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链氨基酸在肉鸡低蛋白质饲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彬 陈柳 +1 位作者 虞洁 梅绍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01-4208,共8页
维持支链氨基酸(BCAA)平衡对于调节肉鸡的糖、脂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低蛋白质饲粮容易引起BCAA比例失衡,对肉鸡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肉鸡的BCAA需要量受饲粮组成、生长发育阶段及生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 维持支链氨基酸(BCAA)平衡对于调节肉鸡的糖、脂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低蛋白质饲粮容易引起BCAA比例失衡,对肉鸡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肉鸡的BCAA需要量受饲粮组成、生长发育阶段及生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BCAA在肉鸡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推荐比例,并基于BCAA的拮抗效应以及不同形式氨基酸的消化动力学差异,对不同饲料原料的BCAA组成特征及其在肉鸡低蛋白质饲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精准评估促进肉鸡生长以及肌肉蛋白质沉积的BCAA需要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支链氨基酸 低蛋白质饲粮 代谢机制 平衡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纤维在母猪营养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燕 李彬 +5 位作者 王贵芬 钟霞 张峻豪 刘贵莲 虞洁 梅绍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9-75,共7页
在畜牧业持续进步的背景下,饲粮纤维在猪的营养和健康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饲粮纤维包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在猪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大肠中可以被微生物发酵成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提供额外营养。虽然传统的... 在畜牧业持续进步的背景下,饲粮纤维在猪的营养和健康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饲粮纤维包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在猪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大肠中可以被微生物发酵成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提供额外营养。虽然传统的观念认为纤维会阻碍猪的消化吸收,但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改善猪的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和肠道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妊娠母猪而言,纤维的作用更加显著,不仅有助于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够调节饱腹感,有效控制母猪的体重,进而提高其繁殖能力。此外,饲粮纤维的发酵产物,如短链脂肪酸,为母猪提供了额外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环境。文章主要对饲粮纤维的来源、测定方法、影响母猪饲粮纤维利用率的因素和在母猪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饲粮纤维在母猪养殖中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纤维 母猪 繁殖性能 泌乳性能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营养价值评定
3
作者 李彬 梅绍锋 +3 位作者 张琦 蒋海波 虞洁 刘贵莲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1-23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评定油莎豆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有效能值及养分代谢率。选用体重为(2.50±0.20)kg的健康70日龄雄性中速型黄羽肉鸡(麻黄肉鸡)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待测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评定油莎豆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有效能值及养分代谢率。选用体重为(2.50±0.20)kg的健康70日龄雄性中速型黄羽肉鸡(麻黄肉鸡)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待测组饲喂基础饲粮+20%油莎豆。试验期为12 d。采用全收粪法和套算法测定能量代谢指标及养分代谢率。结果显示:中速型黄羽肉鸡的油莎豆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真代谢能分别为14.10、14.19、14.07和14.14 MJ/kg,总能代谢率和氮利用率分别为71.12%和34.97%,每摄入1 kg饲粮每日表观氮沉积率和真氮沉积率分别为0.11%和0.17%;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表观代谢率分别为50.19%、99.29%、58.76%、80.29%和66.93%,真代谢率分别为62.01%、98.68%、58.76%、80.57%和75.08%。由此可见,油莎豆可以作为能量饲料原料在中速型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中速型黄羽肉鸡 能量代谢 养分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猪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张燕 张峻豪 +3 位作者 王贵芬 虞洁 李彬 梅绍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0,共6页
肠道微生物菌群在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协助消化营养,还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猪的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一个多元且稳固的菌群环境,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它们能够通过发酵作用,将饲料转化为短... 肠道微生物菌群在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协助消化营养,还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猪的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一个多元且稳固的菌群环境,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它们能够通过发酵作用,将饲料转化为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进而优化饲料的转化效率和能量利用。此外,健康的肠道菌群还能强化肠道的免疫防线,助力免疫细胞的成熟,并通过生物竞争和抗菌物质的产生,有效遏制有害菌的滋生。然而,肠道微生物菌群一旦失衡,将对猪的健康构成威胁。菌群失衡可能触发肠道问题,如腹泻和肠炎,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足。同时,其还可能扰乱免疫系统,增加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风险。菌群失衡的诱因,可能包括不合理的饲料配方、不良的环境卫生、各种应激因素以及抗生素的滥用等。作为主要肉类来源,猪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肉品质与供应稳定性。本文就肠道微生物菌群对猪健康的多重影响进行阐述,旨在为科学饲养、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猪的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菌群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杏鲍菇菌糠饲喂肉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柳跃辉 王立志 +3 位作者 袁敏 梅绍锋 张峻豪 张蕊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20-22,共3页
