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平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谭红 廖运茂 袁明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_HA)根充糊剂的细胞毒性。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成骨细胞;采用MTT比色法,以F12培养基为对照,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新型n_HA根充糊剂浸提液,分别检测浸提... 目的体外研究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_HA)根充糊剂的细胞毒性。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成骨细胞;采用MTT比色法,以F12培养基为对照,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新型n_HA根充糊剂浸提液,分别检测浸提液与成骨细胞接触1、3、57、d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以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n_HA根充糊剂表现出较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趋于0级;相同时间点不同浓度的新型n_HA根充糊剂浸提液的吸光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材料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根管充填糊剂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内酯与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喜群 袁明龙 +2 位作者 朱延新 杜碧林 张高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共3页
以ε-己内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ε-己内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摩尔质量的聚(ε-己内酯-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R、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 以ε-己内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ε-己内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摩尔质量的聚(ε-己内酯-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R、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亚锡引发ε-己内酯和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的是二者的线型无规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R等方法检测得到了共聚物摩尔质量及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聚碳酸亚乙酯 Ε-己内酯 碳酸亚乙酯 共聚 聚(ε-己内酯-碳酸亚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动物根管充填及颌骨和皮下埋植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平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谭红 廖运茂 袁明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结果:①根充实验:X线照片显示试验牙根充严密,根尖周未见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实验2、4、12周组均未见根尖周不良改变,对照2周组根尖出现轻度炎性反应,4周组根尖周呈中、重度炎性反应,12周根尖周病变减轻,呈轻微炎性反应。②颌骨埋植:实验2、4、12周、对照12周组均未见炎性反应,对照2周组呈中度炎性反应,4周组呈轻微炎性反应。③皮下埋植:实验2周组、对照4周组有轻度炎细胞浸润,对照2周有中度炎性反应,其余各组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AH-plus根充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根管充填材料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体外药物释放效果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娟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丁一 张萍 袁明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中替硝唑的体外释放动力学,以观察聚乳酸-替硝唑共混缓释剂在作为抗牙周炎治疗剂时的药物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水-甲醇-冰醋酸为流动相,...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中替硝唑的体外释放动力学,以观察聚乳酸-替硝唑共混缓释剂在作为抗牙周炎治疗剂时的药物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水-甲醇-冰醋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 min,测试波长为310nm,柱温为30℃,测定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中替硝唑的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结果①替硝唑的保留时间约为12min。②混合凝胶中替硝唑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程:y=0.836+8.4522×10_5x(r=0.9986),线性范围为5~500mg L,相对标准差为0.2%。③聚乳酸对替硝唑的测定无干扰。替硝唑平均每日释放度为5.60%,14d累计释放度约为78.40%。结论聚乳酸-替硝唑共混缓释剂具有较长时间保持有效抑菌浓度的药物释放能力;HPLC是评价局部药物释放剂简便、准确和具有良好重复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乳酸 替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的共聚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喜群 袁明龙 +2 位作者 朱延新 杜碧林 张高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乳酸-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 R,GPC对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乳酸-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 R,GPC对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亚锡引发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的是二者的线型无规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 R等方法检测得到了共聚物分子量及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碳酸亚乙酯 丙交酯 碳酸亚乙酯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