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废料磷石膏结晶特征与矿物浮选性能研究
1
作者 冷曼希 朱钰 +2 位作者 严继康 谢轲 邹永洁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对四川某企业固废磷石膏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反浮选法和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结晶特征、矿物浮选性能及吸附行为研究,为后续磷石膏的除杂与增白,提供理论支撑。磷石膏在显微镜下为淡黄色透明晶体,晶体形状为板状、柱... 对四川某企业固废磷石膏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反浮选法和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结晶特征、矿物浮选性能及吸附行为研究,为后续磷石膏的除杂与增白,提供理论支撑。磷石膏在显微镜下为淡黄色透明晶体,晶体形状为板状、柱状或菱状。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杂质嵌布特征,发现二氧化硅、难溶氟、难溶磷等杂质组分主要分布于磷石膏晶体表面。用煤油、油酸钠和十二胺作为浮选药剂对CaSO_(4)·2H_(2)O、CaHPO_(4)·2H_(2)O、SiO_(2)、CaF_(2)4种矿物进行浮选,选择出最佳浮选药剂十二胺。在pH为7、十二胺用量为200 g/t的最佳条件下,进行模拟磷石膏原矿浮选,回收率达到83.50%。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及CASTEP模块计算磷石膏表面吸附能,得到二水硫酸钙的吸附能为-9511.19 eV;二水磷酸氢钙的吸附能为-7294.05 eV;氟化钙的吸附能为-3935.56 eV;二氧化硅的吸附能为-2827.94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浮选剂 十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钒系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皓 李峻峰 +4 位作者 马悦 杨亚楠 张佩聪 赖雪飞 岳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127-21142,共16页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起着关键作用。钒的价态较多,构成的钒系电极材料具有层状、尖晶石型、反尖晶石型等多种结构。该系列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且合成方式多样,性价比高,因此钒系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起着关键作用。钒的价态较多,构成的钒系电极材料具有层状、尖晶石型、反尖晶石型等多种结构。该系列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且合成方式多样,性价比高,因此钒系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上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尚缺少对钒系电极材料的系统性总结。本文综述了以钒的氧化物、无锂型金属离子钒酸盐、含锂型钒酸盐及钒磷酸根聚阴离子材料为主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钒系电极材料,并对各体系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针对合成锂离子电池钒系电极材料的主要方法(如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碳热还原法、液相沉淀法等)进行概述及分析,还对通过纳米化、特殊形貌控制、复合改性等其他改性方式优化的钒系电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钒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希望对促进该类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钒化合物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包覆改性单晶LiNi_(0.83)Co_(0.12)Mn_(0.05)O_(2)的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俊安 钟盛文 +6 位作者 岳波 黄小丽 陈伟 魏兴权 曾敏 刘晶晶 文冠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815,共8页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以其能量密度高的特性成为目前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主流正极材料之一,但目前高镍三元材料存在循环稳定性较差、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三元材料的单晶化可以有效降低循环过程中的颗粒间微裂纹产...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以其能量密度高的特性成为目前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主流正极材料之一,但目前高镍三元材料存在循环稳定性较差、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三元材料的单晶化可以有效降低循环过程中的颗粒间微裂纹产生,结合表面包覆可有效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同时,高价阳离子掺杂可有效提高锂离子传输速率,提高高镍三元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W^(6+)、Zr^(4+)共掺杂和H3BO3、Al2O3双包覆的高镍单晶LiNi_(0.83)Co_(0.12)Mn_(0.05)O_(2)材料,并探究其电化学性能的变化。在3.0~4.3 V电压范围内,与未掺杂材料相比,W-Zr共掺杂的LiNi_(0.83)Co_(0.12)Mn_(0.05)O_(2)在不同放电倍率下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采用H3BO3和Al2O3表面双包覆的LiNi_(0.83)Co_(0.12)Mn_(0.05)O_(2)正极材料在1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杂 双包覆 镍钴锰酸锂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电池回收产业现状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敬 杜刚 殷娟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94-500,共7页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退役电池回收产业和经济性分析问题研究较少。研究了现阶段国内废旧电池回收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性及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指出...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退役电池回收产业和经济性分析问题研究较少。研究了现阶段国内废旧电池回收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性及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指出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应以“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再生-高值化锂电原材料”为主线,电池回收企业应积极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化回收利用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经济性水平,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动力电池 产业现状 经济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xCo1-xCO3碳酸盐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敬 杜刚 殷娟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0-1397,共8页
碳酸钴是一类典型的转换型负极锂电池材料,具有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导电性比较差,同时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体积变化严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组分Zn掺杂ZnxCo1-xCO3(x=0.12, 0... 碳酸钴是一类典型的转换型负极锂电池材料,具有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导电性比较差,同时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体积变化严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组分Zn掺杂ZnxCo1-xCO3(x=0.12, 0.3, 0.5),通过调整Zn和Co原材料质量来控制Zn/Co的摩尔比,研究表明当Zn和Co的摩尔比为0.3∶0.7时,掺杂产物有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锌离子的掺杂提高了锂离子电导率,对ZnxCo1-xCO3(x=0.12, 0.3, 0.5)研究表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既有合金反应又有转换反应,提高了整个电极的导电性,进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酸钴 高振实密度 掺杂 电化学 化学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