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压处理对四川泡菜微生物菌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世宽 冉燃 +3 位作者 侯华 潘明 涂晓慧 王叶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2,114,共3页
研究了不同真空度对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度越高越有利于对泡菜中乳酸菌的增殖,同时对泡菜中的其他杂菌具有越明显的抑制作用。在0.04MPa(真空度)下,发酵终止时乳酸菌活菌数仍可达到4.1×107个/mL,占... 研究了不同真空度对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度越高越有利于对泡菜中乳酸菌的增殖,同时对泡菜中的其他杂菌具有越明显的抑制作用。在0.04MPa(真空度)下,发酵终止时乳酸菌活菌数仍可达到4.1×107个/mL,占细菌总数的45%,酵母菌数可抑制为2.0×104个/mL,大肠杆菌在发酵的第3d就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度 微生物 泡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餐饮业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华昌 邓静 +2 位作者 马钦元 石岩昌 徐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和甲醇,在无溶剂系统中通过脂肪酶的转酯作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为3:1时甲醇转化率只能达到48%左右,醇油摩尔比低于1:1时甲醇转化率能达到95%以上,采用分批添加法,甲醇总转化率可以明... 研究了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和甲醇,在无溶剂系统中通过脂肪酶的转酯作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为3:1时甲醇转化率只能达到48%左右,醇油摩尔比低于1:1时甲醇转化率能达到95%以上,采用分批添加法,甲醇总转化率可以明显提高到80%以上。反应体系的最适初始水活度应控制在0.54~0.75之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酯交换反应的速度加快,但酶失活率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废油脂 转酯反应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量移除技术发酵低醇苹果酒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凡 唐圣云 +4 位作者 王戎 刘清斌 张锦盛 杨晓东 李杨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186-190,共5页
本研究采用生物量移除技术发酵低醇苹果酒,为低醇苹果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实验利用离心将发酵液中的酵母移除一部分,使滤液中还保持有一定量酵母,维持后发酵。实验分析了酵母移除的最佳时间和移除量,得出1.5d~2.0d后移除酵母... 本研究采用生物量移除技术发酵低醇苹果酒,为低醇苹果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实验利用离心将发酵液中的酵母移除一部分,使滤液中还保持有一定量酵母,维持后发酵。实验分析了酵母移除的最佳时间和移除量,得出1.5d~2.0d后移除酵母最合适,离心后活酵母数在106cfu/mL数量级合适。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果味丰郁,低酒精度的甜型苹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酒 生物量移除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处理对四川泡菜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世宽 冉燃 +2 位作者 侯华 于海光 潘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8,共3页
以甘蓝为原料,在减压处理操作下,对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和主要化学成分(氨态氮、还原糖、Vc、亚硝酸盐、乳酸)进行了分析,找出其物质代谢规律,并研究讨论了不同真空度对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
关键词 减压 泡菜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提取荠菜中总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1期33-35,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荠菜中总生物碱,考察了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对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0 min,提取温度50℃,功率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荠菜中总生物碱,考察了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对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0 min,提取温度50℃,功率16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生物碱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加高效聚磷菌P_2的污泥驯化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方春玉 周健 +3 位作者 明红梅 赵兴秀 陈蒙恩 姚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6-200,205,共6页
将高效聚磷菌菌株P2扩大培养后投加到原有污泥当中,通过CASS反应器按照菌株P2的最佳除磷条件进行驯化,并对驯化过程中的相关污水排放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污泥抗冲击能力进行考察,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时间、p H及反应参数下的除磷能力,最... 将高效聚磷菌菌株P2扩大培养后投加到原有污泥当中,通过CASS反应器按照菌株P2的最佳除磷条件进行驯化,并对驯化过程中的相关污水排放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污泥抗冲击能力进行考察,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时间、p H及反应参数下的除磷能力,最后对原有污泥及驯化后污泥中微生物的总DNA进行提取,并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驯化进行到15 d时,出水中磷酸盐含量等各项指标基本趋于稳定,结束第一阶段驯化。驯化系统适宜的p H7.0、适宜的温度为35℃,运行中厌氧好氧交换的频率以20 min为宜,且厌氧释磷时间为1.5 h,此条件下,磷的去除率高达93.6%。在最佳驯化条件下,一些原本在群落中不占优势的聚磷类微生物如聚磷菌P2,经过驯化后能更好适应环境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活性污泥驯化前后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污泥驯化 污泥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脱墨废水动力学特性初步研究
7
作者 管秀琼 周健 +1 位作者 陈元彩 陈中豪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研究了脱墨废水用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时的生物降解和生物增长动力学特征,求出了脱墨废水经两种不同预处理后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及稳态条件下活性污泥的产率系数.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其污泥的产率系数只有1/3~1/2.
