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化学镀Ni-W-Mo-P四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2 位作者 孙亚丽 黄新 刘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2-55,共4页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以及浸泡腐蚀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丁Ni-W-Mo-P四元合金镀层在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镀层结合力、孔隙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腐蚀电位和抗氧化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00℃×1h热处理后...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以及浸泡腐蚀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丁Ni-W-Mo-P四元合金镀层在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镀层结合力、孔隙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腐蚀电位和抗氧化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00℃×1h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最高(960HV),耐磨性最好,但是其耐蚀性较差。在200℃下热处理6h,镀层显微硬度显著增加,达1000HV。经400℃保温后,其抗氧化性优于未化学镀的4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W—Mo—P合金 热处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及温度对AZ31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余祖孝 孙亚丽 +1 位作者 黄新 李忠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采用电化学技术等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p H值及温度对AZ31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镀速、孔隙率、点滴腐蚀试验时间、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和交流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pH值为7时,AZ31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最大,为8... 采用电化学技术等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p H值及温度对AZ31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镀速、孔隙率、点滴腐蚀试验时间、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和交流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pH值为7时,AZ31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最大,为8.48μm/h,显微硬度高(250 kgf/mm^2),孔隙率为0个/cm^2,Na Cl点滴腐蚀试验时间最长,为90 s,腐蚀电流密度小,为0.177 m A/cm^2,腐蚀电位最大,为-1.015 V。当镀液温度为75℃时,镀层的沉积速率大,耐蚀性能好。镀层包状物颗粒均匀、紧密、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化学镀NI-P PH值 温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铈及热处理对化学镀Ni-W-P合金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祖孝 附青山 +1 位作者 郝世雄 郭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6-699,共4页
为提高化学镀Ni-W-P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拓宽其应用,采用电化学方法和热处理等手段,研究了镀液中添加剂硝酸铈( Ce( NO3)3)的质量分数和热处理对化学镀Ni-W-P镀层的沉积速度、孔隙率、失重腐蚀速度、腐蚀电位、腐蚀电流、交流阻... 为提高化学镀Ni-W-P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拓宽其应用,采用电化学方法和热处理等手段,研究了镀液中添加剂硝酸铈( Ce( NO3)3)的质量分数和热处理对化学镀Ni-W-P镀层的沉积速度、孔隙率、失重腐蚀速度、腐蚀电位、腐蚀电流、交流阻抗、显微硬度、摩擦系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 wt%Ce(NO3)3时,所得镀层的沉积速度最大(36.5 g/m2·h),孔隙率最低(0.8个/cm2),耐腐蚀性能最好。镀层的组织均匀、致密、无缺陷和非晶态结构是其耐蚀性能高的重要原因。100~600℃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和耐磨性有所提高,而400℃热处理之后,合金显微硬度高达1100 HV,是镀态的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W-P 添加剂硝酸铈 热处理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Mo-P合金镀工艺及镀层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1 位作者 孙亚丽 梁鹏飞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275,共3页
为了改善化学镀Ni-Mo-P工艺中沉积速度慢、镀层硬度低、耐腐蚀性差等问题,试验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硬度、沉积速度、耐蚀性、孔隙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镀液配方和工艺参数:2.4 g/L ... 为了改善化学镀Ni-Mo-P工艺中沉积速度慢、镀层硬度低、耐腐蚀性差等问题,试验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硬度、沉积速度、耐蚀性、孔隙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镀液配方和工艺参数:2.4 g/L Na2MoO4,26.2 g/L NiSO4.6 H2O,10.6 g/L NaH2PO2.H2O,1 mg/L KI,30 g/L柠檬酸三钠,9 g/L乳酸,5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H8.5,温度90℃。本结果为化学镀Ni-Mo-P合金工艺提供了依据,较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Mo-P PH值 络合剂 表面活性剂 稳定剂 沉积速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扭动磨损腐蚀的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林修洲 蔡振兵 +3 位作者 何莉萍 易敬华 谢兴源 朱旻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为揭示材料在恒温液体介质中的扭动磨损腐蚀特性,研制了新型恒温扭动磨损腐蚀试验装置,并用该装置对Ti6Al4V合金在37℃的Saline溶液中的扭动磨损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往复扭动角为±3°,法向载荷为50 N,频率为0.5 H... 为揭示材料在恒温液体介质中的扭动磨损腐蚀特性,研制了新型恒温扭动磨损腐蚀试验装置,并用该装置对Ti6Al4V合金在37℃的Saline溶液中的扭动磨损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往复扭动角为±3°,法向载荷为50 N,频率为0.5 Hz的条件下,Ti6Al4V合金的摩擦扭矩曲线可分为初期很低、逐渐升高、然后略有降低和再升高逐渐趋于稳定的4个阶段;摩擦扭矩-角位移曲线包括直线型、椭圆型及平行四边形型.扭动后自然腐蚀电位迅速负移,然后逐渐正移并趋于相对稳定,稳定值低于扭动前;腐蚀电流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稳定值高于扭动前.损伤是腐蚀与磨损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腐蚀 扭动 试验装置 TI6AL4V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龚敏 张国虎 +1 位作者 曾祥梅 张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3,共3页
