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氢氧化镍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α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丹梅 陈昌国 +2 位作者 司玉军 周上祺 王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氢氧化镍Ni7O12H122+、Ni6ZnO12H212+、Ni6CuO12H122+、Ni6CaO12H12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通过对态密度、电荷集居数、净电荷、电荷密度差、电离能和跃迁能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镍中加入Zn、Cu能增强Ni原子与氧原... 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氢氧化镍Ni7O12H122+、Ni6ZnO12H212+、Ni6CuO12H122+、Ni6CaO12H12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通过对态密度、电荷集居数、净电荷、电荷密度差、电离能和跃迁能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镍中加入Zn、Cu能增强Ni原子与氧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化Ni—O键,提高了氢氧化镍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其循环寿命;而Ca的添加会减弱镍原子和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添加Zn、Cu、Ca都能降低氢氧化镍的电离能,提高跃迁能,促进电子在体系中的传递,有利于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但是,过量的钙可能引起氢氧化镍的结构改变而使其失去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掺杂 DV-Xα法 ZN CU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电化学着金黄色及其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述林 李敏娇 +1 位作者 王晓波 陈世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1,共2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制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无铬环保型电化学着色新工艺,获得了其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为:硼酸8g/L、柠檬酸三铵10g/L、硫酸亚铁铵25g/L、添加剂ZH-L4.0mL,电位-600~-700mV,温度60~70℃,时间3~5min,pH值8.0。所得到的... 通过正交试验研制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无铬环保型电化学着色新工艺,获得了其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为:硼酸8g/L、柠檬酸三铵10g/L、硫酸亚铁铵25g/L、添加剂ZH-L4.0mL,电位-600~-700mV,温度60~70℃,时间3~5min,pH值8.0。所得到的不锈钢着色膜光亮美观、呈金黄色,具有优越的耐蚀性。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锈钢表面着色膜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不锈钢着色显著提高了膜的电化学稳定性,经封闭处理后其耐点蚀能力大为提高,腐蚀电流密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电化学 着色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o-W-P合金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祖孝 王莹 +1 位作者 李建章 黄建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5-38,共4页
为改善化学镀Ni-Co-W-P合金工艺镀速慢、镀层耐腐蚀性能差、析氢过电位高等问题,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温度、转速、表面活性剂对45钢上化学镀Ni-Co-W-P合金镀层沉积速度、耐腐蚀性能、镀层厚度、孔蚀率、表面形貌和硬度的影响,得出... 为改善化学镀Ni-Co-W-P合金工艺镀速慢、镀层耐腐蚀性能差、析氢过电位高等问题,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温度、转速、表面活性剂对45钢上化学镀Ni-Co-W-P合金镀层沉积速度、耐腐蚀性能、镀层厚度、孔蚀率、表面形貌和硬度的影响,得出最佳镀液配方:6g/LCoSO4,24g/LNiSO4,20g/LNaH2PO2,20g/LNa2WO4·2H2O,20g/L(NH4)2SO4,24g/LNa3C6H5O7,11g/L苹果酸,pH值7.0~7.5,温度80℃,搅拌速度30r/min。结果表明,当pH为7.0~7.5时,沉积速度最大,孔蚀率最少;温度为80℃时,镀层综合性能好,超过80℃时,镀液的稳定性开始下降;转速为30r/min时,合金镀层的沉积速度达到最大值;加入50mg/L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Ni-Co-W-P合金镀层试样的腐蚀电位(0.191V)大于未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0.0408V)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Ni-Co-W-P 45钢 沉积速度 耐腐蚀性能 析氢过电位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膜相渗透化学镀NiCo/PTFE磁性复合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熊中平 司玉军 +1 位作者 张述林 陶长元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18,共4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能谱等方法,研究了电场作用对膜相渗透化学镀NiCo/聚四氟乙烯(PTFE)磁性复合膜结构参数、膜孔中金属粒子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可使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孔中,得到的复合膜厚...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能谱等方法,研究了电场作用对膜相渗透化学镀NiCo/聚四氟乙烯(PTFE)磁性复合膜结构参数、膜孔中金属粒子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可使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孔中,得到的复合膜厚度最薄,孔径分布曲线向孔径减小的方向移动最多,膜孔中的金属粒子也最多;同时膜孔中NiCo金属粒子的粒径分布范围由没有外加电场作用下的0.28~0.78μm变为外加电场作用下的0.25~0.31μm,金属颗粒粒径变得更小,粒径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膜相渗透 化学镀 磁性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车化学清洗技术在真空制盐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凤春 《盐业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真空制盐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全无机复合清洗药剂进行不停车清洗的方案及实施效果。由于采用了有效的清洗药剂和科学的清洗方案,使得清洗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真空制盐 循环冷却水系统 不停车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氮冠醚化Schiff碱钴(Ⅱ)配合物模拟磷酸二酯水解酶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伟 刘富安 +4 位作者 谢家庆 李建章 秦圣英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含杂氮冠醚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酶被用于催化BNPP水解 ,讨论了两种杂氮冠醚化单Schiff碱钴 (Ⅱ )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特征光谱变化。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结果... 含杂氮冠醚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酶被用于催化BNPP水解 ,讨论了两种杂氮冠醚化单Schiff碱钴 (Ⅱ )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特征光谱变化。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物种的假设是合理的 ;随着缓冲溶液pH的增大 ,两种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速率提高 ;两种配合物在催化BNPP水解中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水解酶 杂氮冠醚化西佛碱钴配合物 磷酸二酯键 BNPP水解 动力学 模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提取液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兴文 龚敏 +2 位作者 邹振 魏巍 黄文恒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3,32,共4页
