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馆藏标本的四川核桃资源分布研究
1
作者 张艳萍 欧亚飞 +3 位作者 朱昭旭 王泽亮 郑崇文 李丕军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9-13,共5页
通过分析四川现当代核桃标本采集活动,揭示四川乡土核桃资源在一段时间内的分布特征,为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和发掘提供地理分布信息。从馆藏标本数量来看,核桃标本数量收藏最多的单位为甘孜州林科所134份,其次为四川大学标本馆111份;从时... 通过分析四川现当代核桃标本采集活动,揭示四川乡土核桃资源在一段时间内的分布特征,为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和发掘提供地理分布信息。从馆藏标本数量来看,核桃标本数量收藏最多的单位为甘孜州林科所134份,其次为四川大学标本馆111份;从时间维度来看,四川核桃标本采集活动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970-1979年、1990-2009年,这些高峰期与当时的学科、科技发展和密切相关。四季中标本采集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具有花、果实的核桃标本实物较少;从空间维度来看,四川核桃标本采集的热点地区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雅安市、绵阳市,川西山地及秦巴山区是四川乡土核桃资源重要的分布区。标本采集地点垂直分布于海拔250~3900 m之间,主要集中在1500~3000 m,高线突破了核桃栽培的常规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馆藏标本 种质资源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巨柏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2
作者 郝海霞 四郎刀登 +4 位作者 杨刚刚 岳艳鹏 周继华 来利明 郑元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600,共7页
利用点格局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巨柏(Cupressus gigante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尺度上巨柏种群分布格局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巨柏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以随机分布或集群分布为主,随着海拔、土壤养分... 利用点格局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巨柏(Cupressus gigante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尺度上巨柏种群分布格局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巨柏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以随机分布或集群分布为主,随着海拔、土壤养分、土壤质地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半阴坡低海拔种群分布格局在0.9~10.0 m尺度呈随机分布(P<0.05),在其他尺度呈集群或随机分布;中等海拔种群在2.8~10.0 m尺度呈集群分布(P<0.05),在其他尺度呈随机分布.阳坡低海拔种群在0.6~10.0 m尺度呈集群分布(P<0.05),在其他尺度呈随机分布.阴坡低海拔种群在0~10.0 m尺度均呈随机分布(P<0.05).半阳坡中等海拔种群在0~10.0 m尺度上均呈随机分布(P<0.05).尺度<5.0 m时,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巨柏种群的聚集程度逐渐减弱;尺度>5.0 m时,海拔对巨柏种群分布的影响逐渐降低,土壤养分、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不同尺度上巨柏种群分布格局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海拔和地形改变导致的小环境变化会显著影响巨柏种群的分布格局.在未来的巨柏保护中,应综合考虑环境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空间分布格局 点格局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守护古树名木 传承文化根脉
3
作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8期22-23,共2页
在四川这片生态区位独特、森林资源丰富的土地上,71578株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也承载着生态、科研与文化的多重价值。近年来,四川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好古树名木,传... 在四川这片生态区位独特、森林资源丰富的土地上,71578株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也承载着生态、科研与文化的多重价值。近年来,四川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好古树名木,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指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把古树名木保护摆在建设美丽四川的突出位置,通过深入调研、召开会议、出台文件,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抓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生态区位 森林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重价值 文化根脉 深入调研 突出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制定十年防沙治沙工程规划
4
作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3期40-41,共2页
四川省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肩负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责任。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四川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7.81万公顷,是全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点和难点,防沙治沙迫在眉睫。
关键词 防沙治沙工程 生态屏障 数据显示 生态保护修复 沙化土地面积 黄河上游 四川省 重点和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各地扎实开展义务植树工作
5
作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4期26-27,共2页
今年春季,四川省各地各部门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期,提前谋划、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热潮。泸州市聚力提升全域绿化水平。全市实施生态园林创建行动,制定城市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持续完善交通干道绿地景... 今年春季,四川省各地各部门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期,提前谋划、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热潮。泸州市聚力提升全域绿化水平。全市实施生态园林创建行动,制定城市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持续完善交通干道绿地景观建设,采取政企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持续探索共建共享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园林 城市绿地 绿地景观 国土绿化 绿化水平 交通干道 四川各地 特许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进入自然环境后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余翔 毕温磊 +12 位作者 侯蓉 刘家斌 李祖胜 付明霞 吴蔚 马锐 陈超 莫利 宋心强 王伟 杨洪 张倩 齐敦武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716,共10页
