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监管科学驱动下的四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华桦 方清茂 +3 位作者 李青苗 唐健元 马双成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41-2247,共7页
中药监管科学(TCM regulatory science)作为评估受监管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风险获益综合性能的新兴融合科学,其核心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中药监管科学在建立符合中... 中药监管科学(TCM regulatory science)作为评估受监管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风险获益综合性能的新兴融合科学,其核心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中药监管科学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科学监管体系,加速中药新兴技术产品转化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川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国家首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国家首批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在我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文基于中药监管科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最新进展,概述了中药监管科学在提高中药监管效能,加速中药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和助推四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前景,对于保障和提升中药监管能力和驱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监管科学 川产道地药材 高质量发展 中药产业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调控TXNIP/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对尿酸性肾病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王婷 李莉 +4 位作者 朱欣 刘丽 曾瑾 尹竹君 赵军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17-1226,共10页
目的探究维拉帕米对尿酸性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 like recepter he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 目的探究维拉帕米对尿酸性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 like recepter he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18~22 g)按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别嘌醇组(Allopurinol组,10 mg/kg)、维拉帕米组(Verapamil组,4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0%果糖水与腺嘌呤构建尿酸性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小鼠模型,确认肾功能损伤后,随后给药干预4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尿素(urea,URE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变化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马松三色染色(masson’s trichrome staining,Masson)检测肾脏组织纤维化情况;ELISA法检测肾脏组织IL-1β、IL-6炎症因子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TXNIP、NLRP3、IL-1β、MMP7、FN1、CD68、MPO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血清UA、Cr、UREA水平升高(P<0.05),肾脏病理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切片可见肾小管损伤后再生、小管间质或肾小球周围纤维化以及炎性细胞浸润;肾组织IL-1β、IL-6含量与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TXNIP、NLRP3、IL-1β、CD68、MPO、FN1、MMP7等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Model组比较,Verapamil组血清UA、Cr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显著降低(P<0.01),促炎细胞因子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恢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肾组织TXNIP、NLRP3、IL-1β、CD68、MPO、FN1、MMP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维拉帕米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延缓高尿酸性血症小鼠肾损伤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XNIP/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尿酸性肾病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 氧化应激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安胶囊防治血尿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熊静悦 罗实 +5 位作者 张莉 张俊 唐大轩 石依坤 肖英 谭正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血尿安对肾性血尿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肾功能损伤模型、牛血清白蛋白(BSA)加LPS以及四氯化碳(CCl4)等联合诱导血尿大鼠模型考察药物对肾脏组织以及相关功能的影... 目的评价血尿安对肾性血尿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肾功能损伤模型、牛血清白蛋白(BSA)加LPS以及四氯化碳(CCl4)等联合诱导血尿大鼠模型考察药物对肾脏组织以及相关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注射LPS后,其肾指数、血清BUN及CREA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安3.0g·kg^-1可显著降低LPS小鼠血清BUN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鼠在联合给予BSA、CCl4及LPS8周后,其尿蛋白及隐血显著升高,血清CREA水平显著升高,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肾指数显著增加,其肾脏IL-1α、IL-1β、IL-10以及MCP表达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血尿安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尿隐血,血尿安2.5g·kg^-1及5.0g·kg^-1还可显著减少其尿蛋白浓度;血尿安2.5g·kg^-1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血清CREA水平,升高其尿CREA水平;血尿安5.0g·kg^-1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的尿量及其血清BUN、CREA水平,升高其尿CREA水平;血尿安10.0g·kg^-1能显著降低造模大鼠肾脏IL-1α、MIP-1α、IL-1β、IL-6、IL-10、IFN-γ、MCP-1、IP-10含量,而血尿安2.5g·kg^-1能显著升高大鼠肾脏IL-1β、IL-10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安对免疫异常引起的血尿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对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安 血尿 肾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余甘子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仓储害虫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浩洲 张定堃 +6 位作者 李梦琪 谭鹏 包晓明 莫太刚 樊三虎 韩丽 林俊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681-2691,共11页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S),对比余甘子药材粉末与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在封闭空间内研究余甘子药材及精油对药材甲、咖啡豆象、米象、印度谷蛾等仓储害虫死亡率、进食率和趋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药材和精油成分基本一致,但药材中小分子酸类等成分含量更高。余甘子药材与精油均对进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昆虫死亡率,趋避作用明显,且余甘子精油驱虫效果更强。结论:余甘子药材和精油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乙酸乙酯、芳樟醇、α-松油醇等可能是其抗虫主要物质基础。本文首次报道了余甘子的抗虫作用,为余甘子精油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精油 仓储害虫 抗虫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萃取 气味强度特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青方式对多花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佳丽 张厅 +5 位作者 赵文慧 刘运腾 张一弛 马泽强 王成 王剑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5-284,共10页
以多花黄精嫩芽为研究对象,采用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制备黄精嫩芽茶,分别利用微波、锅炒、蒸汽三种杀青方式进行杀青,并通过理化成分、茶汤色泽、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分析,探究不同杀青方式对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 以多花黄精嫩芽为研究对象,采用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制备黄精嫩芽茶,分别利用微波、锅炒、蒸汽三种杀青方式进行杀青,并通过理化成分、茶汤色泽、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分析,探究不同杀青方式对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杀青工艺所制黄精嫩芽茶不仅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且水浸出物、可溶性糖、茶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8.04%、14.49%、1.32%、1.66%。三种杀青方式所制黄精嫩芽茶中共检测出84种有嗅感的挥发性成分,以醛类(12种)、酮类(11种)、烯烃类(10种)、醇类(8种)及酯类(8种)等化合物为主;微波、锅炒、蒸汽杀青分别有10、12、7种关键香气成分,其中丁酸乙酯为微波杀青工艺特有的关键香气成分,庚醛、戊醛、己醛、1-戊醇为锅炒杀青工艺特有的关键香气成分。不同杀青方式制作的黄精嫩芽茶品质存在差异性,其中微波杀青更适合黄精嫩芽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嫩芽 杀青 代用茶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与2种易混淆品的鉴别 被引量:2
6
作者 雷蕾 谭鹏 +4 位作者 文永盛 罗霄 代琪 张继 杨小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5-1959,共5页
目的鉴别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及其2种混淆品。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光学显微技术、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外观形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区分沙棘及其2种混淆品。结果在性状特征中,沙棘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种子为褐... 目的鉴别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及其2种混淆品。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光学显微技术、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外观形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区分沙棘及其2种混淆品。结果在性状特征中,沙棘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种子为褐色,呈斜卵形,中间有一纵沟;2种混淆品无果梗,种子黄棕色,呈狭卵形,上有数个蜂窝状凹陷,先端渐尖,有3条双线形裂缝。在显微特征中,沙棘具盾状毛,果皮表皮细胞无气孔;混淆品具单细胞非腺毛,果皮表皮细胞有气孔;两者均含有黄酮类成分,但在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区分沙棘与其混淆品,可为相关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混淆品 白刺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