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皮兔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与品质的变化研究
1
作者 尤香玲 王浩文 +4 位作者 徐向波 易宇文 邓静 蔡雪梅 吴华昌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研究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鲜肉、腌制后、油炸后、炒制后)中的理化性质、质地、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兔肉的L*值、a*值在加工过程中明显下降,b*值在加工过程中呈先上升后... 为研究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鲜肉、腌制后、油炸后、炒制后)中的理化性质、质地、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兔肉的L*值、a*值在加工过程中明显下降,b*值在加工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兔肉水分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质构方面,兔肉经加工后,pH值、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显著升高。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31种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加工过程中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加工有助于提高陈皮兔丁的营养品质。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经油炸后,陈皮兔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加,说明加热有助于陈皮兔丁挥发性风味的形成。基于VIP值共筛选出10种差异性风味物质,可作为区分不同加工阶段陈皮兔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该研究为陈皮兔丁加工工艺优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兔丁 加工过程 品质变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豆酸枣仁饼干的配方优化研究
2
作者 陈雪 孙铭泽 孟甜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7期33-36,43,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麦豆酸枣仁饼干的最佳配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酸枣仁粉、黑豆粉和木糖醇的用量为响应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低筋面粉100 g,鸡蛋液20 g,黄油20 g,红枣丁15 g,莲子...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麦豆酸枣仁饼干的最佳配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酸枣仁粉、黑豆粉和木糖醇的用量为响应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低筋面粉100 g,鸡蛋液20 g,黄油20 g,红枣丁15 g,莲子粉15 g,酸枣仁粉25 g,黑豆粉27 g,木糖醇20 g,上火温度165℃,下火温度150℃,烤制16 min的条件下,所制得的麦豆酸枣仁饼干色泽棕黄、咀嚼性强、黏着性低、苦味较低,为酸枣仁在功能食品中的开发运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饼干 响应面法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木瓜对传统药膳鸭汤的风味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英明 陈梦 +4 位作者 张浩 詹珂 李林清 贺星瑶 李想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
以川木瓜粉、川木瓜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熬制药膳鸭汤,采用定量感官描述法评价其风味特征,并使用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药膳炖煮中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从而考察不同形态川木瓜对药膳鸭汤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木瓜粉炖鸭汤... 以川木瓜粉、川木瓜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熬制药膳鸭汤,采用定量感官描述法评价其风味特征,并使用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药膳炖煮中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从而考察不同形态川木瓜对药膳鸭汤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木瓜粉炖鸭汤的感官评价最好,具有麦芽香味和金属气味;电子舌的鲜味强度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川木瓜粉剂组、川木瓜片剂组、无川木瓜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23种、醇类7种、烯烃类9种、酮类7种、酯类3种、杂环类3种以及酸类2种;川木瓜粉剂熬制药膳鸭汤后烯类化合物溶出较高,而川木瓜片熬制药膳鸭汤后醇类、酮类、醛类化合物溶出较高,从烯类化合物活性分析认为川木瓜粉剂药理作用最佳。研究结果为药膳鸭汤风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瓜 药膳鸭汤 定量感官描述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