野化放归是维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圈养动物放归自然来说,如何较快地适应复杂的野外环境,是能够成功放归的重要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动物放归后的栖息地偏好、活动模式及环境因子利用等特征,有助于掌握其环境适... 野化放归是维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圈养动物放归自然来说,如何较快地适应复杂的野外环境,是能够成功放归的重要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动物放归后的栖息地偏好、活动模式及环境因子利用等特征,有助于掌握其环境适应的过程。本研究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进入自然环境后6个月内的栖息地偏好,12个月内的家域、日移动距离和环境因子利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其野外适应过程。研究发现大熊猫个体很好地适应了野外环境,家域稳定后其栖息地偏好与野生大熊猫相似,偏好栖息地重合比例最高达66%;第12个月活动家域面积为4.5 km^(2);平均日移动距离为(293.2±420.2)m;月平均利用海拔为(2721.3±66.9)m;活动区域平均坡度中位数小于20.0°;主要活动于阳坡及半阳坡区域。大熊猫适应过程分为探索期(1~31 d)、初始稳定期(32~61 d)、游荡期(62~91 d)和稳定期(92 d以后)4个阶段。本研究还发现对于放归成年雌性圈养个体,延长野化训练周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稳定期,从而提升放归成功率。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监测等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大熊猫 成年个体 野化放归 活动模式 家域建立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河河谷地区发展油橄榄的可行性分析
7
作者 苏拉恩波 李丹 +4 位作者 李华容 安瑛 王丽 杨玉良 杨旭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9期94-96,共3页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油料树种,在我国引种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特色产业。通过分析油橄榄的价值、产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国家的战略需求,对比黑水河河谷区与油橄榄原产地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油橄榄生物学、生...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油料树种,在我国引种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特色产业。通过分析油橄榄的价值、产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国家的战略需求,对比黑水河河谷区与油橄榄原产地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油橄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黑水河流域区域自然资源、气候特点等,特别经过50年左右的引种栽培实践,综合分析表明油橄榄在黑水河河谷区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宜性和迫切的社会需求,在海拔2200 m以下的河谷阳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作为区域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黑水河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源县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研究
8
作者 吴芳萍 罗威 +4 位作者 黄崇俊 秦超 朱宇颐 钟金 沙国才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104-110,共7页
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是林火管理的基础性实验。根据GIS软件空间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将研究区进行森林火险等级区划,为该区域的森林防火,森林经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依据森林火险区划理论,结合盐源县实际情况、实地调查数据和收集... 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是林火管理的基础性实验。根据GIS软件空间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将研究区进行森林火险等级区划,为该区域的森林防火,森林经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依据森林火险区划理论,结合盐源县实际情况、实地调查数据和收集的资料,筛选出与森林火灾最密切相关的4个一级指标(对应14个二级指标),采用指标指数分析,确定各个指标区间的等级值,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加权叠加分析构建风险区划模型,从而获取该区域森林火险指数,并将火险指数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统计分析盐源县Ⅰ级(04.6)表示该区域极高风险区,占总面积的49.9%。通过对比分析收集到的火点数据分析验证区划结果的精度,证明火险区划的合理性,为盐源县今后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区划 GIS 层次分析法 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9
作者 董品利 赵丹 +3 位作者 王钧 唐蓉 赖强龙 陈玉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滇重楼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肝定惊的功效。滇重楼不仅是《中国药典》收载重楼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也是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但滇重楼种子的休眠属性限制了人工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本文... 滇重楼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肝定惊的功效。滇重楼不仅是《中国药典》收载重楼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也是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但滇重楼种子的休眠属性限制了人工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本文对滇重楼种子的休眠机制、影响萌发的各种因素、解除休眠的策略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了全面综述,旨在为滇重楼的人工种植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支持,并为重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萌发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功能与川西高寒草地环境适应性的探讨
10
作者 拉毛草 王钰 +6 位作者 何志强 王康 根呷羊批 牛培莉 王婉 刘海金 周俗 《草学》 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明确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对川西高寒草地土壤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OTU聚类、物种分类学和dbRDA,对若尔盖和红原两地高原鼢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全面分类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g unclassified Coriobacteriaceae、g Saccha... 为明确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对川西高寒草地土壤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OTU聚类、物种分类学和dbRDA,对若尔盖和红原两地高原鼢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全面分类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g unclassified Coriobacteriaceae、g Saccharibacteria genera incertae sedis和g Lactobacillus的丰度占比较高;FAPROTAX菌群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只存在Sulfate respiration。高原鼢鼠的肠道微生物中,Firmicutes占比最大,其次是Bacteroidetes;根据环境因子与肠道菌群的排序相关性可知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与高原鼢鼠肠道菌群显著相关(P<0.05),环境因子排序回归PCoA分析得出,环境因子中土壤容重(BD)和土壤紧实度(SC)显著影响高原鼢鼠肠道菌群(P=0.01)。高原鼢鼠的肠道菌群中,Firmicutes丰度大于Bacteroidetes。综上所述,高原鼢鼠肠道菌群丰度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肠道菌群 功能预测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昭觉县鸟类多样性及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燕 成宇文 +4 位作者 董哲含 张尚明玉 何兴成 钟渝华 吴永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9-914,共6页