为探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精补料饲喂对肉牛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将40头肉牛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换对照组16%的精补料。预饲... 为探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精补料饲喂对肉牛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将40头肉牛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换对照组16%的精补料。预饲7 d后开展30 d的生长试验,检测动物的生产性能指标,并使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精补料饲喂肉牛对其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肉牛对饲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菌酶协同 肉牛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算法评定中速型黄羽肉鸡发酵菌渣代谢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
6
作者 李彬 梅绍锋 +5 位作者 张燕 黄颖妍 张琦 蒋海波 陈柳 虞洁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2-36,共5页
试验旨在评定发酵菌渣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饲用价值。选取体重(2.04±0.14)kg的60日龄健康雄性黄羽肉鸡(土皇6号)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B组分别饲喂以20%、30%发酵菌渣替代基础饲粮(微量元素预混料及维生素预... 试验旨在评定发酵菌渣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饲用价值。选取体重(2.04±0.14)kg的60日龄健康雄性黄羽肉鸡(土皇6号)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B组分别饲喂以20%、30%发酵菌渣替代基础饲粮(微量元素预混料及维生素预混料除外)构成的待测饲粮。试验结束时测定平均日采食量、能量代谢、营养代谢指标。试验期13 d。结果显示:A、B组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菌渣替代比例A、B组不同,经套算法计算得出的钙、磷及粗纤维代谢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代谢能及其他营养物质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A、B组发酵菌渣的表观(真)代谢能分别为4.87、5.21 MJ/kg(5.01、5.39 MJ/kg),氮校正表观(真)代谢能为4.77、5.14 MJ/kg(4.92、5.32 MJ/kg),总能代谢率为32.88%、33.77%,氮代谢率为22.86%、18.31%;干物质的表观(真)代谢率为24.24%、22.67%(26.37%、24.55%)、粗蛋白为22.86%、18.31%(31.91%、27.45%)、粗脂肪为58.39%、48.92%(59.02%、49.58%)、中性洗涤纤维为19.20%、25.44%(18.99%、25.44%)、酸性洗涤纤维为62.67%、58.51%(62.38%、58.48%)。由此得出,待测原料替代比例可能会影响套算法计算出的钙、磷及粗纤维的代谢率;但代谢能及其他营养物质代谢率可作为发酵菌渣在黄羽肉鸡上应用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菌渣 黄羽肉鸡 套算法 代谢能 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或复合植物精油添加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昊 张兰 +4 位作者 王贵敏 梅绍锋 王茜 柏雪 黄艳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70-297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体重均一的雌性麻黄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单一植物精油组(EO1组)和复合植物精油组(EO2组),每组8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体重均一的雌性麻黄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单一植物精油组(EO1组)和复合植物精油组(EO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分为3个生长阶段,分别为1~21日龄、22~42日龄和43~65日龄,共计65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EO1组在1~21日龄时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植物精油1(主要成分为肉桂醛),在22~65日龄时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植物精油1;EO2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植物精油2(主要成分为肉桂醛、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1日龄时,EO2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EO1组(P<0.05);65日龄时,EO2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5日龄时,EO2组肉鸡胸肌红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EO1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可以改善麻黄肉鸡抗氧化能力,并会对麻黄肉鸡胸肌肉品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 麻黄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营养成分与加工工艺对饲料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何健 冯光德 +1 位作者 朱正鹏 李元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21-4830,共10页
动物养殖生产中,饲料成本在整个养殖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对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饲料成本取决于饲料价格(配方成本和加工成本)和饲料利用效率。而饲料利用效率受动物种类、饲粮营养价值、饲养管理、动物健康状况、死淘率、环境设... 动物养殖生产中,饲料成本在整个养殖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对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饲料成本取决于饲料价格(配方成本和加工成本)和饲料利用效率。而饲料利用效率受动物种类、饲粮营养价值、饲养管理、动物健康状况、死淘率、环境设施和上市体重与时间等因素影响。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从饲粮能量水平、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脂肪水平、微量元素、添加剂应用和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利用效率的作用与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生产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利用效率 能量 氨基酸 添加剂 饲料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金俊奇 李彬 +10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刘延杰 何军 黄志清 毛湘冰 郑萍 罗玉衡 罗钧秋 阎辉 虞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48.68±0.55)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育肥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 【目的】研究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48.68±0.55)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育肥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4%木聚糖酶组合,处理组1黑曲霉木聚糖酶、处理组2黑曲霉木聚糖酶+阿魏酸酯酶、处理组3黑曲霉木聚糖酶+呋喃糖苷酶、处理组4黑曲霉木聚糖酶+阿魏酸酯酶+呋喃糖苷酶,试验期29 d。