植物提取液低毒,低残留,易后处理,用作缓蚀剂时环保性好。为此,用15%H2SO4浸泡竹叶,以其提取液配制成缓蚀剂。采用电化学测试、失重和腐蚀浸泡试验研究了竹叶不同浸泡时间、竹叶提取液浓度对Q235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适量竹叶... 植物提取液低毒,低残留,易后处理,用作缓蚀剂时环保性好。为此,用15%H2SO4浸泡竹叶,以其提取液配制成缓蚀剂。采用电化学测试、失重和腐蚀浸泡试验研究了竹叶不同浸泡时间、竹叶提取液浓度对Q235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适量竹叶用15%的硫酸浸泡306min配制成的0.1g/mL溶液,缓蚀效率达96%以上,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电化学研究表明,竹叶提取液为混合型缓蚀剂,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失重结果表明,竹叶提取液的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硫酸介质中在Q235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与Flory-Huggins吸附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竹叶提取液 硫酸 Q235钢 缓蚀性能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W_(12)O_(40)/CeO_2光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敏娇 钟俊波 +2 位作者 马迪 谢斌 李建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4-248,共5页
以CeO2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磷钨酸催化剂,并且考察了催化剂光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磷钨酸最佳负载量为9%(质量分数);光催化剂加入量为300mg/100mL;在较低浓度下,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脱色反应符合一级... 以CeO2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磷钨酸催化剂,并且考察了催化剂光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磷钨酸最佳负载量为9%(质量分数);光催化剂加入量为300mg/100mL;在较低浓度下,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H3PW12O40/CeO2与TiO2具有相同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再生后活性可恢复至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氧化铈 光催化 甲基橙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_2P(OCH_2CH_2Ph)_2]_2·2Py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邹立科 谢斌 +2 位作者 郭小群 冯建申 张秀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7-531,共5页
The adductive reaction of Ni[S2P(OCH2CH2Ph)2]2 with pyridine was studied by spectrographic method and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 was found to be β1=(1.12±0.09)×102,β2=(2.40±0.41)×104,R1=0.997,R2=0... The adductive reaction of Ni[S2P(OCH2CH2Ph)2]2 with pyridine was studied by spectrographic method and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 was found to be β1=(1.12±0.09)×102,β2=(2.40±0.41)×104,R1=0.997,R2=0.998.The adduct Ni[S2P(OCH2CH2Ph)2]2·2Py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spectra,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 21/c with the following crystallographic parameters:a=9.240(3),b=16.124(8),c=14.148(7),α=90.00°,β=92.07(4)°,γ=9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 加合物 加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核铁配合物金属胶束作为模似过氧化物酶催化苯酚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莹 谢家庆 +2 位作者 李敏娇 封雪松 刘富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配合物Fe2EDTB。配合物Fe2EDTB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rij35组成的金属胶束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苯酚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根据本文所提出的Fe2EDTB配合物催化H2O2氧化苯酚反应的机理可以较好地解释过...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配合物Fe2EDTB。配合物Fe2EDTB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rij35组成的金属胶束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苯酚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根据本文所提出的Fe2EDTB配合物催化H2O2氧化苯酚反应的机理可以较好地解释过氧化氢/催化剂物质的量比、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体系的酸度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EDTB配合物 金属胶柬 模拟过氧化物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β沸石催化酰基化合成4-甲氧基二苯甲酮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冰 乔卫红 +3 位作者 颜杰 李宗石 王桂茹 程侣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9-792,共4页