2020年1、5、8、10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凉山地区昭觉县鸟类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8科107种;其中,东洋界物种69种,古北界物种28种,广布种10种;留鸟76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3种,旅鸟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濒危野... 2020年1、5、8、10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凉山地区昭觉县鸟类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8科107种;其中,东洋界物种69种,古北界物种28种,广布种10种;留鸟76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3种,旅鸟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鸟类4种;中国特有种4种。从季节上看,夏季鸟类物种丰富度最高,但秋季鸟类多度最高,冬季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均最低;各季节均有优势种,夏季与秋季鸟类物种相似性最高。区域内9种生境中,针叶林鸟类物种数最多,灌丛鸟类多度最大,其中,针叶林与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鸟类相似度最高。鸟类物种丰富度与多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海拔2100~2400 m处,最小值均出现在海拔3300~3600 m处;海拔2100~2400 m与海拔2400~2700 m处物种相似性最高。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凉山山系鸟类多样性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县 鸟类 多样性 季节变化 生境分布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自然保护红外相机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彪 李生强 +4 位作者 杨旭 杨旭煜 古晓东 杨志松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可以获得海量的野生动物影像数据。然而,许多自然保护地在红外相机数据管理方面依旧面临红外数据海量、存储方式原始、缺乏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空白等困境。如何科学存储和管理海量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专业高效完成数据...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可以获得海量的野生动物影像数据。然而,许多自然保护地在红外相机数据管理方面依旧面临红外数据海量、存储方式原始、缺乏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空白等困境。如何科学存储和管理海量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专业高效完成数据鉴定和科学分析并运用于管理和科研,已成为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中的重大难题。基于以上问题,利用四川自然保护红外相机数据管理信息化平台(Sichuan Nature Conservation Infrared Camera Data Management System,CDMS)能有效解决该问题。CDMS的研发设计上兼顾广大自然保护地的使用需求,同时吸纳不同数据库和数据信息平台的功能优点。目前CDMS的设计定位为主要针对四川省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交互式使用,集成了红外相机影像数据的规范存储、科学管理、智能查询、生态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旨在促进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影像素材转化为有效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分析和深度挖掘,为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管理、科普宣教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与管理支撑。本文对CDMS的功能模块、主要构成、特点与优势、应用成效以及数据服务体系等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红外相机数据 红外相机数据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以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宝顶片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如梅 张庆 +5 位作者 杨逍 张发瑞 赵定 庞德洪 杨孔 官天培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3-543,共11页
高山生态系统因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为提高对大熊猫国家公园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掌握水平,支撑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本文归纳了2019年4―10月及2021年4―10月布设... 高山生态系统因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为提高对大熊猫国家公园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掌握水平,支撑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本文归纳了2019年4―10月及2021年4―10月布设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宝顶片区(3300~4500 m)的83台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高山哺乳动物多样性及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基于拍摄到的2365张哺乳动物独立有效照片,共记录到哺乳动物16种,分属5目9科,包括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和7种。其中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的哺乳动物分别有1种、4种、2种。(2)高山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多样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单台红外相机记录到的物种数在植物生长期显著高于返青期(P<0.01)及枯黄期(P<0.01),哺乳动物相对多度指数在植物生长期同样显著高于返青期(P<0.01)和枯黄期(P<0.01);物种累积数在海拔4100 m达16种且不再增加;整个监测区域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13,多样性指数和相对多度指数(RAI)均随海拔梯度上升逐渐降低。(3)与海拔1800~3200 m的数据相比,在研究周期内以岩羊(Pseudois nayaur)为代表的6种哺乳动物均仅见于林线以上区域,意味着这6种哺乳动物对高山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等5种哺乳动物对高山环境的季节性利用,是资源丰富度和空间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综合体现。林栖动物和家养动物在植物生长期对高山生境的利用将降低岩羊等高山动物类群的栖息地适宜性,并危及特有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故大熊猫国家公园应加强对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和高山生态系统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红外相机 生存策略 大熊猫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杜鹃花科植物新记录种-桃叶杜鹃
