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6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
1
作者 李劲廷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189-191,194,共4页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与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专业面临困境。基于对四川旅游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产教融合、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与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专业面临困境。基于对四川旅游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产教融合、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明确“工学+艺术学”“旅游+大数据”的跨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构建“学、训、展、赛、创、用”六位一体的专业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与实践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风景园林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劲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199-200,204,共3页
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与成果。针对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OBE 园林植物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疗愈与旅游疗愈: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振之 罗羽杉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共4页
我国政府战略性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旨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并将心理健康列为重点领域,力求对全球健康治理逻辑作出突破性探索。休闲疗愈、旅游疗愈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理念,皆追求全面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我国政府战略性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旨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并将心理健康列为重点领域,力求对全球健康治理逻辑作出突破性探索。休闲疗愈、旅游疗愈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理念,皆追求全面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休闲中疗愈自我,休闲方式的演进是一部贯穿千年的社会文化镜像,从笙歌乐舞到元宇宙数字技术,休闲娱乐重构的游戏精神折射出人类对幸福与自由的追求。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古之太极、冥想、静坐,今之正念、疗愈、康养,人们始终在烦忙与诗意的夹缝中寻找空间,在休闲中构筑生命美学的永恒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2030 休闲疗愈 旅游疗愈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伟 《中国茶叶》 202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分布广泛。文章总结了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完善保护传承管理工作、挖掘提炼品牌文化内涵和通过“互联网+非遗”模式助力保护传承、加强旅... 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分布广泛。文章总结了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完善保护传承管理工作、挖掘提炼品牌文化内涵和通过“互联网+非遗”模式助力保护传承、加强旅游整体发展规划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迈上更高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文化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俊 余云云 +2 位作者 胡思可 李潇涵 何默其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共23页
系统地回顾大数据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对于理解旅游研究范式的转型,响应新涌现的科学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Web of Science、Archive和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中的2477篇旅游大数据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1)从2010年开始,... 系统地回顾大数据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对于理解旅游研究范式的转型,响应新涌现的科学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Web of Science、Archive和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中的2477篇旅游大数据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1)从2010年开始,旅游大数据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中国研究者发表了838篇旅游大数据研究论文,占文献总量的33.83%。(2)接近50.00%的论文以会议和学位论文的形式发表,超过70.00%的文献发表在非旅游类期刊。(3)62.65%的论文利用了TripAdvisor、携程旅行网、马蜂窝等的UGC数据。(4)预测旅游需求、旅游推荐、旅游消费行为、游客流动模式、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度、景观评价和方法创新是当前研究聚焦的八大场景。(5)目前旅游研究领域对大数据应用方法的创新贡献不足,主要通过迁移数据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方法,结合旅游情景和数据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大数据 文献综述 游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GC-IMS分析四川传统酱肉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
6
作者 唐万婷 董平 +4 位作者 袁海彬 周朝琼 易宇文 吴华昌 邓静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9,共9页
传统酱肉发酵周期长,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不稳定,限制了其工业化发展。该研究旨在分析酱肉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变化,筛选出酱肉中关键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控制酱肉产品的风味和品质。通过电子鼻检测总体气味特征,采用气相色谱-... 传统酱肉发酵周期长,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不稳定,限制了其工业化发展。该研究旨在分析酱肉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变化,筛选出酱肉中关键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控制酱肉产品的风味和品质。通过电子鼻检测总体气味特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中的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发酵过程中的主要风味物质醛类、酮类、酯类、吡嗪类等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加了酱肉风味的丰富度。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法鉴定了不同发酵阶段酱肉中9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电子鼻和GC-IMS相结合可以综合反映酱肉中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发酵阶段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酱肉风味形成的机理,为酱肉产品风味和品质的调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传统酱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电子鼻 GC-IMS R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野生荞麦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7