采用高硅铝比、热稳定性好的三维大孔Hβ沸石替代传统Lewis酸催化剂催化苯甲醚的苯甲酰化反应,合成了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4-甲氧基二苯甲酮,收率可达92%.反应的主要副产物为2-甲氧基二苯甲酮和苯甲酸苯酯.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 采用高硅铝比、热稳定性好的三维大孔Hβ沸石替代传统Lewis酸催化剂催化苯甲醚的苯甲酰化反应,合成了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4-甲氧基二苯甲酮,收率可达92%.反应的主要副产物为2-甲氧基二苯甲酮和苯甲酸苯酯.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发现10 g/mol的催化剂用量和1.4:1~1.6:1的原料配比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Hβ沸石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周期短.反应中过量的苯甲醚可充当溶剂,替代传统的极性溶剂,使反应操作简单、工艺清洁,易于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氧基二苯甲酮 HΒ沸石 Friedel-Crafts酰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模拟膦酸酯水解酶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光东 谢家庆 +2 位作者 李慈 朱久进 李建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冠醚Schiff碱锰(Ⅲ)和钴(Ⅱ)配合物,并对其催化膦酸二酯(BNPP)水解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冠醚Schiff碱锰(Ⅲ)和钴(Ⅱ)
关键词 冠醚Schiff碱配合物 合成 催化BNPP水解 动力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英 任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铜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混合溶液中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响应,多巴胺的峰电流与浓度在8.0×10-7mol/L^1.0×10-4mol/L范围内...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铜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混合溶液中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响应,多巴胺的峰电流与浓度在8.0×10-7mol/L^1.0×10-4mol/L范围内成很好的线性关系,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6mol/L^1.0×10-3mol/L的范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制备简单、稳定性好,用于样品检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多巴胺 抗坏血酸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大环和O,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铜/镍配合物的谱学性质与[Cu(hmta)·{SSP(OPh)_2}_2]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斌 邹立科 +2 位作者 冯建申 张秀兰 毛治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2,697,共6页
合成了含四氮杂大环hm ta(hm ta=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和O,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的配合物[M(hm ta).SSP(OPh)2 2)](M=Cu(Ⅱ),1;N i(Ⅱ),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电子光谱和差热分析对其进... 合成了含四氮杂大环hm ta(hm ta=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和O,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的配合物[M(hm ta).SSP(OPh)2 2)](M=Cu(Ⅱ),1;N i(Ⅱ),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电子光谱和差热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和射线衍射法测定了1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9.026(2),b=21.610(6),c=11.736(3),β=105.65(2)°,V=2204.2(10)3,Z=4,Dc=1.372g/cm-3,F(000)=958,μ(MoKα)=8.01 cm-1,S=0.915,(Δ/σ)max=0.002。最终偏离因子(I>2σ(I)),R=0.0391,wR=0.0937,相应的可观测反射数为1914。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PhO)2PSS-为单齿配体,金属离子与配体(PhO)2PSS-的疏和hm ta的氮形成了变型的八面体,配合物具有中心对称性;两配体之间形成了N-H…S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大环 O 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配合物[Cu(hmta){SSP(OC_6H_(11))_2}_2]的合成、谱学性质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斌 邹立科 +1 位作者 毛治华 洪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合成了含饱和四氮杂大环hmta(hmate =meso 5 ,7,7,12 ,14 ,14 六甲基1,4 ,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和O ,O 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的铜(Ⅱ)的三元配合物[Cu(hmta) {SSP(OC6H11) 2 } 2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电... 合成了含饱和四氮杂大环hmta(hmate =meso 5 ,7,7,12 ,14 ,14 六甲基1,4 ,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和O ,O 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的铜(Ⅱ)的三元配合物[Cu(hmta) {SSP(OC6H11) 2 } 2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 ray衍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 1,晶胞参数为:a =8 174 ( 2 ) ,b =10 381( 3) ,c =15 4 19( 3) ,α=10 1 5 9( 2 )°,β=93 34( 2 )°,γ=10 3 76 ( 2 )°,V =12 37 3( 6 ) 3 ,Z =2 ,Dc =1 2 19mg/cm3 ,F( 0 0 0 ) =4 77,μ(MoKα) =0 714mm-1,最终偏离因子(I>2σ(Ⅰ) )R =0 0 382 ,wR =0 0 991,相应的可观测反射数为2 76 3。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配体(C6H11) 2 PSS-为单齿配体,金属铜离子与(C6H11) 2 PSS-的S( 2 )原子和hmta的N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拉长的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具有中心对称性;同时晶胞中配合物的两配体之间形成了两种N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大环 O O’-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 三元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Y^+活化CS_2中的C—S键(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立国 宋小利 +1 位作者 陈晓霞 王永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83-2088,共6页
以Y+与CS2反应作为第二行前过渡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范例体系.采用密度泛函UB3LYP方法,对于Y+采用Stuttgart赝势基组,对于CS2采用6-311+G(2d)基组,计算研究了Y+离子在基态和激发态时与CS2气相反应的机理.并用UCCSD(T)方法在相同的基组... 以Y+与CS2反应作为第二行前过渡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范例体系.采用密度泛函UB3LYP方法,对于Y+采用Stuttgart赝势基组,对于CS2采用6-311+G(2d)基组,计算研究了Y+离子在基态和激发态时与CS2气相反应的机理.并用UCCSD(T)方法在相同的基组水平上对各驻点作了单点能量校正.结果表明Y+离子与CS2的反应是插入-消去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系间窜越,并且找到了两个势能面的能量最低交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能面 反应机理 能量最低势能面交叉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hmta)][SSP(OC_(10)H_7-2)_2]_2的合成、谱学性质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斌 邹立科 +1 位作者 毛治华 洪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1,185,共5页