关键词 脱墨废水 生物降解动力学 生物增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晒醋传统酿造工艺的改良研究
8
作者 刘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0-52,共3页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粗酶制剂、活性干酵母和醋酸菌,实现对四川晒醋传统工艺的改良。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添加量为粗酶Ⅰ40U/g,粗酶Ⅱ350U/g,活性干酶母0.05%,酯酸菌8%。改良的四川晒醋工艺的出品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30%。
关键词 粗酶制剂 活性干酵母 醋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啡肽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的生物效应研究
9
作者 李星 白光明 +5 位作者 万小平 程驰 李江淩 吕学斌 王泽洲 高荣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第5期31-35,共5页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及其改性分子离子交联法包裹制备β-内啡肽基因重组质粒纳米颗粒,然后肌肉注射小鼠,另设口服重组酵母菌组,研究β-内啡肽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的生物效应。结果发现:肌注质粒与口服酵母菌均可促进小鼠生长,增加小鼠体重;...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及其改性分子离子交联法包裹制备β-内啡肽基因重组质粒纳米颗粒,然后肌肉注射小鼠,另设口服重组酵母菌组,研究β-内啡肽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的生物效应。结果发现:肌注质粒与口服酵母菌均可促进小鼠生长,增加小鼠体重;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数量以及小鼠血清Ig 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都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小鼠血清中的β-内啡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表明β-内啡肽基因重组质粒壳聚糖纳米颗粒能有效调节小鼠免疫反应,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小鼠 免疫调节 纳米颗粒 体内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黄丹 张强 +1 位作者 严芳 田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9,共3页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n-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n-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玉米粉为碳源,初始pH值为7.0,32℃下培养48h,酶活可达18.26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酯化酶 细菌 分离鉴定 产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发酵过程中霉菌消长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世宽 潘明 +2 位作者 徐艳丽 袁城金 于海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最佳培养基筛选培养纯化和Biolog鉴定出12株优势霉菌菌株,在培养各阶段中霉菌理化指标的变化呈一定规律性,在翻曲前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翻曲后开始下降。温度、湿度和水分含量是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和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但温度、湿度与... 通过最佳培养基筛选培养纯化和Biolog鉴定出12株优势霉菌菌株,在培养各阶段中霉菌理化指标的变化呈一定规律性,在翻曲前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翻曲后开始下降。温度、湿度和水分含量是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和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但温度、湿度与霉菌菌落消长之间不显著。霉菌中的曲霉和根霉可以产生淀粉酶,其菌落的消长对淀粉含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经分析霉菌菌落的消长对糖化力有显著影响,糖化力和液化力的酶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大曲 理化指标 消长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超声波复合诱变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兴秀 方春玉 +4 位作者 周健 邓静 李雷 张光艳 蒋培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U/mL,与出发菌株相...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色价提高了12.6%~69.03%。经3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原生质 紫外线+超声波复合诱变 红曲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红曲色素的紫红红曲霉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方春玉 周健 +3 位作者 邓静 蒋德生 马钦元 孙宗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1,31,共4页
以紫红红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诱变和化学(氯化锂)诱变的方法来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单一的诱变方法和复合诱变方法(2~4种诱变方法相结合)来处理出发菌株,选育出红曲色素高产菌株。试验... 以紫红红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诱变和化学(氯化锂)诱变的方法来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单一的诱变方法和复合诱变方法(2~4种诱变方法相结合)来处理出发菌株,选育出红曲色素高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诱变方法对紫红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2种诱变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能力提高最为明显,如紫外和超声波复合诱变的方法产红曲色素的色价为922U/mL,比出发菌株产红曲色素的能力提高了约3倍。但随着各结合方法的增多,诱变菌株产色素能力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红曲霉 红曲色素 微波诱变:超声波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酯化酶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丹 方春玉 +2 位作者 尚志超 储玉龙 李见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产酯化酶霉菌的代谢产物特征。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酯化酶霉菌,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改变培养温度、发酵时间、碳源物质等培养条件,用乙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产酯化酶霉菌的代谢产物特征。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酯化酶霉菌,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改变培养温度、发酵时间、碳源物质等培养条件,用乙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随温度的升高,其代谢产物分子量逐渐加大,高级醇的合成逐渐增多,碳链逐渐加长;随时间的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大致呈醇-酸-酯的变化规律,碳链短的产物先于碳链长的产物出现;分别以淀粉、蔗糖、麸皮为碳源物质时,正丁醇、异戊醇是其共有的代谢产物,以蔗糖为碳源时合成的代谢产物多为一些短链的醇、酸,以淀粉为碳源时生成了琥珀酸乙酯,以麸皮为碳源时,合成的代谢产物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酯化酶 霉菌 鉴定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子果酒的澄清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夏兵兵 张学锋 +1 位作者 刘达玉 李翔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通过冷、热处理和添加不同的澄清剂对桔子果酒的澄清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澄清效果依次为0.085g/L明胶>0.2g/L硅藻土>0.7g/L皂土>0.15g/L果胶酶>冷处理(0℃~2℃),并且不同澄清处理方式对桔子果酒的酒精度、总酸及残糖... 