作者 陈美琪 丁子琪 +13 位作者 周敏 丁彬儒 吴逸扬 唐宇 王涛 李青峰 布同良 唐自钟 李成磊 吴琦 王俊珍 张凯旋 周美亮 陈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四川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摸清四川省荞麦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群体数量,2022-2023年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野生荞麦资源调查组对四川省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考察地区主要为川西北、川西南... 四川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摸清四川省荞麦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群体数量,2022-2023年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野生荞麦资源调查组对四川省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考察地区主要为川西北、川西南、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在30个县(区)内进行了野生荞麦的调查与收集工作,采集到荞麦属野生植物种质资源156份,其中金荞麦103份、苦荞野生种23份、甜荞野生种3份、细柄野荞麦17份、小野荞麦5份、疏穗野荞麦2份、理县野荞麦2份、灌野荞麦1份。调查结果表明,川西北地区是四川省野生荞麦种类最丰富的地区。金荞麦是分布量最大的野生荞麦,主要分布在川中丘陵地段,理县野荞麦和灌野荞麦的分布具有极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生境地的野生荞麦资源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对野生荞麦资源的伴生植物统计发现,荨麻和鬼针草是数量最多的伴生植物。此次调查收集不但丰富了荞麦资源种质库,也为研究野生荞麦的分布规律和制定保护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野生荞麦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打卡进度对后续旅游意愿的影响:过程、边界和机制
8
作者 王斌 刘蕴瑶 +1 位作者 邢冰冰 谢风媛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28,共22页
旅游集章打卡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活动,但对于打卡进度与游客的后续旅游意愿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基于面向游客的两个实验,发现对于不同类型游客,打卡进度对后续旅游意愿影响表现不同。对于不同思... 旅游集章打卡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活动,但对于打卡进度与游客的后续旅游意愿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基于面向游客的两个实验,发现对于不同类型游客,打卡进度对后续旅游意愿影响表现不同。对于不同思维方式的游客,打卡进度对于高产出型思维方式的游客的后续打卡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低产出型思维方式的游客无显著影响;对于不同心理特性的游客,打卡进度对于高认知闭合需要的游客的后续打卡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低认知闭合需要的游客无显著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害怕错失是这一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文章对于深入理解目标进度与后续目标追逐动力及目的地游客忠诚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集章打卡 害怕错失 产出型思维 认知闭合需要 旅游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四川为例
9
作者 甘俊伟 易学聪 邓茜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8-237,共10页
推动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为评价四川省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识别两业融合驱动因素,利用TOPSIS法和熵值法对距离协同模型进行改进,基于四川省近6年相关数据,测度两业... 推动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为评价四川省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识别两业融合驱动因素,利用TOPSIS法和熵值法对距离协同模型进行改进,基于四川省近6年相关数据,测度两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并计算耦合协调度。同时,结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两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近年来四川省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这两大产业各自及融合发展水平均低于相应的协同度,当前四川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高度融合状态的初级阶段。冷链物流产业规模和预制菜产业规模分别是制约耦合效应发挥的“胁迫因素”和“约束因素”。因此,为实现四川省冷链物流产业与预制菜产业朝高度融合阶段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产业 预制菜产业 融合发展 驱动因素 改进距离协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入川游客的动机及对四川旅游受灾情况的感知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甘露 刘燕 卢天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灾后旅游业的研究中,游客对受灾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的实证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汶川地震后到四川旅游的国内游客按动机进行聚类,将游客划分为观光游览、公务或商务、地震旅游和多重动机4种类型。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显示,游客对四川旅... 在灾后旅游业的研究中,游客对受灾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的实证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汶川地震后到四川旅游的国内游客按动机进行聚类,将游客划分为观光游览、公务或商务、地震旅游和多重动机4种类型。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显示,游客对四川旅游业的整体恢复状况和恢复措施具有较高的认同,对地震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感知。不同类型的游客在四川旅游形象感知、旅游业地震影响感知和对四川旅游恢复措施的看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入川旅游 游客 旅游动机 影响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和发展——以四川北川羌城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春涛 李熙 段金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5,共5页
从自然灾害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精英访谈法和游客问卷调查法,梳理以"5·12"汶川大地震遗址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分析各主要场所(景点)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探讨自然灾害型黑色旅游遗址的教育作用... 从自然灾害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精英访谈法和游客问卷调查法,梳理以"5·12"汶川大地震遗址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分析各主要场所(景点)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探讨自然灾害型黑色旅游遗址的教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游客通过游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难以得到放松或休闲体验;防灾减灾教育能提高游客的重游意愿,但是游客对防灾减灾教育的感知薄弱。打造多维度的旅游产品、缩小地震遗址的保存范围、革新遗址的讲解与形象是推动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教育 自然灾害旅游 目的地管理 北川羌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四川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马捷 甘俊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32-135,146,共5页