We reported the synthesis of [Ni(hmta)][SSP(OC10H7-2)2]2(where hmta is 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and 2-C10H7O-is 2-nathphthyloxy).The complex i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We reported the synthesis of [Ni(hmta)][SSP(OC10H7-2)2]2(where hmta is 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and 2-C10H7O-is 2-nathphthyloxy).The complex i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spectra,1HNMR spectra,electronic spectra and TG-DTA thermal analysis,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The compound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 ī with the following crystallographic parameters:a=7.691(2),b=10.505(5),c=17.692(5),α=105.52(3)°,β=90.09(3)°,γ=103.92(4)°,V=1333.5(8)3,DC=1.377g/cm3,F(000)=582,μ(Mo Kα)=0.631mm-1,Z=1,and final R=0.0752,wR=0.1957 for 2425 observed reflections(I>2σ(I)).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crystal structure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show that a square planar complex cation [Ni(hmta)]2+ is formed by coordination of four nitrogen atoms of ligand hmta to Ni(Ⅱ).There isn’t interaction of Ni(Ⅱ) with sulfur atom of (2—C10H7O)2PSS-anion,but there are three N-H…S hydrogen bonds between [Ni(hmta)]2+ complex cation and(2—C10H7O)2PSS-anion in the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大环O O’-二(2-萘基)二硫代磷酸 光谱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氮杂冠醚-15-冠-5 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在胶束中催化BNPP水解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伟 李建章 王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9-1362,1366,共5页
Three aza crowned Schiff base cobalt(II)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and the metallomicelle made up of the cobalt(II) complexes and surfactants,as mimic hydrolytic metalloenzyme,was used in catalytic ... Three aza crowned Schiff base cobalt(II)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and the metallomicelle made up of the cobalt(II) complexes and surfactants,as mimic hydrolytic metalloenzyme,was used in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bis(4-nitrophenyl) phosphate(BNPP).The mechanism of BNPP catalytic hydrolysis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tic result of specific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hydrolytic reaction systems.A kinetic mathematical model,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kinetic parameter of BNPP catalytic hydrolysis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echanism proposed.The effect of surfactant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action rate of BNPP catalytic hydrolysis has bee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胶束 BNPP催化水解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氮杂冠醚-15-冠-5 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伟 李建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0-584,共5页
Three novel cobalt(Ⅱ) complexes of the benzoaza-15-crown-5 Schiff bas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For comparison,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mechanism of the phenol cata... Three novel cobalt(Ⅱ) complexes of the benzoaza-15-crown-5 Schiff bas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For comparison,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mechanism of the phenol catalytic oxidation were studied.The acid effect of reaction system,structural effect of the complexes,and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ate of the phenol catalytic oxidation by the mimetic peroxidase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the schiff base cobalt(Ⅱ) complexes as peroxidase mimics exhibit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imilar catalytic character to natural enzy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Co(Ⅱ)配合物 模拟过氧化物酶 动力学 金属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络维生素D2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新志 李慎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0,共3页
采用研磨法制备VD_2-麦芽糖基-β-CD包合物,经紫外、红外及差热分析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表明VD_2和麦芽糖基-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且包合物的摩尔比为1:1。维生素D_2制成包合物后,其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研磨法 维生素D2 麦芽糖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