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太阳辐射及土壤热通量数据集(2005-2021年)
1
作者 高美荣 章熙锋 +2 位作者 王艳强 况福虹 朱波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73-183,共11页
太阳辐射是地表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地表层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参数之一。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是国家布局在亚热带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 太阳辐射是地表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地表层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参数之一。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是国家布局在亚热带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的唯一农田生态系统监测野外站。该区域具有优越的光、热、水资源,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广泛分布,形成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非地带性紫色土的最佳农业组合,农耕活跃,是四川盆地农业的主体区域。本研究基于盐亭站综合气象观测场Vaisala(芬兰)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经过数据采集、处理、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集成2005-2021年紫色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太阳辐射和土壤热通量数据集,太阳辐射监测包括总辐射、反射辐射、紫外辐射、净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集包含5个EXCEL文件,有各类辐射的时值、日值和月值观测及统计数据,数据量32.7 MB。本数据集可为生态系统生产能力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农田生态系统 辐射 土壤热通量 盐亭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新疆土种志数据集
2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本数据集是对1993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土种志》纸质版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是新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之一,它系统归并和整理了344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和典型剖面理化性质等较为详细的... 本数据集是对1993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土种志》纸质版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是新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之一,它系统归并和整理了344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和典型剖面理化性质等较为详细的资料。依据土壤学专业的信息特征,以及为便于未来开发线上服务,对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结构化地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5个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信息、发生层调查信息和理化性质;为更好使用数据在数据表中还整理了2个附表,分别为土种划分指标表和土壤发生层代码表。原始数据来源可靠,采集方法专业可行,可充分服务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可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壤科学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土种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青海土种志数据集
3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138-152,共15页
本数据集是对1995年出版的《青海土种志》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它是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记录了163个土种(其中耕种土种86个)的归属与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综述等四部分内容及每一土种的理化性状较为... 本数据集是对1995年出版的《青海土种志》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它是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记录了163个土种(其中耕种土种86个)的归属与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综述等四部分内容及每一土种的理化性状较为详细的资料。依据土壤科学信息特征,以及便于未来开发线上服务,对纸质记录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结构化的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6个主体数据表和1个附表。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状和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状;附表为青海土壤发生层与质地符号及含义。通过对信息的专业结构化提取与质控,集成的数据集更易被需要者发现、查询和应用。这些数据在土壤分类方面可充分服务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也可广泛用于区域土壤质量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土壤和生态科学研究,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土种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8年西南典型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含水量变化数据集 被引量:5
4
作者 章熙锋 唐家良 +1 位作者 高美荣 朱波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3期237-244,共8页
土壤水是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颗粒、胶体和物质运移的主要载体,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交换和能量传导的关键因子,对作物生理生长特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 土壤水是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颗粒、胶体和物质运移的主要载体,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交换和能量传导的关键因子,对作物生理生长特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是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农田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代表了中亚热带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该站地处中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生态敏感性。本数据集涉及盐亭站2009-2018年2个长期监测样地,分别是综合观测场水分观测样地(耕地)和综合气象观测场水分样地(草地)的不同土层深度土壤质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数据。借助长期监测数据可研究典型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水量平衡和物质循环规律,并揭示土壤水分循环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土壤水含量 长期监测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旱地地温数据集(1997-2021年)
5
作者 高美荣 王艳强 +1 位作者 况福虹 章熙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232-243,共12页
下垫面温度(地表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地温,它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是大气与陆地表面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综合表征,因此地温是土壤热力状况的重要参量。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代码YGA)位于亚热带四... 下垫面温度(地表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地温,它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是大气与陆地表面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综合表征,因此地温是土壤热力状况的重要参量。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代码YGA)位于亚热带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布局在该生态区域的农田生态系统试验观测与研究平台。本数据集是基于盐亭站综合气象观测场长期的自动站观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整理计算而成,共包括4个数据文件,分别是自动站每日逐时地温数据(1997–2021)、自动站逐日地温统计数据(2004–2021)、自动站地温度月值统计数据(2004–2021)和人工观测地表温度日值与月值数据(2004–2021),数据量约8.85 MB。地温为野外台站联网观测指标,其观测仪器、数据获取过程和数据质控执行统一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地温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长时间序列、多层次地温数据的积累,可为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交换、环境变化响应科学研究以及盆地农业主体区域在耕地质量评估和粮食安全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 丘陵区 盐亭站 旱地 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