利用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达到20%时,X80管线钢在土壤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最大;当土壤介质pH<7时,以H-还原为主,析氢电位明显比碱性条件下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涂层联合... 利用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达到20%时,X80管线钢在土壤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最大;当土壤介质pH<7时,以H-还原为主,析氢电位明显比碱性条件下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涂层联合应用时,腐蚀电流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析氢 阴极保护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对化学镀Fe-Ni-P-B合金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为了获得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的高镀速、高硬度和高耐腐蚀性,用电化学等方法研究单一、二元、多元稳定剂对Fe-Ni-P-B的沉积速度、镀层硬度、结合力、孔隙率、耐蚀性、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单稳定剂是碘酸钾(... 为了获得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的高镀速、高硬度和高耐腐蚀性,用电化学等方法研究单一、二元、多元稳定剂对Fe-Ni-P-B的沉积速度、镀层硬度、结合力、孔隙率、耐蚀性、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单稳定剂是碘酸钾(8mg/L),二元稳定剂是硫代硫酸钠(8mg/L)+碘化钾(8mg/L)以及硫代硫酸钠(8mg/L)+碘酸钾(8mg/L),多元稳定剂是硫脲(8mg/L)+硫代硫酸钠(8mg/L)+碘化钾(8mg/L),再结合形貌分析,最好的稳定剂为硫脲(8mg/L)+硫代硫酸钠(8mg/L)+碘化钾(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Fe—Ni—P—B 稳定剂 Fe—Ni—P—B合金镀层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炔醇对铝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祖孝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为了提高铝阳极材料的耐析氢腐蚀和活化性能,用失重腐蚀、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4mol/LKOH溶液中,丙炔醇对铝阳极(99.999%)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丙炔醇,不仅使铝的析氢腐蚀速率降低(缓蚀率达85.35%),又能最大程度保持铝阳... 为了提高铝阳极材料的耐析氢腐蚀和活化性能,用失重腐蚀、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4mol/LKOH溶液中,丙炔醇对铝阳极(99.999%)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丙炔醇,不仅使铝的析氢腐蚀速率降低(缓蚀率达85.35%),又能最大程度保持铝阳极的活性(超过铝在4mol/L KOH溶液中的活性),开路电位Eocp负移达-2.033 V。此外,在"饱和Ca(OH)2+4mol/L KOH"溶液中,添加0.5%丙炔醇时,铝的缓蚀率高达93.21%,其表面腐蚀均匀,活化性能进一步提高,Eocp负移达-2.011V。为铝阳极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添加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阳极 碱性溶液 丙炔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mo-TiO_2含量及热处理对铝化学复合镀Ni-W-P-namo-TiO_2合金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余祖孝 附青山 +1 位作者 郝世雄 罗元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为提高铝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用电化学技术、热处理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namo-Ti O2含量及热处理对铝化学复合镀Ni-W-P-namo-Ti O2合金镀层的孔隙率、失重腐蚀速度、腐蚀电流、交流阻抗、硬度和耐磨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mo-Ti O... 为提高铝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用电化学技术、热处理和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namo-Ti O2含量及热处理对铝化学复合镀Ni-W-P-namo-Ti O2合金镀层的孔隙率、失重腐蚀速度、腐蚀电流、交流阻抗、硬度和耐磨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mo-Ti O2为5.0 g/L时,所得Ni-W-P-namo-Ti O2合金镀层的沉积速度大(90.9 g/m2窑h),维氏硬度高(80.3 HV),孔隙率低(0.08个/cm2),耐腐蚀性能好。镀层的包状物颗粒大小均匀、紧密、无缺陷。100~500℃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和耐磨性有所提高,而400℃热处理之后,合金维氏硬度高达130 HV,是镀态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镀 Ni-W-P-namo-TiO2 合金 热处理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阳极在KOH甲醇-乙醇体系中的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1 位作者 罗宏 周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为了提高铝的活化性能以及降低铝的腐蚀,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碱性甲醇-乙醇有机体系中,添加剂H2O对铝阳极(99.999%)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 mol/L KOH+甲醇-乙醇(5∶5)+30%H2O体系能大幅度抑制铝腐蚀,缓蚀率高达70.04%,但极化程... 