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禹脉传承 厚德励志: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土保持技术专业推介
1
作者 郭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I0001-I0004,共4页
一、学校概况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因水而起、依堰(都江堰)而兴,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四川省水利厅领导,四川省教育厅负责业务指导。2022年... 一、学校概况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因水而起、依堰(都江堰)而兴,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四川省水利厅领导,四川省教育厅负责业务指导。202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开展本科层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教育厅 学校概况 水土保持技术 本科层次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审核批准 教育人才培养 四川省水利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复合指纹示踪——以三峡库区申家河小流域为例
2
作者 郭进 史忠林 +1 位作者 王巧红 巨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31,共8页
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定量解析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的可靠性验证,包括试验小流域低水位期消落带沉积泥沙采样,流域来源类型划分和坡面表层样采集,复合指纹因子筛选,以及利用质量平衡模型解算泥沙来源相对贡献。颗粒理化特性分析发现,消落带... 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定量解析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的可靠性验证,包括试验小流域低水位期消落带沉积泥沙采样,流域来源类型划分和坡面表层样采集,复合指纹因子筛选,以及利用质量平衡模型解算泥沙来源相对贡献。颗粒理化特性分析发现,消落带泥沙颗粒较坡面物源偏细,<0.002 mm黏粒富集率高达1.60、颗粒比表面积较坡面表土>41%;泥沙及物源土壤有机养分、土壤碱金属、多数重金属及大气沉降核素等因子含量/比活度与细颗粒含量正相关。试验小流域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解析表明:按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划分泥沙来源,林草地、果园(柑橘园)、坡耕地(旱地)及水田等4种主要地类相对平均产沙贡献分别为43%、39%、16%和2%;按流域地质地貌区域特性划分泥沙来源,紫色土区平均相对输沙比例51%、石灰土区平均相对输沙比例49%。示踪结果反映出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变化及母.质土壤可蚀性差异下侵蚀产沙分异、地块-坡面-流域尺度输沙过程变异、消落带岸坡混合侵蚀扰动及库区蓄水倒灌外源泥沙输入干扰等多方面综合影响。指纹示踪技术可作为解析流域尺度泥沙来源有效手段,可为开展流域水土保持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技术 泥沙来源 消落带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炜 晏启 +7 位作者 施要强 伍小刚 李刚 刘胜祥 李八斤 张惠 谢贵模 杨绍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99-2207,共9页
为了解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特征,于2020和2021年采用样线样方结合法,在保护区内进行系统性调查,共设置了17条总长95 km的样线,涵盖保护区各功能区、生境类型以及海拔范围。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调查到兰科植... 为了解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特征,于2020和2021年采用样线样方结合法,在保护区内进行系统性调查,共设置了17条总长95 km的样线,涵盖保护区各功能区、生境类型以及海拔范围。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调查到兰科植物20属34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有10种,包括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种类;四川省新记录种2种[褐花羊耳蒜(Liparisbrunnea)、齿突羊耳蒜(L.rostrata)];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属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2)34种兰科植物共调查到6703株,分布于290个点位,以二叶盔花兰(Galearis spathulata)数量最多,大花鸟巢兰(Neottia megalochila)最少,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orine)分布点位最多。紫点杓兰(Cypripedium guttatum)植株高度与海拨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其余种类在同物候期的种间高度变化轻微。(3)保护区3100~3300 m内的兰科植物种属数最多,其次是2900~3100 m区间,3900~4100 m内的兰科植物数量最多。(4)头蕊兰(Cephalanthera longifolia)数量与坡度因子呈显著的中度正相关,二叶盔花兰数量与海拔呈显著的强正相关,叉唇角盘兰(Herminium lanceum)数量与植被呈显著的强正相关,角盘兰属(Herminium)数量与海拨呈显著的中度负相关。综上,在四川省内,格西沟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分布格局符合“中间高度膨胀型”,大部分种类的数量与环境因子不显著相关,与历史上对该保护区的调查相比,本次调查到的兰科植物种属数量大幅增加,但有3种国家重点保护且观赏价值高的杓兰属植物未调查到,1种杓兰属植物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下降。因此,对保护区的兰科植物保护、宣传、执法等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数量 分布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姝 闫胜 +1 位作者 张霄 杨恒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77,184,共7页
[目的]现有土压力理论计算方法未考虑卵石地层孔隙度大、结构松散等离散性特点,计算结果与实际土压力有所偏差,需要研究适用于成都地区卵石地层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方法]以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为依托,分析卵石地层深基坑土压力与朗肯土压... [目的]现有土压力理论计算方法未考虑卵石地层孔隙度大、结构松散等离散性特点,计算结果与实际土压力有所偏差,需要研究适用于成都地区卵石地层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方法]以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为依托,分析卵石地层深基坑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理论值的差别,并建立深基坑开挖土压力计算方法。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和数据统计分析,获取围护结构平动、围护结构绕墙顶转动和围护结构绕墙底转动三种基本变位模式下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的分布特征。与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不同变位模式下三种土压力的修正系数,并建立深基坑土压力修正计算方法。进一步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对比验证所提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结果及结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分布形式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可采用双折线进行描述,交点分别位于埋深8 m和9 m处。静止土压力修正系数分布在0.91~0.96之间,在使用时不需要修正;主动土压力修正系数分布在0.33~0.78之间,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分布在0.52~0.91之间,在使用时应予以修正。所提出的卵石地层深基坑土压力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为类似轨道交通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卵石地层 基坑 土压力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法律文本共指消解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冬 张晓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共指消解是确定上下文中的代词或名词短语所指的具体对象或实体,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的基本任务之一,对理解文本语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一般领域的代词、所有格和名词短语的解析上,针对法... 共指消解是确定上下文中的代词或名词短语所指的具体对象或实体,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的基本任务之一,对理解文本语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一般领域的代词、所有格和名词短语的解析上,针对法律领域的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学习法律文本中的知识,并消除共同指代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法律文本共指消解模型(Graph Neural Network for Coreference Resolution,CR-GNN)。所提CR-GNN可以促进法律文本挖掘中的一系列后续任务。利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对法律文本进行编码;使用基于元任务的动态图卷积网络(Meta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MDGCN)整合实体之间的引用关系;使用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FFNN)和Biaffine模型为候选对进行加权评估。CR-GNN可以有效识别实体之间的引用关系,并对实体依赖关系进行建模。在法庭记录文件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CR-GNN模型达到89.76%的F1分数,均高于现有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共指消解 法律文本 预训练语言模型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云粒子成像探测仪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史晓丁 冯力天 +3 位作者 刘英 杨泽后 伍波 石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了研究云粒子微观特性,采用激光成像技术、高斯光束匀化处理技术、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以及图像抽帧还原算法,研制出激光云粒子成像仪。通过地面模拟测量及实际飞行试验,对仪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研制仪器可实现对25μm~1550μ... 为了研究云粒子微观特性,采用激光成像技术、高斯光束匀化处理技术、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以及图像抽帧还原算法,研制出激光云粒子成像仪。通过地面模拟测量及实际飞行试验,对仪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研制仪器可实现对25μm~1550μm云粒子的成像,分辨率为25μm,粒径测量误差小于9.5%;实测的冰晶粒子形态符合云粒子自然分布规律,粒子尺度谱符合指数分布,决定系数在0.58~0.97之间。该研制仪器可为云降水微物理研究提供基础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云粒子探测仪 线阵成像 尺度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