【结果】各处理组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1总能、粗脂肪、磷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无改善作用,但0.04%黑曲霉木聚糖酶可以提高养分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育肥猪 木聚糖酶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养分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曾子悠 苟清碧 +7 位作者 古长松 黄李蓉 李彬 穆玉云 谭权 李鹏 富相奎 朱正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37-324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30只1日龄的麻黄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30只1日龄的麻黄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mg/kg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20 mg/kg阿维拉霉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EO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t植物精油+250 g/t酸化剂。试验期分为4个生长阶段:1~21日龄、22~42日龄、43~63日龄和64~84日龄,共计84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1~84日龄),EOA组肉鸡末重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1~21日龄,EOA组肉鸡末重相较于其他2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EOA组料重比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3~63日龄,EOA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降低(P<0.05)。2)21日龄时,EOA组肉鸡法氏囊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2日龄时,EOA组肉鸡法氏囊指数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升高(P<0.05)。3)21和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升高(P<0.05);且42日龄时,EOA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和V/C值均显著优于抗生素组(P<0.05)。4)6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24 h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84日龄时,EOA组肉鸡胸肌蒸煮损失与其他2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6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8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腿肌剪切力、24 h亮度值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腿肌45 min红度值和pH显著升高(P<0.05),腿肌45 min亮度值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可以提高麻黄肉鸡生长性能,改善免疫器官指数、空肠形态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肉鸡 植物精油 酸化剂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无抗时代动物生产的营养策略与饲养管理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正鹏 谭会泽 +3 位作者 何健 冯光德 李彬 古长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31-4840,共10页
饲料工业中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已有70年多年的历史,随着抗生素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194号公告,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针对抗生素禁用后畜牧行业... 饲料工业中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已有70年多年的历史,随着抗生素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194号公告,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针对抗生素禁用后畜牧行业面临的畜禽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升高等问题,本文就禁抗后在动物生产的营养策略、饲养管理等方面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地阐述和总结,以期在严峻的禁抗形势下为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饲料 营养策略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莹 王君锐 +1 位作者 刘佳佳 虞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2,共7页
益生菌发酵饲料因其具有提升饲料应用价值,丰富饲料资源,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优势,备受市场的关注。本文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概念、菌种种类、菌种筛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益生菌发酵饲料因其具有提升饲料应用价值,丰富饲料资源,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优势,备受市场的关注。本文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概念、菌种种类、菌种筛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饲料 菌种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李蓉 曾子悠 +5 位作者 古长松 李彬 李林 史正玲 富相奎 朱正鹏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只400日龄的罗曼蛋鸡,根据试验开始前各栏蛋鸡产蛋率情况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对...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只400日龄的罗曼蛋鸡,根据试验开始前各栏蛋鸡产蛋率情况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10^(8)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提高了试验组蛋鸡平均日产蛋重(P<0.05),并降低破蛋率(P<0.05);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P=0.086);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合格蛋率、降低不合格蛋率的趋势(P=0.058);但两组之间存活率、平均日采食量、蛋均重、料蛋比、软蛋率、脏蛋率和畸形蛋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蛋鸡试验第21 d蛋黄颜色的趋势(P=0.069)。