为了提高铝的活化性能以及降低铝的腐蚀,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碱性甲醇-乙醇有机体系中,添加剂H2O对铝阳极(99.999%)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 mol/L KOH+甲醇-乙醇(5∶5)+30%H2O体系能大幅度抑制铝腐蚀,缓蚀率高达70.04%,但极化程度有所增大。在-1.20 V处,铝的电流密度高达72.66 mA/cm2;开路电位Eocp负移程度最大(-1.933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阳极 添加剂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钾钠对AZ31镁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余祖孝 阳龑 +2 位作者 王莹 左由兵 唐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为抑制AZ31镁合金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提高其活化性能,用电化学等方法研究酒石酸钾钠(KNa C4H4O6)对AZ31镁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KNa C4H4O6能抑制AZ31镁合金的腐蚀,但极化程度有所增大;当KNa C4H4O6的质量分数为1.0%,A... 为抑制AZ31镁合金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提高其活化性能,用电化学等方法研究酒石酸钾钠(KNa C4H4O6)对AZ31镁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KNa C4H4O6能抑制AZ31镁合金的腐蚀,但极化程度有所增大;当KNa C4H4O6的质量分数为1.0%,AZ31的缓蚀率高达61.2%,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0.005 6 m A/cm2),腐蚀后其表面均匀,且活化性能有所改善;在-1.0 V下合金的电流密度高达41.1 m A/cm2,开路电位Eocp负移程度最大(-1.594 V),活化电位Eact负移程度也最大(-1.30 V)。试验结果为AZ31镁合金作为电极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酒石酸钾钠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KI对化学镀Ni-Fe-P-B合金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饶志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利用化学镀方法沉积铁合金系镀层,具有诱人的软磁性能,应用于计算机以及磁头材料等领域。近期研究较多的镀层主要有:Fe—P、Fe—Ni-P、Fe-Mo-B、Fe-W—B、Fe—Sn—B、Fe—Mo—W—B和Fe—Ni-P-B等体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 利用化学镀方法沉积铁合金系镀层,具有诱人的软磁性能,应用于计算机以及磁头材料等领域。近期研究较多的镀层主要有:Fe—P、Fe—Ni-P、Fe-Mo-B、Fe-W—B、Fe—Sn—B、Fe—Mo—W—B和Fe—Ni-P-B等体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化学镀液本身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常要加入稳定剂,阻止H2PO2^-分解。目前常用稳定剂:(1)重金属离子,如Pb^2+等;(2)无机含氧酸根离子,如IO3^-等;(3)有机酸,如柠檬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Fe-P-B合金 稳定剂(KI) 耐腐蚀性能 显微硬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MoO_4对AZ61镁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59,共4页
为提高AZ61镁合金阳极的活化性能并抑制它的腐蚀,在MgSO4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0,0.5%,1.0%,2.0%,5.0%)的Na2MoO4配制电解液,研究了Na2MoO4对AZ61镁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a2MoO4能大幅抑制AZ61镁合金的腐蚀,并提高其活化程... 为提高AZ61镁合金阳极的活化性能并抑制它的腐蚀,在MgSO4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0,0.5%,1.0%,2.0%,5.0%)的Na2MoO4配制电解液,研究了Na2MoO4对AZ61镁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a2MoO4能大幅抑制AZ61镁合金的腐蚀,并提高其活化程度;当Na2MoO4的质量分数为2.0%时,AZ61镁合金的缓蚀率高达68.4%,且活化程度最高,在-1.25V时的电流密度高达18.5mA·cm-2,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的负移程度均最大,分别为-1.39V和-1.37V;缓蚀剂Na2MoO4的缓蚀机理属于阳极抑制型缓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61镁合金 MgSO4 Na2MoO4 缓蚀剂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16MnR爆炸复合板界面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4
14
作者 喻兰英 罗宏 曾宪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448,共4页
为了研究2205双相不锈钢/16MnR爆炸复合板界面的微观结构,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界面的形貌;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爆炸复合界面的显微硬度;分析了热处理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基材和复材的显微硬度随着退火加热温... 为了研究2205双相不锈钢/16MnR爆炸复合板界面的微观结构,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界面的形貌;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爆炸复合界面的显微硬度;分析了热处理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基材和复材的显微硬度随着退火加热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205双相不锈钢在850℃加热保温8 h后炉冷到400℃出炉空冷会析出σ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微观组织 金相分析 2205双相不锈钢/16MnR爆炸复合板 界面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盐电镀Cu-Sn合金添加剂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新 余祖孝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09-1012,共4页