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是有效盘活林业资源,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助推新常态下我国林业改革的有效手段。在分析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在... 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是有效盘活林业资源,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助推新常态下我国林业改革的有效手段。在分析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区域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森林康养旅游特色品牌、强化营销宣传以及推动人才培养等实现四川森林康养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旅游 发展路径 四川 SW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区域的形象竞合研究--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文 王挺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4-60,共7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形象 竞合 可持续发展链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功能区规划--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中心: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节日转型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玉臻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3,135,共5页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共生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索以期解决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两次转型为研究对象,指出一条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嵌合的有效途径,这条途径使民族传统节日在旅游驱动下摸索出一...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共生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索以期解决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两次转型为研究对象,指出一条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嵌合的有效途径,这条途径使民族传统节日在旅游驱动下摸索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成为中国民族地区传统节日在旅游开发中的典范,具有代表意义。同时也为当下的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作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凉山彝族火把节由乡村蔓延至城市,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成长过程代表了中国未来民族地区传统节日的成长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节 旅游 民族传统文化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的社会影响——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9,共3页
传统产业的没落促使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将旅游作为地方发展的工具。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社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甲居藏寨景区为研究范围,以景区范围内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在田野... 传统产业的没落促使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将旅游作为地方发展的工具。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社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甲居藏寨景区为研究范围,以景区范围内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预先设定研究主题,选取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代表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汇总分析,从居民认知的角度探讨旅游发展时社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的社会影响 民族社区 甲居藏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社区旅游背景下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羊茸·哈德村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挺之 高清明 何飞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1,共14页
为了解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机制和过程,文章构建了包括“目标-策略-过程-表征”的分析框架,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羊茸·哈德村为例对这一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过程和突破... 为了解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机制和过程,文章构建了包括“目标-策略-过程-表征”的分析框架,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羊茸·哈德村为例对这一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过程和突破,背后存在复杂的综合的文化变迁机制;(2)全球地方化通过异质化、同质化和合法化3个平行的文化过程来实现,且这3个过程均通过文化接受度、社会-空间特征、社会仪式和群体惯习以及社会联系模式4种社会表征来体现;(3)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全球力量与地方传统之间的平衡,更容易被地方居民所接受。有鉴于此,文章建议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充分发挥地方在定义、选择和适应与全球化有关的文化、实践、制度和意义中的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协调现代商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并合理地利用政府和企业等外部力量来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开发与传统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旅游 全球地方化 地方 羊茸·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四川省开江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培 刘婧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60-66,共7页
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过分拔高旅游业的地位和过度忽视旅游业的贡献都是不可取的。笔者在系统分析全国县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后,结合开江县的战略定位个案... 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过分拔高旅游业的地位和过度忽视旅游业的贡献都是不可取的。笔者在系统分析全国县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后,结合开江县的战略定位个案,从产业融合、景区建设和形象统领3个层面对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 县域旅游 旅游业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柏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53,共10页
四川旅游人力资源尤其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严重影响到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四川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健全管理与开发系统、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与考试培训体系、构建学习型管理组织与竞争激励机... 四川旅游人力资源尤其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严重影响到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四川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健全管理与开发系统、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与考试培训体系、构建学习型管理组织与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与监督机制入手,解决四川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滞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旅游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茶马古道路网系统及其文化与旅游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喇明英 徐学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8-161,共4页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生态复杂多样,是极为珍贵的线路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四川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茶马古道线路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川西高原各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路网系统 线路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