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王凤
温桃群
+3 位作者
徐锋
桑文涛
陈仁
曾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目的观察薄荷酮对内毒素(LPS)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薄荷酮0.25 g·kg^(...
目的观察薄荷酮对内毒素(LPS)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薄荷酮0.25 g·kg^(-1)及0.5 g·kg^(-1)剂量组。除地塞米松组实验当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 d,每天1次。各组小鼠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15 mg·kg^(-1),10 m L·kg^(-1))制备炎症反应模型,造模12 h后,小鼠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及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测定炎症因子IL-18、IL-1β、IL-5、TNF-α、IFN-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的水平;取小鼠全血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剖取肺组织计算肺脏指数,并测定肺组织中NO含量,进行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IFN-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cathepsin B、P2X7R蛋白表达。结果 0.5 g·kg^(-1)薄荷酮明显降低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血清IL-18、IL-1β、IL-5、TNF-α、IFN-γ、G-CSF、GM-CSF、MIP-1β的水平(P<0.05或P<0.01),下调模型小鼠肺组织NLRP3、IFN-α mRNA表达及cathepsin-B、P2X7R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NO的含量(P<0.05);0.25 g·kg^(-1)薄荷酮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IL-1β、IL-5、TNF-α、MIP-1β含量(P<0.05),下调肺组织中P2X7R蛋白表达及NO水平(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0.5、0.25 g·kg^(-1)薄荷酮能明显减少肺组织切片中嗜中性粒细胞数量(P<0.01),减轻肺泡膈的增厚;薄荷酮对模型小鼠全血白细胞计数与肺指数的升高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能抑制血清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减轻肺部炎性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干扰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酮
内毒素
炎症因子
NLRP3炎症小体
CATHEPSIN-B
P2X7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维
朱红萍
+3 位作者
王彪
冷海军
韩波
彭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3-359,共7页
目的通过简单快速的有机催化,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广藿香酮衍生物3a^3m,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基于具有抗菌活性的广藿香酮,在课题组前期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绿色高效的有机催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具...
目的通过简单快速的有机催化,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广藿香酮衍生物3a^3m,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基于具有抗菌活性的广藿香酮,在课题组前期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绿色高效的有机催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具有共轭结构侧链的广藿香酮衍生物。经过条件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柱层析能够快速分离得到目标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和单晶衍射等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在筛选的最优条件下,在广藿香酮侧链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的结构修饰,目标产物分离收率最高可达91%。最后,考察了该系列衍生的抗菌活性,得到一个有应用前景的先导化合物。结论广藿香酮是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其在医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该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结构修饰研究是中药化学的热点方向之一。通过本研究,可以高效地制备一系列广藿香酮衍生物,对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具有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酮
衍生物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产物红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1 位作者
严铸云
马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对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红色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该色素物吸光值的变化,观察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度调节剂、维生素、及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色素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
对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红色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该色素物吸光值的变化,观察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度调节剂、维生素、及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色素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而耐氧化性和抗还原性较差;对Fe3+和Zn2+较为敏感,使色素物变成黄色;维生素具有护色素的作用;苯甲酸钠在低浓度(<0.5%)时具有保护作用,但浓度高于1%时使色素物变成粉红色,且OD值显著下降;酸度调节剂氢氧化钠、柠檬酸、苹果酸对色素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优化,提高该红色素稳定性,作为新型天然色素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叶黄连
内生真菌
红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2 位作者
刘奇
王文韬
黄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614-619,共6页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青稞红曲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青稞红曲中水分6.04%-8.78%,总灰分2.15%-2.92%,酸不溶性灰分0.23%-0.29%,水浸出物27.99%-30.17%,醇浸出物14.12%-18.51%。青稞红曲中酸式洛伐他汀含有量在0.11%-0.29%范围内,内酯型洛伐他汀在0.02%-0.08%范围内。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青稞红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红曲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
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物制剂口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8
5
作者
刘倩
范红
+3 位作者
邓雨娇
许润春
张定堃
马鸿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1534,共4页
药物制剂口感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患者临床应用顺应性的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口服制剂。本文介绍了8种国内外药物制剂口感主、客观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矫...