焦磷酸盐电镀Cu-Sn合金是替代氰化物镀Cu-Sn合金的最重要电镀工艺,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电沉积速度慢、镀层耐腐蚀性差。本工作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腐蚀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对焦磷酸盐电镀Cu-Sn合金的电沉积速度、失重腐蚀速度、腐蚀电流... 焦磷酸盐电镀Cu-Sn合金是替代氰化物镀Cu-Sn合金的最重要电镀工艺,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电沉积速度慢、镀层耐腐蚀性差。本工作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腐蚀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对焦磷酸盐电镀Cu-Sn合金的电沉积速度、失重腐蚀速度、腐蚀电流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磷酸盐电镀Cu-Sn合金的最佳添加剂是光亮剂乙二胺(EDA,0.5g/L)、辅助光亮剂甲醛(HCHO,0.5g/L)与表面张力处理剂(SDBS,0.5g/L)三者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Cu-Sn合金镀层 焦磷酸盐镀液 添加剂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铜缓蚀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修洲 龚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8-331,342,共5页
随着环保意识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友好型铜缓蚀剂已成为铜缓蚀剂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环境友好型铜缓蚀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缓蚀剂 环境友好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氮处理对金属陶瓷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亚丽 黄新 +2 位作者 刘清才 杨剑 唐楷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1,74,共5页
针对金属陶瓷耐腐蚀性不足的特点,采用真空烧结后渗氮的方法制备出表层富氮的金属陶瓷,并分析试样的微观结构,测试其力学和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金属陶瓷对比,渗氮后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提高,且在酸、碱介质中的耐腐蚀... 针对金属陶瓷耐腐蚀性不足的特点,采用真空烧结后渗氮的方法制备出表层富氮的金属陶瓷,并分析试样的微观结构,测试其力学和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金属陶瓷对比,渗氮后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提高,且在酸、碱介质中的耐腐蚀性有所提高;渗氮后试样表面Ti含量提高,硬度提高,有利于改善金属陶瓷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氮 金属陶瓷 力学性能 密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焊丝退火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昌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35-137,共3页
传统工艺退火处理后的合金低碳钢焊丝ER110S,在后续的拉拔加工中,加工硬化导致经常断丝;金相分析发现,退火后的原材料组织中存在大量不连续分布的贝氏体组织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应用DSC分析重新确定该材料的相变温度点Ac1、Ac3,通过完... 传统工艺退火处理后的合金低碳钢焊丝ER110S,在后续的拉拔加工中,加工硬化导致经常断丝;金相分析发现,退火后的原材料组织中存在大量不连续分布的贝氏体组织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应用DSC分析重新确定该材料的相变温度点Ac1、Ac3,通过完全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工艺实验,得出700℃保温15h、随炉冷却到300℃出炉空冷的再结晶退火工艺,能够满足焊丝拉拔加工的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丝 退火 合金焊丝 金相 再结晶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浸泡对飞机座椅泡沫阻燃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林修洲 苏正良 +1 位作者 张鹏 夏祖西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49,9,共4页
用蒸馏水、海水和人工汗液等介质对3种不同的飞机座椅泡沫进行浸泡,采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中的12 s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浸泡处理前后泡沫的燃烧性能,同时测量浸泡前后泡沫样品中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介质浸泡对飞机座椅泡沫阻燃... 用蒸馏水、海水和人工汗液等介质对3种不同的飞机座椅泡沫进行浸泡,采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中的12 s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浸泡处理前后泡沫的燃烧性能,同时测量浸泡前后泡沫样品中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介质浸泡对飞机座椅泡沫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泡沫有效阻燃成分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与阻燃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蒸馏水对3种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海水对部分泡沫材料阻燃性能影响较大,人工汗液对所试的3种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座椅泡沫中有效阻燃成分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样品的阻燃性变化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作为泡沫阻燃性变化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座椅泡沫 阻燃性能 失效 介质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钙对钢铁黑磷化液的影响
20
作者 陈琳 杨永涛 张宁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为了获得氧化钙含量适宜的锌钙系黑磷化液,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黑磷化液成分,研究了黑磷化膜的结构和膜层生长速度,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磷化液的极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磷化过程中随氧化钙含量增大,磷化液的Ca2+浓度变化显著... 为了获得氧化钙含量适宜的锌钙系黑磷化液,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黑磷化液成分,研究了黑磷化膜的结构和膜层生长速度,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磷化液的极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磷化过程中随氧化钙含量增大,磷化液的Ca2+浓度变化显著。黑磷化膜的Ca元素含量随磷化时间延长而增长,氧化钙能调节黑磷化膜的生长速度,促使晶粒细化,膜层致密。当CaO达到0.50 mol/L时,膜层钙含量为6.32%,Zn含量为14.62%,晶体的粒径约为3~5μm,单位面积磷化膜的膜层重量约2.3 mg/cm2,黑磷化液的极化性能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氧化钙 锌-钙系 磷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