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春艳 刘玉林 唐显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0只随机均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均行股动脉置管监测MAP。麻醉组予丙泊酚11mg/kg缓慢静脉推注诱导,在少量局麻下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静注芬太尼20μg/kg...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0只随机均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均行股动脉置管监测MAP。麻醉组予丙泊酚11mg/kg缓慢静脉推注诱导,在少量局麻下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静注芬太尼20μg/kg、维库溴铵0.2mg/kg加深麻醉。对照组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约3.5ml。测定用药前、用药后10min血液粘度(ηb、ηr、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刚性指数(ERI)及变形指数(EDI)等指标。结果麻醉组用药后高、中、低切ηb轻度降低,ηp由1.26±0.01显著降至1.20±0.01(P<0.01),EAI和ERI升高,EDI降低;对照组除EDI外各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会使兔红细胞流变学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静脉麻醉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药物在鼻内镜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廖永宏 欧册华 王晓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06-2007,共2页
目的:研究在鼻内镜控制性降压手术中,不同麻醉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要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犤芬太尼复合硝普纳(SNP)组犦和B组(瑞芬太尼复合SNP组),每组30例。A组先用微量泵注芬太尼;B组用微量泵注瑞芬太尼,... 目的:研究在鼻内镜控制性降压手术中,不同麻醉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要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犤芬太尼复合硝普纳(SNP)组犦和B组(瑞芬太尼复合SNP组),每组30例。A组先用微量泵注芬太尼;B组用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当需要控制性降压时,两组均泵注SNP将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并维持于60~70mmHg。观察降压前、降压达目标时,维持降压5~60min及停降压5、1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降压期间两组的降压效果均满意,但A组HR明显增快,B组HR稳定。血压下降速度B组明显快于A组,而到达目标时SNP用药量较A组减少。B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呼之睁眼和术后苏醒恢复状况均优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SNP能强化SNP的降压效果,减少SNP用量,维持降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深度易控制,术后苏醒快,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物 鼻内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芬太尼 瑞芬太尼 出血速度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联合臭氧治疗糖尿病神经痛伴足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昕 胡滨 +3 位作者 韩聪 汪信 何丽 刘宏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6-628,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ogic pain,DPNP)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ogy,DPN)的常见类型之一。DPN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异常等原因共同导致的肢体末端... 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ogic pain,DPNP)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ogy,DPN)的常见类型之一。DPN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异常等原因共同导致的肢体末端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临床以下肢末端神经病理性疼痛居多,症状主要表现为发自肢体深部的钝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痛 疗效观察 足部溃疡 臭氧治疗 度洛西汀 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艳 赵晓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59,共1页
复张性肺水肿是继发于任何原因所致的肺不张后肺复张时或复张后发生的急性肺水肿。2009年12月24日我们诊治了1例气道异物取出术后即刻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的小儿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异物取出 小儿气道 术后 急性肺水肿 2009年 小儿患者 肺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锡之 彭玉兰 +2 位作者 张显昌 魏继承 甘辞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49具成人尸体标本中,解剖了腰交感神经节及其周边解剖结构,在腰2 ̄3椎体范围内内,应用“神经节记分”方法,测定了神经节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双侧的第二腰交感神经节多在腰2椎体的1/3跨过椎间盘至腰2椎体上... 在49具成人尸体标本中,解剖了腰交感神经节及其周边解剖结构,在腰2 ̄3椎体范围内内,应用“神经节记分”方法,测定了神经节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双侧的第二腰交感神经节多在腰2椎体的1/3跨过椎间盘至腰2椎体上的1/3。同时还测量了腰动脉与交感链的相交点,腰交感链与主动脉、下腔静脉的距离等。该组资料为施行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交感神经节 化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肝素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毅平 唐显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对老年患者术后48h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60-75岁,随机均分为肝素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术后输注肝素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3~4h滴完,2次/天,连续使用2d。记录...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对老年患者术后48h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60-75岁,随机均分为肝素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术后输注肝素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3~4h滴完,2次/天,连续使用2d。记录麻醉前5min(T1)、术后1h(T2)、6h(T3)、24h(T4)、48h(T5)的高切变率全血粘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全血还原粘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时间(EET)。结果与T1时比较,T3~T5时H组Hηb、Lηb、ηr、EAI、ERI、EET明显降低(P〈0.05),T4、T5时佃也明显降低(P〈0.05),T5时H组Hηb、Lηb、ηp、ηr、ERI、EET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后早期使用微量肝素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 微量肝素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自控镇痛术用于非手术急性疼痛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庆 李光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非手术急性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_1受体系统对兔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效应
8
作者 王晓斌 况铣 吴洪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07-308,共2页
目的 探讨腺苷A1 受体系统对兔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家兔 2 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Ⅰ组 ,n =8)、缺血组 (Ⅱ组 ,n =8)和腺苷A1 受体激动药 +缺血组 (Ⅲ组 ,n =8) ,股动脉抽血至平均动脉压 35~ 40mmHg时 ,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 目的 探讨腺苷A1 受体系统对兔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家兔 2 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Ⅰ组 ,n =8)、缺血组 (Ⅱ组 ,n =8)和腺苷A1 受体激动药 +缺血组 (Ⅲ组 ,n =8) ,股动脉抽血至平均动脉压 35~ 40mmHg时 ,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血。观察术后第 3天海马CA1 区神经元密度。结果  (1 )Ⅱ组神经元密度为 (76 50± 1 5 2 6)个 /毫米 ,显著低于Ⅰ组神经元密度 (2 0 8 1 3±1 1 0 8)个 /毫米 (P <0 0 5) ;而Ⅲ组神经元密度 [(1 30 78± 1 8 0 7)个 /毫米 ]明显高于Ⅱ组 (P <0 0 5)。结论 激活腺苷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1受体系统 脑缺血 脑保护 动物实验 神经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降糖对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尼可地尔的血液动力学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魏继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33-534,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服用优降糖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尼可地尔血液动力学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CABG的病人22例,NYHAⅢ~Ⅳ级,术前服用优降糖者为观察组,共10例;未服用者为对照组,共12例.两组术前用药、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与处治基本相同... 目的观察术前服用优降糖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尼可地尔血液动力学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CABG的病人22例,NYHAⅢ~Ⅳ级,术前服用优降糖者为观察组,共10例;未服用者为对照组,共12例.两组术前用药、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与处治基本相同.术中连续监测HR、MAP、心脏指数(CI)、肺动脉嵌入压(PCWP).数据记录时点为:麻醉及建立监测后即刻(T1)、心肺转流(CPB)前(T2)、主动脉开放后60min(T3)、120min(T4)、180min(T5).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术前射血分数(EF)、CPB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T3、T4、T5时的HR均显著增快(P<0.01).对照组T3、T4时的MAP显著降低(P<0.01,P<0.05),且在T3时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各时点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T3、T4、T5时的CI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各时点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各时点的PCWP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T3时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用量的优降糖可能削弱尼可地尔的扩血管效应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降糖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搭桥术 尼可地尔 血液动力学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