药物制剂口感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患者临床应用顺应性的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口服制剂。本文介绍了8种国内外药物制剂口感主、客观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矫味辅料的开发和口服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提供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
口感评价方法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6
6
作者
文欢
汪颀浩
+3 位作者
张大燕
饶朝龙
彭成
高继海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总黄酮
绿原酸
京尼平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采收季节对油橄榄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红梅
方成鑫
+3 位作者
郭力
候绍金
吴传明
叶强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以不同采收季节的油橄榄茶为试材,测定其多种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结果表明,油橄榄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且总黄酮在秋茶中含量较高,橄榄苦苷在春茶中含量较高;总多...
以不同采收季节的油橄榄茶为试材,测定其多种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结果表明,油橄榄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且总黄酮在秋茶中含量较高,橄榄苦苷在春茶中含量较高;总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春茶中含量较高;VE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夏茶中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不同,铅元素在秋茶中含量较低,镉元素在春茶中含量较低,铬元素在春茶和秋茶中含量均较低,总体来说,油橄榄茶的春茶和秋茶质量较好。通过探究油橄榄茶中多种成分的季节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有效成分与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为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茶
橄榄苦苷
总黄酮
总多酚
VE
重金属
采收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对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
2
8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3 位作者
黄凤
文静
余志芳
欧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0-1937,共8页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60∶40,v/v)为流动相,1.0 m L/min为流速,在238 nm处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所建立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良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纯甲醇,提取温度60℃,液固比20∶1 m L/g,超声提取1 h,酸型与内酯型Monacolin K得率分别为2.51 mg/g和1.65 mg/g,经验证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红曲
Monacolin
K
响应面法
HPLC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
2
9
作者
文静
马云桐
+3 位作者
陈新
周碧乾
王文韬
黄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860-1865,共6页
目的:首次对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川牛膝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川牛膝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考...
目的:首次对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川牛膝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川牛膝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建立川牛膝MSAP反应最佳体系。结果:川牛膝MSAP最佳反应体系为:酶切体系(20μL),300 ng DNA、1.5μL Eco RI、1.5μL Hpa II或1.5μL Msp I(Hpa II);连接体系(25μL):15μL酶切产物、1μL Eco RI adaptor、1μL Hpa II/Msp I adaptor、0.2μL T4连接酶;预扩增体系(25μL):连接产物1μL、r Taq酶1 U、引物分别1.5μL、d NTP 2μL;选择性扩增体系(25μL):预扩产物稀释50倍、r Taq酶1 U、引物1.5μL、d NTP 3μL,并运用优化后的体系,最终从川牛膝MSAP的256对引物中筛选出有效引物6对。结论:优化后的体系保证了稳定的图谱、清晰的条带,筛选出的6对引物组合特异性好,能够用于后续川牛膝DNA甲基化相关实验研究,同时,为其他药用植物MSAP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MSAP
预扩增
选择性扩增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王凤
温桃群
徐锋
桑文涛
陈仁
曾南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
材标准化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473399)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NoJ1310034-09)
文摘
目的观察薄荷酮对内毒素(LPS)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薄荷酮0.25 g·kg^(-1)及0.5 g·kg^(-1)剂量组。除地塞米松组实验当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 d,每天1次。各组小鼠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15 mg·kg^(-1),10 m L·kg^(-1))制备炎症反应模型,造模12 h后,小鼠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及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测定炎症因子IL-18、IL-1β、IL-5、TNF-α、IFN-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的水平;取小鼠全血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剖取肺组织计算肺脏指数,并测定肺组织中NO含量,进行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IFN-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cathepsin B、P2X7R蛋白表达。结果 0.5 g·kg^(-1)薄荷酮明显降低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血清IL-18、IL-1β、IL-5、TNF-α、IFN-γ、G-CSF、GM-CSF、MIP-1β的水平(P<0.05或P<0.01),下调模型小鼠肺组织NLRP3、IFN-α mRNA表达及cathepsin-B、P2X7R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NO的含量(P<0.05);0.25 g·kg^(-1)薄荷酮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IL-1β、IL-5、TNF-α、MIP-1β含量(P<0.05),下调肺组织中P2X7R蛋白表达及NO水平(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0.5、0.25 g·kg^(-1)薄荷酮能明显减少肺组织切片中嗜中性粒细胞数量(P<0.01),减轻肺泡膈的增厚;薄荷酮对模型小鼠全血白细胞计数与肺指数的升高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能抑制血清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减轻肺部炎性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干扰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关。
