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氢氧化镍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α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丹梅 陈昌国 +2 位作者 司玉军 周上祺 王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氢氧化镍Ni7O12H122+、Ni6ZnO12H212+、Ni6CuO12H122+、Ni6CaO12H12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通过对态密度、电荷集居数、净电荷、电荷密度差、电离能和跃迁能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镍中加入Zn、Cu能增强Ni原子与氧原... 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氢氧化镍Ni7O12H122+、Ni6ZnO12H212+、Ni6CuO12H122+、Ni6CaO12H12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通过对态密度、电荷集居数、净电荷、电荷密度差、电离能和跃迁能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镍中加入Zn、Cu能增强Ni原子与氧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化Ni—O键,提高了氢氧化镍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其循环寿命;而Ca的添加会减弱镍原子和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添加Zn、Cu、Ca都能降低氢氧化镍的电离能,提高跃迁能,促进电子在体系中的传递,有利于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但是,过量的钙可能引起氢氧化镍的结构改变而使其失去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掺杂 DV-Xα法 ZN CU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和AZ61镁合金在Mg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封雪松 熊中平 +1 位作者 司玉军 李敏娇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3-555,共3页
用失重法、线性电位扫描、恒流放电对比研究了AZ31和AZ61两种镁合金在Mg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线性电位扫描结果表明,AZ31合金的极化电阻小于AZ61合金,电化学活性优于AZ61合金,说明其自腐蚀速率大于AZ61合金,这与失重法所得结果相一... 用失重法、线性电位扫描、恒流放电对比研究了AZ31和AZ61两种镁合金在Mg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线性电位扫描结果表明,AZ31合金的极化电阻小于AZ61合金,电化学活性优于AZ61合金,说明其自腐蚀速率大于AZ61合金,这与失重法所得结果相一致。在恒流放电中AZ61合金的电极电位更负、更平稳,电流效率也更大,在电池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负极材料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灵芝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纯儒 丁杰 +2 位作者 杨义 关树宏 果德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28-134,共7页
灵芝是名贵中药材,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药材之一。近年来,对于灵芝属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不断有结构新颖的化合物从灵芝属真菌中被发现。本文在对所有灵芝属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概述,并着重对2000~2010年所报... 灵芝是名贵中药材,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药材之一。近年来,对于灵芝属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不断有结构新颖的化合物从灵芝属真菌中被发现。本文在对所有灵芝属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概述,并着重对2000~2010年所报道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属 三萜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基础化学实验预习室的构想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生田 向庆华 谢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0期1268-1270,1273,共4页
对该院化学系学生的117份化学实验预习报告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实验预习方式不合理;实验预习目的基本没有达到。提出了建立基础化学实验预习室的构想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实验 实验预习 预习室 基础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无铬铝合金电化学抛光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敏娇 张述林 +1 位作者 王晓波 罗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6期18-20,27,共4页
对铝合金的电化学抛光进行了研究,以H3PO4-H2SO4为基础液,加入适当添加剂后可以明显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抛光表面质量。优化了抛光液配方和工艺条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抛光前、后及封膜后的铝合金的表面形貌,并对试样进行了... 对铝合金的电化学抛光进行了研究,以H3PO4-H2SO4为基础液,加入适当添加剂后可以明显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抛光表面质量。优化了抛光液配方和工艺条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抛光前、后及封膜后的铝合金的表面形貌,并对试样进行了质量损失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处理 电化学抛光 无铬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对EMD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陈昌国 刘艳 +1 位作者 司玉军 余丹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0-371,共2页
采用微电极研究了电解二氧化锰(EMD)在不同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EMD在MgSO4溶液中有特殊的电化学特性,Mg2+对EMD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影响。循环伏安初期,在-0.15 V处有1个还原峰,在0.50 V和1.00 V处有2个氧化峰。经过5... 采用微电极研究了电解二氧化锰(EMD)在不同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EMD在MgSO4溶液中有特殊的电化学特性,Mg2+对EMD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影响。循环伏安初期,在-0.15 V处有1个还原峰,在0.50 V和1.00 V处有2个氧化峰。经过5次循环以后,在0.20 V处出现1个新的氧化峰。XRD图谱证实,EMD在MgSO4溶液中的还原过程有物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二氧化锰(EMD) 电化学行为 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车化学清洗技术在烧碱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应用