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提高了蛋鸡试验第42 d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P<0.05);但对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和蛋黄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蛋鸡试验第42 d血清中磷含量的趋势(P=0.059),但对血清中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蛋鸡试验第42 d血清中球蛋白含量的趋势(P=0.095),但对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和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0×10^(8)CFU/kg丁酸梭菌可以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蛋鸡 产蛋后期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对蛋鸡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李蓉 黄颖妍 +5 位作者 王迪 李林 曾子悠 李彬 涂昊 虞洁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9-4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对蛋鸡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576只健康500日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蛋鸡,分别为试验Ⅰ组(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5%发酵中草药)、试验Ⅲ组(基...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对蛋鸡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576只健康500日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蛋鸡,分别为试验Ⅰ组(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5%发酵中草药)、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0%发酵中草药)、试验Ⅳ组(基础日粮+1.5%发酵中草药)。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蛋鸡第14~28 d沙壳蛋率显著降低(P<0.05),全期沙壳蛋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日粮添加发酵中草药对试验第14 d鸡蛋的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夫单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相比,试验Ⅲ组、试验Ⅳ组第28 d鸡蛋的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试验Ⅳ组第28 d鸡蛋的哈夫单位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1.0%和1.5%发酵中草药能够改善罗曼粉蛋鸡后期沙壳蛋率,提高鸡蛋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草药 蛋鸡 产蛋后期 生长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对不同性别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彬 史正玲 +7 位作者 曾子悠 黄颖妍 李林 杜自来 纪一凡 王迪 虞洁 梅绍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0-511,共12页
【目的】研究菊苣对不同性别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42日龄麻黄肉鸡576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采用2(性别)×4(菊苣水平)双因素试验设计,菊苣添加水平为0、3%、6%... 【目的】研究菊苣对不同性别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42日龄麻黄肉鸡576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采用2(性别)×4(菊苣水平)双因素试验设计,菊苣添加水平为0、3%、6%、9%。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时统计生产性能指标;每重复屠宰1只鸡,测定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取胸肌和腿肌用于肉质分析。【结果】①与不添加菊苣相比,添加6%和9%菊苣可显著提高麻黄肉鸡的料重比(F/G)(P<0.05);公鸡生长性能显著优于母鸡(P<0.05)。②母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公鸡(P<0.05)。③公鸡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P<0.05)。④与不添加菊苣相比,添加6%和9%菊苣可显著提高麻黄肉鸡胸肌的黄度(b_(24 h)^(*))(P<0.05),母鸡胸肌的亮度(L_(24 h)^(*))显著高于公鸡(P<0.05)。⑤性别和菊苣水平对麻黄肉鸡腿肌的剪切力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与不添加菊苣相比,添加6%和9%菊苣可显著降低公鸡腿肌的剪切力(P<0.05)。公鸡腿肌的红度(a_(45 min)^(*)、a_(24 h)^(*))和b_(45 min)^(*)显著高于母鸡(P<0.05),L_(45 min)^(*)和L_(24 h)^(*)显著低于母鸡(P<0.05)。性别和菊苣水平对麻黄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屠宰性能和胸肌肉品质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公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均优于母鸡;添加6%和9%菊苣虽可改善麻黄肉鸡的肉品质,但对F/G有不利影响。综合各项指标评定,菊苣最适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麻黄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芽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彬 曾子悠 +5 位作者 黄颖妍 涂昊 赵莹 黄李蓉 李林 虞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13-5720,共8页
本试验通过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测定构树芽的代谢能值和养分利用率,旨在评定构树芽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营养价值。选用60日龄、体重为(1.84±0.48)kg的健康雄性中速型黄羽肉鸡(黄花公鸡)33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 本试验通过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测定构树芽的代谢能值和养分利用率,旨在评定构树芽在中速型黄羽肉鸡上的营养价值。选用60日龄、体重为(1.84±0.48)kg的健康雄性中速型黄羽肉鸡(黄花公鸡)33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为试验组,饲喂待测饲粮(构树芽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豆粕和油脂,替代比例为20%);C组为饥饿内源组。试验为期10 d。采用全收粪法和套算法测定能量代谢指标及养分利用率。结果显示:中速型黄羽肉鸡对构树芽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分别为9.55、10.22、9.33和9.96 MJ/kg,总能代谢率、氮利用率、表观氮沉积率和真氮沉积率分别为44.08%、70.80%、0.64%和0.75%;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表观利用率分别为70.96%、84.53%、35.58%、59.45%和78.21%,真利用率分别为110.32%、87.91%、26.23%、59.85%和108.17%。由此可知,根据构树芽的有效能量及蛋白质水平,可在中速型黄羽肉鸡饲粮中合理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芽 中速型黄羽肉鸡 能量代谢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颖妍 虞洁 +2 位作者 曾子悠 李彬 梅绍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38-142,共5页