关键词
薄荷酮
内毒素
炎症因子
NLRP3炎症小体
CATHEPSIN-B
P2X7R
Keywords
menthone
endotox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NLRP3 inflammasome
cathepsin B
P2X7 R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维
朱红萍
王彪
冷海军
韩波
彭成
机构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抗生素
研究与
再评价
四川省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3-3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73589和No.81630101)
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基金(No.2017JQ0002)
文摘
目的通过简单快速的有机催化,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广藿香酮衍生物3a^3m,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基于具有抗菌活性的广藿香酮,在课题组前期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绿色高效的有机催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具有共轭结构侧链的广藿香酮衍生物。经过条件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柱层析能够快速分离得到目标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和单晶衍射等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在筛选的最优条件下,在广藿香酮侧链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的结构修饰,目标产物分离收率最高可达91%。最后,考察了该系列衍生的抗菌活性,得到一个有应用前景的先导化合物。结论广藿香酮是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其在医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该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结构修饰研究是中药化学的热点方向之一。通过本研究,可以高效地制备一系列广藿香酮衍生物,对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具有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广藿香酮
衍生物
抗菌药物
Keywords
Pogostone
Derivatives
Antibacterial agents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产物红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严铸云
马庆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地方专项(2007BAI40B03)
文摘
对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红色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该色素物吸光值的变化,观察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度调节剂、维生素、及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色素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而耐氧化性和抗还原性较差;对Fe3+和Zn2+较为敏感,使色素物变成黄色;维生素具有护色素的作用;苯甲酸钠在低浓度(<0.5%)时具有保护作用,但浓度高于1%时使色素物变成粉红色,且OD值显著下降;酸度调节剂氢氧化钠、柠檬酸、苹果酸对色素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优化,提高该红色素稳定性,作为新型天然色素加以开发利用。
关键词
三角叶黄连
内生真菌
红色素
稳定性
Keywords
Coptis deltoidea
endophytic fungi
red pigment
stability
分类号
R931.6 [医药卫生—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刘奇
王文韬
黄凤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614-619,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学技术部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2009GJF40030):青稞红曲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负责人:马云桐
文摘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青稞红曲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青稞红曲中水分6.04%-8.78%,总灰分2.15%-2.92%,酸不溶性灰分0.23%-0.29%,水浸出物27.99%-30.17%,醇浸出物14.12%-18.51%。青稞红曲中酸式洛伐他汀含有量在0.11%-0.29%范围内,内酯型洛伐他汀在0.02%-0.08%范围内。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青稞红曲质量。
关键词
青稞红曲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
洛伐他汀
Keywords
Highland barley Monascus, quality control, HPLC, Monacolin K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物制剂口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8
5
作者
刘倩
范红
邓雨娇
许润春
张定堃
马鸿雁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1534,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19JDJQ0007)。
文摘
药物制剂口感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患者临床应用顺应性的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口服制剂。本文介绍了8种国内外药物制剂口感主、客观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矫味辅料的开发和口服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提供评价手段。