通过冷、热处理和添加不同的澄清剂对桔子果酒的澄清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澄清效果依次为0.085g/L明胶>0.2g/L硅藻土>0.7g/L皂土>0.15g/L果胶酶>冷处理(0℃~2℃),并且不同澄清处理方式对桔子果酒的酒精度、总酸及残糖几乎无影响。同时,优化了明胶处理果酒的时间并考察了经明胶处理过的果酒稳定性。加入0.085g/L明胶的桔子果酒在处理72 h后即达到最优效果,稳定性超过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子果酒 澄清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发酵液多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潘明 徐轶婷 +2 位作者 许艳丽 于海光 袁城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8,共3页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灵芝发酵液粗多糖,以6种常见食品有害菌为供试菌,研究灵芝发酵液粗多糖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灵芝发酵液粗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乙...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灵芝发酵液粗多糖,以6种常见食品有害菌为供试菌,研究灵芝发酵液粗多糖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灵芝发酵液粗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MIC均为50mg/mL;对酿酒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弱,MIC为100mg/mL;对黑曲霉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只在高浓度下才显示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发酵液多糖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用酸性蛋白酶在甜酒酿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学峰 刘达玉 +1 位作者 夏兵兵 甘广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探讨酒用酸性蛋白酶在甜酒酿发酵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甜酒酿发酵中添加适量的酸性蛋白酶,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增强,可以起到充分利用糯米中的蛋白质,与不加蛋白酶发酵相比,氨基酸含量提高了约80%,发酵周期可缩短10h~15h。酒用酸... 探讨酒用酸性蛋白酶在甜酒酿发酵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甜酒酿发酵中添加适量的酸性蛋白酶,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增强,可以起到充分利用糯米中的蛋白质,与不加蛋白酶发酵相比,氨基酸含量提高了约80%,发酵周期可缩短10h~15h。酒用酸性蛋白酶的最适工艺为:在发酵开始时加入酒用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14U/g,加入原料量0.5%的麸皮曲,作用pH值为3~4,发酵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72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用酸性蛋白酶 甜酒酿 酒曲 氨基酸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明霞 邓静 +1 位作者 吴华昌 陈艺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大分子保湿剂,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级化妆品等领域。目前,透明质酸的生产方法逐渐由动物组织提取法转向微生物发酵法。细菌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具有产量不受原料资...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大分子保湿剂,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级化妆品等领域。目前,透明质酸的生产方法逐渐由动物组织提取法转向微生物发酵法。细菌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具有产量不受原料资源限制、成本低、产量高、有较高的相对分子量,分离纯化工艺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成为透明质酸生产的发展方向,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综述了透明质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应用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预测了其以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制备 发酵 发展 诱变 优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酯化力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诱变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方春玉 周健 +3 位作者 吴华昌 李雷 张光艳 陈浩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5,共3页
对红曲霉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和超声波的复合诱变,来选育高酯化力和低产桔霉素菌株,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平皿显色剂,采用测定透明圈和抑菌圈大小进行初筛,然后用TLC和HPLC方法对初筛菌株的固态发酵物进行酯化力和桔霉素含量进行定量... 对红曲霉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和超声波的复合诱变,来选育高酯化力和低产桔霉素菌株,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平皿显色剂,采用测定透明圈和抑菌圈大小进行初筛,然后用TLC和HPLC方法对初筛菌株的固态发酵物进行酯化力和桔霉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照射60~80s、超声波作用25~30min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的菌株,经固态发酵后酯化力高达0.698mg/100mL,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83.2%,桔霉素含量相当微量,几乎不可检出。该菌株3代接种后,其酯化力和桔霉素产量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酯化力 桔霉素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法在红曲色素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丹 方春玉 +3 位作者 周健 吴华昌 何国亲 谢继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对红曲霉液态发酵的菌体内红曲色素采用超声波辅助法进行提取,对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时间100s、处理温度50℃、乙醇溶剂浓度60%、液固比15:1和超... 对红曲霉液态发酵的菌体内红曲色素采用超声波辅助法进行提取,对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时间100s、处理温度50℃、乙醇溶剂浓度60%、液固比15:1和超声波频率10kHz的条件下破碎红曲霉细胞,能有较好的红曲色素提取效果,处理液的OD值能达10.648,与传统的乙醇浸提法相比提高了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菌体内色素 红曲色素 超声波提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