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咳胶囊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晋川 谭正怀 李杭翼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评价止咳胶囊止咳祛痰、解热、抑菌等作用。方法利用枸橼酸、机械刺激诱导动物咳嗽模型,利用百、白、破三联疫苗及2,4-二硝基酚诱导大鼠体温升高模型,以及体外抑菌等实验方法,对模型动物给予止咳胶囊,研究止咳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结... 目的评价止咳胶囊止咳祛痰、解热、抑菌等作用。方法利用枸橼酸、机械刺激诱导动物咳嗽模型,利用百、白、破三联疫苗及2,4-二硝基酚诱导大鼠体温升高模型,以及体外抑菌等实验方法,对模型动物给予止咳胶囊,研究止咳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结果止咳胶囊可对抗枸橼酸、机械刺激诱导的动物咳嗽反应;可增加大鼠气管的分泌物排除量;显著对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诱导家兔及2,4-二硝基酚诱导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以及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反应。体外抑菌实验显示:止咳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论止咳胶囊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解热、抗炎及抑菌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咳胶囊 止咳 祛痰 解热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箱式小鼠自发活动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开华 杨冠玲 +2 位作者 何振江 徐嘉红 邓文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4-466,共3页
关键词 小鼠 自发活动 检测 系统 四箱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强 王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32-735,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 2 )在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组织中的表达 ,了解通脉胶囊 (当归、川芎、丹参、黄芪、党参等 )对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复制实验性家兔AS模型 ,实... 目的 :通过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 2 )在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组织中的表达 ,了解通脉胶囊 (当归、川芎、丹参、黄芪、党参等 )对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复制实验性家兔AS模型 ,实验结果后 ,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斑块组织MMP 2、TIMP 2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模型对照组MMP 2、TIMP 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通脉胶囊组与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通脉胶囊对AS斑块稳定性的作用与MMP 2、T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胶囊 MMP-2 TIMP-2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军宁 王建华 +4 位作者 黄衡 陈蔚文 王衍真 王晓东 彭晓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敏感的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结合模型。方法 用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为组织受体,[125I]15LeuG17为标记配基进行受体结合反应,检测胃泌素受体结合参数。结果 胃泌素受体结合符合简单单位点受体... 目的 建立高效、敏感的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结合模型。方法 用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为组织受体,[125I]15LeuG17为标记配基进行受体结合反应,检测胃泌素受体结合参数。结果 胃泌素受体结合符合简单单位点受体结合模型,Scatchard分析求出的胃泌素受体结合参数Bmax=7-404×10-12mol·L-1(3-702pmol·g-1Pro),Kd=1-686×10-10mol·L-1。单点法求出的特异结合量Rs=2-734pmol·g-1Pro。粗膜标本蛋白浓度在4~12g·L-1范围内,与标记胃泌素特异性结合容量成正比。同一样本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125I]GAS特异结合量测定方法变异系数为7-80%,竞争抑制实验证明[125I]GAS与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结合特异性良好。结论 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法符合受体结合实验方法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受体 放射配基 受体结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效学方法测定川芎挥发油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嘉 潘晓鹃 +2 位作者 张白嘉 刘亚欧 邹文俊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鼻腔给药的表观药动学参数。方法以甩尾法(温浴法)镇痛效应为指标,鼻腔给予川芎挥发油后测定其表观药动学参数。结果药动学参数鼻腔给药为:Dm in=1.101 mg.kg-1,β=0.378;t1/26 h-1,(β)=1.830 4 h,Kα=21.536 5 h-1,...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鼻腔给药的表观药动学参数。方法以甩尾法(温浴法)镇痛效应为指标,鼻腔给予川芎挥发油后测定其表观药动学参数。结果药动学参数鼻腔给药为:Dm in=1.101 mg.kg-1,β=0.378;t1/26 h-1,(β)=1.830 4 h,Kα=21.536 5 h-1,t1/2(Kα)=0.032 2 h,α=9.511 6 h-1,t1/2(α)=0.072 9 h,tm ax=0.739 h。结论川芎挥发油鼻腔给药的达峰时间较快,吸收迅速,起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挥发油 鼻腔给药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