关键词
药物制剂
口感评价方法
中药制剂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6
6
作者
文欢
汪颀浩
张大燕
饶朝龙
彭成
高继海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基金
中药学四川省科技厅创新团队项目(2017TD0001)
"川产道地药材综合开发与区域发展"项目(2016ZY008)
文摘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总黄酮
绿原酸
京尼平苷
Keywords
Eucommia ulmoides male flower tea
total flavonoids
chlorogenic acid
geniposide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采收季节对油橄榄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红梅
方成鑫
郭力
候绍金
吴传明
叶强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育
部
中药
材标准化
重点
实验室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凉山州金华园艺
研究
所
凉山州冕宁县林业局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基金
凉山州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16YYJS0029)
文摘
以不同采收季节的油橄榄茶为试材,测定其多种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结果表明,油橄榄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且总黄酮在秋茶中含量较高,橄榄苦苷在春茶中含量较高;总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春茶中含量较高;VE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夏茶中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不同,铅元素在秋茶中含量较低,镉元素在春茶中含量较低,铬元素在春茶和秋茶中含量均较低,总体来说,油橄榄茶的春茶和秋茶质量较好。通过探究油橄榄茶中多种成分的季节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有效成分与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为春季。
关键词
油橄榄茶
橄榄苦苷
总黄酮
总多酚
VE
重金属
采收季节
Keywords
olive tea
oleuropein
total flavonoids
total polyphenols
VE
heavy metals
harvest seasons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对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
2
8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黄凤
文静
余志芳
欧泉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0-1937,共8页
文摘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60∶40,v/v)为流动相,1.0 m L/min为流速,在238 nm处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所建立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良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纯甲醇,提取温度60℃,液固比20∶1 m L/g,超声提取1 h,酸型与内酯型Monacolin K得率分别为2.51 mg/g和1.65 mg/g,经验证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关键词
青稞红曲
Monacolin
K
响应面法
HPLC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highland barley Monascus
Monacolin K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
2
9
作者
文静
马云桐
陈新
周碧乾
王文韬
黄凤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860-1865,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ZC2156):川牛膝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
负责人:陈新
文摘
目的:首次对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川牛膝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川牛膝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建立川牛膝MSAP反应最佳体系。结果:川牛膝MSAP最佳反应体系为:酶切体系(20μL),300 ng DNA、1.5μL Eco RI、1.5μL Hpa II或1.5μL Msp I(Hpa II);连接体系(25μL):15μL酶切产物、1μL Eco RI adaptor、1μL Hpa II/Msp I adaptor、0.2μL T4连接酶;预扩增体系(25μL):连接产物1μL、r Taq酶1 U、引物分别1.5μL、d NTP 2μL;选择性扩增体系(25μL):预扩产物稀释50倍、r Taq酶1 U、引物1.5μL、d NTP 3μL,并运用优化后的体系,最终从川牛膝MSAP的256对引物中筛选出有效引物6对。结论:优化后的体系保证了稳定的图谱、清晰的条带,筛选出的6对引物组合特异性好,能够用于后续川牛膝DNA甲基化相关实验研究,同时,为其他药用植物MSAP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川牛膝
MSAP
预扩增
选择性扩增
引物筛选
Keywords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MSAP
pre-amplication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primers screening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王凤
温桃群
徐锋
桑文涛
陈仁
曾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黄维
朱红萍
王彪
冷海军
韩波
彭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产物红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谭友莉
马云桐
严铸云
马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研究
谭友莉
马云桐
刘奇
王文韬
黄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药物制剂口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刘倩
范红
邓雨娇
许润春
张定堃
马鸿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文欢
汪颀浩
张大燕
饶朝龙
彭成
高继海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采收季节对油橄榄茶品质的影响
刘红梅
方成鑫
郭力
候绍金
吴传明
叶强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响应面法对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优化
谭友莉
马云桐
黄凤
文静
余志芳
欧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文静
马云桐
陈新
周碧乾
王文韬
黄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