瓣的感官、理化性质及Ca、Mg、Cu、Mn、Zn、Fe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后熟期的郫县豆瓣,感官品质与理化性质均有较大差异;随着后熟时间延长,郫县豆瓣中水分、辣椒红色素含量及pH值持续降低,而氨态氮及总酸含量保持升高趋势;6种微量元素含量在后熟期内持续增长,且均在后发酵2~3年后保持稳定,不再有显著增长。后发酵2~3年可能是郫县豆瓣后熟过程重要的过渡阶段。后发酵3年之后的样品,氨态氮与微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感官品质却持续劣变。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后熟期
理化性质
微量元素
Keywords
Pixian soybean paste
after-ripening ferment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trace elements
分类号
TS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挥发性呈香物质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31
3
作者
罗静
赵红宇
徐炜桢
杨国华
岳鹏
张良
机构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9-216,共8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17)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重点研发项目(2015GZX0021)
+5 种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6NZ0093)
成都市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2015-HM01-00003-SF)
成都市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001-NC)
成都市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15-NY02-00097-NC)
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项目(2015-YF04-00047-JH)
西华大学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川教2006-313).
文摘
为揭示郫县豆瓣特有"味辣香醇,酱香浓郁"的产品特征与挥发性呈香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本研究以稳定发酵(6个月)至发酵末期(5 a)合计5个不同发酵阶段郫县豆瓣为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5个不同后发酵期郫县豆瓣样品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共检测出9个类别超过140种挥发性呈香物质,其中占优势的有乙酸乙酯、4-乙基愈创木酚、苯乙醇、乙醇、苯乙醛,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18.39%、10.58%、7.64%、7.16%、6.59%。随着后发酵时间延长,醛类、酯类、烃类及杂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而醇类、酚类及酮类则呈下降趋势。挥发性呈香物质在初熟期的变化程度远大于其在老熟期,后发酵3 a后,其变化已非常缓慢,再继续发酵,也不会明显变化。
关键词
郫县豆瓣
挥发性呈香物质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Pixian soybean paste
volatile compoun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与呈香物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徐炜桢
赵红宇
杨懿
叶玉矫
岳鹏
张良
机构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省
丹丹
郫县
豆瓣
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8,共7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17)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新产品项目(2015GZX0021)
+5 种基金
重点研发项目(2016NZ0093)
成都市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2015-HM01-00003-SF)
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001-NC)
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15-NY02-00097-NC)
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项目(2015-YF04-00047-JH)
西华大学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川教2006-313)。
文摘
为揭示郫县豆瓣特有"日晒夜露"发酵工艺与"酱香浓郁"的产品特征之间的关联特性,以稳定发酵(6个月)至发酵末期(5年)合计5个不同发酵阶段郫县豆瓣为对象,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和皮尔森相关系数(PCC)分析考察其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与挥发性呈香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属水平上细菌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梭菌属(Clostridium)、梭菌科下未确认菌属(Clostridiaceae-Other)和消化链球菌科下未确认菌属(Peptostreptococcaceae-Other)可能与6种醛类和2种杂环类呈香物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肠杆菌科下未确认菌属(Enterobacteriaceae-Other)和芽孢杆菌科下未确认菌属(BacillaceaeOther)则与糠醇、4-乙基愈创木酚呈现出较强的关联;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与乙醇、糠醇、十二酸乙酯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则与乙醇、十二酸乙酯呈现出负相关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则与芳樟醇呈现出负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的代谢是影响郫县豆瓣后发酵期挥发性呈香物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郫县豆瓣
细菌演替
挥发性成分
相关性
Keywords
Pixian soybean paste
bacterial community
volatile compounds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S264.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脂肪和脂肪酸代谢变化
被引量:
5
5
作者
冉玉琴
陈雨
彭杰
董锋
杨国华
张良
机构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
品品食品
有限公司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3-207,212,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17)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6 NZ0093)
+1 种基金
成都市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001-NC)
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15-NY02-00097-NC)。
文摘
本研究以8个不同后发酵时间郫县豆瓣为研究对象,通过石油醚提取、硫酸-甲醇甲酯化,气相色谱内标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其脂肪及脂肪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为3.46%~4.29%,总脂肪酸含量为8.258~18.484 mg/g;不同后发酵期均检测出9种脂肪酸,分别为:亚油酸(4.963~11.668 mg/g)、油酸(1.186~2.706 mg/g)、棕榈酸(0.751~1.649 mg/g)、亚麻酸(0.405~0.886 mg/g)、硬脂酸(0.296~0.856 mg/g)、肉豆蔻酸(0.131~0.305 mg/g)、反式油酸(0.126~0.230 mg/g)、棕榈油酸(0.056~0.142 mg/g)、月桂酸(0.030~0.113 mg/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到前两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5.09%、15.21%,累积贡献率达90.30%,可较好反映所有脂肪酸组成的基本信息,同时可将后发酵期脂肪酸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后发酵前期(1~3 M)、发酵中期(6~9 M)和发酵后期(12~36 M),且脂肪酸在后发酵前期的变化程度远远大于发酵中后期。该研究结果可为郫县豆瓣工业化生产控制产品品质与建立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后发酵
脂肪
脂肪酸
代谢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Pixian soybean paste
post-fermentation
fat
fatty acid
metabolism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S205.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郫县豆瓣后发酵期氨基酸呈味效果评价及其ACE抑制肽动态分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彭杰
冉玉琴
徐炜桢
杨国华
张良
机构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省
丹丹
郫县
豆瓣
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4,共7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17)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新产品项目(2015GZX0021)
+3 种基金
重点研发项目(2016NZ0093)
成都市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001-NC)
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15-NY02-00097-NC)
西华大学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川教2006-313)。
文摘
为研究郫县豆瓣在后发酵期氨基酸组成及变化规律,在分析氨基酸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ACE抑制肽变化的基础上,对郫县豆瓣进行呈味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郫县豆瓣共有20种氨基酸,随着后发酵时间延长,氨基酸态氮含量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酵各阶段含量较高(≥1.00 mg/g)的4种氨基酸分别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和脯氨酸,它们之和占总量的百分比均在45.58%及以上;后发酵9个月的郫县豆瓣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和TAV值与后发酵2年无明显差异。郫县豆瓣ACE抑制肽活性在后发酵2个月时最高(83.90%),随着后发酵时间的继续延长,整体呈降低趋势,其最低值为70.13%,这可能与豆瓣的ACE抑制肽结构及后发酵期中各类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和演替过程相关。本研究可为生产企业科学设定发酵周期,从大健康角度深入挖掘研究郫县豆瓣的生物活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后发酵
氨基酸
ACE抑制肽
呈味效果
Keywords
Pixian soybean paste
post-fermentation
amino acid
ACE inhibitory peptides
taste effect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郫县豆瓣后发酵期真菌演替变化分析
赵红宇
徐炜桢
杨国华
刘元福
岳鹏
张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郫县豆瓣后熟期理化特性与微量元素动态分析
赵红宇
徐炜桢
杨国华
刘元福
岳鹏
张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挥发性呈香物质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罗静
赵红宇
徐炜桢
杨国华
岳鹏
张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与呈香物质相关性研究
徐炜桢
赵红宇
杨懿
叶玉矫
岳鹏
张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脂肪和脂肪酸代谢变化
冉玉琴
陈雨
彭杰
董锋
杨国华
张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郫县豆瓣后发酵期氨基酸呈味效果评价及其ACE抑制肽动态分析
彭杰
冉玉琴
徐炜桢
杨国华
张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