7
作者 张开仕 曾凤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5-87,共3页
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烧碱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了化学清洗。由于采用了有效的清洗药剂和科学方案,使得清洗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烧碱 循环冷却水系统 不停车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化学结构与色谱保留值定量关系研究
8
作者 赵成霞 陈国华 +1 位作者 李志良 周小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14-419,共6页
利用开放源代码软件CDK(Chemistry Development Kit)描述符和GC-MS以及GC-FPD测定值,对人参根部101种残留有机磷农药进行结构表征,分别以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模型.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 利用开放源代码软件CDK(Chemistry Development Kit)描述符和GC-MS以及GC-FPD测定值,对人参根部101种残留有机磷农药进行结构表征,分别以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模型.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0.942(R2=0.893),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为R=0.912(R2cv=0.832).偏最小二乘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0.720,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Q2=0.552.结果表明,原子极化率和电荷偏面积等分子属性具有表征能力强等优点,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估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 有机磷农药 色谱保留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为芯材的微胶囊的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4
9
作者 谢家庆 冯发美 +3 位作者 胡伟 毛华军 晏华 李慈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6,共4页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囊芯的脲醛树脂微胶囊,并利用激光粒径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热稳定性、热焓值和壳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粒径分布均...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囊芯的脲醛树脂微胶囊,并利用激光粒径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热稳定性、热焓值和壳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变潜热;影响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主要因素包括芯壁材料比、搅拌速度、温度、系统改性剂PVA(聚乙烯醇)用量等;最佳工艺条件为囊壁比0.78:1,反应温度70℃,搅拌速率2500r/min,系统改性剂PVA用量0.26g,pH=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脲醛树脂 微胶囊 性能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中石斛多糖与石斛碱的纤维素酶法提取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利 范明才 +2 位作者 冯喜文 刘兴勇 魏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6-359,共4页
本文利用纤维素酶法联合提取铁皮石斛中的多糖与生物碱,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对石斛多糖与生物碱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为原料的0.6%(质量分数),酶解... 本文利用纤维素酶法联合提取铁皮石斛中的多糖与生物碱,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对石斛多糖与生物碱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为原料的0.6%(质量分数),酶解时间为1.5h,酶解温度为50℃,酶解pH值等于5.0。在此工艺下,石斛碱的收率达19%,石斛多糖收率达0.35%。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纤维素酶 石斛多糖 石斛碱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氮冠醚化Schiff碱钴(Ⅱ)配合物模拟磷酸二酯水解酶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伟 刘富安 +4 位作者 谢家庆 李建章 秦圣英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含杂氮冠醚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酶被用于催化BNPP水解 ,讨论了两种杂氮冠醚化单Schiff碱钴 (Ⅱ )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特征光谱变化。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结果... 含杂氮冠醚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酶被用于催化BNPP水解 ,讨论了两种杂氮冠醚化单Schiff碱钴 (Ⅱ )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特征光谱变化。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物种的假设是合理的 ;随着缓冲溶液pH的增大 ,两种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速率提高 ;两种配合物在催化BNPP水解中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水解酶 杂氮冠醚化西佛碱钴配合物 磷酸二酯键 BNPP水解 动力学 模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介质中榕树叶提取液的缓蚀性能及其与KI的缓蚀协同效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燕 郑兴文 +1 位作者 刘新露 曾凤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研究了榕树叶提取液(FLE)对碳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同时研究了它与KI的缓蚀协同效应,探讨了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溶液中,FLE对碳钢属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FLE与KI之间... 