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新记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云梅 田关胜 +8 位作者 徐凉燕 艾永斌 罗剑 杨旭 陈鑫 杨小农 黄科 杨志松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88-94,共7页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究,通过对获得的91915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深度分析,共计发现12种保护区物种新记录,分属3目6科,包括1种兽类和11种鸟类。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种,分别为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种,分别为丘鹬(Scolopax rusticola)、大沙锥(Gallinago megala)、眼纹噪鹛、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曙红朱雀(Carpodacus waltoni)和白眉朱雀(Carpodacus dubius)。建议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加强关键栖息地的保护力度,持续利用红外相机开展监测工作并在以上物种的关键分布区加强监测力度,同时持续利用红外相机数据库来加强监测数据的科学存储和管理,从而为进一步掌握区域野生鸟兽物种资源现状及动态积累更加全面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果庄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物种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熊猫扩散地景观格局和植被覆盖变化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姜波宇 田关胜 +3 位作者 王翰霖 李明明 许路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对大熊猫扩散地的比较研究,可为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凉山山系在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发现的2个新扩散地(大熊猫一直居留的越西区域和现已无大熊猫居留的雷波区域)2011—2021年的景观格局和植被覆盖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大熊猫扩散地的比较研究,可为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凉山山系在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发现的2个新扩散地(大熊猫一直居留的越西区域和现已无大熊猫居留的雷波区域)2011—2021年的景观格局和植被覆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0年间:(1)越西区域针叶林面积减少7.18%,阔叶林面积增加2.97%,森林平均斑块面积增加;雷波区域针叶林面积增加5.72%,阔叶林面积增加5.96%,阔叶林平均斑块面积大幅下降;(2)相似邻近比度和聚集度指数显示,越西区域的森林破碎化程度降低,雷波区域的增加;(3)景观形状指数和破碎化指数显示,越西区域的景观破碎化和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降低,而雷波区域的增加;(4)2个区域植被覆盖度总体维持较好,且植被覆盖度均有提升,但2个区域高质量栖息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加量无显著差异。因此推测森林和景观破碎化程度、森林平均斑块面积可能会对扩散大熊猫的宏生境选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植被覆盖 扩散 大熊猫 生境选择 凉山山系 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