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2+、Ti4+掺杂对Li2FeSiO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平 龚勇 +4 位作者 李琳 代祖洋 辜其隆 程伟 陈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130,135,共6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率低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微波法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C)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表征了Mn2+、Ti4+掺杂对Li2FeSiO4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 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率低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微波法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C)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表征了Mn2+、Ti4+掺杂对Li2FeSiO4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n2+取代量x=0~0.15时,充放电比容量逐渐增加,x=0.15时,充放比电容量高达172.9mA·h/g(y=0.05,152.1mAh/g);但当Mn2+取代量x=0.20时,充(放)电容量降至118.5mA·h/g(110.9mA·h/g)。Ti4+掺杂优选条件为Li2Fe0.85Mn0.15SiO4测试后发现最终合成较优的LiFe0.80Mn0.15Ti0.05SiO4(y=0.05)首次充(放)电比容量高达178.2mA·h/g(166.7mA·h/g),并且在0.1C倍率下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离子掺杂 溶胶凝胶-微波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Ni亚微米柱阵列的制备及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昶 张伟 +5 位作者 陈建 刘春海 曾宪光 杨瑞嵩 王龙 蒲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制备了Ni亚微米柱阵列,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Ni亚微米柱阵列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的Ni亚微米柱阵列的晶体结...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制备了Ni亚微米柱阵列,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Ni亚微米柱阵列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的Ni亚微米柱阵列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制备的Ni亚微米柱阵列具有多晶的面心立方结构,排列规则、粗细均匀,其直径约为400nm。经400℃退火后,开始形成Al1.1Ni0.9和AlNi金属间化合物。500℃退火后,出现空心Ni亚微米柱,且Ni亚微米柱体积膨胀变粗。600℃退火后,Ni亚微米柱部分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模板 磁控溅射 Ni亚微米柱阵列 晶体结构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镀时间对铝材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祖孝 余迪 +4 位作者 朱留春 陈钧 肖航 熊强 李嘉庆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2-565,570,共5页
采用电化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施镀时间对Ni-W-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孔隙率、腐蚀速率、电化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镀时间为40min时,Ni-W-P合金镀层沉积速率较高,厚度较厚,为12μm,表面平滑光亮,结合力良好,孔隙率最低,为0.25个&#... 采用电化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施镀时间对Ni-W-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孔隙率、腐蚀速率、电化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镀时间为40min时,Ni-W-P合金镀层沉积速率较高,厚度较厚,为12μm,表面平滑光亮,结合力良好,孔隙率最低,为0.25个·cm-2,镀层的耐腐性最好。同时,此时镀层的维氏硬度高,为155 HV,镀层组织结构紧密均匀,由非晶态和微晶构成混晶结构,非晶态结构的出现是其耐蚀性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材 化学镀NI-W-P 施镀时间 耐蚀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纳米碳纤维原位生长二氧化硅及其对天然橡胶补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辜其隆 陈建 +3 位作者 蒋友淑 谭苏芸 代祖洋 龚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106,110,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螺旋纳米碳纤维(CCNFs),然后在其表面原位生长纳米SiO_2颗粒,最终制出SiO_2/CCNFs双相纳米填料,用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双相纳米填料。再用该双相纳米填料部分取代炭黑填充天然橡胶,测试其拉...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螺旋纳米碳纤维(CCNFs),然后在其表面原位生长纳米SiO_2颗粒,最终制出SiO_2/CCNFs双相纳米填料,用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双相纳米填料。再用该双相纳米填料部分取代炭黑填充天然橡胶,测试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SiO_2/CCNFs在1 125 cm^(-1)处有Si—O—Si的特征峰,在756 cm^(-1)处存在Si—C键的振动峰,说明SiO_2与CCNFs是通过化学键结合而非物理吸附。添加双相填料后,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提高,当添加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 MPa、833%,相比空白样纯炭黑N330分别提高了8. 5%、23. 7%,初步实现了绿色轮胎所要求的同时提高强度与弹性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螺旋碳纤维 二氧化硅颗粒 双相纳米填料 原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