通过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研究了榕树叶提取液(FLE)对碳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同时研究了它与KI的缓蚀协同效应,探讨了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溶液中,FLE对碳钢属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FLE与KI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两者复配后,体系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电荷传递电阻增大,双电层电容减小,缓蚀效率增大,表现出更好的缓蚀作用;FLE与KI复配前后,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均为自发过程,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叶 缓蚀剂 碳钢 硫酸 KI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硅酸硫酸铁铝混凝剂的制备表征与混凝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开仕 曾凤春 +1 位作者 谭超 朱登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70-3075,共6页
引言聚合硅酸硫酸铁铝(PAFSS)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不但综合了聚铝、聚铁和聚硅酸混凝剂的多重优点,还克服了聚铝处理后水样残余铝浓度高、聚铁残余色度大和聚硅酸稳定性差的缺点,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可同... 引言聚合硅酸硫酸铁铝(PAFSS)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不但综合了聚铝、聚铁和聚硅酸混凝剂的多重优点,还克服了聚铝处理后水样残余铝浓度高、聚铁残余色度大和聚硅酸稳定性差的缺点,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可同时发生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等多种功能,产生比单一聚铁、聚铝和聚硅酸更好的混凝效果,因而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如文献[1-4]以硅酸钠、硫酸铝和硫酸铁为原料,通过硅酸钠的酸化得到聚硅酸(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废硫酸 聚合硅酸硫酸铁铝 混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欲云 马清萍 +1 位作者 王涛 曾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55-358,共4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柚皮素对止咳、排痰、平喘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小鼠模型和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观察柚皮素止咳作用;小鼠酚红排痰模型观察柚皮素化痰作用;磷酸组胺致喘豚鼠模型观察柚皮素平喘作用。结果:柚皮素可以...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柚皮素对止咳、排痰、平喘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小鼠模型和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观察柚皮素止咳作用;小鼠酚红排痰模型观察柚皮素化痰作用;磷酸组胺致喘豚鼠模型观察柚皮素平喘作用。结果:柚皮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引起半数小鼠咳嗽的氨水喷雾时间(EDT50);柚皮素低剂组可以显著性地减少枸橼酸引起豚鼠咳嗽次数(p<0.01),柚皮素高剂组可以显著性地延长枸橼酸引起豚鼠咳嗽潜伏期(p<0.01),延长率为165.3%,并减少咳嗽次数(p<0.01)。柚皮素高剂组显著性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量(p<0.05),化痰率为150.9%;柚皮素高剂组可以显著性地延长磷酸组胺诱导豚鼠哮喘出现的潜伏期(p<0.01),延长率为242.2%。结论:柚皮素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药效学 止咳 化痰 平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5
作者 毛华军 晏华 谢家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2-1026,共5页
首先介绍了微胶囊相变材料及其组成,并就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改进、性能表征以及在能量利用和热交换领域、温度控制领域和军事领域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胶囊相变材料 微胶囊技术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兔源耐药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智 李再新 +5 位作者 曾光菊 李丙超 胡卫东 赵志平 刘章琴 陈欲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9-203,共5页
本试验旨在对从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仔兔血液中分离的1株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分离培养、镜检、生化检测、荚膜染色、16S rDNA序列测序、药敏试验和动物体内感染等方法,对该疑似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疑似菌呈杆状、含有丰富... 本试验旨在对从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仔兔血液中分离的1株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分离培养、镜检、生化检测、荚膜染色、16S rDNA序列测序、药敏试验和动物体内感染等方法,对该疑似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疑似菌呈杆状、含有丰富的荚膜多糖,其16S rDNA序列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标准菌株序列相似性达到99%,且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和氯霉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抗性。腹腔注射该菌(109CFU/mL),仔兔全部死亡;而口腔灌喂,仔兔有较强的耐受性(无死亡)。结果表明,从患病仔兔血液中分离到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且具有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耐药性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草药抗氧化性成分的还原能力及总酚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李慎新 曹新志 +1 位作者 钟俊波 卢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55-12756,共2页