油脂是肉鸡生产中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肉鸡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油脂可以有效提高饲粮能量浓度并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肉鸡的采食量,改善生产性能,进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文章综述常用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讨论肉鸡对油脂的消化代谢及其在... 油脂是肉鸡生产中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肉鸡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油脂可以有效提高饲粮能量浓度并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肉鸡的采食量,改善生产性能,进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文章综述常用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讨论肉鸡对油脂的消化代谢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合理开发利用油脂、探索肉鸡生产中合适的油脂种类及比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肉鸡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燕 王贵芬 +5 位作者 钟霞 张峻豪 刘贵莲 虞洁 李彬 梅绍锋 《养猪》 2023年第4期10-16,共7页
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成分丰富,但其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消化利用和安全性。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蛋白质饲料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动物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便是寻求降低豆粕中的... 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成分丰富,但其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消化利用和安全性。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蛋白质饲料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动物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便是寻求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发酵豆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豆粕进行改良的新型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具有降低抗原蛋白和抗营养因子、改善氨基酸平衡、生物活性因子含量丰富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发酵豆粕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发酵豆粕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发酵 营养价值 抗营养因子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彬 古长松 +3 位作者 黄李蓉 曾子悠 朱正鹏 虞洁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4-2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养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60羽1日龄雌性麻黄肉鸡随机分为平养、网养和笼养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1)1~21 d,平养末重(FBW)、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显著优... 试验旨在研究饲养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60羽1日龄雌性麻黄肉鸡随机分为平养、网养和笼养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1)1~21 d,平养末重(FBW)、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网养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22~42 d,笼养ADFI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3~65 d,笼养FBW、ADFI及ADG显著高于平养(P<0.05);1~65 d,笼养ADFI显著高于平养(P<0.05)。(2)笼养14 d法氏囊指数和21 d胸腺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平养和网养(P<0.05);平养65 d肌胃指数高于其他组(P<0.05)。(3)网养胸肌pH24 h显著高于平养(P<0.05);笼养腿肌pH45 min显著高于平养(P<0.05)。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仔鸡平养+中大鸡笼养”饲养麻黄肉鸡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模式 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产蛋后期鹌鹑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李蓉 曾子悠 +5 位作者 古长松 李彬 卢倩云 王涛 富相奎 朱正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4-57,共4页
试验研究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产蛋后期鹌鹑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4 032只300日龄健康产蛋鹌鹑,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8只。对照组鹌鹑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0 mg/kgβ-甘露聚糖酶、200 m... 试验研究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产蛋后期鹌鹑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4 032只300日龄健康产蛋鹌鹑,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8只。对照组鹌鹑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0 mg/kgβ-甘露聚糖酶、200 mg/kg丁酸梭菌。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120 mg/kgβ-甘露聚糖酶和200 mg/kg丁酸梭菌对鹌鹑的存活率、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蛋重、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软壳蛋率的趋势(P=0.053)。添加12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和200 mg/kg丁酸梭菌对试验第21 d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00 mg/kg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改善鹌鹑第42 d的蛋壳强度(P<0.05),对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鹌鹑产蛋后期添加120 mg/kgβ-甘露聚糖酶和200 mg/kg丁酸梭菌均可显著提高蛋壳强度,有降低软蛋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丁酸梭菌 鹌鹑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