14
作者 喻丁香 岳红 +4 位作者 王飞 张超 朱大海 姬慧娟 马文宝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通过标本采集与鉴定、馆藏及电子标本查阅、文献检索等,对四川凉山州杜鹃花属(Rhododendron)资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发现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即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该种隶属于露珠杜鹃亚组(Subsect.Irrora... 通过标本采集与鉴定、馆藏及电子标本查阅、文献检索等,对四川凉山州杜鹃花属(Rhododendron)资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发现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即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该种隶属于露珠杜鹃亚组(Subsect.Irrorata),与同属于该组的露珠杜鹃(R.irroratum)、蝶花杜鹃(R.aberconwayi)、滇西桃叶杜鹃(R.annae subsp.laxiflorum)较为相似。据文献记录,桃叶杜鹃原来仅分布贵州西部和云南东北部,此次发现扩展了其地理分布范围,扩大了开发利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珠杜鹃亚组 桃叶杜鹃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建设开发中经济效益及生态保护的平衡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贵祥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林业资源在我国资源结构中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不仅决定着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在资源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原材料的主要供应部门,林业承担了自然生态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林业的... 林业资源在我国资源结构中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不仅决定着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在资源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原材料的主要供应部门,林业承担了自然生态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林业的帮助。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首先要实现我国自然生态的平衡,才能实现发展林业经济效益。因此,针对于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建设 经济效益 生态保护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草原生态修复工作的要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涛 《畜禽业》 2019年第9期57-57,共1页
草原生态修复是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与基本要求,面对着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恶劣情况,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十分紧迫。主要论述草原生态修复的工作要点以及意义。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修复 草原畜牧业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为什么偏爱四川 被引量:1
17
作者 包建华 《绿色中国》 2021年第21期58-62,共5页
四川的大熊猫栖息地,一个连上帝都猜不透的地方。——阿尔芒·戴维神父800万年前,从一支早期似熊类动物分化出的始熊猫,逐渐由肉食动物演化为以竹为主的"素食"者,早在《诗经》和《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全国第四次野生大... 四川的大熊猫栖息地,一个连上帝都猜不透的地方。——阿尔芒·戴维神父800万年前,从一支早期似熊类动物分化出的始熊猫,逐渐由肉食动物演化为以竹为主的"素食"者,早在《诗经》和《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全国第四次野生大熊猫调查(简称"四调")结果显示,中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肉食动物 野生大熊猫 始熊猫 《山海经》 《诗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植物新科记录—霉草科
18
作者 孙菱 王家才 +3 位作者 隆廷伦 汤开成 黄永浩 余吉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报道了四川省1新科记录—霉草科(Triuridaceae),含1新记录属霉草属(Sciaphila Blume)和1新记录种—多枝霉草(Sciaphila ramosa Fukuyama et Suzuki)。
关键词 四川省 霉草科 多枝霉草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高寒沙地生态经济型治沙植物筛选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德朝 贺丽 +7 位作者 鄢武先 邓东周 吴世磊 李红霖 吴科君 黄雪梅 贾泽旭 张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为助推黄河上游高寒区乡村振兴工作,在调查黄河上游沙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适应能力、扩繁能力、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确定地带性乡土植物、自然分布海拔、自然分布坡向等21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上游高寒沙地... 为助推黄河上游高寒区乡村振兴工作,在调查黄河上游沙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适应能力、扩繁能力、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确定地带性乡土植物、自然分布海拔、自然分布坡向等21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上游高寒沙地生态经济型治沙植物筛选层次结构模型,从22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治沙植物中筛选出沙棘、金露梅、银露梅、变叶海棠、垂穗披碱草、高山羊茅、高山绣线菊和窄叶鲜卑花等8种优良生态经济型治沙植物,为黄河上游高寒沙地植被恢复治沙植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高寒沙地 治沙植物 层次分析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
作者 王景弘 《绿色中国》 2022年第21期42-4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穿越时空的真理力量,深刻回答了“中国之理”;解读了伟大事业的薪火相传,深彻总结了“中国之治”;照亮了复兴征程的前进方向,深邃展望了“中国之路”。报告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穿越时空的真理力量,深刻回答了“中国之理”;解读了伟大事业的薪火相传,深彻总结了“中国之治”;照亮了复兴征程的前进方向,深邃展望了“中国之路”。报告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特别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充分蕴含了对林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揭示了林草事业的深刻内涵,赋予了林草工作新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 产业结构调整 政治宣言 林草 生态保护 生态优先 污染治理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