[目的]研究几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用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对5种常见清热解毒中草药(连翘、黄柏、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的抗氧化性成分进行有效提取,并进行还原能力的测定... [目的]研究几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用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对5种常见清热解毒中草药(连翘、黄柏、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的抗氧化性成分进行有效提取,并进行还原能力的测定和总酚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连翘>黄柏>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黄柏>连翘>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这5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不全是由酚类物质起主导作用。2种测定方法对抗氧化性的测定结果有很大的相关性,可相互验证。[结论]得出了5种中草药在相同条件下的抗氧化性大小,为今后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合成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氧化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对碳钢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兴文 龚敏 +1 位作者 王莹 姜春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89-1594,共6页
应用动电位极化法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甲硫氨酸在10%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甲硫氨酸对碳钢在10%H2SO4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随甲硫氨酸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增大,随温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减小;甲硫氨酸属于典... 应用动电位极化法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甲硫氨酸在10%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甲硫氨酸对碳钢在10%H2SO4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随甲硫氨酸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增大,随温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减小;甲硫氨酸属于典型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甲硫氨酸在碳钢表面的吸附为单分子吸附,吸附规律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量子化学计算表明:甲硫氨酸对碳钢的缓蚀作用,是通过N原子由静电引力与碳钢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和S原子提供电子与铁原子配位成键在碳钢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两种作用共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 极化 吸附 缓蚀剂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对Q235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立科 赖川 +4 位作者 谢斌 向珍 黄春 姜春梅 曾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4-1178,共5页
合成了O,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DEDDP),采用失重,电化学和SEM技术共同研究了DEDDP在H2SO4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失重法研究表明:DEDDP在H2SO4溶液中能有效地抑制Q235钢腐蚀,25℃的5%H2SO4溶液中,DEDDP浓度为160 mg... 合成了O,O'-二(苯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DEDDP),采用失重,电化学和SEM技术共同研究了DEDDP在H2SO4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失重法研究表明:DEDDP在H2SO4溶液中能有效地抑制Q235钢腐蚀,25℃的5%H2SO4溶液中,DEDDP浓度为160 mg.L-1时,其缓蚀率为94.67%;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DEDDP在5%H2SO4溶液中属混合型缓蚀剂。同时,研究了温度,H2SO4浓度和浸泡时间对缓蚀率的影响。吸附规律研究表明:DEDDP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其吸附自由能为-32.32kJ/mol,吸附为自发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O 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 缓蚀剂 极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沉淀剂制备的CeO_2-ZrO_2-Al_2O_3材料及其负载的单Pd三效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红梅 兰丽 +4 位作者 陈山虎 刘达玉 王卫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34-1746,共13页
采用了一种由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复合沉淀剂来制备CeO_2-ZrO_2-Al_2O_3(CZA)复合氧化物。作为对比,分别采用氨水和碳酸铵为沉淀剂制备了另外两个CZA复合氧化物。系统地研究了各CZA材料在织构、结构、氧化还原性能、热老化行为之间的区别... 采用了一种由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复合沉淀剂来制备CeO_2-ZrO_2-Al_2O_3(CZA)复合氧化物。作为对比,分别采用氨水和碳酸铵为沉淀剂制备了另外两个CZA复合氧化物。系统地研究了各CZA材料在织构、结构、氧化还原性能、热老化行为之间的区别,以及其负载的单Pd三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沉淀剂制得的材料中其CeO_2-ZrO_2(CZ)和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用氨水做沉淀剂时,得到的材料中CZ和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小,导致其热稳定性较差。在碳酸铵做沉淀剂的情况下,CZ和Al_2O_3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但同时,CZ固溶体的均一性被严重破坏,使得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能不理想。而复合沉淀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平衡CZ和Al_2O3_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得到的CZA材料具有优异的织构、结构性能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其负载的单Pd催化剂表现出最为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和三效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ZrO2-Al2O3复合氧化物 复合沉淀剂 单Pd三效催化剂 相互作用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